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一、
直
接
判
断
法
通过阅读和观察,利用题中所给的条件,根据所学的知识和规律直接判断,得出正确的答案。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基本不需要“转变”或推理简单的题目。这些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物理识记内容的记忆和理解程度,一般属常识性知识题目。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分子的运动,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在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所以分子间的作用力总表现为引力。
C、内能与机械能的互相转化是等值可逆的。
D、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例2 2004年,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近海,地震引发了海啸,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海啸实际上是一种波浪运动,也可称为地震海浪,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震波和海啸都是由机械振动引起的机械波
B、波源停止振动时,海啸和地震波的传播立即停止
C、地震波和海啸都是纵波
D、地震波和海啸具有的能量,随着传播将愈来愈强。
二、逐
步
淘
汰
法
统过分析、推理和计算,将不符合题意的选项一一排除,最终留下的就是符合题意的选项,如果选项是完全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可通过举反例的方式排除;如果选项中有相互矛盾或者是相互排斥的选项,则两个选项中可能有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当然,也可能两者都错,但绝不可能两者都正确。
例3 质量不等的A、B两小球在光滑的水平上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A球的动量为5kg·m/s,B球的动量为7kg·m/s。当A球追上B球时发生碰撞,碰撞后B球动量的增量为2kg·m/s,则下列关于A、B两球的质量关系,可能正确的是: ( D )
A.mA=6mB B. mA=4mA
C. mB=1.5mA D. mB=2.5mA
例4 一颗子弹以一定的速度打穿静止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的木块,某同学画出了一个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实线表示子弹刚碰到木块时的位置,虚线表示子弹刚穿出木块时的位置,则该示意图的一个不合理之处是 ( )
A、子弹打穿木块的过程中,木块应该静 止不动
B、子弹打穿木块的过程中,子弹对地的位移应小于木块长度
C、子弹打穿木块的过程中,木块对地的位移应小于木块长度
D、子弹打穿木块的过程中,子弹向右运动,木块向左运动
S弹
S木
该题利用计算法较为复杂,用逐步淘汰法 则很简单
由于地面是光滑的,子弹打穿木块的过程中木块一定会向右运动,所以选项A、D均错误,子弹打穿木块的过程中,子弹位移的大小等于木块位移的大小与木块之和,所以选项B一定错误,那么剩下的选项C是该题的唯一正确答案。
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在水平面上,匀强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下,金属棒ab、cd与导轨构成闭合回路且都可沿导轨无摩擦滑动。ab、cd两棒的质量之比为2∶1。用一沿导轨方向的恒力F水平向右拉cd棒,经过足够长时间以后
A.ab棒、cd棒都做匀速运动
B.ab棒上的电流方向是由a向b
C.cd棒所受安培力的大小等于
D.两棒间距离保持不变
F
B
d
a
b
c
三、特值代入法
特值代入法:
它是让题目中所涉及的某一物理量取特殊值,通过相对简单的分析和计算进行判断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将特殊值代入后能将错误选项均排除出去的选择题,即单项选择题,当然,也可以作为一种将正确的选项范围缩小的方式应用于不定项选择题的解答中。
例5 如图,一根轻质弹簧上端固定的,下端挂一质量为mO的平盘,盘中有一物体,质量为m,当盘静止时,弹簧的长度比其自然长度伸长了L,现向下拉盘使弹簧再伸长△L后停止,然后松手放开,设弹簧总处在弹性限度以内,则刚松手时盘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
A.(1+ )mg
B.(1+ )(m+m0)g
C. Mg
D. (m+m0)g
m0
m
应用特值代入法如下,根据题干和选项的特点,每一个选项中都有△L,所以△L取特殊值零时,即盘静止时对物体的支持力应等于mg,而当△L等于零时,只有A选项的数值等于mg,所以只有选项A正确。
例6 在抗洪抢险中,战士驾驶摩托艇救人。假设江岸是平直的,洪水沿江向下游流去,水流速为v1,摩托艇在静水中的航速为v2,战士救人的地点A离岸边最近处O的距离为d,如战士想在最短时间内将人送上岸,则摩艇登陆的地点离O点距离为 ( )
A.
B.0
C.dv2/v1
D.dv1/v2
解析:摩托艇登陆的地点必与水流的速度v1有关,故先将B排除。
当水流的速度v1=0分别代入A、C、D选项,只有D是符合题意的,所以正确答案是D
点评: 由以上的分析和解答我们可以观察到,当题目所设置 均是由物理字母表示的数值时,在一些情况下,用特值代入法解题十分简便,这种方法也可以配合排除法等方法在解答不定项选择题时使用。
四、作图分析法
作图分析法:
“图”在物理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将抽象物理问题直观化、形象化的最佳工具,中学物理中常用的图有示意图、过程图、函数图、矢量图、电路图和光路图等等,若题干或选项中已经给出了函数图,则需从图象纵、横坐标的物理意义以及图线中的“点”、“线”、“斜率”、“截距”和“面积”等诸多方面寻找解题的突破口。用图象法解题不但快速、准确,能避免繁杂的运算,还能解决一些用一般计算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
例7 一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A、B、C三点,AB=BC,物体在AB段的加速度为a1,在BC段的加速为a2,且物体在B点的速度为
则:
A.a1>a2
B.a1=a2
C.a1
D.不能确定。
解析:依题意作出物体的v-t图象如图所示,图线下方所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由几何知识知图线②③不满足AB=BC,所以只能是①这种情况,因为斜率表示加速度,所以a1<a2故选C。
vA
vb
vc
0
t
①
②
③
v
2t
例8 一颗速度较大的子弹,水平击穿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设木块对子弹的阻力恒定,则当子弹入射速度增大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木块获得的动能变大
B、木块获得的动能变小
C、子弹穿过木块的时间变长
D、子弹穿过木块的时间变短
解析:子弹以速度v0穿透木块的过程中,子弹、木块在水平方向都受恒力作用,子弹做匀减速运动,木块做匀加速运动,子弹、木块运动的 v-t图如实线所示。图中分别表示子弹穿过木块的过程中木块、子弹的运动图象,而图中梯形OABv0的面积表示子弹相对木块的位移即木块长L,当子弹入射速度增大变为v’0时,子弹、木块的运动图象便如图中虚线所示,梯形OA’B’v0’的面积仍等于子弹相对木块的位移即木块长L,故梯形OABv0与梯形OA’B’v0’的面积相等。由图可知,当子弹入射速度增加时,木块获得的动能变小,子弹穿过木块的时间 变短,所以本题的正确B、D。
0
V0
t
点评:在利用作图分析法解题时,如何能根据题意将题目中抽象的文字用图象正确地表现出来是解题的关键,在画图时,要特别注意状态变化连接处的特征和前后不同过程的区别和联系,同时也要将这种区别和联系表现在图象上。
A
B
V’0
A’
B’
t’
五、极限分析法
将某些物理量的数值推向极致(如,设定摩擦因数趋近零或无穷大、电源内阻趋近零或无穷大、物体的质量趋近零或无穷大等等),并根据一些显而易见的结果、结论或熟悉的物理现象进行分析和推理的一种办法。
例9 如图所示,在一粗糙的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块1和2,用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结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u,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间的距离为( )
⑴
⑵
F
解析:例9 弹簧对m1的拉力与m1所受的摩擦力平衡,当m1的质量越小时摩擦力越小,弹簧的拉力也越小,当m1的值等于零时(极限),则不论m2多大,弹簧的伸长量都为零,说明弹簧的伸长量与m2无关,故选A项。
例10 平行玻璃砖的厚度为d,折射率为n,一束光线以入射角a射到玻璃砖上,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的侧移距离为△x,如图7-6所示,则△x决定于下列哪个表达式( )
d
△x
n
n
解析:例10 由于△x随厚度d、入射角a、折射率n的减小而减小,因此若将d、a、n推向极限,即当a=0时,△x=0,d=0时 △x=0,n=1时,△x=0,考查四个选项中能满足此三种情况的只有C项,故选C项。
点评:值得注意的是,当题干中所涉及的物理量随条件做单调变化时,要用该办法解题较为简捷,但是,若题干中所涉及的物理量随条件不是单调变化(如先增大后减小或先减小后增大)时,该办法一般不再适用
六、单位判断法
单位判断法:
从物理量的单位出发筛选出正确答案,如果等式两边单位不一致,或所列选项的单位与题干要求量不统一,则肯定有错误;或者,尽管式子两边的单位一致,却仍不能确保此式肯定正确,因为用单位判断法不能确定常数项的正确与否。
例11 一平行板电容器带电量为Q,两极板的正对面积为S,间距为d,极板间充满介电常数为ε的电介质,则极板间的场强为:( )
解析:因介电常数ε没有单位,此题不用对它作分析计算,仅需将其表达式与点电荷场强的公式 相比较,一眼就可以看出在表达式的单位上,B、C、D均不符合要求,正确选项只能是A。
例12 用下列哪组数据可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
A、水的密度和水的摩尔质量
B、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体积
C、水分子的体积和水分子的质量
D、水分子的质量和水的摩尔质量
解析:因为所要表达的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单位是“个/摩尔”,从所给的选项可知,只有选项D可以得到这个单位,故只有D是正确答案。
点评:利用“单位判断法”有时可以在解题中起到意想不一的效果,该方法可以与逐步淘汰法结合使用。
七、类比分析法
类比分析法:
所谓类比,就是将两个(或两类)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它们的相同或相似之处、相互的联系或所遵循的规律,然后根据它们在某些方面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一步推断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在处理一些物理背景很新颖的题目时,可以尝试着使用这种方法。
例13 两质量均为M的球形均匀星体,其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为MN,O为两星体连线的中心,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从O点沿着OM方向运动,则它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M
N
O
解析:由于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的相似性,故可以将该题与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类比,即将两个星体类比于等量同种电荷,而小物体类比于异种电荷,由此易得C选项正确。
八、整体分析法
整体分析法
当题干中所涉及到的物体有多个时,把多个物体所构成的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是一种常见的解题思路,特别是当题干所要分析和求解的物理量不涉及系统内部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
例14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内有光滑圆形轨道,现有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沿该圆形轨道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A、C为圆周的最高点和最低点,B、D点是与圆心O在同一水平线上的点,小滑块运动时,物体M在地面上始终静止不动,则物体M对地面的压力N和地面对M的摩擦力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滑块在A点时,N>Mg,摩擦力方向向左
B、小滑块在B点时,N=Mg,摩擦力方向向右
C、小滑块在C点时,N>(M+m)g,M与地面间无摩擦
D、小滑块在D点时,N=(M+m)g,摩擦力方向向左
A
B
C
D
解析:以M和小滑块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当小滑块运动到A点时,系统中的部分物体(滑块)只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没有水平加速度,而M又一直静止不动,故地面对整体没有摩擦力,所以A选项错误。
当小滑块运动到B点时,系统中的部分物体(滑块)既有水平向右的向心加速度又有竖直方向上的加速度g,滑块处于完全失重,而M又一直静止不动,故地面对整体的摩擦力方向向右,地面对整体的支持力大小等于Mg,所以B选项正确。
当小滑块运动到C点时,系统中的部分物体(滑块)只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超重)没有水平加速度,而M又一直静止不动,故地面对整体没有摩擦力,同时N也大于(M+m)g,所以C选项正确。
同理可得D选项错误。
例15 如图所示,轻绳的两端分别系在圆环A和小球B上,圆环A套在粗糙的水平直杆MN上,现用水平力F拉着绳子上的一点O,使小球B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上升到虚线位置,但圆环A始终在原位置保持不动,则在这一过程中,环对杆的摩擦力f和环对杆的压力N的变化情况是( )
A、f不变,N不变
B、f 增大,N不变
C、f增大,N减小
D、f不变,N减小
M
N
O
F
解析:以O点为研究对象,O点受三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易得在这一过程中拉力F在不断变大,再将圆环、轻绳和小球的整体作为研究对象,由受力分析易得,f 增大而N不变,B正确。
点评:在很多情况下,整体法和隔离法是互相依存、相互补充的,这两种办法配合起来交替使用,常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九、等效转换法
等效转换法
有些物理问题用常规思维方法求解很繁琐,而且容易陷入困境,如果我们能灵活地转换研究对象,或是利用逆向思维,或是采用等效变换等思维方法,则往往可以化繁为简。
例16 如图7-10甲方所示,把系在轻绳上的A、B两球由图示位置同时由静止释放(绳开始时拉直),则在两球向左下摆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绳OA 对A球做正功 ②绳AB对B球不做功
③绳AB对A球做负功 ④绳AB对B球做正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O
A
B
解析:粗略画出A、B球的运动轨迹,就可以找出绳与球的运动方向的夹角,进而可以判断做功情况,由于OA绳一直张紧且O点不动,所以A球做圆周运动,OA绳对A球不做功,而B球是否与A球一起做圆周运动呢?我们用模拟等效法分析。
设想A、B球分别用两条轻绳悬挂而各自摆动,若摆角较小,则摆动周期为 ,可见摆长越长,摆得越慢,因此A球比B球先到达平衡位置
可见绳AB的张力对A的运动有阻碍作用,而对B球的运动有推动作用,③④的说法正确,所以正确的答案为B。
o
A
B
点评:等效变换法在高中物理的解题中是很常用的方法,它分为物理模型等效变换、参照系等效变换、研究对象等效变换、物理过程等效变换、受力情况等效变换等等,请同学们在解题时注意体会。
十、构建模型法
物理模型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形态,是物理知识的一种直观表现,模型思维法是利用抽象、理想化、简化、类比等手段,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把研究对象的物理本质特征抽象出来,从而进行分析和推理的一种思维方法。
构建模型法
例17 为了测量某化工厂的污水排放量,技术人员在该厂的排污管末端安装了如图所示的流量计,该装置由绝缘材料制成,长、宽、高分别为a、b、c,左右两端开口,在垂直于上下底面的方向上加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在前后两个侧面固定有金属板作为电极,污水充满管口从左向右流经该装置时,电压表将显示两个电极间的电压U,若用Q表示污水流量(单位时间内流出的污水体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污水中正离子较多,则前表面比后表面的电势高
B、前表面的电势一定低于后表面的电势,这与哪种离子多无关
C、污水中离子浓度越高,电压表的示数将越大
D、U与污水流量Q成正比,与a、b无关
Q
a
b
c
解析:由左手定则知,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正离子向后表面聚集,负离子向前表面聚集,则说明后表面的电势一定高于前表面的电势,A错误,B正确;
“污水切割磁感线”与单根导体棒切割磁感线的物理模型相同,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知,电势U=BLV=Bbv和流量Q=sv=vbc,可得: ,
故D选项正确;由于U的大小与离子的浓度无关,故C错误,所以本题的答案是B、D。
例18 如图所示的电路将可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该电路中右侧固定不动的金属板b与能在声波驱动下沿水平方向振动的镀有金属层的振动膜a构成一个电容器,a、b通过导线与恒定电源的两极相接,若声源S做简谐振动,则
A、在a振动过程中,a、b板间有电磁波产生
B、在a振动过程中,a、b板所带电量不变
C、在a振动过程中,灵敏电流计中通过频率和声波频率一致的交变电流
D、a向右的位移最大时,a、b板所构成的电容器的电容最大
G
S
a
b
E
解析:该题所涉及到的物理模型以及对应的物理规律有,波在空气中传播,频率不变;a做受迫振动,其频率由驱动力的频率决定;a、b构成一个平行板电容器, ;a、b间的电场强弱
不断变化,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由此可判断选项A、C、D正确。
点评:在遇到以新颖的背景、陌生的材料和前沿的知识为题的,联系工农业生产、高科技或相关物理理论的题目时,如何能根据题意从题干中抽角出我们所熟悉的物理模型是解题的关键。高考物理试卷中常见的失分原因减少失误的策略
考生在高考试卷中写出的答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考生的应试心理状态、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思维品质、思维的深度和质量。在高考阅卷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心理紧张、基本功不扎实、审题不严谨、思维不缜密、解答不规范等原因,产生了失误或者错误,这些失误或者错误必然会造成失分。
一、高考物理试卷中常见的失分原因
1.常见物理规律不清楚或相混淆
例如:初速度为零的电子经电压为U的电场加速后速度达到v秒,考生仅在利用动能定理列表达式就有如下错误:
eU=mv2/2 qE=mv2/2 qvB=mv2/2 qe=mv2/2 qU=mv/2
2.表达不严密,书写不规范
表达严谨,符合科学性,书写规范,要能反映考生的思维过程,这是解题的一项基本功。有的考生物理符号乱写乱套,如:U、 v不分,g、a不分,r、v不分,q、9不分,e、l不分等不规范的书写屡见不鲜。同一字母的大小写有时表示的物理量是不同的,应加以区分,如:电子电量用e表示,电场强度用E表示,这是约定俗成的,不能互换。本应是:eU=mv2/2却写成EU=mv2/2,因此不能得分。
有的考生没有在解题过程中对题文中未出的字母进行假设说明;有的考生用未知量表示结果;有的考生不写出方程的原始公式,而是直接写出推导式、变形式或结果计算式,失去了得分点。如不写 ,而是直接写出结果计算式 ;有的考生不说明解题中所列各式运用的物理规律和依据,没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3.数学基础薄弱,计算不准确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有的考生不能从图中的几何关系求出轨道半径,涉及到三角函数的计算时错误率很高。计算不准确目前已经成为同学们解题中的突出问题了,大家在平时学习中主观上排斥复杂的运算,认为解题有思路就可以了,或由于平时用计算器,造成大型考试中计算的准确率很低,计算失误多,从成绩上看“做不对”与“不会做”没有区别。
4.物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不能运用
在物理学的研究中,有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即理想化,要求我们在运用物理规律分析问题时应抓住重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模型,从而使问题简化。如:电子在磁场中运动受重力和洛伦兹力作用,但由于重力远小于洛伦兹力,应该忽略不计。但有的同学却考虑重力,使问题复杂,因此造成失分。
5.没有画出必要的分析图
在解答物理题时,画出必要的受力分析图、运动过程图、等效电路图、光路图等不仅是规范化解答的需要,同时也可以使题设条件直观形象,有利于问题的解答。如:有的考生在解答电子在电场或磁场中的运动时,没有正确画出电子的运动轨迹,因而找不到关于轨道半径的几何关系。有的考生画不出正确的受力图,在随后的平衡方程就出错了。
6.审题不清,盲目解题
解题的首要环节在于对题目所包含的信息的认识程度和理解程度。在此基础上由物理情景抽象出物理模型,从而确定解答方向,形成解题思路和建立解题步骤,阅读题目后,对整个题目的概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关键的字句要仔细阅读,挖掘隐含条件。在物理情景不清楚的情况下,不要盲目做题。平时练习时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最终达到准确的复现物理过程与物理图景的目的。
7.心理原因造成失利
这几种心态容易造成考生高考失利,考场上有的过于紧张,大脑一片空白,有的过于自信,自以为是,错了还不知道。
第一是自卑型,其过分自卑,缺乏自信,不相信自身能力,考试失常发挥;
第二种是自满型,其过分自负,自满,高估自身实力,志愿与成绩不吻合;
第三种是放弃型:因个人感情如异性朋友之间感情,家庭经济状况如过分富裕或过分贫困,家庭父母感情状况如单亲或父母经常吵架,准备出国留学,早早决定复读;
第四种是压迫型,由于自身求学目标较高,或家长期望值过高,造成考生心理压力超过正常承受值,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而事倍功半;
第五种是无所谓型,平常大大咧咧,凡事都持无所谓的态度,学习无目标,生活无压力,造成成绩不理想;
最后是提前放松型,期末或一模后,许多同学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认为成功在握,结果失败。
在考试的时候有许多因素会影响学生心理:有些学生有丢三落四的毛病,在考试前没有将准备好的准考证和2B铅笔等高考必需品带齐,从而在考试前出现回家取东西的慌张场面,严重影响考生心理,而一些考生在陌生的环境也下也会出现紧张,包括考前遇到交通阻塞,影响了到达考场的时间等,而这就需要考生在考前对所在考场,提前熟悉路线,熟悉考场,适应场地。
二、减少考试失误的策略
1.复习阶段一定要了解考试要求,明确考试要求和目标
这对复习有导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和反馈功能。物理考题的基本命题趋势是:重基础、查全面、验方法、考能力。
所谓“重基础”,是指复习重点仍是考纲中所要求的基本概念、规律、理论和技能。高考中的大多数试题都可以从课本上的例题、习题、总复习题中找到它们的“影子”。因此,高考复习不要总把眼睛盯在课外题上,要花力气吃透课本上那些有特色、概念性强、构思新颖和方法灵活的习题。
所谓“查全面”,是指考题覆盖面宽,近两年考察比例为:力学占34%,电学占34%,热、光、核与实验占32%,并增加了近代物理一般知识的考查。因此,总复习时要系统地把握住物理课本内容的整体。
所谓“验方法”,是指物理高考中要求考生熟练掌握解答物理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实验法、分析法、综合法和基本解题思想,如实验证明的思想、化归的思想等等。
所谓“考能力”,是指重在考查考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总体把握考试要求的前提下,还要弄清考试内容的结构安排。近年的高考物理试题,就涉及的内容可分为重点知识、一般知识(即方方面面的知识点)、实用知识、学史常识(有关物理学历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年代等)、量具与实验、方法与能力等六大部分。其中“重点知识”和“方法和能力”是核心。“实用知识(新技术应用)”、“学史常识”和“量具与实验”中的某些内容比较强调“识记”。而“一般知识”约含有30个知识点,是较有代表性的知识,像力矩、传动、振动、波动、声、分子运动论、固液性质、热力学第一定律、静电平衡、伏安电表量程的扩大、自感现象、交流电、变压器、电磁振荡、几何光学、物理光学及核物理中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主要是强调对其“理解”和“应用”,占分比例可高达40%。
2.重视基本实验的复习,对所做过的1 9个实验在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进行归类和总结。
实验题一般是两类,一类是做过的实验略有变动,另一类是以熟悉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在一个新的实验背景下灵活应用的问题,可能是设计型的实验中的数据的处理问题或者测量,问题等,难度一般不大,但是得分率却不高。在进行实验复习时,一定不能走过场,要进行系统强化复习,要对照考纲逐一过关,熟悉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在复习中,要增加一些简单的设计性实验方案的训练,特别是电学设计实验变化多端,要多总结多分析各种思路,提高解答设计性实验的能力,而且要到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复习。
3.控制难题,多做“错题”
迎考复习必须做一定数量的习题,以巩固知识,培养能力,但其难易程度与数量应有所控制,成绩优异者可适当做一些难题,一般同学应少做或不做难题,因为一道难题,往往要消耗我们许多精力和宝贵的时间。不少同学认为,难题就是重点,《考试说明》中的“C级”知识点就是难题,这是一种误解,危害不小。“C级”知识点的考题往往是以中档题的形式出现的,而历年物理高考试题,易、中、难三个档次的题目数量,分值之比一般为3:5:2,我们切不可把A、B、C三级知识点机械地与考题中易、中、难三档题对应看待。因此,应多做中档题,这样不仅可以巩固A、B、C三级知识点中的基础知识,还是优等生在基础题上弥补知识缺陷的有效途径,做题不在多,但应达到练一点而带全面的效果。
4.正确掌握物理概念要领,是思维的细胞,是学好物理的基础
如果概念不清,即使把公式、定理背得滚瓜烂熟,也不能找到解题的正确途径。近年来在高考中普遍丢分的问题,如静摩擦、功能关系等,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相关概念没有搞清楚。因此,对于每一个概念,必须搞清它的内涵和外延,搞清它与其他要领的联系和区别,把它纳入到概念体系中去。要站在全部教材之上,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有些要领需通过对比的形式,明确它们之间的共性和特性,如电容、电感的概念很抽象,而当它们跟电阻对比时就便于理解;再如动量和动能,由于形似,容易混淆,复习时应对比其各自的特征,利用“相反相成”的原理揭示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有很多物理量都有其决定式和量度式,可通过进行比较。此外,还应多做些概念性运算简单的小题目,以帮助自己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概念。
5.学会独立且准确的审题
要过好物理审题这一关,要做到:“眼看”、“嘴读”、“手画”、“脑思”并举。画出情景图,标出已知、未知量,一切开始于调查研究,如果在后期复习中抓住以调查研究最基本的技能为突破口,狠抓练习、准确地应用,将会给考生带来不小的收获。
6.讲究应试技巧,规范解题,加强应试指导
在高考物理复习中,还要特别注意加强应试指导,要明确告诫学生:
第一、应试时要有信心。
第二、要注意答题顺序,要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来答题,不要把宝贵的时间花到自己很难答出的题目上,这就是说,按照试卷题号的顺序审题,会一题就先做一题,一时不会的题目,先跳过去,继续往下答,直到将全卷过一遍,然后再按照这个方法,把第一遍没做出来的题目再过一遍,把会做的全都做好后,如果还有时间,则集中精力去突破最后的难题,如果没有时间,起码已经把会做的题全做完了;先做会做的,先易后难,有利于稳定情绪,增强信心,有利于自己水平的正常发挥。
第三、重视审题,读题时要注意及时记录题中信息,必要时还要作图帮助记录有关信息,用作图的方法帮助审题,在头脑中建立活的物理情景。把题意理解错了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建议同学们用根据题意画出物体运动过程中几个关键状态的情景图来帮助自己理解题目叙述的全过程,准确把握问题的已知条件、边界条件、临界条件。通过作图帮助自己审题,使自己尽快地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第四、提高运算的一次成功率。由于高考时间很紧,几乎没有时间回头检查,不能等着最后重新演算检查。最后阶段要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不许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第五、学会放弃。根据平时的学习情况和模拟成绩,为自己设定可以达到的分数目标,并把这种目标落实到每一种题型。巩固自己能够掌握的知识,争取考试时会做的题不丢分,对于没把握做对的弱项题目,不妨学会放弃,以节省时间。
第六、要注意解题策略,对于选择题,若是单选题,在没有充分把握的情况下,也不要空着,可凭直觉选一个,若是多选题,通常选对其中一个选项,就能拿到一半左右的分,因此,对于无把握的选项就不要选上,否则,连这一半的分都得不到;对于填空题,若是文字填空,要注意把意思表达清楚,遇到数值填空,则要注意单位,对有有效数字要求的,要严格按规定的有效数字填;尤其是计算题,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更要注意规范解题,特别注意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包括①要指明研究对象,②要准确画出受力图、运动示意图、电路图、光路图或有关图象,③要指明物理过程及其始、末状态,④要指明正方向或零位置,⑤要指明所用定律的名称和条件,⑥要指明隐含条件或临界条件,⑦物理量要尽量用题中的符号,自设符号要说明含义,⑧应用的公式应是标准形式,求得的结果应有文字方程和代入题给数据的算式,最后结果应有准确的数值和单位,⑨对题目要求的结论要全面准确地作答;
第七、遇到新题型,不要紧张,要沉着应对;
第八、要注意卷面整洁、清晰,使人一目了然,否则会导致不必要的丢分。
总之,近年来高考物理学科在命题范围的控制上,凡涉及学科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相关内容的测试,都遵循于高中物理教学大纲,但在应用上则不拘泥于大纲;在试题设计上,逐步增加应用型和能力型试题,命题取材更加联系我国和世界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在试卷长度的控制上,适当缩短,给考生更多的思考、作答时间;在试题布局上,有利于考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作答,有利于考生能力的发挥。高考物理测试强调的是基础,考查的重点是能力和素质,只要能在复习备考中注意夯实基础、联系实际、重视实验、培养能力,就一定能在高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祝愿广大考生合理安排好考前复习,针对自己的实际,切实提高自己的复习效率,在2007年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共23张PPT)
解读高考物理评分细则
六年的高考物理阅卷经历,两次参与评分细则的制定,
我感触颇深。想结合自己阅卷的一些体会,以及与其他阅卷
老师进行交流得到的一些认识,谈谈在备考中应重视的一
些问题。
一、阅卷评分的基本要求
1.多评制:网上评卷将传统的手工方式变为科学的 “多评制”,一卷二评,甚至一卷三评、一卷四评,提高了 阅卷质量,减少阅卷误差。
2.误差控制 :误差不能超过两分。误差超过两分的电
脑自动发给另一人评改,如还不符合要求,便进入小组长
仲裁。
3.回评制:每改2000份试卷后电脑随机进行一次自我
返回测评。
二、解读高考评分细则,把答题失误降到最少
(一) 实验题的评分细则研究
1、2006年高考:
(1)利用图中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时,有下面几种说法:
A.将屏移近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B.将滤光片由蓝色的换成红色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C.将单缝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D.换一个两缝之间距离较大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E.去掉滤光片后,干涉现象消失
其中正确的是 。
ABD 每对一个得2分;有选C或E的不给分;
答案为小字母a、b、c、d、e给零分。
2007年高考实验题
1、2006年高考:
(2)现要测量某一电压表的内阻 。给定的器材有:待测
电压表 (量程2V,内阻约为4kΩ);电流表
(量程1.2mA,内阻约500Ω);直流电源E(电动势约
2.4V,内阻不计);固定电阻3个:R1=4000Ω,R2=10000Ω,
R3=15000Ω;电键S及导线若干。要求测量时两电表指针
偏转均超过其量程的一半。
i.试从3个固定电阻中选用1个,与其它器材一起组成测量
电路,并在虚线框内画出测量电路的原理图。(要求电路
中各器材用题中给定的符号标出。)
ii.电路接通后,若电压表读数为U,
电流表读数为I,则电压表内阻
RV=______________。
i、电路图 7分
说明:
1、图中有下列情形的给7分
①电源极性交换
②S、E、mA三元件的顺序任意
③电阻用4000Ω表示
2、图中不完全正确的情况
①图中mA写成A,扣2分。
②图中mA和V写在圈外的,扣2分。
3、下列情形之一,给零分。
①元件画成
②图中少任意一个元件
③图中未标出R1或未标出4000Ω
ii 、RV表达式 4分
说明:
1、若字母写成小写,给零分。
2、下列情况,给零分。
卷面上暴露出来的、易犯错误的一些问题:
(1)该题有多达27%的零分,主要是部分同学基础差,用 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都不甚了解,无法动笔,要么空白, 要么乱画一通。
(2)部分学生不能根据电表量程、测量时指针偏转要过半的 要求来设计电路原理图,不能通过计算挑选合适电阻,从 而完全失分。
(3)电路图画得不规范,电路中5个基本元件,有的同学丢
三掉四,不能用书上规定的符号表示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如此种种,失分的很多。
2004年高考实验题
2、2004年高考:
用以下器材测量一待测电阻Rx的阻值(900~1000Ω):
电源E,具有一定内阻,电动势约为9.0V;
电压表V1,量程为1.5V,内阻r1=750Ω;
电压表V2,量程为5V,内阻r2=2500Ω;
滑线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为100Ω;
单刀单掷开关K,导线若干。
(1)测量中要求电压表的读数
不小于其量程的1/3,试画出测
量电阻Rx的一种实验电路原理图
(原理图中的元件要用题图中相
应的英文字母标注)。
(2)根据你所画电路原理图在题给的实物图上画出连线。
(3)若电压表V1的读数用U1表示,电压表V2的读数用U2
表示,则由已知量和测得量 表示Rx的公式为Rx=_______。
第一记分段:画原理图 6分
说明:下情况之一,记零分。
1、原理图中电压表无脚标
2、画成限流电路
3、图中缺少任意一个元件
4、开关不在主电路
5、滑动变阻器无箭头
6、滑动变阻器画成
A、连线不到 位
第二记分段:连线路图 6分
1、连线有下列情况者均记零分
C、电压表正负极性错误
2、无原理图不看线路图对否
3、只有V1和V2换位和滑动变阻器无箭头情况下看线路图,
其余都不看线路图对否。
B、连线交 叉
第三记分段:写 Rx的公式 6分
或
说明:下情况之一,记零分。
A、式中带数值
B、r写成R
卷面上暴露出来的、易犯错误的一些问题:
(1)不会画设计电路原理图,整个18分全丢。
(2)连线图不规范,实物图与原理图不匹配。
(3)把数字带进Rx表达式中,画蛇添足,引起单位的混乱;
篡改题中给出的符号。
2006年高考计算题
(二) 计算题的评分细则研究
1、2006年高考(28分)
太阳现正处于序星演化阶段。它主要是由电子和、等原子核组成。 维持太阳辐射的是它内部的核聚变反应,核反应方程是,这些核能最后
转化为辐射能。根据目前关于恒星演化的理论,若由于核变反应而使
太阳中的核数目从现有减少10%,太阳将离开主序星阶段而转入红巨
星的演化阶段。为了简化,假定目前太阳全部由电子和核组成。
⑴为了研究太阳演化进程,需知道目前太阳的质量M。已知地球 半径R=6.4×106m,地球质量m=6.0×1024kg ,日地中心的距离 r=1.5×1011m,地球表面处重力加速度g=10m/s2,1年约为3.2×107s。 试估算目前太阳的质量M。
⑵已知质子质量mp=1.6726×10-27kg,质量mα=6.6458×10-27kg, 电子质量me=0.9×10-30kg,光速c=3×108m/s。求每发生一次题中 所述的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核能。
⑶又已知地球上与太阳光垂直的每平方米截面上,每秒通过的 太阳辐射能w=1.35×103w/m2,试估算太阳继续保持在主序星阶段 还有多少年的寿命。
(估算结果只要求一位有效数字)
第一记分段:估算太阳质量 14分
卷面上暴露出来的、易犯错误的一些问题:
1、不用题中给的物理量符号,自己另用一套符号,r、R m、M错用,丢掉14分。
2、将题给出的地球质量m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视 而不见,把G的数值代入计算太阳质量,丢掉11分。
3、太阳质量M结果的有效数字不对,丢掉4分。
第二记分段: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核能 7分
卷面上暴露出来的、易犯错误的一些问题:
2、ΔE结果的有效数字不对,丢掉3分。
1、数字运算能力低,能导出
而算不出 , 丢掉3分。
3、ΔE结果的单位不对,丢掉1分。
第三记分段:估算太阳继续保持在主序星的时间 7分
卷面上暴露出来的、易犯错误的一些问题:
因不熟悉天体辐射知识,大多数考生解不出来。
2007年高考计算题
(二) 计算题的评分细则研究
2、2007年高考:
有个演示实验,在上下面都是金属板的玻璃盒内,放了许多锡箔纸 揉成的小球,当上下板间加上电压后,小球就上下不停地跳动。现 取以下简化模型进行定量研究。如图所示,电容量为C的平行板电 容器的极板A和B水平放置,相距为d,与电动势为ε、内阻可不计 的电源相连。设两板之间只有一个质量为m的导电小球,小球可视 为质点。已知:若小球与极板发生碰撞,则碰撞后小球的速度立即 变为零,带电状态也立即改变,改变后,小球所带电荷符号与该极 板相同,电量为极板电量的α倍(α<<1)。不计带电小球对极板间 匀强电场的影响。重力加速度为g。
(1)欲使小球能够不断地在两板间上下往返运动,电动势ε至少 应大于多少?
(2)设上述条件已满足,在较长 的时间间隔T内小球做了很多次往 返运动。求在T时间内小球往返运 动的次数以及通过电源的总电量。
ε
d
第一记分段: 6分
说明:1、式①④用等号表示,最后说明ε至少大于
的,式①④均记分,否则不记分。 2、g写成数值的扣含
g式子的相应分。 3、用U代表ε,若说明U表示电动势,不扣分,否则扣含ε式子的相应分。
第二记分段: 6分
向下运动过程
向上运动过程
说明:1、未区分两个过程的时间、加速度,不记分。
2、直接清楚地分别给出t1、t2,或含t1、t2的正确
表达式,且能计算出t1、t2的均各计3分。
第三记分段: 5分
小球往返一次的总时间为(t1+t2),故小球在T时间内
往返次数
说明:⑨式没给出,⑩式完全正确的给5分。
第四记分段: 3分
小球在T时间内通过电源的总电量为
11
说明: 式没给出, 式完全正确的给3分。
11
12
12
有人说:“高考是一个辉煌的节日……”。为了六月的冲天一飞,飞天一鸣 ,唯有勤奋刻苦背水一战,奋斗一阵,方能破浪展雄风。方能人生豪迈!
用四十天,成就十二载的梦想
用四十天,向世人宣告青春无悔
衷心地祝福亲爱的同学们——
2008年高考胜利!金榜题名!(共83张PPT)
高考物理总复习热点模型例析
★以有往返的匀变速运动
模型为载体的综合问题
1.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物体。现以水平恒力甲推这一物体,作用一段时间后,换成相反方向的水平恒力乙推这一物体。当恒力乙作用时间与恒力甲作用时间相同时,物体恰好回到原处,此时物体的动能为32焦,则在整个过程中,恒力甲做的功等于________焦,恒力乙做的功等于________焦。
解法1
以寻找两阶段末速度的关系为突破口
解法2
以寻找两阶段末速度的关系为突破口
解法3
以寻找两阶段作用力的关系为突破口
解法4
以寻找两阶段作用力的关系为突破口
解法5
以寻找两阶段作用力的关系为突破口
解法6
图解法
2.在与x轴平行的匀强电场中,一带电量为1.0×10-8库仑、质量为2.5×10-3千克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沿着x轴作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x=0.16t-0.02t2,式中x以米的单位,t以秒为单位,从开始运动到5秒末物体所经过的路程为_____________米,克服电场力所作的功为_________焦耳。
解析:由 x=0.16t-0.02t2知
V0=0.16, a=-0.04
第一阶段物体作末速度为0 的匀减速运动,
t1=v0/a=4 S1=v0t1/2=0.32
第二阶段物体作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
t2=t-t1=1 S2=at2/2=0.02
路程S=S1+S2=0.34m
W克=max=ma(s1-s2) =3×10-4J
3.如图所示,两条互相平行的光滑金属导轨位于水平面内,距离为l=0.2m,在导轨的一端接有阻值为R=0.5Ω的电阻,在x≥0处有一与水平面垂直的均匀磁场,磁感强度B=0.5T。一质量为m=0.1kg的金属直杆垂直放置在导轨上,并以v0=2m/s的初速度进入磁场,在安培力和一垂直于杆的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m/s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设导轨和金属杆的电阻都可以忽略,且接触良好。求(1)电流为零时金属杆所处的位置;(2)电流为最大值的一半时施加在金属杆上外力F的大小和方向;(3)保持其他
条件不变,而初速度v0取不
同值,求开始时F的方向与
初速度v0取值的关系。
解析:
(1)感应电动势E=Blv,
I=E/R, 所以 I=0时,v=0, 有 x=v02/2a=1m.
(2)最大电流 Im=Blv0/R ?I′=Im/2=Blv0/2R 安培力 f=I′Bl
=B2l2v0/2R=0.02N ①向右运动时
F+f=ma F=ma-f=0.18N,方向与x轴相反, ②向左运动时
F-f=ma F=ma+f=0.22N
方向与x轴相反.
?(3)开始时v=v0,
f=B2l2v0/R, F+f=ma,
F=ma-f=ma-B2l2v0/R, ①当 v0<maR/B2l2=10m/s时,F>0,方向与x轴相反. ②当 v0>maR/B2l2=10m/s时,F<0,方向与x轴相同.
★★与传送带模型有关的 综合问题
1.如图所示,一水平方向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v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传送带右端有一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面,一物体以恒定的速率v2沿直线向左滑上传送带后,经过一段时间又返回光滑水平面,速率变为v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v1B.若v1>v2,则v2’=v2
C.不管v2多大,总有则v2’=v2
D.只有v1=v2时,才有v2’=v1
解析:
1)若v1 <v2
①物块先向左匀减速至速度为0,
位移为
②向右匀加速,速度从0增加至v1,
位移为
③再向右匀速运动,
位移为(s1-s2)
2)若v1 >v2
①物块先向左匀减速至速度为0,
②再向右匀加速,速度从0增加至v2,
恰好回到起始点
类似竖直上抛运动
2.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水平段长L=6m,两皮带轮直径D均为0.2m,距地面高H=5m,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台上有一小物块以v0=5m/s的初速度滑上传送带,物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μ=0.2,g取10m/s2.求(1)若传送带静止,物块滑到B端后做平抛运动的水平距离S(2)若皮带轮顺时针以角速度ω=60rad/s转动,物块滑到B端后做平抛运
动的水平距离S。
解析
3.如右图为一皮带传动装置,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θ,A、B轮半径均为R,轴心间距为L,B轮由电动机带动,其传速为n。在货物随皮带运动过程中,有一小球由静止开始沿光滑轨道滚下,到达传送带时,货物恰好运到传送带中央,当货物运动到距B轮L/4的C点时,小球恰好与货物相遇而未发生碰撞.若皮带不打滑,且货物总与皮带保持相对静止,试求:(1)货物由传送带中
央运动到C点所用时间
(2)轨道顶端与底端
的高度差h。
解析:
4.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皮带运输机的皮带始终绷紧,且以恒定速度v=2.5m/s运动,两轮相距LAB=5m,将质量m=1kg的物体无初速地轻轻放在A处,若物体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①物体从A运动到B,皮带对物体所做的功是多少 ②物体从A运动到B共需多少时间 ③ 在这段时间内电动机对运输机所做的功是多少
(取g=10m/s2)
5.一传送带装置示意如图,其中传送带经过AB区域时是水平的,经过BC区域时变为圆弧形(圆弧由光滑模板形成,未画出),经过CD区域时是倾斜的,AB和CD都与BC相切.现将大量的质量均为m的小货箱一个一个在A处放到传送带上,放置时初速为零,经传送带运送到D处,D和A的高度差为h。稳定工作时传送带速度不变,CD段上各箱等距排列,相邻两箱的距离为L。每个箱子在A处投放后,在到达B之前已经相对于传送带静止,且以后也不再滑动(忽略经BC段时的微小滑动).已知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T内,共运送小货箱的数目为N.这装置由电动机带动,传送带与轮子间无相对滑动,不计轮轴处的摩擦.
求电动机的平均输出功率。
6.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长l=8.3m,质量为M=1kg的木块随传送带一起以v1=2m/s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传送带的传送速度恒定),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当木块运动至最左端A点时,一颗质量为
m=20g的子弹以v0=300m/s水平向右的速度正对射入木块并穿出,穿出速度u=50m/s,以后每隔1s就有一颗子弹射向木块,设子弹射穿木块
的时间极短,且每次射入点各
不相同,g取10m/s2,求:
(1)在被第二颗子弹击中前木
块向右运动离A点的最大距离?
(2)木块在传送带上最多能被多少颗子弹击中?
(3)从第一颗子弹射中木块到木块最终离开传送带的过程中,子弹、木块和传送带这一系统所产生的热能是多少?(g取10m/s2)
T=1s内木块的合位移为s=0.5m,方向向右
7.如图所示,质量为2m,长为l的木块置于光滑水平台面上,质量为m的子弹以初速v0水平向右射向木块,穿出木块时的速度为 v0/2,设木块对子弹的阻力为恒定。(1)求子弹穿越木块的过程中木块滑行的距离L1。(2)若木块固定在传送带上,使木块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度u水平向右运动,子弹仍以初速v0向右射向木块(u解析:
★★★碰撞模型
1.两个形状完全相同,质量均为M的光滑弧形导轨A、B的弧形半径都为R,放置在光滑的水平板上,如图所示现有质量为m的物体C(可视为质点)。从A导轨距地面竖直高度为H(H<R)处由静止滑下,求:
(1)小物体在B轨道上上升的最大高度
(2)B的最大速度。
C
2.在原子核物理中,研究核子与核子关联的最有效途径是“双电荷交换反应”,这类反应前半部分过程和下述力学模型类似。两个小球A和B用轻质弹簧相连,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处于静止状态.在它们左边有一垂直于轨道的固定挡板P,右边有一小球C沿轨道以速度v0射向B球。如图所示,C与B发生碰撞并立即结成一个整体D。在它们继续向左运动的过程中,当弹簧长度变到最短时,长度突然被锁定,不再改变,然后,A球与挡板P发生碰撞,碰后A、D都静止不动。A与P接触而不粘连,过一段时间,突然解除锁定(锁定及解除锁定均无机械能损失)。已知A、B、C三球的质量均为m。求:
(1)弹簧长度刚被锁定后A球的速度。
(2)在A球离开挡板P之后的运动过程
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两次(完全非弹性)碰撞
2mu0=(2m+m)u
u=2u0/3
3.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为L的木板(端点为A、B,中点为O)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现使木板M以v0的水平初速度向右运动,同时把质量为m长度可忽略的小木块置于B端(它对地的初速为零)。它与木板间的摩擦系数为μ,问v0在什么范围内才能使小木块m滑动到OA之间停下来(即相对木板静止)
4.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长为l的长方形木板B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A,m(1)若已知A和B的初速度大小为v0,求它们最后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若初速度的大小未知,求小木块A向左运动到达的最远处(从地面上
看)离出发点的距离。
解析:
(1)由Mv0- mv0=(M+m)v2
得v2=(M - m)v0/(M + m)
(2)A左行
-fs1=0-mv02/2
对系统全过程能量守恒
5.一辆质量m=2kg的平板车左端放有质量M=3kg的小滑块,滑块与平板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开始时平板车和滑块共同以v0=2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运动,并与竖直墙壁发生碰撞,设碰撞时间极短且碰撞后平板车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但方向与原来相反。平板车足够长,以至滑块不会滑到平板车右端.(取g=10m/s2)求:
(1)平板车第一次与墙壁碰撞后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2)平板车第二次与墙壁碰撞前瞬间的速度v0(3)为使滑块始终不
会滑到平板车右端,平板
车至少多长?
解析:
6.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排成一条直线,2、3小球静止,并靠在一起,1球以速度v0射向它们(如图),设碰撞中不损失机械能,则碰后三人小球的速度可能值是( )
A.v1=v2=v3=v
B.v1=0 v2=v3=v
C.v1=0 v2=v3=v0
D.v1=v2=0 v3=v
两次碰撞
7.在质量为M的小车中挂有一单摆,摆球的质量为m0,小车和单摆以恒定的速度v沿光滑水平地面运动,与位于正对面的质量为m的静止木块发生碰撞,碰撞的时间极短,在此碰撞过程中,下列哪些情况有可能发生的 ( )
A.小车、木块、摆球的速度都发生变化,分别变 为v1、v2、v3,满足
(M+m0)V=Mv1+mv2+m0v3
B.摆球的速度不变,小车和木块的速度变为v1和 v2,满足Mv=Mv1+mv2
C.摆球的速度不变,小车和木块的速度都变为v’,满足Mv=(M+m)v’
D.小车和摆球的速度都变为v1,木块的速度为v2,满足(M+m0)v=(M+m0)v1+mv2
(1)M 与m碰撞(m0不参预)
碰后可以是一起运动,也可以是分开运动
(2)M与m作用
8.如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是m1=20kg的小车,通过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与另一个质量为m2=25kg的拖车连接,有一质量为m3=15kg的物体放在拖车的平板上,m3与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0,开始时,拖车静止,绳未拉紧,小车以v0=3m/s的速度向前运动,求(设拖车足够长):
(1)当m1、m2、m3以同一速度前进时的速度的大小。
(2)物体在拖车平板
上移动的距离。
解析:(1)m1v0=(m1+m2+m3)v
(2)第一阶段:m1与m2作用(m3不参预)
m1v0=(m1+m2)v1
第二阶段:(m1+m2)与m3作用
(m1+m2)v1= (m1+m2+m3)v
由能量守恒μm3gs= (m1+m2)v12/2- (m1+m2+m3)v2/2
由以上方程可解s
9.下面是一个物理演示实验,它显示:图中自由下落的物体A和B经反弹后,B能上升到比初始位置高得多的地方.A是某种材料做成的实心球,质量m1=0.28kg,在其顶部的凹坑中插着质量m2=0.10kg的木棍B。B只是松松地插凹坑中,其下端与坑底之间有小空隙,将此装置从A下端离地板的高度H=1.25m处由静止释放,实验中,A触地后在极短时间内反弹,且其速度大小不变;接着木棍B脱离球A
开始上升,而球A恰好停留在
地板上,求木棍B上升的高度
(重力加速度g=10m/s2)。
10.质量为m和M(M>>m)的两个弹性钢球从h高处自由落下,如图所示,两球是紧挨着的,落到弹性地面上后,又被弹起,设弹性碰撞是发生在同一竖直线上,求m上升的最大高度。
解析:
★★★★关于流体的有关模型
1.图是一种用于测量微小压差的U形管压强计,细管的横截面积都是a,粗管的横截面积都是A,管内盛有密度分别为ρ1和ρ2的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当两臂液体上方气体的压强相等时,每种液体的液面都处在同一高度。问:当密度为ρ2的液面的高度差为H时,两臂液面上方气体的压强差为多少?(已知在使用过程中,
两粗管中都有密度为ρ1的液
体,而没有密度为ρ2的液体)
解析:
2.如右图容器A、B各有一个可自由移动的轻活塞,活塞下面是水,上面是大气,大气压强恒定,A、B的底部由带有阀门K的管道相连,整个装置与外界绝热,原先A中水面比B中的高,打开阀门,使A中的水逐渐向B中流,最后达到平衡,在这个过程中( )
A.大气压力对水做功, 水的内能增加
B.水克服大气压力做功,水的内能减少
C.大气压力对水不做功,水的内能不变
D.大气压力对水不做功,水的内能增加
解析:
3.某地强风的风速约为v=20米/秒。设空气密度为ρ=1.3千克/米3。如果把通过横截面积为S=20米2的风的动能全部转化为电能,则利用上述已知量计算电动率的公式应为P=__ _________,大小约为____________瓦特(取一位有效数字).
解析:
4.潮汐能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待开发的新能源.如图所示当潮汐发电站的示意图,涨潮时,水经通道进入海湾,待内外水位高度相同时,堵住通道,如图(a)所示。落潮时,当潮落至最低时放水发电,如图(b),待内外水而高度相同,再堵住通道,直到下次涨潮至最高点,再放水发电,如图(c),设海湾面积为S,涨潮与落潮的水位差为h,海水密度为ρ,则一次涨潮、落潮可用于发电的海水
势能为多少?
解析:
注意,此为双向潮汐发电
5.为研究静电除尘,有人设计了一盒状容器,容器侧面是绝缘的透明有机玻璃,它的上下底面是面积A=0.04m2的金属板,间距L=0.05m,当连接到U=2500V的高压电源正负两极时,能在两金属板间产生一个匀强电场,如图所示。现把一定量均匀分布的烟尘颗粒密闭在容器内,每立方米有烟尘颗粒1013个,假设这些颗粒都处于静止状态,每个颗粒带电量为q=+1.0×10-17C,质量为m=2.0×10-15kg,不考虑烟尘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空气阻力,并忽略烟尘颗粒所受重力。求合上电键后:(1)经过多长时间烟尘颗粒
可以被全部吸附?(2)除尘过程
中电场对烟尘颗粒共做了多少功?
(3)经过多长时间容器中烟尘颗
粒的总功能达到最大?
思路分析:
(1)烟尘颗粒整体向下作平动,以最顶层的烟尘为研究对象,其作匀变速运动,由运动学公式可求出时间.
(2)全部烟尘的运动可
等效为水力发电中水由高
处流下模型.
(3)由极端思维可知,t=0时,极板间微粒总数目最多,但速度为0,动能显然为0;终了时刻,全部颗粒都已离开电场,这时的总动能亦为0 .中间过程存在可能的极大值.可在写出总动能的表达式的基础上讨论其极值.
(1)F=qU/L
时EK达最大,
(2) =2.5×10-4(J)
6.面积很大的水池,水深为H,水面上浮着一正方体木块.木块边长为a,密度为水的1/2,质量为m.开始时,木块静止,有一半没入水中,如图所示。现用力F将木块缓慢地压到池底。不计摩擦。求:
(1)从木块刚好完全没入水中到停在池底的过程中,池水势能的改变量。
(2)从开始到木块刚好完全没入水的过程中,力F所作的功。
解析:
(1)水的运动可等效为与木块等体积的水块的运动.
(2)压力F随木块进入水中的深度x成正比,可由示功图求功.
7.一个圆柱形的竖直的井里存有一定量的水,井的侧面和底部的密闭的。在井中固定地插着一根两端开口的薄壁圆管,管和井共轴,管下端未触及井底,在圆管内有一不漏气的活塞.开始时,管内外水面相齐,且活塞恰好接触水平,如图所示,现有卷扬机通过绳子对活塞施加一个向上的力F,使活塞缓慢向上移动。已知管筒半径r=0.100m,井的半径R=2r,水的密度ρ0=1.00×105Pa,求活塞上升H=9.00m的过程中拉力F所做的功。(井和管在水面以
上及水面以下的部分都足够长,不
计活塞质量,不计摩擦,重力加速
度g=10m/s2)
解析:
第一阶段,管内水面上升,井中水面下降
第一阶段,管内水面上升,井中水面不变
第一阶段以管内的水及活塞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得
第二阶段以活塞为研究对象,
由平衡条件有
作出作用于活塞的拉力与活塞上升的距离的图象,由图象易得拉力的功
8.电磁流量计广泛应用于测量可导电流体(如污水)在管中的流量。流量计简化如图.流量计的两端与输送液体的管道相连接(图中虚线)。图中流量计的上下两面是金属材料,前后两面是绝缘材料,现于流量计所在处加磁感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前后两面。当导电液体稳定地流经流量计时,在管外将流量计上、下两表面分别与一串接了电阻R的电流表的两端连接,I表示测得的电流值。已知流体的电阻率为ρ,不计电流表的内阻,则可求得流量为( )
A. I(bR+ρc/a)/B
B.I(aR+ρb/a)/B
C.I(cR+ρa/b)/B
D.I(R+ρbc/a)/B
解析:
1.流量
2.电动势
要点:①由流量的定义写出其数学公式
②类似磁流体发电机原理计算电动势
9.如图所示为利用电磁作用输送非导电液体装置的示意图。一边长为L、截面为正方形的塑料管道水平放置,其右端面上有一截面积为A的小喷口,喷口离地的高度为h。管道中有一绝缘活塞。在活塞的中部和上部分别嵌有两根金属棒a、b,其中棒b的两端与一电压表相连,整个装置放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当棒a中通有垂直纸面向里的恒定电流I时,活塞向右匀速推动液体从喷口水平射出,液体落地点离喷口的水平距离为S。若液体的密度为ρ,不计所有阻力,求:(1)活塞移动的速度;
(2)该装置的功率;
(3)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4)若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电
压表的读数变小,试分析
其可能的原因。
?
?解析:(1)设液体从喷口水平射出的速度为v0,
活塞移动的速度为v,有
v0=s ,
v0A=vL2,
解得v=(A/L2)v0=(As/L2) .
注意流体的连续原理的应用
(2)设装置功率为P,Δt时间内有Δm质量的液体从喷口射出,有 PΔt=(1/2)Δm(v02-v2) 因为 Δm=L2vΔtρ
解得
要点 ①取微元
②由动能定理求功
(3)由P=FBV得:
(4)由U=BLv,可知喷口液体的
流量减少,活塞移动速度减小,
或磁场变小等会引起电压表读数变小.
虽是定性讨论,还是要写出公式,
这样就很容易说明.(共27张PPT)
计算题的说明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物理解题规范要求
(1)物理解题表述的总原则
(2)什么是“必要的文字说明”
(3)对于题解中的方程的书写要规范
(4)在解题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方式要讲究
(5)使用各种字母符号要规范
(6)规范使用学科语言是不失冤枉分的保证
(7)题目的答案要讲究
(1)物理解题表述的总原则
说理要充分,层次要清楚、逻辑要严谨,语言要规范,文字要简洁.物理考卷表述详略原则是物理方面要详,数学方面要略.题解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不能只有几个干巴巴的式子.书写方面,字要写清楚,能单独辨认.题解要像“诗”一样分行写出,方程要单列一行.题解最忌像“散文”一样连着写下来,把方程、答案淹没在文字之中.
(2)什么是“必要的文字说明”
①对非题设字母、符号的说明。如“设……”、“令……”等熟知的说法或“各量如图中所示”(在示意图上标出各量)。为便于分析,要画出原理分析图和物理过程示意图(如受力分析图、运动示意图、等效电路图、光路图等)。
(2)什么是“必要的文字说明”
②对于物理关系的说明和判断.如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个物体用弹簧相连,“在两物体速度相等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在弹簧为原长时物体的速度有极大值.”
(2)什么是“必要的文字说明”
③说明方程的研究对象或者所描述的过程.如“对物体A”、“对A、B组成的系统”、“从A→B”、“在t时刻”等简单明了的说法。即说明某个方程是关于“谁”的,是关于“哪个过程”的.阅卷时常见有考生只列几个干巴巴的式子,把“对号入座”的工作留给阅卷人,这自然会诱发阅卷人的扣分欲望.
(2)什么是“必要的文字说明”
④说明作出判断或者列出方程的根据,如“由……定律有”、“据……得”等。这是展示考生思维逻辑严密性的重要步骤.
(2)什么是“必要的文字说明”
⑤对原因、结果的补充说明。如“∵……”、“∴……”、“>”、“<”等;或说明计算结果中负号的物理意义,说明矢量的方向.
(2)什么是“必要的文字说明”
⑥对于题目所求、所问的答复,说明结论或者结果.
(3)对于题解中的方程的书写要规范
为叙述方便,以下面一个题为例:
【例题】如图所示,物体质量m=2.0kg,置于水平地面上,在F=6.0N的水平恒力作用下,t=0时刻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0,求t=5.0s时的速度和它离出发点的距离.
F
(3)对于题解中的方程的书写要规范
①要用字母表达的方程,不要掺有数字的方程.
例如,要写“F一f=ma”,
不要写成“6.0一f=2.0a".
②要原始方程,不要变形后的方程,
不要方程套方程.
例如,要写“F一f=ma”“f=umg”“v2=2as”不要写成“v2= ”
(3)对于题解中的方程的书写要规范
③要方程,不要公式,公式的字母常会带来混乱.
④要用原始方程组联立求解,不要用连等式,不断地“续”进一些东西.
例如,本题的解答中,不要成:
(3)对于题解中的方程的书写要规范
⑤方程要完备,忌漏掉方程:例如写了
“F一f=ma“f=μN”而漏写了“N=mg”
(4)在解题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方式要讲究
①“代入数据”、解方程的具体过程可以不写出.
②解题过程中涉及的几何关系只需说出判断不必详细证明:
如:三角形ABC相似于三角形DEF即可,不必详细证明为什么相似.
(4)在解题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方式要讲究
③重要的中间结论的文字表达式要写出来.
④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解,都要写出来,然后,该舍的舍去.
⑤数字相乘,数字之间不要用“· ”要用“×”.
⑥力求简洁,当vt=o时,不写“vt=v0-at”而是直接写“v0-at=0”
(4)在解题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方式要讲究
⑦卷面上不能“将等式两边相同的量约去”.例如不能在
上打“/”或者“×”将m相约.
⑧文字式做答案的,所有字母都应是已知量.
(5)使用各种字母符号要规范
①字母要写清楚、写规范,忌字迹不清、了草.阅卷时因为“v、r、γ、ν”不分,“G的草体像a”,希腊字母“ρ、μ、β、η”笔顺或者形状不对而被扣分已屡见不鲜.
(5)使用各种字母符号要规范
②物理符号系统要规范:
严格按照题目所给的符号,题目给了符号一定不再另立符号,题目给出半径是r,你写成R就是错的;
一个字母在一个题中只能用来表示一个物理量,忌一字多用.例如物体在运动第一阶段的时间用t1表示,第二阶段的时间要用t2表示,不能都用t,一个物理量在同一题中不能有多个符号,以免混乱.注意延用习惯用法,拉力用F,摩擦力用f,阅卷人一看就明白,如果用反了就会有误解;
(5)使用各种字母符号要规范
②物理符号系统要规范:
角标要讲究:角标的位置应当在右下角,比字母本身小许多.角标的选用要讲究,通过A点的速度用vA,就比用v1:或者v’好,通过同一点的速度,按时间顺序第一次用v1;第二次用v2;就很清楚.如果反过来第一次用v2,第二次用v1;就可能造成误解.
(6)规范使用学科语言是不失冤枉分的保证
例如描述右图所示电场的方向,考生有下列说法:“东南方向”、“南偏东45°”、“与x轴负方向夹角45°”、“与y轴夹为45°”、“向下偏左45°”等,这些说法都是不规范的.正确的说法是:“与正x轴正方向夹角225°”、“与x轴正方向夹角为-135°”或者是“如图所示”.
x
y
45°
0
E
(6)规范使用学科语言是不失冤枉分的保证
学科术语要规范:“定律”、“定理”、“公式”、“关系”、“定则”等词要用准确,阅卷时“根据牛顿运动定理”、“运动学定律”、“动能定律”等,时有所见.有时考生把“速度减为零时刻”说成“物体静止时”,把“以保证气体质量不变”说成“防止漏气、进气”,不区分“时间、时刻”,把“第3s内”和“3s内”,“第3s初”和“第3s末”不加区分,这些都是不规范的.
(7)题目的答案要讲究
①对题目所求,要有明确的回应.或者在行文中已经设定,或者在最后要说明。
②文字式做答案的,所有字母都应是已知量.如果最后表达式中含有未知量或者中间量,即使前面已经求出了,也视为运算没有结束,不给答案分.
(7)题目的答案要讲究
③物理数据可以取近似值,不能以无理数或者分数做计算结果(文字式的系数是可以的).如“πkg”、“ m/s”、“ 1/2m” 等做答数都是不规范的.
④如果题目没有特殊要求,计算结果一般应取2至3位有效数字,不要取1位有效数字或者许多位有效数字.特别注意题中的有效数字的要求!
(7)题目的答案要讲究
⑤矢量取负值时应当说明负号的意义,只写
“一55m/s”“一2m/s2”是不妥的.
⑥如果题目求的是矢量,只回答大小是不完备的,要同时答出大小和方向。
⑦以字母表示最后结果的不要把具体数字写进去,如 不能写成
6Rg
60R(共44张PPT)
解答选择题技巧法则
每一项都要认真研究,选出最佳答案,当某一选项不敢确定时,宁可少选也不错选;
抓住关键字、词、句(题眼),寻找有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分析、联想处理,切忌凭直觉、生活经验等想当然或带有猜测性作答,看清题目要求,让你选择的是“正确的”“不正确的”“可能的”还是“一定的”等;
相信第一判断:凡已作出判断的题目,要作改动时,请十二分小心,只有当你检查时发现第一次判断肯定错了,另一个百分之百是正确答案时,才能改动,而当你拿不定主意时千万不要改,以第一判断为准;
一、
直
接
判
断
法
通过阅读和观察,利用题中所给的条件,根据所学的知识和规律直接判断,得出正确的答案。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基本不需要“转变”或推理简单的题目。这些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物理识记内容的记忆和理解程度,一般属常识性知识题目。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分子的运动,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在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所以分子间的作用力总表现为引力。
C、内能与机械能的互相转化是等值可逆的。
D、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例2 2004年,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近海,地震引发了海啸,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海啸实际上是一种波浪运动,也可称为地震海浪,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震波和海啸都是由机械振动引起的机械波
B、波源停止振动时,海啸和地震波的传播立即停止
C、地震波和海啸都是纵波
D、地震波和海啸具有的能量,随着传播将愈来愈强。
二、逐
步
淘
汰
法
统过分析、推理和计算,将不符合题意的选项一一排除,最终留下的就是符合题意的选项,如果选项是完全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可通过举反例的方式排除;如果选项中有相互矛盾或者是相互排斥的选项,则两个选项中可能有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当然,也可能两者都错,但绝不可能两者都正确。
例3 质量不等的A、B两小球在光滑的水平上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A球的动量为5kg·m/s,B球的动量为7kg·m/s。当A球追上B球时发生碰撞,碰撞后B球动量的增量为2kg·m/s,则下列关于A、B两球的质量关系,可能正确的是: ( D )
A.mA=6mB B. mA=4mA
C. mB=1.5mA D. mB=2.5mA
例4 一颗子弹以一定的速度打穿静止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的木块,某同学画出了一个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实线表示子弹刚碰到木块时的位置,虚线表示子弹刚穿出木块时的位置,则该示意图的一个不合理之处是 ( )
A、子弹打穿木块的过程中,木块应该静 止不动
B、子弹打穿木块的过程中,子弹对地的位移应小于木块长度
C、子弹打穿木块的过程中,木块对地的位移应小于木块长度
D、子弹打穿木块的过程中,子弹向右运动,木块向左运动
S弹
S木
该题利用计算法较为复杂,用逐步淘汰法 则很简单
由于地面是光滑的,子弹打穿木块的过程中木块一定会向右运动,所以选项A、D均错误,子弹打穿木块的过程中,子弹位移的大小等于木块位移的大小与木块之和,所以选项B一定错误,那么剩下的选项C是该题的唯一正确答案。
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在水平面上,匀强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下,金属棒ab、cd与导轨构成闭合回路且都可沿导轨无摩擦滑动。ab、cd两棒的质量之比为2∶1。用一沿导轨方向的恒力F水平向右拉cd棒,经过足够长时间以后
A.ab棒、cd棒都做匀速运动
B.ab棒上的电流方向是由a向b
C.cd棒所受安培力的大小等于
D.两棒间距离保持不变
F
B
d
a
b
c
三、特值代入法
特值代入法:
它是让题目中所涉及的某一物理量取特殊值,通过相对简单的分析和计算进行判断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将特殊值代入后能将错误选项均排除出去的选择题,即单项选择题,当然,也可以作为一种将正确的选项范围缩小的方式应用于不定项选择题的解答中。
例5 如图,一根轻质弹簧上端固定的,下端挂一质量为mO的平盘,盘中有一物体,质量为m,当盘静止时,弹簧的长度比其自然长度伸长了L,现向下拉盘使弹簧再伸长△L后停止,然后松手放开,设弹簧总处在弹性限度以内,则刚松手时盘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
A.(1+ )mg
B.(1+ )(m+m0)g
C. Mg
D. (m+m0)g
m0
m
应用特值代入法如下,根据题干和选项的特点,每一个选项中都有△L,所以△L取特殊值零时,即盘静止时对物体的支持力应等于mg,而当△L等于零时,只有A选项的数值等于mg,所以只有选项A正确。
例6 在抗洪抢险中,战士驾驶摩托艇救人。假设江岸是平直的,洪水沿江向下游流去,水流速为v1,摩托艇在静水中的航速为v2,战士救人的地点A离岸边最近处O的距离为d,如战士想在最短时间内将人送上岸,则摩艇登陆的地点离O点距离为 ( )
A.
B.0
C.dv2/v1
D.dv1/v2
解析:摩托艇登陆的地点必与水流的速度v1有关,故先将B排除。
当水流的速度v1=0分别代入A、C、D选项,只有D是符合题意的,所以正确答案是D
点评: 由以上的分析和解答我们可以观察到,当题目所设置 均是由物理字母表示的数值时,在一些情况下,用特值代入法解题十分简便,这种方法也可以配合排除法等方法在解答不定项选择题时使用。
四、作图分析法
作图分析法:
“图”在物理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将抽象物理问题直观化、形象化的最佳工具,中学物理中常用的图有示意图、过程图、函数图、矢量图、电路图和光路图等等,若题干或选项中已经给出了函数图,则需从图象纵、横坐标的物理意义以及图线中的“点”、“线”、“斜率”、“截距”和“面积”等诸多方面寻找解题的突破口。用图象法解题不但快速、准确,能避免繁杂的运算,还能解决一些用一般计算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
例7 一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A、B、C三点,AB=BC,物体在AB段的加速度为a1,在BC段的加速为a2,且物体在B点的速度为 则:
A.a1>a2
B.a1=a2
C.a1D.不能确定。
解析:依题意作出物体的v-t图象如图所示,图线下方所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由几何知识知图线②③不满足AB=BC,所以只能是①这种情况,因为斜率表示加速度,所以a1<a2故选C。
vA
vb
vc
0
t
①
②
③
v
2t
例8 一颗速度较大的子弹,水平击穿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设木块对子弹的阻力恒定,则当子弹入射速度增大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木块获得的动能变大
B、木块获得的动能变小
C、子弹穿过木块的时间变长
D、子弹穿过木块的时间变短
解析:子弹以速度v0穿透木块的过程中,子弹、木块在水平方向都受恒力作用,子弹做匀减速运动,木块做匀加速运动,子弹、木块运动的 v-t图如实线所示。图中分别表示子弹穿过木块的过程中木块、子弹的运动图象,而图中梯形OABv0的面积表示子弹相对木块的位移即木块长L,当子弹入射速度增大变为v’0时,子弹、木块的运动图象便如图中虚线所示,梯形OA’B’v0’的面积仍等于子弹相对木块的位移即木块长L,故梯形OABv0与梯形OA’B’v0’的面积相等。由图可知,当子弹入射速度增加时,木块获得的动能变小,子弹穿过木块的时间 变短,所以本题的正确B、D。
0
V0
t
点评:在利用作图分析法解题时,如何能根据题意将题目中抽象的文字用图象正确地表现出来是解题的关键,在画图时,要特别注意状态变化连接处的特征和前后不同过程的区别和联系,同时也要将这种区别和联系表现在图象上。
A
B
V’0
A’
B’
t’
五、极限分析法
将某些物理量的数值推向极致(如,设定摩擦因数趋近零或无穷大、电源内阻趋近零或无穷大、物体的质量趋近零或无穷大等等),并根据一些显而易见的结果、结论或熟悉的物理现象进行分析和推理的一种办法。
例9 如图所示,在一粗糙的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块1和2,用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结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u,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间的距离为( )
⑴
⑵
F
解析:例9 弹簧对m1的拉力与m1所受的摩擦力平衡,当m1的质量越小时摩擦力越小,弹簧的拉力也越小,当m1的值等于零时(极限),则不论m2多大,弹簧的伸长量都为零,说明弹簧的伸长量与m2无关,故选A项。
例10 平行玻璃砖的厚度为d,折射率为n,一束光线以入射角a射到玻璃砖上,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的侧移距离为△x,如图7-6所示,则△x决定于下列哪个表达式( )
d
△x
n
n
解析:例10 由于△x随厚度d、入射角a、折射率n的减小而减小,因此若将d、a、n推向极限,即当a=0时,△x=0,d=0时 △x=0,n=1时,△x=0,考查四个选项中能满足此三种情况的只有C项,故选C项。
点评:值得注意的是,当题干中所涉及的物理量随条件做单调变化时,要用该办法解题较为简捷,但是,若题干中所涉及的物理量随条件不是单调变化(如先增大后减小或先减小后增大)时,该办法一般不再适用
六、单位判断法
单位判断法:
从物理量的单位出发筛选出正确答案,如果等式两边单位不一致,或所列选项的单位与题干要求量不统一,则肯定有错误;或者,尽管式子两边的单位一致,却仍不能确保此式肯定正确,因为用单位判断法不能确定常数项的正确与否。
例11 一平行板电容器带电量为Q,两极板的正对面积为S,间距为d,极板间充满介电常数为ε的电介质,则极板间的场强为:( )
解析:因介电常数ε没有单位,此题不用对它作分析计算,仅需将其表达式与点电荷场强的公式 相比较,一眼就可以看出在表达式的单位上,B、C、D均不符合要求,正确选项只能是A。
例12 用下列哪组数据可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
A、水的密度和水的摩尔质量
B、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体积
C、水分子的体积和水分子的质量
D、水分子的质量和水的摩尔质量
解析:因为所要表达的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单位是“个/摩尔”,从所给的选项可知,只有选项D可以得到这个单位,故只有D是正确答案。
点评:利用“单位判断法”有时可以在解题中起到意想不一的效果,该方法可以与逐步淘汰法结合使用。
七、类比分析法
类比分析法:
所谓类比,就是将两个(或两类)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它们的相同或相似之处、相互的联系或所遵循的规律,然后根据它们在某些方面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一步推断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在处理一些物理背景很新颖的题目时,可以尝试着使用这种方法。
例13 两质量均为M的球形均匀星体,其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为MN,O为两星体连线的中心,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从O点沿着OM方向运动,则它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M
N
O
解析:由于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的相似性,故可以将该题与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类比,即将两个星体类比于等量同种电荷,而小物体类比于异种电荷,由此易得C选项正确。
八、整体分析法
整体分析法
当题干中所涉及到的物体有多个时,把多个物体所构成的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是一种常见的解题思路,特别是当题干所要分析和求解的物理量不涉及系统内部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
例14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内有光滑圆形轨道,现有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沿该圆形轨道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A、C为圆周的最高点和最低点,B、D点是与圆心O在同一水平线上的点,小滑块运动时,物体M在地面上始终静止不动,则物体M对地面的压力N和地面对M的摩擦力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滑块在A点时,N>Mg,摩擦力方向向左
B、小滑块在B点时,N=Mg,摩擦力方向向右
C、小滑块在C点时,N>(M+m)g,M与地面间无摩擦
D、小滑块在D点时,N=(M+m)g,摩擦力方向向左
A
B
C
D
解析:以M和小滑块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当小滑块运动到A点时,系统中的部分物体(滑块)只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没有水平加速度,而M又一直静止不动,故地面对整体没有摩擦力,所以A选项错误。
当小滑块运动到B点时,系统中的部分物体(滑块)既有水平向右的向心加速度又有竖直方向上的加速度g,滑块处于完全失重,而M又一直静止不动,故地面对整体的摩擦力方向向右,地面对整体的支持力大小等于Mg,所以B选项正确。
当小滑块运动到C点时,系统中的部分物体(滑块)只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超重)没有水平加速度,而M又一直静止不动,故地面对整体没有摩擦力,同时N也大于(M+m)g,所以C选项正确。
同理可得D选项错误。
例15 如图所示,轻绳的两端分别系在圆环A和小球B上,圆环A套在粗糙的水平直杆MN上,现用水平力F拉着绳子上的一点O,使小球B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上升到虚线位置,但圆环A始终在原位置保持不动,则在这一过程中,环对杆的摩擦力f和环对杆的压力N的变化情况是( )
A、f不变,N不变
B、f 增大,N不变
C、f增大,N减小
D、f不变,N减小
M
N
O
F
解析:以O点为研究对象,O点受三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易得在这一过程中拉力F在不断变大,再将圆环、轻绳和小球的整体作为研究对象,由受力分析易得,f 增大而N不变,B正确。
点评:在很多情况下,整体法和隔离法是互相依存、相互补充的,这两种办法配合起来交替使用,常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九、等效转换法
等效转换法
有些物理问题用常规思维方法求解很繁琐,而且容易陷入困境,如果我们能灵活地转换研究对象,或是利用逆向思维,或是采用等效变换等思维方法,则往往可以化繁为简。
例16 如图7-10甲方所示,把系在轻绳上的A、B两球由图示位置同时由静止释放(绳开始时拉直),则在两球向左下摆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绳OA 对A球做正功 ②绳AB对B球不做功
③绳AB对A球做负功 ④绳AB对B球做正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O
A
B
解析:粗略画出A、B球的运动轨迹,就可以找出绳与球的运动方向的夹角,进而可以判断做功情况,由于OA绳一直张紧且O点不动,所以A球做圆周运动,OA绳对A球不做功,而B球是否与A球一起做圆周运动呢?我们用模拟等效法分析。
设想A、B球分别用两条轻绳悬挂而各自摆动,若摆角较小,则摆动周期为 ,可见摆长越长,摆得越慢,因此A球比B球先到达平衡位置
可见绳AB的张力对A的运动有阻碍作用,而对B球的运动有推动作用,③④的说法正确,所以正确的答案为B。
o
A
B
点评:等效变换法在高中物理的解题中是很常用的方法,它分为物理模型等效变换、参照系等效变换、研究对象等效变换、物理过程等效变换、受力情况等效变换等等,请同学们在解题时注意体会。
十、构建模型法
物理模型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形态,是物理知识的一种直观表现,模型思维法是利用抽象、理想化、简化、类比等手段,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把研究对象的物理本质特征抽象出来,从而进行分析和推理的一种思维方法。
构建模型法
例17 为了测量某化工厂的污水排放量,技术人员在该厂的排污管末端安装了如图所示的流量计,该装置由绝缘材料制成,长、宽、高分别为a、b、c,左右两端开口,在垂直于上下底面的方向上加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在前后两个侧面固定有金属板作为电极,污水充满管口从左向右流经该装置时,电压表将显示两个电极间的电压U,若用Q表示污水流量(单位时间内流出的污水体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污水中正离子较多,则前表面比后表面的电势高
B、前表面的电势一定低于后表面的电势,这与哪种离子多无关
C、污水中离子浓度越高,电压表的示数将越大
D、U与污水流量Q成正比,与a、b无关
Q
a
b
c
解析:由左手定则知,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正离子向后表面聚集,负离子向前表面聚集,则说明后表面的电势一定高于前表面的电势,A错误,B正确;
“污水切割磁感线”与单根导体棒切割磁感线的物理模型相同,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知,电势U=BLV=Bbv和流量Q=sv=vbc,可得: ,
故D选项正确;由于U的大小与离子的浓度无关,故C错误,所以本题的答案是B、D。
例18 如图所示的电路将可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该电路中右侧固定不动的金属板b与能在声波驱动下沿水平方向振动的镀有金属层的振动膜a构成一个电容器,a、b通过导线与恒定电源的两极相接,若声源S做简谐振动,则
A、在a振动过程中,a、b板间有电磁波产生
B、在a振动过程中,a、b板所带电量不变
C、在a振动过程中,灵敏电流计中通过频率
和声波频率一致的交变电流
D、a向右的位移最大时,a、b板
所构成的电容器的电容最大
E
S
G
b
a
E
S
G
b
a
解析:该题所涉及到的物理模型以及对应的物理规律有,波在空气中传播,频率不变;a做受迫振动,其频率由驱动力的频率决定;a、b构成一个平行板电容器, ;a、b间的电场强弱
不断变化,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由此可判断选项A、C、D正确。
点评:在遇到以新颖的背景、陌生的材料和前沿的知识为题的,联系工农业生产、高科技或相关物理理论的题目时,如何能根据题意从题干中抽角出我们所熟悉的物理模型是解题的关键。复习要重视中档题的过关,重视课本及基本实验的夯实!
物理考前指导十条
1.尽快进入程序化思维状态的做法(自问3个问题):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一般解决办法是什么?----我的解决办法是什么?
2.一定要细心审好题,看题要慢,注意题设条件的变异,一般的讲如遇熟题,题图似曾相识,应陈题新解;如遇陌生题,题图陌生、物理情景陌生,应新题老解。审阅好关键词语及隐含条件,要注意在审题的同时画图分析(受力图、过程分析图、等效电路图、光路图等,如遇到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题时,要能找出轨迹、找出圆心、找出半径。),弄清物理过程后再着手做题(特别是文字较长的题,读题时,注意括号内的内容。)。
提高审题正确度做法:边审边画词、边审边画图、边审边列式;审运动特征、受力特征、能量特征、动量特征
⑴认真细致,全面寻找信息
审题时应认真仔细,对题目文字和插图的一些关键之处要细微考察,有些信息,不但要从题述文字中获得,还应从题目附图中查找,即要多角度、无遗漏地收集题目的信息。
⑵咬文嚼字,把握关键信息
所谓“咬文嚼字”,就是读题时对题目中的关键字句反复推敲,正确理解其表达的物理意义,在头脑中形成一幅清晰的物理图景,建立起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解题途径,对于那些容易误解的关键词语,如“变化量”与“变化率”,“增加了多少”与“增加到多少”,表现极端情况的“刚好”、“恰能”、“至多”、“至少”等,应特别注意,挖掘隐含条件,最好在审题时作上记号。
⑶深入推敲,挖掘隐含信息
反复读题审题,既综合全局,又反复推敲,从题目的字里行间挖掘出一些隐含的信息,利用这些隐含信息,梳理解题思路和建立辅助方程---空中砌楼。
⑷分清层次,排除干扰信息
干扰信息往往与解题的必备条件混杂在一起,若不及时识别它们,就容易受骗上当误入歧途,只有大胆地摒弃干扰信息,解题才能顺利进行。
⑸纵深思维,分析临界信息
临界状态是物理过程的突变点,在物理问题中又因其灵活性大、隐蔽性强和可能性多而稍不留心就会导致错解和漏解。因此,解决此类问题时,要审清题意纵深思维,充分还原题目的物理情境和物理模型,找出转折点,抓住承前启后的物理量,确定其临界值。
⑹求异思维,判断多解信息
矢量方向不明确
(1)初末状态不明确,带来结果的多解 数值不确定
物理现象多种可能性
时空周期性(圆周运动、振动和波)
(2)制约环境和条件不确定 轨道的对称性
电量的不连续性
3. 把握速度与正确率的平衡点,争取一次成功
整卷掌控、得分最大化:除了卡住的地方尽可能得全分,先易后难,立足基本分(100分以上),基本按题号去做,若答题受阻(卡住),则暂壮士扼腕,绝对不能花过多时间,将能做部分做好(或暂时绕过不做,山不转而水转),争取更多时间做其它容易做的题而更多得分,待全部能做的题目做好后,再来慢慢解决它(此时解题的心情已经会相对放松,更易发挥)。
[卡住的地方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再来查找是卡在物理知识点?新情景?特殊物理方法?还是数学?如果不会做的题较多一些也不要急躁,我难他更难,但我更不慌,新题当作陈题解;我易他也易,但我更细心,陈题当作新题解。]
4.选择题占31分(9题),除个别题外,一般均为中低档题,必须有完整周全的解题思路,选三个选项及以上的要格外慎重,确实拿不准的选项宁可不选。(切不可经验从事,跳步易造成错误)解答选择题的常用方法?
⑴直接判断法;⑵淘汰排除法;⑶逆向思维法;⑷归缪法,反证法;⑸概念辨析法(对题目中易混淆的物理概念进行辨析,确定正误);⑹推理法;⑺赋值法(有些选择题展示一般的情形,较难直接判断正误,可对题设条件先赋值代入检验,看命题是否正确,从面得出结论)。
5.对理论联系实际的题,应先分析其物理过程,用相应的物理规律求解。对信息题应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获取有用信息,应用有关物理规律求解。
6.物理量有单位,特别是通式后也应有单位(字母已包含单位的不应再写)
7.一丝不苟、每分必争。仔细检查、补漏纠错。
选择题存在着凭猜测答案得分的可能性,我们称为机遇分,这种机遇对每个人来讲是均等的。如四选一型,当遇到不能肯定选出正确答案的题目时,千万不要放弃猜答案的机会,先用排除法排除能确认的干扰项,如果能排除两个,其余两项肯定有一个正确答案,再随意选其中一项,这就意味着你答对的概率为50%,如果放弃就等于放弃了这50%的得分机遇。即使一个干扰项也不能排除仍不要放弃,四个选项中随便选一个,得分的机遇率仍有25%,若每名考生对自己不能肯定答对的题目都猜一下,那么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考试对所有的考生仍是公平的。
卷II是人工阅卷,所以卷面字迹应端正、规范,作为填充题,数值、指数、单位、 方向或正负号都应填全面;
作图题:(1)对函数图线应注明纵、横轴表示的物理量、单位、 标度及坐标原点.
(2)对电学实物图,则电表量程、正负极性、安培表内、外接、变阻器接法、 滑动头位置都应考虑周到.
(3)对光路图不能漏箭头,要正确使用虚、实线。
8.计算题(六大题,占89分。)[其中有4题左右为中、低档题。基础较差的同学一定要认真拿下这4题,另外两题争取得部分分数。]
解答必须完整规范,最好分步列式计算,按步骤做,下列过程不可少:
①研究对象、过程,画必要的图
②根据的重要规律,公式的原形(包括有些物理量的假设说明)
③代数据的过程
④单位及必要的说明(如负号的含义,求矢量必须求方向) [注]其它不必要的过程,为节约时间可不写。不会做的题,看懂一步,写一个表达式。
9.考试时间分配(基本按占分比例,后面计算题必须保证有充足的答题时间)
10.答题时,原则上讲应有快有慢、快慢结合,一张一弛、张弛有度,具体的讲在审题时要慢、要多考虑一点,而书写时可适当快一些、简洁一些,重要地方、过程复杂之处要慢一些,而其余地方可适当快一些。最后剩余一些时间应检查一下答题卡是否填涂错误?是否漏题没做?光学题光路是否合理,是否漏箭头?答案是否漏单位、方向(正负号)?是否有笔误?等)时间剩余不多,重点复查疑问之处及是否有粗心。
对较难选择题、实验题、对一般中档计算题和对于新颖的信息类、设计类和压轴类陌生题,首先心理上不畏难,用常用的物理思维方法,先定性分析,再定量按步列式,做一步是一步,千万不能开天窗。对压轴题的最后一问少数同学实在不会做,就主动放弃,但可写些对应的物理公式,争取多得小分,这也是一个技巧。
解答难题,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联想法,即通过课本有关知识和过去有关练习的联想,进行推导,触类旁通;二是试探法,即运用多种思考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试解,打开思路,找出正确答案。
PAGE
2高考物理开锁秘籍
高中物理问题,在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力、想象力、分析问题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等方面的能力上,是最为全面而深远的。因此,一直以来,也是学生最难以开启的“问题锁”。要想熟练开启这把锁,需要有一把“金钥匙”和开锁的高超技术。在此,笔者愿为因开启这把锁而苦恼的学生们提供一把“金钥匙”和开锁秘诀。
一、“金钥匙”的成分和制作
1.制作“金钥匙”的原材料成分:
(1)基本知识
(2)基本技能
基本的物理思维方法(如对称思维、极限思维、等效思维、假设法、图像法、整体法、特值法等)和技巧。
(3)辅助配料
勤奋加努力。
2.各成分配比:
基本知识∶基本技能=1∶1
3.“金钥匙”的制作工序:
(1)原材料的大量积累阶段:从高一入学开始至高考结束,自始至终要坚持不懈地积累。在平时的学习中,要作学习的有心人,及时记录和记忆基本知识并熟练掌握基本技能。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思考和学习的习惯,即在平时的学习中多注意教师对“关键词”(又称题眼)的解释,多体会、多积累“关键词”的含义,正确、全面、深入地理解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
(2)原材料的整合、匹配阶段:通过习题的演练将学到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明确和巩固,对于认知上的错误和不足作及时的修正和完善。这一过程与上一阶段是相辅相成的,是相伴而行的。即此阶段也是贯穿整个高中阶段。
(3)“金钥匙”的铸造成型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在高三阶段落实。对原材料的积累和基本整合之后,通过高三一年的总复习,要完成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细化、深化、全面化和系统化。做到知识掌握要全面,复习内容要全面,对常见的“题眼”(如匀速、静止、光滑、恰好、理想、直线运动等)要熟悉和理解。对物理思维方法要“心领神会”。
二、“开锁”秘诀
所谓“开锁”,就是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很多同学在物理学习过程中都有这样的感觉:就是看书和上课听讲,都能做得很好,但是一到自己独立做题就做不对、做不好或做不全。
出现上述问题的症结在哪呢?
问题之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积累不够或不到位。
问题之二:未掌握“开锁”的基本要领。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呢?
解决问题一的关键在于平时学习中的积累,而解决问题二则是“开锁”的重要一环。物理问题解决不好的主要问题在于“审题”。因此,所谓“开锁”的技巧,就是“审题”的技巧。“审题”不过关是制约很多学生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一个普遍的实际问题。“审题”不过关说到底就是方法、习惯不过关。
朱熹在《读书之要》中曾有读书三到之说法。我认为,要过物理“审题”这一关,应提倡四到,即眼到、口到、手到和心到。就是要做到“眼观”、“口读”、“手画”和“脑思”的全面综合。
“眼观”是前提:是从题目中获取信息的最直接的方法,也是解题的基础环节。
这一步一定要全面、细心。“眼观”时对题中关键性的词句要多加思考,搞清含义,全面分析出已知、未知的物理条件,特别是一些隐含的物理条件,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眼观”时不要急于求解,审题时看漏、看错、看不全题目中的条件,这是解题之大忌,也是解题中“无从下手”、“解答出错”的重要原因之一。“眼观”过程中,边思考、边联想,弄清题目中所涉及到的现象和过程,正确还原各种模型,找准变化量之间的关系。
“口读”是强化:可以小声读或默读,是强化认知、接受题目信息的有效手段,这是一个物理信息的强化过程。
它能解决看漏、看错、看不全题目、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有的同学看见难题、题目长的题有畏惧感、厌烦感或逆反心理,脑中“我做不出”、“我讨厌”的意念缠住了他们的思维,这时“口读”不失为一个摆脱这种困境的好办法。
“手画”是手段、是方法:就是对特殊字、词、句、条件可以用符号(如○●◇◆△▲■□~*___等)标注;对题目中出现的物理情景、物理模型画一些必要的草图和变化的流程。草画图形,要搞清楚物理过程,还原物理模型,找出题目的关键之处,这是解题中很重要的一环,也是解题的突破口之一。搞清楚物理过程必须认真审题,根据题中提供的各已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充分联想、分析、判断,运用“手画”方法画出草图以展示完整的过程图景,使得物理过程更为直观化、形象化。正确的草图,往往在百思不得其解时会带来一些灵感,为查找规律提供方便。“手画”是正确、全面分析问题的重要保障,提倡在平时的学习中尽量养成作图的习惯。
“脑思”是关键:做到以上几点后,下面就是充分挖掘大脑中所有储存的知识信息、方法信息,准确思考、深入思考、全面思考、快速思考,分析物理过程遵循的规律及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这一步要注意的是:
①对于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题目,求解起来不会太难,可以比较顺利地解决,但这时切忌掉以轻心,洋洋自得,因为这些题看似简单,但可能潜藏着小小的陷阱,稍不留意就会陷进去,可到头来却不知道为什么错了。
②解题时每个人都会遇到关卡,切忌一遇到困难就自乱阵脚,否则,就会越做越紧张,效果可想而知。
③遇到似曾相识的问题,不要“想当然”,不要“自以为是”,一定要注意习题条件的变化与出入。
④遇到从来没有碰到过的“题型”或一时无从下手的问题,千万不要以为自己一定做不出来!要抱着“我有能力解决”的想法去面对。尤其是近几年的实行“3+综合”高考模式的物理高考题难度远没有从前的难度大,因此,完全没必要有过多的畏惧感。从简单的方面考虑,将可以想到的步骤一步一步清楚地写下来,即使得不到最终答案,也可能会获得一些步骤分。其实,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原因不在于做不出难题,而在于做不对自己会做的题目,这儿计算错误,那儿题目看错,导致到处失分。
当然,每次考试,要打有准备之仗:深入、透彻、准确、全面地理解基本概念、基本规律;认真、扎实地进行全面复习,对所有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的网络,覆盖每一个知识点,不能有任何知识的疏漏;熟练掌握习题的处理中运用的一些科学的思维方法(如对称思维、极限思维、等效思维、假设法、图像法、整体法、特值法等);要胸有成竹、充满信心地走进考场。
这样,有了全面的知识、能力的准备,好的“审题”,科学的思维方法,规范、严谨的求解,再加上十足的信心,必然会考出理想的成绩。(共24张PPT)
高考如何规范
答题
一、实验题
错例:有些考生在答题中,明确写着:“忽略电源内阻……”.
注意:不能自己随意改变题目所给条件,或不合理地增加条件!
V
+
-
R
Rx
K1
K2
E
a
b
例(04年题)图中R为已知电阻,Rx为待测电阻,K1为单刀单掷开关, K2为单刀双掷开关, V为电压表(内阻极大),E为电源(内阻不可忽略) .现用图中电路测量电源电动势ε及电阻Rx .
(1)写出操作步骤:
(2)由R及测量的量,可得ε= ,Rx= .
1.注意审题.
2.不要画蛇添足.
错例:题目并未要求画出电路图,可是有些考生却画出错误的电路图.
例(04年题)图中R为已知电阻,Rx为待测电阻,K1为单刀单掷开关,K2为单刀双掷开关, V为电压表(内阻极大),E为电源(内阻不可忽略).现用图中电路测量电源电动势ε及电阻Rx .
(1)写出操作步骤:
(2)由R及测量的量,可
得ε= ,Rx= .
V
+
-
R
Rx
K1
K2
E
a
b
注意:题目未要求画的图、未要求计算的量,尽可能不出现在答卷上!
3.画电路的实物连接图时,连线必须接到端纽上.
错例:连线未接到该接的端纽上.
例:
4.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时要严格按电路图次序连接.
例:根据电路图(下图)在实物图上连线.
A
V
错误: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时未严格按电路图次序连接!
上图错误:电源位置与开关位置对调了!
5.画电路原理图时,连线不能断开,两支路相接处要加黑点.
错误:连线断开,两支路相接处未加黑点,不相接的两线相交处未成画弯形线.
错例:
A
V
RP
S
E
Rt
A
6.要用平时实验中使用过的仪器.
注意:只能用刻度尺测量h和l,不能用量角器测斜面的倾角.
例(01年题)……为了求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所受的阻力,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有 ;用测得的量及加速度a表示阻力的计算式为 .
正确答案:小车质量m,斜面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l及这两点的高度差h.
打点计时器
错答:小车质量m,斜面倾角θ; .
7.不能用题目所给的约值代入计算.
注意:一般地,题目所给的元件约值只供选择合适量程的仪器、确定元件的连接法(电阻串联或并联、电流表内接或外接等)时用,并不能直接用于最后的计算,也不能出现在表达式中.
例(03年题)要测量一块多用电表直流10mA档的内阻RA(约为40 Ω).除此多用电表外还有下列器材:直流电源一个(电动势E约为1.5V,内阻可忽略不计),电阻一个(阻值R约为150 Ω),电键一个,导线若干.要求:(1) 写出实验步骤.(2) 给出RA表达式.
正确答案: (1)……; (2)
错例:
8.表达式中不能出现字母(表示测量值)和已知数据相混,字母表达式后不应有单位.
正确答案:(2)
例(02年题)现有器材:量程为10.0mA、内阻约30Ω~40 Ω的电流表一个.定值电阻R1=150 Ω,定值电阻R2=100 Ω,单刀单掷开关K,导线若干.要求用这些器材测量一干电池(电动势约1.5V)的电动势. (1)按要求在实物图上连线.(2) 用已知量和直接测得量表示的待测电动势的表达式.
错例:
式中,I1是外电阻为R1时的电流,I2是外电阻为R1和R2串联时的电流 .
9.看仪表(仪器)读数时,注意有效数值及单位.
正确答案:8.473,mm
(8.472~8.474都给分)
例(02年题):用螺旋测微器(千分尺)测小球直径时,示数如图所示.这时读出的数值是 ,单位是 .
错例:8.471, 8.475; 0.008473 m
15
20
5
10
0
0
5
30
45
40
10.在方格纸上画实验直线图时,注意数据点用×号表示,所画直线应尽量使数据点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
例: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
×
×
×
×
×
×
V/V
I/A
错例:把各数据点一个一个地用直线连接
11. 字母、符号使用要规范,文字表述要准确.
错例3:把“闭合开关”(合上开关)写成“开启开关”.
错例1:把电压表符号 写成 .
V
U
把 电流表符号 写成 .
A
I
错例2:把热敏电阻符号写成 或 等.
正确答案:插上P3后,刚好能挡住P1、P2的像.
错例4:(04年题,测玻璃折射率)……若他已透过玻璃砖看到P1、P2的像,确定P3位置的方法是 ..…
P3
y
x
o
P1
P2
错误答案:(1)使P3刚好能挡住P1、P2的像.
(2)插上P3后,刚好能挡住P1、P2.
错误:文字表述不准确,胡乱使用字母、符号.
错例5: (03年题)要测量一块多用电表直流10mA档的内阻RA(约为40 Ω).除此多用电表外还有下列器材:直流电源一个(电动势E约为1.5V,内阻可忽略不计),电阻一个(阻值R约为150 Ω),电键一个,导线若干.要求:(1) 写出实验步骤.(2) 给出RA表达式.
错误答案:(1)用多用电表测电源的电动势.
(3)把多用电表与电阻R串联后与电表相接,测出电流值I.
正确答案:(1)用多用电表的2.5V直流电压档测电源的电动势.(2)用多用电表的×10Ω档测电阻R的阻值.(3)将多用电表置于直流10mA档,与电阻R及电键串联后接在电源两端,合上电键,记下多用电表读数I.
(2)用多用电表测电阻R的阻值.
1.解题要有简练而又准确的文字表述
需要作出文字表述的,通常有以下一些:
●选取的研究对象、物理过程(尤其是题目涉及多个物体或多个过程时)
●建立的坐标系或选定的正方向
●对自己引入的字母的意义的说明
二、计算题
●特殊条件(隐含条件、临界条件、几何条件等)的说明
●对结果的讨论
●结果是矢量时,对该矢量方向的说明
●所列方程的依据(定义、定律、定理)
●推理过程的必要说明
4.物理量要习惯使用通用字母.
●同类物理量一般用相同字母表示,可利用大小写或下标、角标加以区别
5.图文要一致.
注意:示意图虽不要求精确,但也不能出现科学性错误.
●题目已给出的字母,不要随意改变(改变时必须用文字加以说明)
3.不要随便跳步.
2.题目要求回答的问题,必须一一作答,不能遗漏,不能答非所问.
6.写方程时,首先要写出原理方程(定律、定理原始表达式),不能用变形式子代替或直接写出结果式.
如: 不能直接写为
另外,写方程时必须与题目所给出的具体物理情境相结合,不能只写出一般表达式.
如:带电粒子在不同磁场中运动时,有关表达式应为
不能只写出
这个一般表达式.
8.数值计算题,最后结果一般要先写出字母表达式,再代入数据进行运算.
如 可写为 不能写为
7.写分式时一般不要写成斜杠式(如写斜杠式,分子、分母必须分别用括号括起来).
9.运算中,结果要注意有效数字,中间步骤可不写单位,但结果物理量如有单位,必须写出单位.(字母表达式中不应出现单位)
10.要正确书写物理量单位的符号.
用人名命名的、由两个字母组成的单位符号,通常第一个字母用大写,第二个字母用小写. 如:Hz,Wb等
单位中大于106的词头字母用大写,小于106的词头字母用小写.
如MHz,kg,cm等
还有两个值得注意的地方:
①答题千万不能超出指定区域
②答题、画图要用深色笔
谢谢!2008年高考物理学史复习专题(粤教版)
梅州市丰顺县华侨中学 彭洪锐 2008.5
科学家 主要贡献
伽利略 意大利 1638年,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伽利略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17世纪)伽利略在教堂做礼拜时发现摆的等时性,惠更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历史上第一座自摆钟。(必修1第7页)伽利略针和单摆实验:把摆球拉到某一高度,用一根针多次改变小球的悬点,摆球能上升到原来的高度,得到与亚里士多德不同的力和运动关系的结论。(必修1第61页)伽利略在1683年出版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地研究了抛体运动。(必修2第1页)
牛顿 英国 1683年,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1687年,发表万有引力定律;
开普勒 德国 17世纪提出开普勒三定律;
卡文迪许 英国 1798年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必修2第50页)
多普勒 奥地利 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普勒效应
库仑 法国 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选修3-1第8页)
密立根 美国 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e=1.6×10-19C(选修3-1第19页3-5第50页)
富兰克林 美国 解释了摩擦起电的原因,通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选修3-1第4页)
欧姆 德国 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昂尼斯 荷兰 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焦耳和楞次 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1834年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
奥斯特 丹麦 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选修3-1第73页)
洛仑兹 荷兰 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选修3-1第85页)
笛卡儿 法国 第一个提到“动量守恒定律” (选修3-5第8页)
安培 法国 分子环形电流假说(原子内部有环形电流)
法拉第 英国 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使人类的文明跨进了电气化时代。(选修3-2第4页)在1821年,法拉第在重复奥斯特“电生磁”实验时,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台最原始的电动机。(选修3-1第85页)
亨利 美国 最大的贡献是在1832年发现自感现象
狄拉克 英国 根据电磁场的对称性,预言“磁单极子必定存在”。(选修3-1第77页)
麦克斯韦 英国 总结了电磁场理论,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同时指出光就是一种看得见的电磁波(选修3-4第56页)
赫兹 德国 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墨翟 中国 在《墨经》中记载了光的直线传播、影的形成、光的反射、平面镜和球面镜成像等现象,为世界上最早的光学著作
斯涅耳(数学家) 荷兰 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规律——折射定律
托马斯 杨 英国 在实验室用小孔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杨氏双缝干涉试验)
泊松 法国 观察到光的圆板衍射——泊松亮斑。泊松亮斑从反面证明了光的波动性。(选修3-4第94页)
汤姆生 英国 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葡萄干布丁模型),从而敲开了原子的大门
普朗克 德国 量子论的奠基人。为了解释黑体辐射,提出了能量量子假说,(选修3-5第31页)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
爱因斯坦 德国 提出光子说(科学假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提出的狭义相对论(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总结出质能方程: (2005年被联合国定为“世界物理年”,以表彰他对科学的贡献)
康普顿 美国 借助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解释了散射光的波长改变的现象(选修3-5第35页)
德布罗意 法国 提出了实物粒子的波动性――物质波( p为动量 p=mv)
普里克 德国 德国科学家发现了阴极射线。(选修3-5第48页)
卢瑟福 英国 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由实验结果估计原子核直径数量级为10 -15 m ;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该实验表明了原子内质量和电量的分布,并没有揭示原子核的组成),并预言了中子的存在
玻尔 丹麦 量子力学的先驱。吸取普朗克、爱恩斯坦的量子概念,提出原子结构的玻尔理论,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选修3-5第63页)最先得出氢原子能级表达式
贝克勒尔 法国 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也有复杂的内部结构
查德威克 英国 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中子(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由此人们认识到原子核的组成(选修3-5第69页)
居里夫妇 法国 发现了放射性更强的钋和镭。
伦琴 德国 发现X射线(伦琴射线)
再补充:
1、天体运动规律的发现过程(必修2第46-48页)
2、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必修2第51-54页)
3、经典力学的发展历程(必修2第99页)
4、19和20世纪之交,物理学三大发现:X射线的发现(伦琴)、电子的发现(汤姆生)和放射性的发现(贝克勒尔)
5、相对论的了两个原理?(必修2第105页)
6、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成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石。
7、人类对光的本质的认识过程:惠更斯――光是一种波;牛顿――光是一种微粒;麦克斯韦预言光是一种电磁波。
8、1932年发现了正电子,1964年提出夸克模型;
9、粒子分为三大类:媒介子,传递各种相互作用的粒子如光子; 轻子,不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电子、中微子;强子,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质子、中子;强子由更基本的粒子夸克组成,夸克带电量可能为元电荷的-1/3 或2/3
10、关于光的本质有两种学说:
一种是牛顿主张的微粒说:认为光是光源发出的一种物质微粒;
一种是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的波动说:认为光是在空间传播的某种波。
原子物理和原子核物理
一、“十大人物及九发现”
1.汤姆生发现电子,建立了原子的“枣糕模型”;
2.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3.卢瑟福通过α粒子轰击氮核,发现了质子;42He+147N→178O+11H(实验用放射源放出а射线)
4.玻尔提出了氢原子模型;
5.贝克勒耳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证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6.玛丽·居里和玻埃尔·居里(大居里)通过天然放射现象研究,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和镭及其衰变规律;
7.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铍核发现了中子;42He+94Be→126C+10n
8.约里奥·居里和伊丽芙·居里(小居里)用α粒子轰击铝箔,探测到中子和正电子,发现了放射性同位素;42He+2713Al→3015P+10n 3015P→3014Si+ 0+1e
9.爱因斯坦发现了核反应中的质量与能量的联系:质能方程E=mc2。
二、“四大核变”及应用
1.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包括α衰变和β衰变);
2.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包括质子、中子的发现和放射性同位素的发现);
3.重核的裂变(以23592U的链式反应为代表,可用于核能发电和原子弹);
4.轻核的聚变(以21H和31H的热核反应为代表,存在于太阳内部,可用于氢弹)。
【物理小知识】
1、生活中的力学单位(必修1第80页)
2、机械传动(必修2第29页)
3、比值法定义物理量(选修3-1第13页)
4、电容式传感器的原理(选修3-1第27页)
5、超导体材料(选修3-1第39页)
6、电饭锅的工作原理(选修3-1第56页)
7、集成电路引脚的识别(选修3-1第65页)
8、日光灯的工作原理(选修3-2第28页)
9、电感器的电感,所以电感在电路中有“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的作用。和电容器的电容,所以电容在电路中有“通交流、阻直流,通高频、阻低频”的作用。
10、蝴蝶的颜色――光的干涉(选修3-4第88页)
11、光谱分析及应用(选修3-5第58页)
12、考古钟――利用碳14的半衰期进行考古。(选修3-5第74页)
13、射线的应用及危害。(选修3-5第76页)
14、粒子物理学简介。(选修3-5第92页)
【考试说明中要求而平日里少考的内容】
1、自感和涡流:通过导体或线圈本身的电流改变,线圈本身就产生自感电动势,其大小与其自身电流变化快慢有关。由于导体在圆周方向可以等效成一圈圈的闭合电路,由于自感产生的自感电流就像一圈圈的漩涡,所以称为涡流。该电流可以使导体发热。
2、核力:一种区别于电场力和万有引力之外的只作用在核子之间的力。在约0.5×10-15m~2×10-15m的距离内主要表现为引力。大于2×10-15m就迅速减小到零;在小于0.5×10-15m又迅速转变为强大的斥力使核子不能融合在一起。
3、半衰期:原子核数目减少到原来一半所经过的时间,其衰变速率由核本身的因素决定。跟外界因素无关。
4、电磁波的发射——调制:将需要传输的信息转换成电信号“加载”在高频振荡电流上。
电磁波的接收——(1)调谐: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与接收的电磁波的频率相同。(2)检波:从高频振荡电流中“检”出它所携带的低频信号电流。它是调制的逆过程,所以也叫“解调”
5、光的偏振现象:具有特定振动方向的光称为偏振光。只有横波才是偏振光。
6、狭义相对论质速方程:(其中m0为物体的静质量)。
《2008年高考物理复习专题----物理学史》 第 1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