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 导学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 导学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6-15 08:3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和内容
2.初步学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活动反思”的方法
3.体验化学科学探究的乐趣。
【重点难点】
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交流评价;
新授:
(一)从问题开始
[学生讨论] 体验科学始于问题,怎样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
①时刻保持一颗好奇心;②学会质疑,不轻信现成的结论;③善于变换角度看问题;④善于观察;⑤善于从生活实际中发现和提出问题……
引入:多识一点 《化学之谜》导学
1、阅读课本第10页《化学之谜》了解化学家们未解决的问题。
2、了解了这些化学之谜?你有什么感想?
3、你还能提出一些化学上未解决的问题吗?
1、怎样观察现象?
首先,应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观察的重点。
其次,明确观察的要素和程序,全面、有序地进行实验的观察。
第一阶段(实验前),观察要素为反应物的物理性质(如反应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反应条件(如是否加热、通电等);反应装置(用什么作反应器具、装置有何特点等);操作顺序(如何组装实验装置、添加药品先后顺序如何等);其他(如药品的用量、实验注意事项等)。第二阶段(实验中),观察要素反应过程中的主要现象(如是否有颜色变化、是否有气体生成、是否有沉淀析出、是否发光、放热等)。第三阶段(实验后),观察要素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新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等;仪器拆分顺序;仪器整理等。
第三、协调多种感觉器官。
实验现象的观察,往往不仅仅依靠眼睛观察来完成。在很多实验中,还需要借助手、鼻等感官。
2、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并提出问题







……
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
化学的探究活动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提出问题、 、 、 、 、表达与交流
[实验探究1]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设计并进行实验:
用小刀切蜡烛,观察蜡烛是否易被切开并记录现象
把试验1的一小块蜡烛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观察蜡烛是否下沉并记录现象。
实验现象:
结论:颜色 ,状态 ,硬度 , .溶于水,密度比水 。
反思:
[实验探究2]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设计并进行实验:
取一根小木条,将其迅速插入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观察并记录小木条不同部位的灼烧情况。
实验现象:
结论:点燃蜡烛,蜡烛火焰可分为 部分,分别是 、 、
. 。其中 温度最高, 温度最低。蜡烛燃烧属于 .变化,因为 。
反思:
[实验探究3]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设计并进行实验: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观察并记录烧杯壁上的现象;再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并记录现象。
实验现象:
蜡烛燃烧后变成了 。
反思:
[实验探究4]
观察现象:蜡烛火焰集中在烛芯周围,石蜡在不断熔化而液态石蜡却没有直接燃烧。
提出问题:石蜡是否需要变成石蜡蒸气后才能被点燃?
猜想与假设:
设计并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和方法
实验现象
分析结论
1
从蜡烛上切下一小块固体石蜡,用坩埚钳夹持住,尝试点燃。
2
点燃一支蜡烛,待烛芯周围有较多石蜡油产生时,熄灭蜡烛,立即尝试点燃石蜡油(火焰不要接触灯芯)。
3
用坩埚钳夹持一根玻璃导管,将其末端插入燃着的蜡烛烛芯附近,一段时间后点燃点燃玻璃管尖嘴处。
反思与交流 。
化学实验报告填写要求:
实验步骤:只写主要操作步骤,简明扼要。有时还应画出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这样既可以节省许多文字说明,又能使实验报告简明扼要,清楚明白。
实验现象:
a、现象描述中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
b、根据实验事实用准确的专业术语系统化、条理化描述,不编造,不把没进行的实验描述进去。
C、记录按时间顺序描述完整。
实验结果:用准确的专业术语系统化、条理化描述实验结果或配上图表使实验结果突出、清晰。
实验反思:探究方法是否科学、有效?探究程序是否合理、简洁?探究过程是否安全、环保?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哪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