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一、选择题(1~6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7~9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所说的速度指平均速度的是( )
A.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以9.5 m/s的速度冲过终点线
B.“和谐号”CRH380A新一代动车组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间速度最高可达486.1 km/h
C.由于堵车,我国部分大城市机动车速已降至12 km/h
D.返回地面的太空舱以8 m/s的速度落入太平洋中
2.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Δt极短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下列物理方法中的( )
A.控制变量法 B.假设法
C.微元法 D.极限法
3.
如图所示是高速公路旁的交通标志,图中的“100”表示小汽车必须限制在100 km/h内行驶,“杭州 88 km”表示到杭州还有“88 km”。“100 km/h”和“88 km”分别指( )
A.瞬时速度,位移 B.瞬时速度,路程
C.平均速度,位移 D.平均速度,路程
4.百米赛跑中,测得运动员在70 m处的速度是9 m/s,10 s末恰好到达终点,且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2 m/s,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
A.9 m/s B.9.6 m/s
C.10 m/s D.5.1 m/s
5.
(2016·昆明高一检测)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 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在图示这段距离内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是( )
A.0.25 m/s B.0.2 m/s
C.0.17 m/s D.无法确定
6.图甲是一种应用传感器检测轨道运行的实验装置。在轨道某处设置监测点,当车头达到传感器瞬间和车尾离开传感器瞬间,信号发生器各发出一个脉冲信号,由记录仪记录。
假如轨道车长度为22 cm,记录仪记录的信号如图乙所示,则轨道车经过该监测点的速度为( )
A.0.20 cm/s B.2.0 cm/s
C.22 cm/s D.220 cm/s
7.对于各种速度、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B.瞬时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
C.瞬时速度是指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D.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相等
8.汽车以36 km/h的速度从甲地匀速运动到乙地用了2 h,如果汽车从乙地返回甲地仍做匀速直线运动且用了2.5 h,那么汽车返回时的速度为(设甲、乙两地在同一直线上)( )
A.-8 m/s B.8 m/s
C.-28.8 km/h D.28.8 km/h
9.下列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每个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是零
B.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零
C.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在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D.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二、非选择题
10.(2016·衢州高一检测)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交付海军服役后,进行了舰载机起降等多项科学实验,使我国海军力量不断发展壮大。若在某次海上军事演习中,一艘驱逐舰以90 km/h的速度追赶在它前面120 km处正向同方向匀速航行的航空母舰,驱逐舰总共追赶了270 km才赶上,则航空母舰的速度为多大?
11.
如图所示,一质点由A点出发做直线运动,前5 s沿x轴正向行驶了30 m到达B点,紧接着又经5 s行驶了60 m到达C点,在C点停了4 s后又反向行驶,经历了6 s运动120 m到达D点。求:
每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全过程的平均速度。
12.(2016·枣庄高一检测)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从上海到南京的高速公路上行驶。汽车上的速度计指针在图甲所示位置附近左右摆动,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和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中A、B两处相距多远?其值是指A、B两处的路程还是位移大小?
(2)甲图速度计中指针所指的速度表示汽车的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其值为多大?
(3)假设汽车在A、B间按速度计中指针所指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再由乙图中信息求出汽车从A处行驶到B处,需要多长时间?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答案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1~6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7~9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解析: 平均速度对应于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位移,瞬时速度对应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选项A中,9.5 m/s是冲过终点线这一位置的速度,是瞬时速度;选项B中,动车组行驶的过程中速度是变化的,486.1 km/h是指某时刻达到的最高速度;选项C中,12 km/h对应于某一个过程,是平均速度;选项D中,8 m/s是太空舱落入太平洋这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答案: C
2.解析: 在时间间隔Δt较小的情况下,平均速度能比较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Δt越小,描述越精确,这里利用的是极限法.
答案: D
3.答案: B
4.解析: 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可得== m/s=10 m/s。故应选C。
答案: C
5.解析: 从题图上读出Δx=5 cm=5×10-2 m,Δt=×3 s=0.3 s,所以v== m/s≈0.17 m/s。故选C。
答案: C
6.解析: 由题图可知车头到达该监测点与车尾离开该监测点的时间间隔为1.0 s,即轨道车运行车身长度的位移时所用时间为1.0 s,故车速为v==22 cm/s,选项C正确。
答案: C
7.解析: 平均速率并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平均速率要大于平均速度的大小,故A错误;瞬时速度的大小即瞬时速率,B正确;=,即使Δt很短,仍为平均速度,只有当Δt→0时才为瞬时速度,C错误;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均不变,故D正确。
答案: BD
8.解析: 甲、乙两地距离为:36×2 km=72 km,所以返回速度为=-28.8 km/h=-8 m/s,选项A、C正确。
答案: AC
9.解析: 由于各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即物体静止,因此平均速度也一定等于零,A正确;若物体从某点开始沿一曲线运动,最终又回到原出发点,则平均速度为零,但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不为零,故B错误;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不变(包括大小、方向),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相等,故C正确;由于运动情况不确定,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能等于某时刻的瞬时速度,故D错误。
答案: AC
二、非选择题
10.解析: 根据追赶过程中驱逐舰的位移和速度,可求得追赶过程所用的时间t==3 h,追赶过程中,航空母舰的位移x2=x1-120 km=150 km,所以,航空母舰的速度:v==50 km/h。
答案: 50 km/h
11.解析: (1)前5 s内的平均速度:1== m/s=6 m/s,方向沿x轴正向。第2个5 s内的平均速度:2== m/s=12 m/s,方向沿x轴正向。质点停止运动的4 s内的平均速度:3==0。质点最后6 s内的平均速度:4== m/s=-20 m/s,“-”表示方向沿x轴负向。
(2)全过程的平均速度== m/s=-1.5 m/s,“-”表示方向沿x轴负向。
答案: (1)见解析 (2)1.5 m/s 方向沿x轴负向
12.答案: (1)80 km 路程 (2)瞬时速度 100 km/h (3)0.8 h4.
解析: (1)A、B两地距离x=120 km-40 km=80 km。因为根据实际情况在高速公路上任意相距80 km两点间的道路不可能是直线,所以其值指A、B两地间的路程。
(2)甲图速度计中指针所指的速度表示汽车的瞬时速度(汽车上常见的速度计都是直接表示车辆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瞬时速度),其值为100 km/h。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