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一专题3章末检测-试题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一专题3章末检测-试题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06-15 12:2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
1.关于探究酶特性的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为底物
B.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可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C.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温度和pH是自变量
D.若探究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可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
2.下列关于果胶酶在果汁生产实验中作用的操作,错误的是
A.用橙子做本课题实验,应去掉橙皮
B.用体积分数为0.1%的NaOH溶液和盐酸进行pH调节
C.为了使果胶酶能够充分地催化反应,应用玻璃棒不时地搅拌反应混合物
D.制作苹果泥时,可先将苹果切成小块放入榨汁机中
3.下列对果胶酶的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果胶酶是一种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度
B.果胶酶能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
C.在果汁中加入果胶酶后可使果汁变得澄清
D.果胶酶能将乳糖醛酸分解成半乳糖醛酸
4.下列不属于果胶酶的是
A.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B.果胶分解酶
C.果胶酯酶
D.半乳糖醛酸酶
5.关于果胶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果胶酶可以分解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
B.果胶酶是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
C.果胶酶不特指某种酶,而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
D.果胶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
6.在果汁中加入果胶酶的目的是
A.增加果汁的营养成分
B.增加果汁的黏稠度
C.使榨取果汁变得更容易,并使果汁澄清
D.分解纤维素
7.下列有关果胶酶及与果胶酶实验探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果胶酶的用量时,pH、温度不影响实验结果
B.果胶酶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葡萄糖异构酶等
C.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影响时,温度、苹果泥、果胶酶用量及反应时间等都是自变量
D.可以用相同时间内过滤得到的果汁体积来确定果胶酶的用量
8.下列关于酶和固定化酶的研究与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酶的固定方式看,吸附法比化学结合法对酶活性影响大
B.作为消化酶使用时,蛋白酶制剂以口服方式给药
C.尿糖试纸含有固定化的葡萄糖酶和过氧化氢酶,可以反复使用
D.固定化酶与直接使用酶相比,其优点是可以催化一系列的反应
9.下列有关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取1g干酵母,放入50 mL烧杯中,加满蒸馏水,使其活化
B.配制海藻酸钠时,加热用大火,直到海藻酸钠溶化为止
C.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细胞
D.将新制得的固定化酵母凝胶珠用清水反复冲洗,以防止杂菌污染
10.固定化酶的优点是
A.有利于提高酶的活性
B.有利于产物的纯化
C.有利于提高反应速度
D.有利于酶发挥作用
11.在以下酶的固定方法模式图中,属于载体结合法的是
A.A
B.B
C.C
D.D
12.下列有关酶的应用和固定化细胞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酶固定在一定的载体上再加入到洗衣粉中可以制备加酶洗衣粉
B.使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发酵时,效率比直接使用酶的效率要高
C.酸可以使蛋白质水解,所以清除血渍、奶渍等污渍时降低pH能提高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D.固定化酵母细胞时,将海藻酸钠凝胶珠用无菌水冲洗,目的是洗去CaCl2和杂菌
13.下列有关固定化技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加酶洗衣粉是将固定化酶加入洗衣粉中制作而成的
B.化学结合法比包埋法更有利于底物与酶的接触
C.10%的葡萄糖溶液为固定化酵母细胞提供能源物质并维持渗透压
D.与固定化酶相比,固定化细胞操作更简便,成本低
14.下列关于用加酶洗衣粉手洗衣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常全羊毛与丝织品的洗涤不宜用加酶洗衣粉
B.一般情况下,用温水浸泡、适当延长浸泡时间可以提高洗涤效果
C.用含碱性蛋白酶的洗衣粉洗涤衣物后应立即冲洗双手
D.贮存在干燥环境中的加酶洗衣粉不会失效,可以长久使用
15.某学生进行“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课题研究。他的实验设计如下:
①设置两组实验,分别使用蛋白酶洗衣粉和复合酶洗衣粉 
②两组实验的洗衣粉用量、被洗涤的衣物量、衣物质地、污染物性质和量、被污染的时间、洗涤时间、洗涤方式等全部设置为相同 
③根据污渍去除程度得出结果
对这个实验的评价正确的是
A.未设置对照实验
B.无关变量设置太多
C.没有自变量
D.因变量不能描述
16.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温易使酶失活,因此冷水洗涤去污效果应该比温水好
B.洗衣粉中表面活性剂对碱性蛋白酶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C.在pH低于7.0的自来水中,碱性蛋白酶依然能起作用
D.洗衣粉中酶主要是通过快速分解溶在水里的污渍发挥作用
17.在“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实验中,变量控制方法正确的是
A.实验材料的污染程度属于本实验的无关变量,实验过程中不必考虑
B.若采用手洗法进行去污操作,需尽可能保证各组洗涤用力程度、时间等基本相同
C.水温属于本实验的变量,实验过程中必须保证各组实验温度相同且恒定
D.水的用量和布料的大小是成正比的,实验用的布料越大,水量越多,实验效果越好
18.探究不同种类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实验中,关于控制无关变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使用两种洗衣粉的量相同
②被洗涤的布料及污渍状态相同
③洗涤所用的水量及水温(一般为常温)应相同
④浸泡和洗涤的时间相同
⑤加入适量的复合加酶洗衣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
19.关于酶和加酶洗衣粉的描述正确的是
A.清洗有血渍、奶渍衣服时,可选用含有淀粉酶的洗衣粉
B.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蔗糖酶
C.酸、碱等化学因素对酶的作用,会使酶变性,从而影响酶的活性
D.某同学探究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时,设置20 ℃、30 ℃、40 ℃3组温度下洗涤同一污渍,40 ℃时洗涤效果最好,则说明40 ℃为该酶的最适温度
20.在探究不同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实验时,往往采用同一型号的小容量自动洗衣机洗涤衣物,其原因是
A.便于更好地控制变量
B.洗涤时间短
C.洗涤时更省力
D.可洗涤的衣物多
二、非选择题
21.工业生产果汁时,常常利用果胶酶破除果肉细胞的细胞壁以提高出汁率。为研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①将果胶酶与苹果泥分装于不同的试管,在10 ℃水浴中恒温处理10 min(如图中A)。
②将步骤①处理后的果胶酶和苹果泥混合,再次在10 ℃水浴中恒温处理10 min(如图中B)。
③将步骤②处理后的混合物过滤,收集滤液,测量果汁量(如图中C)。
④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重复以上实验步骤,并记录果汁量,结果如下表: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果汁量/mL
8
13
15
25
15
12
11
10
根据上述实验,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果胶酶能破除细胞壁,是因为果胶酶可以促进细胞壁中_________的水解。
(2)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中也有玻璃棒搅拌的操作,其目的是使__________,以减少实验误差。
(4)实验结果表明,在上述8组实验中,当温度为________时果汁量最多,此时果胶酶的活性________。当温度再升高时,果汁量降低,说明________________。
(5)能不能确定该温度就是果胶酶的最适温度?如果不能,请设计出进一步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图1表示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有关操作,图2是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的示意图,图3为某同学制备的凝胶珠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制备凝胶珠的过程中,加热溶解海藻酸钠时需注意用_____________加热,然后将融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_____________后,加入酵母菌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2)图1中X溶液为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1中制备的凝运珠用_________________洗涤后再转移到图2装置中。图2发酵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使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在图1步骤结束后得到图3所示的实验结果,出现此结果的可能原因有海藻酸钠浓度过_____(填“高”或“低”)、注射器中的混合液推进速度过________(填“快”或“慢”)或注射器距离CaCl2溶液液面太近。
23.某洗衣粉的包装袋上印有如下说明:
成分:含碱性蛋白酶等。
用法: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含洗衣粉的水内数分钟,使用温水效果更佳,注意:切勿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用后彻底洗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质监局针对该洗衣粉设计了如下实验:
步骤
A组
B组
1
加入一定浓度的该洗衣粉溶液
加入经煮沸并冷却的相同浓度的该溶液(与A组等量)
2
加入相同的涂有蛋白膜的胶片
3
置于适宜且相同的温度条件下
质监局做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予以确认。
(2)某中学生为探究该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参考上表中的材料及方法时进行了有关实验,并把实验结果以下面曲线图A、B的形式表示了出来。
①由图可知,使用该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约为________。
②用语言描述从0 ℃升到45 ℃时酶催化效率变化趋势_______________。
③B图中温度从75 ℃降到45 ℃的催化效率变化曲线与横轴重合,这样画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通过直接测定不同温度下______________来表示酶的催化效率的高低。
1.【答案】D
2.【答案】A
【解析】在用橙子制作果汁时,不必去除橙皮,这样可以增加果汁的口味和颜色;调节pH用体积分数为0.1%的NaOH或HCl溶液;玻璃棒搅拌可使混合物均匀;制作苹果泥时,为方便榨汁,可先将苹果切成小块,再放入榨汁机中。
3.【答案】D
【解析】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因此果胶酶可以改变反应速度,A正确;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因此果胶酶可以将其瓦解,B正确;果汁中含有大量的果胶,并且该物质不溶于水,因此利用酶的专一性,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使果胶分解成半乳糖醛酸,使浑浊的果汁变的澄清,C正确;果胶是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果胶酶可以将果胶分解成半乳糖醛酸,D错误。
4.【答案】D
【解析】果胶酶主要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不包括半乳糖醛酸酶。
5.【答案】C
【解析】酶具有专一性,果胶酶可以分解细胞壁的果胶,A错误;果胶是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B错误;果胶酶不特指某种酶,而是分解果胶的三种酶的总称,C正确;果胶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错误。
6.【答案】C
【解析】在果汁中加入果胶酶可以使细胞壁瓦解,使榨取果汁变得更容易,并使果汁澄清。
7.【答案】D
【点睛】解答A选项,关键要知道实验探究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特别要注意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无关变量要相同且要适宜。
8.【答案】B
【解析】化学结合法可能影响酶的活性部位而影响反应效果,而吸附法是物理方法,不影响酶的分子结构,A错误;消化酶在消化道内起作用,则蛋白酶制剂以口服方式给药,B正确;尿糖试纸由于使用后不能将反应物和酶分开,所以不能再次使用,C错误;固定化细胞可以催化一系列的反应,D错误。
9.【答案】C
【解析】取1 g干酵母,放入50 mL烧杯中,加10 mL蒸馏水,以利于搅拌,使其活化,A项错误;配制海藻酸钠时,加热用小火,防止焦糊,B项错误;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细胞,C项正确;将新制得的固定化酵母凝胶珠用蒸馏水反复冲洗,D项错误。
10.【答案】B
【解析】固定化酶技术没有提高酶活性,A错误;固定化酶能够使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还可以被反复利用,有利于产物的纯化,B正确;固定化酶技术没有提高酶活性,所以也没有提高反应速度,C错误;固定化酶的优点中没有有利于酶发挥作用,D错误。
11.【答案】B
【解析】A图表示包埋法,将酶包埋在微胶囊中,A错误;B图表示载体结合法,将酶吸附在载体表面,B正确;C图表示化学结合法(交联法),将酶互相连接起来,C错误;D图表示包埋法,将酶包埋在细微网格内,D错误。
12.【答案】D
【解析】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是通过基因工程生产的,用特殊的化学物质将酶层层包裹的,A错误;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发酵时,细胞中的酶更难与反应物接触,因此效率要比直接使用酶的效率要低,B错误;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本质是蛋白质,酸也能使酶水解,因此降低pH会降低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C错误;固定化酵母细胞在凝胶珠中,用无菌水冲洗可洗去CaCl2和表面的杂菌,D正确。
13.【答案】A
【解析】固定化酶是指用物理学或化学的方法将酶与固相载体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仍具有酶活性的酶复合物,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是完全游离状态的,不是固定化酶,A错误;化
学结合法是将酶分子相互结合或将其结合到载体上,包埋法是将酶分子均匀地包埋在不溶于水的多孔性载体中,因此化学结合法比包埋法更有利于底物与酶的接触,B正确;10%的葡萄糖溶液为固定化酵母细胞提供能源物质并维持渗透压,C正确;细胞个大,而酶分子小,所以与固定化酶相比,固定化细胞操作更简便,成本低,D正确。
14.【答案】D
15.【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知,本题设置两组实验均为实验组,缺少空白对照组。A正确。
16.【答案】C
【解析】温度太低会降低酶活性,因此温水洗涤去污效果应该比冷水好,A错误,洗衣粉中的表面活性剂对碱性蛋白酶活性没有促进作用,B错误,在pH低于7.0的自来水中碱性蛋白酶仍然能够起作用,只是与最适宜pH条件下相比,作用较弱,C正确,洗衣粉中酶主要是通过使蛋白质等水解成可溶性的小分子的氨基酸或多肽等,使污迹容易从衣物上脱落,D错误。
17.【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实验材料的污染程度属于本研究的无关变量,实验过程必须保持无关变量相同,故A错误;由题意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实验操作过程中除了自变量不同之外,无关变量应相同,所以若采用手洗法进行去污操作,必须尽可能保证各组洗涤用力程度、时间等基本相同,故B正确;温度应是自变量,应设置不同的温度条件进行实验,故C错误;洗涤效果不仅与布料的大小、水的用量有关,还与洗衣粉的用量有关,并不是实验用的布料越大、水量越多实验效果越好,故D错误。
18.【答案】A
【解析】加酶洗衣粉分为单一加酶洗衣粉与复合加酶洗衣粉,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为自变量,其他条件如布料、污渍状态、洗衣粉用量、水量、水温、洗涤时间与方式等为无关变量,设计实验时应该严格控制无关变量;⑤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均加入复合加酶洗衣粉破坏了单一变量原则,⑤错误,所以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19.【答案】C
【解析】血渍、奶渍中含有蛋白质,所以清洗有血渍、奶渍衣服时,可选用含有蛋白酶的洗衣粉,A错误;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B错误;酸、碱等化学因素对酶的作用,会使酶变性,从而影响酶的活性,C正确;只设置3组不同温度的实验,无法确定酶的最适温度,D错误。
【名师点睛】酶制剂的种类与洗涤原理
种类
洗涤原理
洗涤的物质种类
蛋白酶
蛋白质→小分子肽或氨基酸
血渍、奶渍及各种食品类的蛋白质污垢
脂肪酶
脂肪→甘油和脂肪酸
食品的油渍、人体皮脂、口红
淀粉酶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来自面条等的污垢
纤维素酶
使纤维的结构变得蓬松
棉纺品的表面浮毛
20.【答案】A
【解析】采用小容量自动洗衣机洗涤衣物有利于更好地控制变量。
21.【答案】(1)果胶
(2)使果胶酶与苹果泥处于同一温度条件下
(3)酶和反应物(果胶)充分地接触
(4)40 ℃ 相对最强  温度升高,降低了酶的活性
(5)不能,可以再设置多套装置,以40 ℃为中心,以更小的温差(如0.5 ℃)测量在更小范围内的温度内的果汁的产生量,果汁的产量最高的温度更接近酶的最适宜温度
中最强。当温度再升高时,果汁量降低,说明酶的活性降低。
(5该实验不能确定40 ℃就是果胶酶的最适温度,可以再设置多套装置,以40 ℃为中心,以更小的温差(如0.5 ℃)测量在更小范围内的温度内的果汁的产生量,果汁的产量最高的温度更接近酶的最适宜温度。
22.【答案】(1)小火间断(或小火或间断) 冷却至室温(冷却至45 ℃)
(2)CaCl2溶液 酵母菌—海藻酸钠溶液形成凝胶珠
(3)蒸馏水(或无菌水) 培养液与酵母菌充分接触
(4)高 快
23.【答案】(1)检查该洗衣粉是否含有蛋白酶 一段时间后,A、B两组中胶片上蛋白膜的变化情况
(2)①45 ℃ ②从0 ℃升到45 ℃的过程中,随温度的升高,酶的催化效率逐渐增强
③75℃酶的结构已被破坏(或酶的活性已丧失)
④胶片上蛋白膜完全消失所需时间的长短(或相同时间内胶片上蛋白膜消失的多少)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示,在45 ℃时,酶的催化效率最高;在0 ℃和75 ℃时,酶活性为零,但0 ℃时酶并未失活,温度升高,酶活性恢复;从75 ℃降到45 ℃,酶活性不能恢复,说明此时酶已失活。
(1)质监局针对该洗衣粉所做的实验将洗衣粉和煮沸的洗衣粉进行对比,用于验证该洗衣粉是否含有蛋白酶,如果洗衣粉含有蛋白酶,煮沸的洗衣粉的蛋白酶失活,可通过观察一段时间后,A、B两组中胶片上蛋白膜的变化情况予以确认,如果A组蛋白膜变小,B组不变,说明洗衣粉中含有蛋白酶。否则,洗衣粉中不含蛋白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