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动理论 热和功?
(时间60分钟,赋分100分)?
训练指要?
本套试题训练和考查的重点是:理解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掌握分子间斥力、引力和分子力的概念以及它们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理解内能的概念及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第14题、第15题为创新题,解答此种类型的题可以培养、提高学生读取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根据分子动理论,物质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所受到的引力与斥力相等,以下关于分子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分子间距离是r0时,分子具有最大势能,距离增大或减小时势能都变小?
B.当分子间距离是r0时,分子具有最小势能,距离增大或减小时势能都变大?
C.分子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大,分子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小?
D.分子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小,分子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大?
2.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平均动能越大?
B.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
C.对一定质量的气体加热,其内能一定增加?
D.分子间的距离r存在某一值r0,当r<r0时,斥力大于引力,当r>r0时,斥力小于引力?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热量多?
B.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多?
C.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大?
D.相互间达到热平衡的两物体的内能一定相等?
4.如图1—22—1所示,用锯条在木板上锯出一道缝.已知拉动锯条所用的力F=200 N,所锯的缝长为0.5 m,锯出这样一道缝需要来回拉动锯条50次,拉动锯条所做的功有50%用来增大锯条的内能.则在锯这道缝的过程中,锯条内能的增量是?
图1—22—1
A.100 J B.50 J?
C.2500 J D.无法确定?
5.一定质量的气体做等容变化,温度升高时,气体的压强增大,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B.分子与器壁碰撞时,对器壁的总冲量增加?
C.气体的密度变大了?
D.单位时间内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的碰撞次数增多?
6.如图1—22—2所示,A、B两球完全相同,分别浸没在水和水银的同一深度,A、B用同一种特殊材料制作.当温度稍微升高,球的体积就明显增大,如果水和水银的初温及缓慢升高后的末温都相同,且两球热膨胀后体积也相等,两球也不上升,则?
图1—22—2
A.A球吸收的热量多?
B.B球吸收的热量多?
C.A、B球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D.不能确定吸收热量的多少?
7.如图1—22—3所示,一端封闭的薄壁玻璃管中,有一段水银柱封闭一段空气柱,将它倒置在水银槽中,管口不与槽底接触,管顶与弹簧秤的提手环相连.将弹簧秤的挂钩悬挂于支架上,则弹簧秤的示数F为?
图1—22—3
A.玻璃管的重力与弹簧秤的重力之和?
B.玻璃管的重力与露出槽中液面的水银柱的重力之和?
C.大气压力向上的压力减去玻璃管的重力?
D.玻璃管、弹簧秤及露出槽中液面的水银柱的重力之和?
8.如图1—22—4所示,食盐(NaCl)的晶体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的.这两种离子在空间中三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都是等距离地交错排列的.已知食盐的摩尔质量是 58.5 g·mol-1,食盐的密度是2.2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1023 mol-1.在食盐晶体中,两个距离最近的钠离子中心间的距离的数值最接近于(就下面四个数值相比)?
图1—22—4
A.3.0×10-8 cm B.3.5×10-8 cm?
C.4.0×10-8 cm D.5.0×10-8 cm?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9.某种油剂的密度为8×102 kg/m3,取该油剂0.8 mg滴在水面上,最后形成的油膜面积最大可达_______m2.?
10.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若分子间引力、斥力随分子间距离r的变化规律分别为f引=,f斥=,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r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
11.质量为M kg的铅块固定不动,质量为m kg的铅弹以一定的水平速度击中铅块并留在其中,它们的温度升高了12℃,若把铅块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同样的铅弹击中它并留在其中,它们的温度升高了11℃.则铅块和铅弹的质量之比M/m=_______.?
12.一容器内贮有稀薄空气,在0 ℃时其压强为3.73×10-3 Pa,则此时容器内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为_______ m.(结果只要求保留1位有效数字,大气压强p0=1.0×105 Pa,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1023 mol-1)?
三、计算题(共36分)?
13.(12分)已知水的密度ρ=1.0×103 kg/m3,水的摩尔质量M=1.8×10-2 kg/mol,求:
(1)1 cm3的水中有多少个水分子.?
(2)估算一个分子的线度多大.?
14.(12分)某瀑布落差为50 m,顶部流速为2 m/s,水流面积为6 m2,用它发电有65%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其电功率为多大??
15.(12分)(2001年全国高考试题)“和平号”空间站已于2001年3月23日成功地坠落在南太平洋海域,坠落过程可简化为从一个近圆轨道(可近似看做圆轨道)开始,经过与大气摩擦,空间站的大部分经过升温、熔化、最后汽化而销毁,剩下的残片坠入大海.此过程中,空间站原来的机械能中除一部分用于销毁和一部分被残片带走外,还有一部分能量E′通过其他方式散失(不考虑坠落过程中化学反应的能量).(1)试导出以下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散失能量E′的公式.(2)算出E′的数值(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坠落开始时空间站的质量M=1.17×105 kg;?
轨道离地面的高度h=146 km;地球半径为R=6.4×106 m;?
坠落空间范围内重力加速度可看做g=10 m/s2;?
入海残片的质量m=1.2×104 kg;?
入海残片的温度升高ΔT=3000 K;?
入海残片的入海速度为声速v=340 m/s;?
空间站材料每1 kg升温1 K平均所需能量C=1.0×103 J;?
每销毁1 kg材料平均所需能量μ=1.0×107 J?
参考答案
一、1.B 2.AD 3.B?
4.D 设来回拉动一次锯条,通过的路程为s,则来回拉动锯条一次力F做的功为W1=Fs.锯出这道缝,力F做的总功为W=50W1=50Fs,由于s未知,故无法确定锯条内能的增量.?
5.C?
6.B 因为水银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对A、B两球浸没深度相同,所以B球所受压力大于A球.要使B球膨胀到等于A球体积,B球克服压力做的功多,故吸收热量也多.?
7.D 8.C?
二、9.S=10 m2
10.r>
11.11/1
12.1×10-8??
三、13.(1)3.3×1022? (2)3.1×10-10 m?
14.设在时间t内落下的水的质量为m,则m=ρSvt.?
质量为m的水落下时损失的机械能为:?
E机=mgh+mv2?
由题意65%E机=E电=Pt?
所以P==3.9×106 W
15.(1)根据题目所给条件,从近圆轨道到地面的空间中重力加速度g=10 m/s2.若以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坠落过程开始时空间站在近圆轨道的势能为Ep=Mgh ①?
以v表示空间站在近圆轨道上的速度,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定律得?
Mg=M ②?
由②式可得空间站在近圆轨道上的动能为?
Ek=Mg(R+h) ③?
由①、③式得,在近圆轨道上空间站的机械能E=Mg(h) ④?
在坠落过程中,用于一部分销毁所需的能量为?
Q汽=(M-m)μ ⑤?
用于残片升温所需的能量Q残=CmΔT ⑥?
残片入海时的动能为E残=mv2 ⑦?
以E′表示其他方式散失的能量,则由能量守恒得?
E=Q汽+E残+Q残+E′ ⑧?
将④⑤⑥⑦式代入⑧式整理得?
E′=Mg(R+h)-(M-m)μ-mv2-CmΔT ⑩?
(2)将题目所给的数据代入⑩式解得E′=2.9×1012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