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6-14 07:2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前言 中国天子、皇帝的观念是很神秘的东西,不知道怎么来的:一个人怎么能做皇帝呢?唯一的解释就是老天爷指派下来的。这是周朝人的观念,一直到20世纪,多少人都相信天命所归。朝代替换的心理习惯不容易一下子改变。老百姓常常希望有一个秩序:有一个朝廷,朝廷上面有一个天子压得住。这样大家才有安全感。
--余英时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雍正奏折朱批材料:“朕仰承大统,一切遵守成宪,尤以求言为急......今著各科道每日一人上一密折,轮流具奏......无论大小时务,皆许据实敷陈,即或无事可言,折内亦必声明无可言之故。
---《清实录·世宗实录(一)》政治方面思考:阅读P101,清朝为了加强君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为什么要这么做?有何影响?132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南书房设立军机处康
熙雍正议政王大臣会议作为清朝重要的行政制度与军事制度,决定军国大事,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到顺治和康熙时期,由于两位帝王均在幼年继位,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利借此迅速扩大,连皇位继承这样的重大决策都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且决策皇帝不能更改,甚至议政王大臣会议有权罢免皇帝。材料:清吴振棫《养吉斋丛录》曾述及南书房在中央政权中的重要位置:“章疏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若特颁诏旨,由南书房翰林视草。”材料一: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同时,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
材料二:且各省文武官员之奏折,一日之间,尝至二三十件,或多至五六十件,皆朕亲自览阅批发,从无留滞,无一人赞襄于左右。
--《清实录·世宗实录》一把“双刃剑”确立
皇帝制度
郡县制巩固
推恩令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发展
行省制度完善
三省六部制加强
分割相权
收精兵
制钱谷明:废除丞相制度
清:雍正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
达到顶峰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贰“避席畏闻文字狱,
著书都为稻粱谋”思考:阅读P102,清统治者实行“文字狱”的目的是什么?
有何特点?有何影响?历史上还有类似的事件吗?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贰乾隆帝时,文字狱则达到顶峰,共发生一百三十余案。其中四十七案的案犯被处以死刑,这意味着生者凌迟、死者戮尸、男性亲族十五岁以上者连坐立斩。延伸探究株连族人祸及师友“一把心肠论浊清”被指为侮辱清朝。胡中藻案数十人,其子枭首碎尸反对清朝统治 吕留良案300多人同情前明政权,使用南明年号。戴名世
《南山集》案70--120有攻击清朝统治者的语句,还使用南明的年号。 庄廷龙
《明史》案株连人数事由案名徐骏案“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被指为侮辱清朝。考题:“维民所止”被指有辱圣上为“诽谤大逆” 斩首抄家死于狱中比较秦朝、西汉、明朝、清朝加强思想统治的措施,谈谈你对此的看法。查嗣庭案鲁迅先生在《病后杂谈之余》中曾说,“雍正乾隆两朝的对于中国人著作的手段,就足够令人惊心动魄。全毁,抽毁,剜去之类也且不说,最阴险的是删改了古书的内容。”“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变乱旧式,删改原文!”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贰贰如岳飞《满江红》名句: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改成)“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贰贰“在长达19年的禁书过程中,共禁毁书籍3100多种、151000多部,销毁书板80000块以上。”思考:清政府推行文化专制政策的目的是什么?影响如何?谈谈你的看法。从马戛尔尼使华看清朝危机  乔治?马戛尔尼(George Macartney,1733—1806),英国外交官、勋爵,受英国议会和国王乔治三世派遣于1792年以庆贺乾隆寿辰为由出使中国。 观看视频,结合课文第三小节,找出清朝中期以后社会矛盾加剧的原因和后果。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叁闭关锁国政策肆当时在南洋的一些西方殖民者仍被允许到闽、浙、江海关贸易,特别是闽海关。例如,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四十八年(1783年)、五十一年(1786年),嘉庆十二年(1807年)、十四年(1809年),均有西班牙商人从南洋吕宋到厦门贸易。“十三行”
洋船争出是官商,
十字门开向二洋。
五丝八丝广缎好,
银钱堆满十三行。闭关锁国政策肆延伸探究中
国英
国“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期间没有沉没。它那巨大的躯壳使周围的邻国见了害怕。假如来了个无能之辈掌舵,那船上的纪律与安全就都完了。”--马戛尔尼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就本课所学发表自己的看法,适当可以借助网络或相关书籍,寻找更多的相关史料,下周交流各自的感想!欢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