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岳麓版第23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课件(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必修二岳麓版第23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课件(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6-14 20:02: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学生自主阅读与思考
01、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如何形成的?
02、厘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协定的宗旨是什么?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03、如何理解美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中的特殊地位?二者对世界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规范与无序的博弈——体系形成的背景
有人认为:世界经济的混乱,各国利己主义的政策,是导致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加深的重要原因,并由此促使德、日、意走上使用武力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道路。
经济危机爆发
货币战、贸易战
经济危机加深
资源和资金不足的德意日结盟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各国共识
稳定金融秩序
消除贸易壁垒
国际金融体系
国际贸易体系
建立有效的机制,以稳定世界经济
欧美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
国别
年份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意大利 日本
1937年 41.4 12.5 9 7 4 4.8
1948年 56.4 8.7 4.3 4.1 1.1 1.5
1943年发表的《罗斯福的世界蓝图》,提出在战后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世界的设想。
1845年,杜鲁门总统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美 国 企 图 确 立 世 界 霸 主
世 界 经 济 格 局 发 生 变 化
规范与无序的博弈——体系形成的背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关税贸易总协定
(1947年)
“关贸总协定”
国际金融体系
国际贸易体系
布雷顿森林会议
(1944年)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规范与有序的建立——体系形成的过程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加强国际货币合作,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W B)
(世界银行)
初期是致力于战后欧洲经济复兴,后来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向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规范与有序的建立——国际金融体系形成
稳定了世界金融秩序
促进了世界贸易发展
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 界 银 行
规范与有序的建立——国际金融体系形成
实例一:1997年,韩国爆发金融危机,韩元贬值一半以上,韩国政府向 申请紧急贷款以稳定汇率,得到了其提供的195亿美元的巨额贷款,并按其方案进行了改革。经过短短的两年,韩国经济迅速恢复。
案例二:汶川地震恢复重建项目获得 贷款7.1亿美元,用于受灾最严重的四川甘肃两省的基础设施和卫生教育设施重建。
——调节国际收支平衡
——解决贫困和发展问题
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 界 银 行
规范与有序的建立——国际金融体系形成
布 雷 顿 森 林 体 系
美国的主导权究竟体现在哪里
(1)加权投票制度
(2)双挂钩一固定制度
《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每个成员国拥有250票的基本投票权,每增加一定数额的任缴资金,就增加一票,即认缴资金的数额来决定投票权的多少。战后初期,美国任缴的资金最多,因此掌握了35% 的表决权。
1947年,美、中等23个国家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
一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领土时,在关于产品的国内销售、兜售、购买、运输、分配或使用的全部法令、条例和规定方面,所享受的待遇应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
是关于关税和贸易的准则,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协定……它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也不是联合国专门机构,但在工作上同联合国有关机构联系密切。
——世界知识出版社《国际知识词典》
规范与有序的建立——国际贸易体系形成
规范与有序的建立——国际贸易体系形成
国别
年份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意大利 日本
1937年 41.4 12.5 9 7 4 4.8
1948年 56.4 8.7 4.3 4.1 1.1 1.5
欧美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
时 间 达 成 协 议
第一回合 1947年 在世界范围内降低45000种贸易关税。达成123项双边关税协议。
第二回合 1949年 再削减5000种商品的关税。达成147项双边协议,5.6%的应征税商品平均降低关税35%。
第三回合 50年代初 达成双边关税协议150项,涉及关税87000项,使11.7%的应征税商品平均降低关税26%。
关贸总协定的作用?
美在总协定的地位?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国 际 贸 易 体 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世 界 银 行
(WB)
关 税 与 贸 易 总 协 定
(GATT)
世 界 经 济 三 大 支 柱
(以美国为中心)
一个中心、两个体系、三大支柱
规范与有序的反思——体系形成的评价
美国在体系中拥有特殊地位
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历史趋势
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背景:吸取经济危机和二战的教训;原世界经济格局了发生变化;美国企图确立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
国际金融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稳定金融秩序、世界银行(WB)与促进经济发展;加权投票制度、双挂钩一固定制度
国际贸易体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TT)与实现贸易自由化
评价:美国在体系中拥有特殊地位;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历史趋势;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课题知识结构小结
“特里芬两难”
如果美元和黄金保持固定官价,其它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机制,美国的经济就必须保持顺差或维持平衡,否则人们对美元会丧失信心。同时,为了维持全球经济与贸易的扩张,需要把美元输送到世界各地,满足世界对美元的需求,美国经济又必须是逆差,这种两难困境决定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不可持续的。
20世纪70年代在欧洲流行的描写乞丐行乞的一幅漫画
到了1971年,美国的黄金储备再也支撑不住日益
泛滥的美元了,尼克松政府被迫于这年8月宣布放弃
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兑换黄金的美元“金本位制”,
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
金的义务,实行黄金与美元比价的自由浮动。
课后延伸——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表面上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是美元的灾难,动摇了美元的地位,是美国全球霸权衰落的象征。其实相反,美元从此获得了黄金的生命,而不是和黄金共享生命。”——谭智元
思考:结合两则材料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的影响。
“(从此)美元无须被国际收支问题所困扰,也无须在无究无尽的谈判中安抚外国政府。”——弗里德曼
课后延伸——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国际货币
世界市场
世界格局
葡西荷
英国
美国
西欧衰弱
新航路开辟
两次工业革命
经济危机、二战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20世界70年代
三足鼎立
课后延伸——国际货币演变历程
制度
体系
混乱
终成
雏形
金银
英镑
混乱
美元
美元为主
英镑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