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8张PPT。1学习目标从蜡烛燃烧的现象中,学会从生活中发现问
题,并提出问题。
2.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学会设计实验
和解决问题。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
第1课时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自学教材P9~12,回答问题(参见《探究学案》)自主学习1.化学科学就是在不断 和 的过程中向前发展。
2.在家中观察蜡烛燃烧,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你提出的问题有:
⑴蜡烛的火焰有三层, ?
⑵ ?
⑶蜡烛是固体,蜡烛的密度比水 ?
⑷蜡烛燃烧时要熔化, ?
⑸蜡烛熄灭后有一缕白烟,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哪层温度高蜡烛燃烧生成什么大还是小蜡烛不熔化能燃烧吗这白烟是什么呢3各种各样的蜡烛在燃烧4探究点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互动课堂(探究与合作)阅读教材,归纳总结。 是提出问题的关键。不 ,不 ,不 ,养成 ,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不难了。敏锐的观察和深入思考轻易放过任何“反常”现象轻信现成结论迷信权威观点独立思考的习惯5探究点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蜡烛的一些性质实验1:用小刀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观察现象。现象:结论:白色固体,质软,有味,蜡烛浮在水面上。蜡烛是一种 、有味的 ,它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质软白色固体62.蜡烛燃烧的火焰实验2:观察蜡烛火焰,将一根小木条一端迅速插入
火焰,1s后取出小木条,观察和记录现象。现象:结论:放出热量,石蜡熔化成液态后又凝固;黄白色火焰,火焰有三层,外焰亮、内焰暗;木条a处变焦,b处没变焦。火焰分成三层,外焰温度高,内焰温度低。7实验3: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观
察现象。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玻璃管上口产生火焰。可燃物能燃烧8 火焰分为 、内焰和焰心。蜡烛的焰心是 ,没有发生燃烧现象,外焰与氧气充分接触,燃烧充分,所以外焰温度高。外焰气化层93. 蜡烛燃烧生成什么物质。实验4:分别用干而冷的烧杯和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燃着的蜡烛火焰上方,观察和记录现象。A现象:结论:B现象:结论:烧杯发烫,烧杯内壁有水雾蜡烛燃烧生成了水。烧杯变烫,内壁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蜡烛燃烧发热、发光,生成二氧化碳。104.熄灭蜡烛后的白烟。实验5:吹灭燃着的蜡烛,用火柴点产生的
白烟,观察和记录现象。现象:结论:蜡烛熄灭产生白烟,点燃白烟,蜡烛又重新燃烧。白烟是石蜡的小颗粒。11 火焰熄灭后,石蜡蒸气遇冷变成了 (小颗粒固体),固体遇火发生 现象。白烟燃烧12水二氧化碳1.蜡烛燃烧生成了 和 。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观察有无水的生成。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2.测定物质燃烧生成水的方法是:3.测定物质燃烧是否生成二氧化碳的方法是:13小组合作交流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你学到了什么?1.蜡烛的密度比空气小。
2.知道蜡烛燃烧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3.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4.知道了如何测定物质燃烧生成水和成二氧
化碳的方法。14小组合作展示 石蜡的密度比水 ,蜡烛燃烧时先熔化,石蜡熔化是 变化,石蜡燃烧是 变化,石蜡燃烧生成 ,用什么方法检验? 根据课堂探究得出,石蜡密度比水小;石蜡熔化,冷却后还是和没有熔化一样,说明没有生成新物质,所以石蜡熔化是物理变化;石蜡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火焰上方罩的冷烧杯内壁有水雾,说明石蜡燃烧生成了水。15(参见《探究学案》)当堂过关·即学即练16探究物质首先要提出问题,提出问题的方法有:1.从实验、观察、活动中发现并提出问题。
2.对现成观点或权威观点提出质疑。?
3.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将不能研究的问题转化成
通过实验、查资料能够研究的问题。如何用实验探究物质 用实验探究物质时,先要明确探究的任务是什么,探究的目的是什么,然后要查资料了解探究物质的一些性质,接着再设计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的现象,最后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17如何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 观察实验现象时,要看颜色变化,状态变化,有无气体、沉淀产生,有无发光现象等;用鼻子闻有无气味;用耳朵听有无声音发出;用手触摸有无发热现象等。观察和记录时要注意有序性。
分析实验现象时,要联系资料和已有的知识,思考产生这些现象告诉我们什么,要透过现象分析出本质。18 本课时讲解结束,同学们如果还有疑问,请与老师或其他同学一起合作探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