化学鲁教版九年级9.2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氧气、与酸的反应课件(28张ppt)+教案+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鲁教版九年级9.2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氧气、与酸的反应课件(28张ppt)+教案+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6-12 09:57:37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9.2 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氧气、与酸的反应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第二节镁条在空气中点燃有什么现象? 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一 金属与氧气反应——思考回顾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有什么现象? 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一 金属与氧气反应——思考回顾 把铝粉用胶水粘在滤纸上,晾干,在酒精灯上点燃,迅速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有什么现象? 铝粉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强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铝) 。一 金属与氧气反应——实验探究把铜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铜片由红色变为黑色把金戒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即使在高温条件下金也不能和氧气反应。
Au + O2≠ 真金不怕火炼一 金属与氧气反应——实验探究1、所有的金属都可以和氧气反应吗?反应的剧烈程度是否一样? 讨论实验表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一: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反应现象的剧烈程度判断2、你知道它们和氧气反应的条件吗?讨论镁、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
铁、铜在常温下不能与氧气反应,但在高温时能
与氧气反应。
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能与氧气反应。活动性:镁、铝 > 铁、铜 > 金 对比这几种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实验现象,分析一下可能是哪些因素导致了这几种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与剧烈程度不同?④.金属与氧气的接触面积。①.金属本身的性质②.氧气的浓度③.温度 一 金属与氧气反应——交流共享
1.铝比铁更易与氧气和其他物质反应,但生活中到处可见锈迹斑斑的铁制品,为什么却很少见到铝生锈呢? 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Al2O3)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若用钢丝球擦洗铝制品,容易把氧化膜除掉,从而起不到保护作用,所以用布擦洗好。一 金属与氧气反应——走进生活资料:
16世纪中叶,瑞士化学家帕拉塞斯和17世纪的一些化学家,都发现了有些金属和酸可以反应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氢气.实验用品:
镁条、铁片、铜片、锌片、10%稀盐酸、10%稀硫酸、烧杯、砂纸、镊子探究任务: 1.所有的金属是否都能与酸反应?
2.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是否相同?问题思考:1.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哪些变量和
不变量?改变的量:金属的种类
不变的量:
①金属与酸的接触面积
②酸的浓度、体积
③温度观察:金属表面有无气泡产生及产生气泡的快慢2.假设用金属铝,你认为直接做实验
可行吗?3.你想通过观察什么现象来获得结论?二、金属与酸的反应无明显现象有气泡产生,且产生气泡较慢有气泡产生,且产生气泡较快实验步骤1.用砂纸打磨金属。
2.将打磨好的金属放入四只烧杯中。
3.室温下,取2ml的同种酸于四只烧杯中,对比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且产生气泡很快二、金属与酸的反应——实验探究温馨提示:为便于观察,向金属中加入酸的顺序为:铜、铁、锌、镁1.和酸反应的金属有 ,不反应的金属是 ,
因此 所有的金属都能与酸反应。Mg、Zn、FeCu不是 2.四种金属分别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由易到难的顺序是 ;Mg >Zn > Fe > Cu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Mg >Zn > Fe > Cu二、金属与酸的反应——获得结论 1865年,贝开托夫在实验的基础上首先确定了金属活动性顺序。因为氢可以被位于它前面的金属从稀酸里反应出来,而不能被位于它后面的金属从酸中反应出来。贝开托夫当时区分金属的活泼与不活泼,是以氢作为标准的。 俄国化学家
贝开托夫 课堂链接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意义: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钾 钙 钠 镁 铝强弱嫁 给 那 美 女身 体 细 纤 轻统 共 一 百 斤铜 汞 银 铂 金 锌 铁 锡 铅 氢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应用:1、比较不同金属活动性的强弱2、判断金属与酸(主要指盐酸、稀硫酸)溶液
能否发生发应钾 钙 钠 镁 铝强弱嫁 给 那 美 女身 体 细 纤 轻统 共 一 百 斤前强>后弱 氢前的金属能反应出酸中的氢铜 汞 银 铂 金 锌 铁 锡 铅 氢注意:铁与酸反应生成+2价的亚铁盐二、金属与酸的反应——走进生活小刀切水果铁锅炒菜苹果、梨子等多种水果的细胞里,都含有鞣酸,鞣酸能和铁反应,生成
黑色的鞣酸铁。加入食醋,番茄酱等酸性物质,食物中含铁量增加11-15倍。
为什么?二、金属与酸的反应——走进微观Mg_____(得到/失去)电子 ,

盐酸中的H+_____(得到/失去)电子 ______,然后结合成______逸出。H2HMg2+镁与稀盐酸反应失去得到金属原子________电子 —— 有共性金属原子 _________的能力不同 —— 有差异性失去电子金属活动性不同
易失去追本溯源KCaMg + H2SO4 = MgSO4 + H2↑
Mg + 2HCl = MgCl2 + H2↑Zn + H2SO4 = ZnSO4 + H2↑
Zn + 2HCl = ZnCl2 + H2↑ Fe + H2SO4 = FeSO4 + H2↑
Fe + 2HCl = FeCl2 + H2↑单质化合物化合物单质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
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金属二、金属与酸的反应——化学反应酸盐氢气A+BC=AC+BMg + H2SO4 = MgSO4 + H2↑
Mg + 2HCl = MgCl2 + H2↑Zn + H2SO4 = ZnSO4 + H2↑
Zn + 2HCl = ZnCl2 + H2↑ Fe + H2SO4 = FeSO4 + H2↑
Fe + 2HCl = FeCl2 + H2↑单质化合物化合物单质分类依据: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和类别的变化情况四大基本反应类型:金属1.化合反应 3.复分解反应
2.分解反应 4.置换反应二、金属与酸的反应——化学反应酸盐氢气 下列哪些反应不是置换反应( ):
A. H2 + CuO = Cu + H2O
B. C + 2CuO = 2Cu + CO2↑
C. Fe + CuSO4 = Cu + FeSO4
D. CO + CuO = Cu + CO2△△D高温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易失电子。(共性)
失电子的能力不同。(个性)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不能与酸发生
置换反应清点成果1、芯片是电脑、“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它是用高纯度硅制成的。下面是生产单质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反应:
SiO2 + 2C Si +2CO↑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C当堂检测2、下列物质不能由金属和酸反应直接生成的是
( )

A、 ZnCl2 B、 CuSO4
C 、FeCl2 D 、Al2(SO4)3B当堂检测当堂检测3、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这三种金属均投入到稀硫酸中,X、Y表面均无明显现象,Z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若将X、Y这两种金属放在氧气中加热,X表面无明显现象,Y表面发黑。则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 )
A、X>Y>Z B、Z>Y>X
C、Y>X>Z D、Z>X>YB真假黄金当堂检测 活泼性强有强的好处,不强有不强的用处,即所谓“不强”之“强”。 我们共处一个世界,你强我弱只表现在一个方面,和谐共处,共建美好家园,才是我们的最终梦想! 课堂感悟
课型: 新授课
课题:9.2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 一 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镁、铝、铁、铜、金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认识常见金属镁、锌、铁、铜与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3)能说出常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能利用该规律判断置换反应。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合作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在解决问题中发现问题,通过虚心交流解决问题,互相启发,互相受益,在活动过程中体会结论的客观真实性,感受化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化学应用意识,初步培养学生依据已知已有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21教育网
重点:常见金属与氧气、酸的反应;置换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难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简单应用。
实验准备:沾有铝粉的滤纸条、氧气、铁片、铜片、锌片、镁条、稀盐酸、稀硫酸;镊子、酒精灯、火柴、小烧杯、砂纸等21cnjy.com
板书设计:
9.2金属的化学性质(1)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活动性:镁、铝〉铁、铜〉金
二、金属与酸的反应
1、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2.置换反应 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
A + BC → AC + B
学习过程:
师生互动
活动意图
复习提问
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物质能与金属发生化学反应?
生:金属能与氧气的反应。金属能与酸的反应。
板书课题 一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提问:1、你学过哪些金属与O2的反应?
2、回顾有关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并作出分析、比较
学生回顾、思考并回答问题。
[实验探究9-2]用镊子夹持沾满铝粉的滤纸条,在酒精灯上点燃,分别迅速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学生观察实验,并观察描述现象,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现象:铝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铝。
[演示实验] 把铜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学生观察实验,并观察描述现象,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现象:铜片由红色变为黑色
[演示实验] 把金戒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金戒指没有任何变化。这就是所谓的
真金不怕火炼
[讨论]1、所有的金属都可以和氧气反应吗?反应的剧烈程度是否一样?
2、你知道它们和氧气反应的条件吗?
学生交流谈论
结论: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一
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反应现象的剧烈程度判断。
镁、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
铁、铜在常温下不能与氧气反应, 但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
金即使在高温时不能与氧气反应。
活动性:镁、铝 > 铁、铜 > 金
[交流共享]对比这几种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实验现象,分析一下可能是哪些因素导致了这几种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与剧烈程度不同?
小组内讨论、交流并回答问题:
①.金属本身的性质
②.氧气的浓度
③.温度
④.金属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走进生活]阅读课本62页“多识一点”,解决下列问题:
1.铝比铁更易与氧气和其他物质反应,但生活中到处可见锈迹斑斑的铁制品,为什么却很少见到铝生锈呢?
2.家中清洗铝制炊具时,用布擦洗好,还是用钢丝球擦洗好?
学生先自主学习,再组内交流,回答问题。
[资料] 16世纪中叶,瑞士化学家帕拉塞斯和17世纪的一些化学家,都发现了有些金属和酸可以反应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氢气.
二、金属与酸的反应
[提出问题]1.所有的金属是否都能与酸反应?
2.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是否相同?
[探究活动二]金属与酸的反应
探究任务:1、探究镁、铁、铜、锌四种金属能否与酸反应;2、比较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实验用品:镁条、铁片、铜片、锌片、10%稀盐酸、10%稀硫酸、烧杯、砂纸、镊子。
问题思考:1.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哪些变量和不变量?
2.假设用金属铝,你认为直接做实验可行吗?
3.你想通过观察什么现象来获得结论?
教师引导交流并总结: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可能会受金属本身性质、酸的浓度、金属与酸的接触面积、温度等因素影响,比较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应注意控制变量。另外,金属表面可能会有氧化物,实验前要用砂纸将金属打磨光亮;反应中注意观察金属表面有无气体产生,产生气体快慢。
实验记录: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并记录。

与酸反应的现象




实验结论:
1、和酸反应的金属有 ,不反应的金属是 ,因此 所有的金属都能与酸反应。
2、四种金属分别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由易到难的顺序是 ;
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学生分析、比较现象,获得结论。
[课堂链接] 1865年,贝开托夫在实验的基础上首先确定了金属活动性顺序。因为氢可以被位于它前面的金属从稀酸里反应出来,而不能被位于它后面的金属从酸中反应出来。贝开托夫当时区分金属的活泼与不活泼,是以氢作为标准的。
教师介绍:人们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建议学生采用三段式记忆: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学生识记并指出其表示意义和有关的应用;
意义: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
强调:铁与酸反应生成+2价的亚铁盐
[走进生活]1、切水果的小刀刀片表面变黑?
2、铁锅炒菜时加入食醋,番茄酱等酸性物质,食物中含铁量增加11-15倍。为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金属能与酸反应
[走进微观]金属与酸反应的微观实质、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共性和特性;
学生:跟随教师讲解、分析,明确微观实质
[交流讨论]写出上面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观察、分析这些反应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组内交流。一生黑板板书,全班交流。
单质+化合物→另一单质+另一化合物
教师介绍:置换反应定义,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通式: A + BC → AC + B
提问 我们一共学习了哪些基本反应类型?它们应该如何表示?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组内交流。
化合反应:A+B+...→AB...
分解反应: AB...→A+B+...
置换反应:A+BC→AC+B
复分解反应:AB+CD→AD+BC
强调: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和中和反应都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挑战自我]
下列哪些反应不是置换反应( ):
A. H2 + CuO = Cu + H2O
B. C + 2CuO = 2Cu + CO2↑
C. Fe + CuSO4 = Cu + FeSO4
D. CO + CuO = Cu + CO2
小结: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
⑶ Fe若参与反应,一定生成二价铁离子(亚铁离子)
[当堂检测]
1、芯片是电脑、“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它是用高纯度硅制成的。下面是生产单质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反应: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下列物质不能由金属和酸反应直接生成的是 ( )
A、 ZnCl2 B、 CuSO4
C 、FeCl2 D 、Al2(SO4)3
3、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这三种金属均投入到稀硫酸中,X、Y表面均无明显现象,Z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若将X、Y这两种金属放在氧气中加热,X表面无明显现象,Y表面发黑。则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 )
A、X>Y>Z B、Z>Y>X
C、Y>X>Z D、Z>X>Y
4、真假黄金的鉴别。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起承上启下作用,展开金属化学性质的探究学习。
培养学生分析、对比的能力,以及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技能。
培养学生的观察、对比、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主动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得金属活动性的结论。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规范表达;为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铺垫。

联系实际与实验事实,揭示事物的一般规律与特例。


使学生认识到,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进行对比分析,是探究获得可靠结论的重要保证。

引导学生自我获得金属活动性顺序,体验探究的成功感,将难点分化。

培养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以及归纳、概括能力。
了解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区别与特点,能够区分常见反应的基本类型。
使学生在学习中养成及时总结与反思的习惯。它不仅可以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增强了理解和记忆。而且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应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化学的成就感。
教后反思:
1、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主动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得金属活动性的结论,将难点分化。21世纪教育网
2、实验探究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认识,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进行对比分析,是探究获得可靠结论的重要保证。
3、注重让学生体验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感,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9.2金属的化学性质(1) 评测练习
1、芯片是电脑、“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它是用高纯度硅制成的。下面是生产单质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反应:21世纪教育网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下列物质不能由金属和酸反应直接生成的是 ( )
A、 ZnCl2 B、 CuSO4
C 、FeCl2 D 、Al2(SO4)3
3、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这三种金属均投入到稀硫酸中,X、Y表面均无明显现象,Z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若将X、Y这两种金属放在氧气中加热,X表面无明显现象,Y表面发黑。则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 )
A、X>Y>Z B、Z>Y>X
C、Y>X>Z D、Z>X>Y
4、真假黄金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