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教案阿基米德原理第一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二物理教案阿基米德原理第一课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9-05-01 22:2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7.4 阿基米德原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知道什么叫受力,会用“称重法”测量浮力。
2、知道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3、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称重法”测量浮力的过程和方法
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和方法
3、经历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过程与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心身边的有关浮力的现象,能用阿基米德原理分析解决有关浮力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解
1、通过演示把铁块和木块投入水中的实验和阅读课本P124,第一段和图7-17和图7-18引入浮力,浮力产生的条件、浮力方向。
思考:(1)、实验中的木块所受浮力的方向如何?
(2)、铁块受到浮力吗?
(3)、浮力和施力物和受力物各是什么?
2、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P124的实验探究1:
①请同学写出些实验所需的器材。
②对图7-19各图中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③请同学分析图7-20中杠杆不平衡的原因。
交流讨论和实验结果:
图7-19的实验探究:把物体浸入水中,物体受到向下的重力G和向上的推力F、(其大小就等于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及向上的水对它的浮力F浮的作用,而这三个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如图所示),所以F向上和F向下相等。
而:F向上= F1+F浮 F1
F向下=G F浮
则F1+F浮=G
F浮=G-F1 G
通过比较a、b两图,把石块浸入水中就相当于足时石块施了一个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就是水对石块的浮力。
图7-20,气球膨胀时,体积增大,但总重没有变,而受到的浮力增大,所以倾斜了。
结论:
1、浮力,液体和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的竖直向上的托力。
2、浮力的大小:F浮=G-F、,G为物块在空气中弹簧称的示数,F、为物块在液体中弹簧称的示数。
3、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4、浮力的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
课练:
把一物块用细线拴好挂在弹簧称的挂钩上,在空气中时示数为5.8N,把物块浸在水中,示数为4.9N,求物块受到的浮力、把物块浸入另一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0.6N,那么物块浸在此液体中时弹簧称的示数应是多少。
思考: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液体和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竖直向上浮力的作用,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实验探究2
请同学阅读P125回答问题。
(1)图7-21需要哪些器材,身边能否找到,在此过程中哪些量变、哪些量没有变。
(2)图7-22中需哪些器材、哪些量变、哪些量没有变。
(3)图7-23中需哪些器材、哪些量变、哪些量没有变。
交流讨论:
图7-21 物体没有变,液体的密度变,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图7-22 液体的密度不变,物体不变,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变,使弹簧称的示数变,说明物体所受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图7-23 物体不变,液体没变,排开液体体积没变,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变,而弹簧称的示数没变,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无关。
结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不仅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还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但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课练:P128第4题
二、课堂小结
三、课后巩固练习
1、P127第1题 第2题
2、请同学设计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物体的形状、物体的密度是否有关。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