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度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习题跟踪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学年度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习题跟踪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6-13 09:04: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质量守恒定律
【巩固练习】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下列各项中,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总质量  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④⑥    D.①③⑤【21·世纪·教育·网】
2.在化学反应C+O2CO2 中,生成m个二氧化碳分子,则参加反应的氧原子个数为( )
 A.3m B.m C.2m D.4m
3.有一种新型“即热盒饭”,其饭盒底部分为两层,一层盛有水,另一层盛放镁和铁的混合物。使用时打开隔离层,即发生反应:Mg+2H2O=Mg(OH)2+X↑。根据上述信息可以推断物质X属于( )  A.单质    B.化合物   C.氧化物   D.混合物 4.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关系成立的是( )
 A.MnO2是加快H2O2分解的催化剂,所以催化剂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
 B.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空气中可燃物燃烧必须与氧气接触,所以把可燃物与氧气隔绝是灭火的有效方法之一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得到的氧化镁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镁条质量不相等,所以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5.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B.50mL水和50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
 C.在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70g水
 D.1.2g碳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
6.修建“娄新高速”公路是我市“十一五”期间的重大建设项目,在修建公路的土石方爆破中要用到黑火药,黑火药爆炸时反应如下:S+2KNO3+3C=K2S+X↑+3CO2↑。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N2 B.NO2 C.NO D.N2O
7.将6g碳放在盛有10g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所得的生成物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1·cn·jy·com
 A.3:2 B.3:4 C.3:5 D.3:8
8.CO、CO2和N2的混合气体12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使该混合气体与足量的灼热氧化铁完全反应,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 )
 A.50g B.100g C.150g D.200g
9.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
 B.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D.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
10.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www.21-cn-jy.com
物  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6.4
3.2
4.0
0.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56
7.2
0.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  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4.64g  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二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21cnjy.com
11.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
 B.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中,甲、丙属于氧化物
 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原子种类均没有改变
 D.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
12.某纯净物M微热就能分解生成NH3、H2O和CO2,由此还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M不稳定 B.M是化合物
 C.M中含有水? D.M由四种元素组成?
二、填空题
13.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测定室内空气的污染物甲醛的含量是否超标。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KMnO4+5CH2O+6H2SO4=2K2SO4+4MnSO4+5X+11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
14.质量守恒定律是一条重要规律,请利用该规律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填字母序号);
A.①④⑥ B.①③⑤⑥ C.①②⑥ D.②③⑤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原子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2)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只考虑氧气参加反应,下同),化学方程式为      ,若固体质量变化用图1表示,则m2与m1之差表示      的质量;21·世纪*教育网
(3)实验过程中,镁条点燃后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得知石棉网上留下固体质量反而比反应前镁条还轻,其原因可能是      。www-2-1-cnjy-com
三、综合题
15.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7
2.2
7.9
0.9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6.6
0
2.7
则反应后A的质量为 ;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该反应中B和D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 。
【答案与解析】
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A  【解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进行计算,可得X中含有2个H原子,由此推测X化学式为H2。H2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4.【答案】C21世纪教育网
【解析】A中催化剂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化学反应速率的改变包括加快反应速率和减慢反应速率;B中由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只能推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中镁条燃烧,生成MgO的质量应等于参加反应的镁条和氧气的质量之和,所以生成的MgO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镁条的质量,符合质量守恒定律。21教育网
5.【答案】D
【解析】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对化学变化现象的解释,A、B、C三项都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6.【答案】A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推导出X的化学式为N2,故选A。本题以修建“娄新高速”公路爆破中用到的黑火药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的掌握。2-1-c-n-j-y
7.【答案】C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碳和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的生成物中碳元素的质量是6g,氧元素的质量是10g,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g:10g=3:5。21*cnjy*com
8.【答案】D
【解析】CO、CO2和N2的混合气体12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故碳元素的质量为120g×20%=24g,24g的碳元素转化为二氧化碳后又与氢氧化钙反应转化为碳酸钙中的碳元素,所以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混合物中的碳元素质量与碳酸钙中碳元素的质量相等。【21cnj*y.co*m】
设碳酸钙的质量是x,则x×(12÷100)×100%=24g,解得x=200g,故选D。
9.【答案】D
【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丙为甲醇,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1×4)+16=32,故A错误;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B错误;反应前有4个分子,反应后分子的个数为2,故C错误;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4∶(2×3)=22∶3,故D正确。【21教育名师】
10.【答案】B   【解析】反应后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质量不变的可能是催化剂。分析表中数据:b减少了0.64g,是反应物;c增加了3.2g是生成物;d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质量是3.2g—0.64g=2.56g,则a反应后的质量为6.4g-2.56g=3.84g,故B选项错误。21*教*育*名*师
11.【答案】D 12.【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M微热就能分解,说明M不稳定;由于M是纯净物且含有多种元素,所以M为化合物;M分解的产物中有N、H、C、O四种元素,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会发生变化,故M也是由这四种元素组成的;由于M为纯净物,所以在M中不会存在水。
13.【答案】CO2
【解析】该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微观解释。化学变化前后,同种元素的原了个数相等,据此判断X中可能含有的元素及分子中的原子个数。 2·1·c·n·j·y
14.【答案】(1)B (2)2Mg+O2 2MgO 参加反应的氧气
(3)部分生成物散逸到空气中
【解析】
(1)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不变,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物质种类一定改变。【21教育】
(2)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 2MgO;
若固体质量变化用图1表示,则m2与m1之差表示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3)通过观察可知,镁燃烧时,一部分生成的氧化镁扩散到了空气中,会导致石棉网上留下固体质量反而比反应前镁条还轻。21-cnjy*com
15.【答案】3.4g 分解反应 22:9
【解析】反应后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即C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7.9g;B和D是生成物,生成B和D的质量分别为4.4g和1.8g;由于4.4g+1.8g=6.2g<7.9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A是生成物,生成A的质量=7.9g-6.2g=1.7g,所以反应后A的质量=1.7g+1.7g=3.4g;反应物只有C,而生成物是A、B和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其中B和D两种物质的质量比=4.4g:1.8g=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