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岳麓版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课件(4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必修二岳麓版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课件(4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6-14 20:21: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6张PPT。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一、为什么要开放?二、怎么开放? 三、如何看待开放?本节课要解决三个问题:请问:什么是经济特区和世界贸易组织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世贸组织:实际上就是各国之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市场。 宗旨:实现贸易的自由化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的异同请思考:“对外开放”你能从日常衣食住行等方面找出例子,展示对外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吗?从日常生活看社会调查社会调查国际的名牌进入中国…….社会调查中国的名牌走向世界……. 中国现代历史进程受到过两股来风的影响。一股是1917年后十月的凛冽北风。 另一股是1978年后的南方温暖海风,这股暖风带给了中国天翻地覆的巨变,带领我们的民族开放国门主动的融入世界。而迎接这股南来暖风的窗口就是深圳。从一个小渔村成长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它成长巨变的背后承载了多少人的期望、经历了多少曲折?让我们一起带着问题来到这个中国梦开始的地方。 活的很艰难广东老百姓这张照片里痛哭流涕的是没能成功偷渡香港被遣送回大陆的广东百姓。为什么要开放? 新中国成立后,广东出现了“逃港”的特殊治安问题。各色群众以不同的方式向粤港边境靠拢,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或爬火车,或乘小船,或只身泅水,不顾一切向香港奔去。29年的偷渡风潮中,保守估计约有56.5万人逃往香港。曾有一位成功逃到香港的妇女站在深圳河边对着对岸的故土说:“死后骨灰都不要吹回那边。”为何这些人死也要把自己和这片土地分开呢?根源又是什么呢? “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
当时宝安一个农民日劳动收入为0.70到1.20元,而香港农民劳动一日收入60-70元,两者相差100倍。原因:穷困生活的逼迫 根源:计划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四个字,你们是用笔写的,我们是用血写的。
—— 一位宝安农民的话决心突破的广东领导 习仲勋:“解放快三十年了,那边很繁荣,我们这边却破破烂烂。”
吴南生:“划出一块地方,设置海外出口加工,吸引外商投资办企业,减税收,简化手续,打破计划经济的条条框框,下放权力,彻底开放,把市场经济引进来……” 在当时这样的观点会带来什么结果?为什么?邓小平语录: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这件事不是部队能管得了的。(针对逃港问题)
“这件事,我看广东可以放手干”(对一位港商提议在广州设厂的回复)
“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为什么要用命去换对外开放?
为什么对外开放需要冒着生命危险?生命的抉择顺应民心的中央伟人乘坐新干线从东京去关西时,记者问他有何感想。他说:“快,真快!就像后边有鞭子赶着似的!这就是现在我们需要的速度。”“我们现在很需要跑。”他还说,“这次访日,让我明白什么叫现代化了。”(一)一名难求二、怎样开放?1979年初,吴南生:出口加工区?自由贸易区?工业贸易区?
1979年邓小平说就叫特区
不久,谷牧首次提出“出口特区”。
这时,改革反对派们嘘声四起:“他们不懂!陕甘宁是‘政治特区’,不是‘经济特区’
198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经济特区”用名。(二)艰难前行“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第一笔外资:谷牧引入第一笔日资,被奶奶骂
“汉奸”
第一次出租土地:出租土地等于“卖国”?
第一次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四分钱奖励”惊动中南海。(三)激烈交锋
1982年一位领导要将《旧中国租界的由来》作为附件一并下发,特区被影射为清末上海的租界。
某元老到了深圳,痛哭流涕地说:“只剩下一面五星红旗,全都资本主义化了。”
有人编了顺口溜:“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退到解放前。”为何这些在今天看来根本不算什么的做法在当时会遭到那么多的阻碍?那些同样是元老的反对派为何要阻碍开放的进行?(四)不断突破……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市内地省会开放城市(五)全面开放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全方位对世界上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多层次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推进宽领域不仅是经济领域,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点线面内地一个小渔村的蜕变最终带来了整个中国的巨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可是就在开放取得巨大成就之时,对于开放的争论和反对并未停止,1990年,苏东剧变,苏联老大哥跨了。改革开放没有人提了,在有些单位,谁要提改革开放,就有资产阶级自由化之嫌。中国报刊出现“社会主义热潮”。(六)烽烟再起《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保卫社会主义》
《批驳社会主义失败论》……

“改革开放还是要讲”
“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
“希望上海人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 (邓小平)
“浦东”——思想的再解放(七)艰难“求婚”入世——思想的再解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并不仅仅是加入一个国际组织,而是希望通过这个进程促进国内改革,促进国内开放。因为加入世贸组织谈判进程实际上是国内对开放问题统一思想的过程,也是对产业和国人教育的过程,教育我们开放对我们还是有好处的。”
(龙永图)
思想的交锋 入世后的第一个十年成为中国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在这十年中,中国出口增长了4.9倍,进口增长了4.7倍,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两倍多,人均GDP由当初的800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4000多美元。
“在过去十年里,中国的平均关税从入世前的15.3%降到了9.8%,开放了100个服务贸易的部门,废止清理并新出台了3000多个法律法规。”
用代价换来的更大成果是,中国的企业学习运用市场规则,建立起稳定可预见的贸易制度。商业环境更加开放,市场意识、法制精神和知识产权的理念开始深入人心。 狼来了?探究:“入世”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与狼共舞”互利共赢1、中国面临的挑战?
2、给中国带来的机遇?
3、我国的应对策略?挑战1、随着关税降低和市场的扩大开放,国外先进的产品和服务将大量涌入中国 ,这将冲击我国的民族产业。
2、面对西方高科技、高技术产品的竞争,中国会有许多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差的企业将会被淘汰。
3.中国经济受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增大。
…… 发散思维机遇
一、加入WTO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营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二、有利于加快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增强中国企业的竞争力;
三、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参与国际贸易新规定的制定;
四、有利于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促进经济发展。
……发散思维1、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2、深化改革,坚持开放
3、发展科教,提升实力
4、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如何看待开放? 有这样一个占人类人口1/4国家的加入,我们已经不能再说全球化只是西方人的事情了 。(欧盟贸易委员拉米 )
半球化到全球化思想解放永无止境“30年的所谓改革开放,我们没有看到什么进步。我们看到的是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大倒退,是全面糟蹋了社会主义,糟蹋了我们共产党,糟蹋了我们民族的优秀精神。把我们工人阶级当家作主的社会退化到了充斥着买办官僚、大地主、大资本家、白领、贪官污吏、男盗女娼……的旧社会。”(敬东)
30多年的开放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利益分配不公、环境污染、科技创新滞后、政治体制滞后, 道德水平下滑等等。面对这些再次出现的批评和质疑声,我们该怎么做?前面30年的开放之路中又有哪些启示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难题?抚 卷 沉 思 反思:在追求现代化的同时我们是否对这群无辜的人们缺少了一份关爱? 追问:假如你是政府官员,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将作出什么样的抉择?实话实说------中国确实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 专家学者一再指出:
1、权力大于法律,就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
2、国企垄断横行市场,就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
3、市场不能合理配置资源,就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
4、民生幸福被践踏漠视,就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
5、权力邪恶压制公平和正义,就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
6、社会没有法律约束制衡,就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课本内容拓展:不管还有多少阻力,但是开放、解放思想的脚步不能因为阻碍就停止,我们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最好办法,历史用实践已经证明了,而未来需要我们坚定思想解放的信念去创造。最后,用一首诗作为结束语与大家共勉 。《让我们一起向前》
如果让汽车返回
就是一堆铁
让铁返回
就是石头
就是冰冷和沉默
所以,我们不想返回
(2008年夏陈元喜回应第四次大争论:中国改革错了吗?而作)坚定的信念探究成果知识体系小结1980年,5个特区。1984年,14个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陆沿江沿边省会城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东成为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其优势在于广东
①毗邻港澳,有对外开放的地利优势
②作为侨乡,有利于吸引华侨回国投资
③历来是对外开放的门户
④具有比国内其他地区更雄厚的工业基础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小试牛刀D邓小平l992年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是,抓住有利时机,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实力大减
C.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
D.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A江泽民在香港“2001·《财富》全球论坛”开幕晚宴上说:“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更加积极地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中国政府体现上述精神最主要的行动是
A开放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D加入世贸组织
D(2017年佛山一模)有15家主流媒体征集的“改革开放30周年10大流行语”分别是“下海”“下岗再就业”“农民工”“白猫黑猫论”“上网”、改革开放、“北京奥运”“炒股”、 ⑨ 和“雄起”。 第⑨个流行语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法宝,它是
A.南方谈话
B.市场经济
C.入世
D.中国特色D(2016年深圳二模)2001年,曾有一首词写道:“四海五洲举杯,华夏入世喜同醉。千年佳酿,万国友邦,歌舞盛会!”这首词吟诵的是
A.APEC会议在上海召开
B.中国开始推行多边外交政策
C.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D.中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2016·上海文综)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右表)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
A.上海工业化一瞥
B.改革开放在上海
C.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
D.上海,红色的摇篮C(2015·江苏)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
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
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C(2016·浙江文综)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评说世事。右图是2000年出现的新闻漫画《最后的贵族》。该漫画反映了
A.中国加入WTO与国内企业的长远利益相违背
B.中国申请加入WTO旨在打破某些企业的垄断
C.加入WTO后中国一些企业有望增强垄断地位
D.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将面临激烈竞争与挑战D(2017年江门调研)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四合院 图二:欧洲城堡 图三:上海浦东
(3)图三为今天上海浦东繁华的一景,如此景象的出现得益于哪些政策和制度,这一景象有何标志性意义?(6分)
(4)从古到今中西方建筑风格各不一样,结合以上材料,说明影响建筑风格的因素有哪些?(4分)政策和制度:改革开放的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4分) 标志性意义:20世纪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2分)因素:当时的政治制度、国家政策,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等 中国早在2001年12月加入WTO,截至目前为止已经有十一个年头,就在国人沉浸在这个喜庆节日气氛之际,国人方才知道,我们虽然被加入WTO,但美国及世界上所有国家,依然不承认我们的市场经济地位,这下子可把国人弄糊涂了,人们都想弄明白,WTO和市场经济地位究竟是什么关系?不承认市场经济地位,那加入WTO岂不是废纸一张?   为加入市场经济地位,我国国家领导人为此颇费了一番功夫,率先和一些小国、弱国、友好国家互相承认市场经济地位,然后再和一些西方国家互相承认市场经济地位,截至2009年5月,已有包括新西兰、南非、东盟十国等在内的97个世贸组织成员承认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欧盟、美国、日本、印度等均未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颇有点以农村包围城市的味道。 真实的苦恼:思索:西方国家为什么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从2003年新西兰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起,随之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吉尔吉斯等国家也相继承认。但是,对于全球国际贸易具有极大影响力的美国和欧盟则依然持有消极态度。西方认为中国的市场经济一直有政府操纵,不是完全有市场说了算.如果是市场经济国家,那么在遭到反倾销时,世贸组织会按照本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成本核算,但如果不是市场经济国家,则必须寻找类似国情的市场经济国家来作为替代样本,所以,中国没有获得市场经济地位,是发达国家为了防止中国廉价商品冲击本国市场,对中国提出反倾销的一种便利条件。像中国,一般出口的产品价格比较低,外国会以为我们是倾销,因为我们不是市场经济国家,他们就会找别的市场国家的价格作为参考,因此我们国家经常受到反倾销调查的。如20世纪90年代,欧盟对中国的彩电反倾销,就是将新加坡作为替代国来计算我国彩电的生产成本。当时,新加坡劳动力成本高出中国20多倍,中国的产品自然被计算成倾销。实话实说------中国确实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 专家学者一再指出:
1、权力大于法律,就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
2、国企垄断横行市场,就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
3、市场不能合理配置资源,就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
4、民生幸福被践踏漠视,就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
5、权力邪恶压制公平和正义,就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
6、社会没有法律约束制衡,就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课本内容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