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语文五下 第二十四课 隐姓埋名三十年(教案+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S版语文五下 第二十四课 隐姓埋名三十年(教案+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语文S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6-12 11:57:05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隐姓埋名三十年》教学设计
课题 隐姓埋名三十年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会写生字12个,理解重点词语。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了解王承书的动人事迹。  3. 体会她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感。
重点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这些语句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这些语句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师: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文章标题——《隐姓埋名三十年》,那么,问题来了:1.谁隐姓埋名三十年?2.这个人为什么要隐姓埋名?3.隐形埋名三十年,这个人究竟做些什么?同学们,古代里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爱国将领,像左宗棠、郑成功等,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位现代的爱国者,她就是王承书。你对王承书,有什么了解吗?王承书,女,湖北武昌人。为我国铀同位素分离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并培育了一支理论研究队伍。在研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装料工作中做出了贡献,在研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时,隐姓埋名一直到去世。 齐读课题《隐姓埋名三十年》认识了解王承书。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讲授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学习生字。 2.标注好自然段,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二)交流汇报: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王承书隐姓埋名为国家研究原子弹。2.学习生字: 开火车读生字,集体纠正。同桌相互检查读生字。(1)miǎo chén gòu sī huǐ chè chāi渺小 热忱 采购 撕毁 撤走 拆开 jiàn kān shǔ liàn zhòu yì 关键 刊物 署名 提炼 昼夜 熠熠生辉 (2)解释词语:熠熠生辉: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隐姓埋名 : 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不让别人知道。 二、精读课文。 (一)全文共分几部分? 第一部分(1—3):坚定承诺,隐姓埋名第二部分(4-8):放弃名利,毅然回国  第三部分(9—11):果断受命,解决难题第四部分(12-17):艰苦工作,爆炸成功  第五部分(18):熠熠生辉,英名永存(二)第一部分师:默读课文的第一部分,并思考以下的问题。 (1)王承书为什么要隐姓埋名?因为祖国需要她参加研制原子弹,这是保密性极强的工作。(2)面对国家的需要,她是怎么做的?你觉得哪个地方最让你最感动?“我愿意!”王承书不假思索地说出这三个字,声音不高,却十分坚定。师:什么是“不假思索”?从这可以表现出什么?不假思索:假,凭借。用不着想。形容反应敏捷,或极为熟悉而不需要动脑筋。也作“不加思索”。“不假思索”表现出她的果断和坚定。感受到王承书敢于放弃个人名利的勇气和决心。谁想再来读一读王承书的坚决。(3)隐姓埋名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从此放弃自己熟悉而喜爱的专业,从此放弃科学家应有的学术待遇和荣誉,从此放弃一切名利,而不能像其他领域的功臣那样面对鲜花与掌声;不管为国家做出多大的贡献,自己的名字也不会为人所知。师:从这里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她的勇气。 (三)第二部分这样的王承书让我们感动,可她并不是第一次这样放弃名利了,你知道还有什么吗?生:放弃名利,毅然回国(1)她突破了什么难关?自身:优厚待遇 先进工作条件外界:特务监视 没收材料 非法传讯 威逼利诱(2)面对这些难关,她是怎样想的呢?我是中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现在祖国需要我,我必须回到祖国的怀抱,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师:所以她回到了祖国,接受了任务。可以祖国也面临着困境,是什么呢?(四)第三部分(1)面对这个难题,她又是如何做的?她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项艰巨二光荣的使命。(2)王承书承担了什么样的使命呢?研究提炼浓缩铀这项技术。(3)从这感受到了什么?她是一个自我牺牲的人。(五)第四部分(1)接受了使命后,她又是如何做的?“从此,王承书从国内、国际的物理学术殿堂消失了;从此,她再也没有在国内外任何学术刊物上发表过论文;就是在我国内部保密刊物和工作报告中,她也不署名,实现了自己隐姓埋名的承诺。”(2)王承书还承受了哪些常人无法承受的困难呢?“研究这项核心技术,需要进行大量复杂的计算。为了获取精确数据,她和同事克服设备简陋的困难,一下一下地敲打计算机的键盘。这种枯燥繁重的工作,她和同事不分昼夜干了一年多,仅获取的有用数据,就装满三个抽屉。”师: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她具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崇高的职业道德。(3)最使人感动的是什么?“她瘦弱而刚毅的身影,出现在实验室和工厂,出现在大西北的戈壁滩上。有时由于研究工作的需要回到北京,她也几乎没有时间和家人团聚,看看自己心爱的正在上小学的儿子。”师:作为一个科学家,她是优秀的,可作为一个母亲,她又是个怎样的人?作为母亲,她是不合格的她她毕生的爱与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的事业,舍小家为大家。师:终于在她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她成功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4) 这原子弹的爆炸对中国有什么重要的意义?饱受帝国主义欺凌一百多年的祖国,终于不用继续受欺凌。师:从此可以看出 ,王承书做了多大的贡献。(5)此时此刻,她又是怎样实现她隐姓埋名的誓言?没能上领奖台,报刊没提到她的名字,她心甘情愿继续隐匿自己的姓名,继续为祖国核武器研制工作默默奉献。(六)第五部分(1)齐读最后一段。这段写什么?熠熠生辉,英名永存师:这就是我们的英雄——王承书三、巩固提升1. 你还知道哪些为了国家事业默默奉献,隐姓埋名的伟人呢?(1)学生试着交流收集到的相关资料。(2)教师课件补充有关邓稼先:他自1958年开始组织领导开展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从而迈开了中国独立研究设计核武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试验工作。2. 总结:我们祖国存在着许许多多这样的英雄人物,有了他们,才有了今天的我们。他们值得我们毕生学习。四、课堂练习1. 形近字组词渺(渺小) 拆(拆掉) 澈(清澈)沙(沙子) 折(折纸) 撤(撤走)忱(热忱) 健(健康) 练(练习)沈(沈阳) 键(关键) 炼(炼钢)2. 把词语补充完整。隐姓埋( 名 ) 不假思( 索 )欢欣鼓( 舞 ) 心甘情( 愿 )世人( 瞩 )目 威逼利( 诱 )五、作业布置1.搜集故事,讲给同学听。2.完成课后习题。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课文讲从前有一只聪明伶俐,会说话的神鸟,许多国家的皇帝、大臣、富翁都想得到它,但都没捉到。依尔特戈尔可汗三次捉到神鸟,神鸟却用讲故事的方法三次逃脱了。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课文讲从前有一只聪明伶俐,会说话的神鸟,许多国家的皇帝、大臣、富翁都想得到它,但都没捉到。依尔特戈尔可汗三次捉到神鸟,神鸟却用讲故事的方法三次逃脱了。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熟读生字词,学生根据理解,运用词语。学生生根据课文内容,将课文划分段落。学生根据文章,感受任务的重要,和王承书品格的高尚。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王承书的话,体会她内心的坚决。学生找出王承书所要失去的东西,再次感受她的勇气。通过再读细品,学生通过朗读,懂得王承书是个说到做到的人。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品味王承书舍小家顾大家的高尚品质。学生感受王承书这一奉献,对中国的重要意义。学生从写作手法方面,来理解感受。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信息。总结全文,激励学生向英雄学习。 自学生字,读准字音。训练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积累字词把文章分为几部分,让学生按顺序了解课文内容。通过上下文理解词语学习人物的品质。让学生重点感悟王承书再次放弃名利,一心研制原子弹,同时了解她第一次是怎样放弃名利的。借助文章了解词语意思。为学生搭建一个各抒己见的平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归纳总结课文,提高学生感悟。习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学习方法,更多的了解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的英雄,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课堂小结 花的事业是灿烂的;叶的事业是奉献的。英雄的事业是需要人们前仆后继,不断为之奋斗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在座的同学中能涌现出一些甚至是一批像王承书、邓稼先这样的能心甘情愿为祖国的发展隐姓埋名工作一辈子的英雄来。 归纳总结本课所讲内容。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隐姓埋名三十年》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miǎo xiǎo rè chén gòu mǎi sī huǐ chè zǒu
( ) ( ) ( ) ( ) ( )
chāi kāi guān jiàn bào kān shǔ mǐng tí liàn
( ) ( ) ( ) ( ) ( )
二、写出下列近义词
渺小——( ) 提炼——( )
采购——( ) 撕毁——( )
三、写出下列反义词
不假思索——( ) 渺小——( )
心甘情愿——( ) 欺凌——( )
四、照例子,给下面的字加偏旁组字,再组词。
  尧(浇)浇水 (饶)求饶 (烧)烧饼
  建( )____ ( )_____ ( )______
  少( )____ ( )____ ( )______
五、修改句子
1. 中国人民怎能不欢欣鼓舞呢? (改成陈述句)

2.她为之付出极大牺牲。做出了卓越贡献。(用关联词把句子连起来。)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隐姓埋名三十年》中,主人公是( ),她放弃了美国优厚的待遇和先进的工作条件,回到自己的( ),为建设( )贡献自己的力量。
2. 在举国欢庆的日子里,王承书也抑制不住心头激动,不仅( )。为了祖国国力增强,为了中华儿女扬眉吐气,虽然她为之付出极大( ),但做出了( )。
七、阅读
飞人——刘翔
小时候的刘翔是个顽皮的男孩,“胆子大”是很多人对他的评价。正是因为看到他比别的孩子更顽皮,家长才把他送到少年体校。体校的道路走得并不很顺利,他几乎决定放弃,但一件事情改变了年少的刘翔的决定。21教育网
他七八岁的时候,他的爷爷已经70岁了,此前老人家是不会骑自行车的,但70岁那年突然就想学,而且学会了,老人说自己学会了去哪儿都方便。刘翔就想,爷爷70岁都能学会骑自行车,自己为什么要放弃呢?现在回想起来,刘翔还在感叹,如果没有爷爷这个行动的刺激,也许就没有现在的他了。2·1·c·n·j·y
开始的时候,刘翔练的是跳高,他很自信地说:“如果我的身高能够达到两米,我在跳高项目上将会很有作为。”他当时已经拿过上海市少年跳高冠军了,的确是一个很不错的跳高人才。但是就是那一年,他现在的跨栏教练孙海平看上他了。用孙海平的话说,跨栏选手需要胆量,很多人看到1米多高的栏横在眼前就不敢过,而刘翔有这样的胆量,再就是从他练跳高看,他的速度和爆发力很好。【21·世纪·教育·网】
2000年11月,法国里昂的一次室内田径大奖赛,6名选手进入60米栏的决赛,刘翔站在第五道,其中有3个美国选手,他旁边的第六道也是一名美国选手。发令枪响过了,没想到第六道的那个美国选手在跨第二个栏的时候就摔倒了,刘翔则是第三个冲过终点,这样的兴奋仅保存了2秒钟,裁判和大屏幕宣布:第五道中国刘翔没有成绩。怎么会这样呢?刘翔和他的教练感到很气愤,就去找裁判理论。原来裁判误将那个摔倒的美国选手当成刘翔了,因为在他们看来,中国人是不会在这个项目上跑出好成绩的。那是一次没有电视转播的比赛,幸好刘翔的教练用自己的微型摄像机将全部过程拍下来,这是孙海平的习惯,刘翔的每一次比赛他都会用摄像机拍下来,而这成了那次证明刘翔没有摔倒的唯一证据,录像十分清楚地显示,中国刘翔第三。终于还了刘翔一个清白,也给国际田径界的裁判提了个醒:中国人是可以在短距离的项目上有所作为的。21·世纪*教育网
正是这样的一次偶然事故,给了刘翔师徒很大的刺激,也让他们的训练更加有了动力。真正让世界知道刘翔是2002年7月份瑞士洛桑的一次国际田联大奖赛。19岁的他跑出了13秒12的个人最好成绩,并打破了美国人保持了24年之久的世界青年纪录和中国人李彤保持了8年的亚洲纪录。www-2-1-cnjy-com
真正让世界瞩目刘翔的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他一举夺得奥运金牌并打破奥运会纪录、平了世界纪录。刘翔成了中国人的骄傲,更是亚洲人的骄傲。2-1-c-n-j-y
当鲜花和掌声将刘翔包围的时候,他默默地背起行囊,朝着下一个目标努力着。
1.选词填空。
自信 信心 信念 诚信
(1)刘翔对夺冠满怀( )。
(2)他很( )地说:“如果我的身高能够达到两米,我在跳高项目上将会很有作为。”(3)人与人之间应多一些( ),少一些犯忌。(4)他坚定了必胜的( )。
2.刘翔在少年体校立足并坚持训练,对他触动最大的是谁?为什么?

3.文中叙述了刘翔的哪几件事?详写了哪件事?这件事对刘翔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对“当鲜花和掌声将刘翔包围的时候,他默默地背起行囊,朝着一下个目标努力着”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21cnjy.com
A.成功没有终点,鲜花和掌声只代表过去,想获得更大的成功,就应该继续跋涉。
B.鲜花和掌声是对成绩的肯定,没有鲜花和掌声,努力的劲头就不足。
C.鲜花和掌声已经证明了成功,刘翔累了,他想休息一下。
5.请你想象一下刘翔在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中夺冠的情景,用比喻或夸张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隐姓埋名三十年》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渺小 热忱 购买 撕毁 撤走
拆开 关键 报刊 署名 提炼
解析:署的上面不是“曰”
二、写出下列近义词
细小 提取
购买 撕坏
三、写出下列反义词
深思熟虑 巨大
迫不得已 照顾
四、照例子,给下面的字加偏旁组字,再组词。
  建( 健)_健康___ ( 键)_关键____ ( 腱)__肌腱____
  少(渺 )_渺小___ (抄 )_抄写___ (炒 )_炒菜_____
五、修改句子
1. 中国人民怎不能不欢欣鼓舞。
2.虽然她为之付出极大牺牲,但是做出了卓越贡献。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王承书 祖国 新中国
2.热泪满面 牺牲 卓越贡献
七、阅读
1.信心 自信 诚信 信念
解析:信念是你心里的坚持,是一种精神力量. 信心是指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自信指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自信是自己相信自己。)
2.爷爷 他七八岁的时候,他的爷爷已经70岁了,此前老人家是不会骑自行车的,但70岁那年突然就想学,而且学会了,老人说自己学会了去哪儿都方便。刘翔就想,爷爷70岁都能学会骑自行车,自己为什么要放弃21世纪教育网
解析:因为爷爷的经历联想到自己,爷爷的事给他了动力。
3. 刘翔爷爷学车 刘翔跳高 法国里昂的一次田径比赛 刘翔的最好成绩
祥写了刘翔在法国里昂的比赛。 这次比赛因为外国人对中国人在短距离上的轻视使得刘翔师徒训练得更加刻苦。www.21-cn-jy.com
解析:这次比赛改变了外国人对中国人的看法,是非常重要的。正是这样的一次偶然事故,给了刘翔师徒很大的刺激,也让他们的训练更加有了动力。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0张PPT)
隐姓埋名三十年
语文S版 五年级下
3.隐形埋名三十年,这个人究竟为了做些什么?
1.谁隐姓埋名三十年?
2.这个人为什么要隐姓埋名?
导入新知
导入新知
王承书,女,湖北武昌人。为我国铀同位素分离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并培育了一支理论研究队伍。在研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装料工作中做出了贡献,在研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时,隐姓埋名一直到去世。
新知讲解
自 读
提 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学习生字。
2.标注好自然段,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新知讲解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王承书隐姓埋名为国家研究原子弹。
新知讲解
01
02
04
03
渺小
热忱
采购
撕毁
撤走
拆开
关键
刊物
署名
提炼
昼夜
熠熠生辉
miǎo
chén
gòu
sī huǐ
chè
chāi
jiàn
kān
shǔ
liàn
zhòu

新知讲解
熠熠生辉
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
隐姓埋名
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不让别人知道。
新知讲解
第一部分(1—3):坚定承诺,隐姓埋名
第二部分(4-8):放弃名利,毅然回国
第三部分(9—11):果断受命,解决难题
第四部分(12-17):艰苦工作,爆炸成功
第五部分(18):熠熠生辉,英名永存
全文共分几部分?
新知讲解
因为祖国需要她参加研制原子弹,这是保密性极强的工作。
王承书为什么要隐姓埋名?
新知讲解
“不假思索”:形容反应敏捷,或极为熟悉而不需要动脑筋。 “不假思索”表现出她的果断和坚定。从中可感受到王承书敢于放弃个人名利的勇气和决心。
面对国家的需要,她是怎么做的?你觉得哪个地方让你最感动?
“我愿意!”王承书不假思索地说出这三个字,声音不高,却十分坚定。
新知讲解
意味着从此放弃自己熟悉而喜爱的专业,从此放弃科学家应有的学术待遇和荣誉,从此放弃一切名利,而不能像其他领域的功臣那样面对鲜花与掌声;不管为国家做出多大的贡献,自己的名字也不会为人所知。
隐姓埋名意味着什么?
新知讲解
她突破了什么难关?
自身:
外界:
优厚待遇
先进工作条件
特务监视
没收材料
非法传讯
威逼利诱
新知讲解
我是中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现在祖国需要我,我必须回到祖国的怀抱,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面对这些难关,她是怎样想的呢?
新知讲解
面对这个难题,她又是如何做的?
她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项艰巨二光荣的使命。
王承书承担了什么样的使命呢?
研究提炼浓缩铀这项技术。
她是一个自我牺牲的人。
从这感受到了什么?
新知讲解
“从此,王承书从国内、国际的物理学术殿堂消失了;从此,她再也没有在国内外任何学术刊物上发表过论文;就是在我国内部保密刊物和工作报告中,她也不署名,实现了自己隐姓埋名的承诺。”
接受了使命后,她又是如何做的?
新知讲解
“研究这项核心技术,需要进行大量复杂的计算。为了获取精确数据,她和同事克服设备简陋的困难,一下一下地敲打计算机的键盘。这种枯燥繁重的工作,她和同事不分昼夜干了一年多,仅获取的有用数据,就装满三个抽屉。”
王承书还承受了哪些常人无法承受的困难呢?
新知讲解
“她瘦弱而刚毅的身影,出现在实验室和工厂,出现在大西北的戈壁滩上。有时由于研究工作的需要回到北京,她也几乎没有时间和家人团聚,看看自己心爱的正在上小学的儿子。”
最使人感动的是什么?
新知讲解
作为母亲,她是不合格的,她毕生的爱与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的事业,舍小家为大家。
作为一个科学家,她是优秀的,可作为一个母亲,她又是个怎样的人?
新知讲解
饱受帝国主义欺凌一百多年的祖国,终于不用继续受欺凌。
这原子弹的爆炸对中国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新知讲解
没能上领奖台,报刊没提到她的名字,她心甘情愿继续隐匿自己的姓名,继续为祖国核武器研制工作默默奉献。
此时此刻,她又是怎样实现她隐姓埋名的誓言?
新知讲解
“心甘情愿”“默默”两个词让我们感受到了她的无私与伟大。作者叙述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让我们了解到她为完成自己承担的使命作出了巨大的奉献。
表达了她怎样的思想感情。
新知讲解
熠熠生辉,英名永存
这段写什么?
巩固提升
你还知道哪些为了国家事业默默奉献,隐姓埋名的伟人呢?
巩固提升
他迈开了中国独立研究设计核武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试验工作。
邓稼先:
课堂练习
1. 形近字组词
渺( ) 拆( ) 澈( )
沙( ) 折( ) 撤( )
忱( ) 健( ) 练( )
沈( ) 键( ) 炼( )
渺小
沙子
热忱
沈阳
拆开
折纸
健康
关键
炼钢
练习
撤走
清澈
课堂练习
2. 把词语补充完整。
隐姓埋( ) 不假思( )
欢欣鼓( ) 心甘情( )
世人( )目 威逼利( )






课堂小结
花的事业是灿烂的;叶的事业是奉献的。英雄的事业是需要人们前仆后继,不断为之奋斗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在座的同学中能涌现出一些甚至是一批像王承书、邓稼先这样的能心甘情愿为祖国的发展隐姓埋名工作一辈子的英雄来。
坚定承诺,隐姓埋名
放弃名利,毅然回国
果断受命,解决难题
艰苦工作,爆炸成功
熠熠生辉,英名永存
板书
隐姓埋名三十年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