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TWO CAN I USE YOUR COMPUTER LESSON 5 教学设计
一、单元数学目标
1. 能够对别人发出邀请、请求及向他人借物。
2. 能听懂、认读finish my homework, use your computer, pass me the crayon等动词词组,并能在相应情景中运用。
3. 能够了解辅音字母k在单词中的发音,并根据规律拼读单词。
4. 能够借助插图理解对话内容并朗读对话。
5. 能够在与别人的交流中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并能对别人的请求做出恰当的反应。
二、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话题是人际交往。主要语言功能涉及了邀请“Would you like to…? Shall we…?”借物“Can I use…?”请求“Would you please…? ”等功能句型,这些句型都体现了在与别人交往过程中要使用礼貌用语的特点。对于大多是独生子女的学生来讲,文明礼貌也是他们要学习的一课。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围绕邀请某人做某事来进行——“Would you like to…? ”第二课时则是以请求为主——“Can I use…? ”第三课时则呈现了另一种邀请的句型——“Shall we…?”在情景中很自然地呈现了相应的句型,这些情景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很愿意去表达,而在呈现句型的过程中很自然地渗透了在与人交往中礼貌的作用。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学生能够在相应的情景中,使用文明用语表达邀请、借物及请求的句型:“Would you like to…?”“Can I use…?”“Shall we…?”并能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礼貌的回答。这些场景对于学生来讲并不陌生,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因此学生也愿意在课堂中进行表达和运用。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创设不同的情景帮助学生进行练习和运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同时注意引导学生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表达邀请、借物和请求时,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法,这些对于学生来讲可能会有些困难,教师可以在情景中请学生进行大量、丰富的练习,从而使学生对于句型的使用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而对于Lesson 7中“You/He should…”句型,学生理解起来也相应地有些困难,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should只能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的表达。本单元的语音学习是辅音字母k在单词中的发音,辅音字母的发音对于学生并不是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已知的包含字母k发/k/音的词汇,让学生在读词的过程中自己体会字母的发音,教师需要提醒学生注意的是/k/是清辅音,尤其当/k/音在词尾时,避免发成浊辅音。
本单元主要围绕邀请“Would you like to…?/Shall we…?”及借物“Can I use…?”的句型展开。学生在三年级上册曾经学过相关借物的句型“May I borrow…?”曾经在三年级下册学过以“Can I…?”引导的请求允许的句型,在四年级上册学过“Would you please…?Would you mind…? Can I borrow…?”请求及提供帮助的句型。本单元以人际交往的话题为主,旨在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中很好地使用语言,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与人沟通。基于学生原有的基础,本单元句型的学习学生并不会感到非常陌生。
LESSON 5
一、教学目标
1. 能听懂、会用“Would you like to…?”询问对方意愿;“Would you please…?”请求别人帮助并能做出相应回答。【21教育名师】
2. 能指认、说出相关的动词词组come to my house, walk the dog, stay at home, finish my homework。
3. 能理解对话内容并跟随录音模仿故事中人物对话。
4. 能结合插图听懂内容,并做出判断。
5. 能够做到与人交际中使用礼貌用语。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初步运用询问对方意愿及请求别人帮助的句型“Would you like to…?”“Would you please…? ”并做出相应答语。
(2)能够理解并朗读课文对话。
2. 教学难点:
区分“Would you like to…?”和“Would you please…?”这两个句型的意义。
三、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录音机、单词卡片。
四、教学建议
(一)Listen and say
分析与提示
●本部分内容主要是在情景中表达邀请某人做某事及回答的句型。学生可在相应的情景中感受语言的表达。并能根据自身的情况对发出的邀请表达同意与否。同时要注意在与人的交往中要有礼貌。当有事求助的时候要使用文明用语。这里不光是在学习语言,也是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深化这两个概念。21世纪教育网
1. 导入
(1)教师播放自编chant。
Would you like to, would you like to,
Would you like to come to my house?
Sure, sure, I'd like to.
Would you like to, would you like to,
Would you like to go with me?
Sorry, sorry, I don't want to go.
(2)教师再次播放chant,学生尝试跟唱。
2. 学习对话1
(1)看图预测人物话语。
●教师出示第一幅图片,请学生观察图片,询问学生:“Who do you see in the picture?”学生回答:“I see Baobao and Mike. ”
●教师请学生继续观察图片,继续询问学生:“What are they doing?”学生根据看到的图片回答:“They are talking on the phone. /They are making a phone call. ”
●教师继续询问学生:“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这时学生的回答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已有认知,尝试组织语言进行回答,如:“They are talking about their plan on weekends. /They are talking about their homework. /They are talking about their school life. …”【21·世纪·教育·网】
(2)初听理解对话。
●教师播放对话录音的第一句话,请学生听并初步了解打电话内容,原来是Baobao想邀请Mike到他家。
●教师继续播放第一句话录音,请学生听听Baobao是怎么说的。学生听完后尝试回答:“Hi, Mike. Would you like to come to my house?”
●教师播放完整对话录音,请学生听听Mike有没有接受Baobao的邀请及没有接受邀请的原因是什么。学生会回答:“Sorry I can't. ” “I must stay at home to wait for my brother. ”
●教师继续询问学生:“Mike must stay at home to wait for his brother. But can Baobao go to Mike's house?”学生根据听到的录音回答:“Sure. They can read or play together. ”
(3)听录音模仿跟读。
●教师播放故事动画,学生观看动画并尝试跟读。
●教师播放录音,学生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进行跟读练习。
(4)角色扮演。
●教师与学生分别扮演Baobao和Mike示范表演对话。
●请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两人一组分别扮演Baobao和Mike进行对话表演。
3. 学习对话2
(1)认识图中人物。
●教师出示Mike的图片,询问学生是谁。“Do you know this boy? Who is he?”学生会说:“He is Mike. ”2·1·c·n·j·y
●教师继续出示第二幅图中小男孩的图片,询问学生:“Do you know him? Whe is this boy?”教师可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提示:“Look at Mike. Do they look like brothers?”教师也可请学生回忆在第一段对话中Mike为什么没有接受Baobao的邀请。通过这样的提示,学生会明白这个小男孩就是Mike的弟弟:“Oh. he's Mike's brother. ”
●教师出示第二幅主题图,请学生观察图片,教师提问:“What time is it? How many boys can you see? What are they doing?”学生会回答:“It's 12︰20. Mike and Baobao are reading books. Mike's brother is drawing. ”
●教师请学生观察Mike的表情,询问学生:“Is Mike happy? What happened?”
(2)初听理解对话。
●教师播放对话录音前两句话,询问学生:“What does Mike's brother want?”
学生尝试回答:“He wants the blue crayon. ”教师继续询问学生:“What does Mike say?”学生尝试回答:“Say that again, please. ”教师追问学生:“Why does Mike say that?”引导学生尝试进行回答:“Mike can't hear clearly. /Mike's brother is not polite. ”学生可以用中文尝试回答。www.21-cn-jy.com
●教师继续播放录音,请学生听听Mike弟弟的回答:“I'm sorry. Would you please pass me that blue crayon?”教师继续出示第一句话,请同学看看两句话有什么不一样,哪一句的表达更好。请学生说说还能不能有其他的表达方法,如:“Can you pass me the blue crayon? Pass me the blue crayon. please. …”
●教师总结:“We should be polite when we ask for help. ”教师播放最后一句录音,学生尝试跟读。
(3)听录音模仿跟读。
●教师播放故事动画,学生观看动画并尝试跟读。
●教师播放录音,学生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进行跟读练习。
(4)角色扮演。
●教师与学生分别扮演Baobao, Mike和Mike的弟弟进行示范表演对话。
●请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三人一组扮演角色进行对话表演。
●请学生尝试将对话1和对话2进行整合,进行对话表演。
(二)Listen, look, and learn
分析与提示
●本部分内容主要是在情景中复习和运用邀请某人做某事及回答的句型“Would you like to…? Sorry, I can't. I must… . ”教师可让学生在相应的情景中感受和运用邀请某人的句型,并鼓励学生根据已有认知积极交流,从而加深对语言的理解。21·世纪*教育网
1. 词句学习
(1)教师出示例句,请同学分别读一读。
(2)教师继续出示第一幅图,询问学生:“What are they doing?”学生尝试回答:“They are on the phone. ”教师追问:“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www-2-1-cnjy-com
(3)学生会根据学过的课文说出Baobao在邀请Mike来他家,Mike拒绝了,说要待在家里。
(4)教师对学生说:“Let's look at our friends. ”教师出示walk the dog,tidy my room的图片,学习词组。教师可出示不同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词组的含义。2-1-c-n-j-y
2. 巩固练习
(1)教师播放录音,请学生跟读句型和词组。
(2)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对话练习。
(3)游戏:找朋友。
教师出示代表同一意义的不同的图片,发给每一个学生,请学生根据自己手里的图片的内容,找到自己的朋友,然后贴到黑板相应英文的旁边。21cnjy.com
3. 拓展运用
教师请学生想想自己周末的计划,其中的一项活动需要邀请同学一起完成,如:go to the park, see a movie, go swimming, read books, fly a kite, ride a bike等,然后去邀请你想一起完成这项活动的朋友。21*cnjy*com
(三)Listen and choose
分析与提示
●本部分内容是对学生听力的训练。根据听句型“Would you like to…?”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选择相应的图片。教师注意先让学生看图片,了解内容,然后再听,渗透听力策略指导。
(1)教师请学生观察此部分的四幅图,请学生说出图片中所表达的内容,学生会说出“come to our party/go swimming/go shopping/go to a singing class”。【21教育】
(2)教师告诉学生接下来要做一段听力练习,请同学根据听到的内容,选择相应的图片画“√”。
(3)教师播放录音,学生根据听到的内容画“√”。
(4)教师再次播放录音,全班核对答案。
(5)教师播放录音,学生跟读听到的句子。
(四)Let's do
分析与提示
●本部分内容为动脑说一说。当小兔子遇到困难要求帮忙时,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帮助小兔子解决困难,同时也是提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与人和平相处,处处友善,请求帮助时使用礼貌用语。21·cn·jy·com
(1)教师出示第一幅图,询问学生:“What animals do you see?”学生会回答:“I see a panda, a rabbit, a monkey, a cat, and an ant. ”21*教*育*名*师
(2)教师继续出示Rabbit说的话,请学生读一读。看看小动物的表情,并询问学生小兔子这样做对不对。21-cnjy*com
(3)教师询问学生如果你是小兔子,需要别人的帮助,应该如何来表达呢?请学生模仿小兔子,用礼貌用语来重新表达:“Would you please…?”
(4)再请学生观察小动物的表情和第一幅图有什么不一样。告诉学生要做一个语言文明的学生。
五、可供选择的教学活动
1. 猜词组游戏
活动目的:复习本课学习的词组,通过复习,适当拓展相关词组,丰富学生的词汇。
准备:图片have an English Evening, walk the dog, tidy room, go swimming, have a singing class等。21教育网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图片的一部分,如:气球、狗、扫帚、游泳帽、钢琴等。
(2)学生根据看到的部分图片来猜测图片的内容,如看到气球,学生会说:have an English Evening/have a birthday party/have a New Year's Party。教师揭晓答案,给说对的同学所在的组加1分。【21cnj*y.co*m】
(3)活动继续,最后得分多的组获胜。
2. 找搭档
活动目的:复习并运用“Would you like to…?”表达邀请的句型,学生能够在相应的情景中进行运用。
活动准备:每个同学一个信封,里面是动词词组:sing an English song,tell an English story, read a story, guess a riddle, go to a show。
活动过程:
(1)教师告诉学生,我们在下次的主题班会课上将会有一个English party,我们在这个party上将会有各种的有关英语的活动,活动的项目都写在信封里面,请每位学生选择一个你想参加的项目,拿出来,不能让别的学生看见。
(2)每位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项目去找自己的搭档。用“Would you like to sing an English song with me? Would you tell a story to me?”这样的句子来寻找搭档,任务相同就回答:“Yes, of course. ”而不同则表达:“Sorry, I can't. I must…. ”直到找到所有搭档。
(3)告诉学生根据手中的任务为下次的主题班会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