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物理试题Ⅱ质量分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08年高考物理试题Ⅱ质量分析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PEP)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9-05-20 15:2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08年高考物理试题Ⅱ质量分析
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 郭庆光(执笔)
齐齐哈尔中学 范玉琴
齐齐哈尔第一中学 吴建
齐齐哈尔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陈文
2008年高考全国理综试卷Ⅱ卷物理学科内容符合《考试大纲》的规定和要求。试题内容覆盖面广,突出了对中学物理主干知识的考查,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及原子物理各部分间的比例合理,突出了对学生基本学科素质和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加强了科学素养的考察,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特点。试题既保持了良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体现出命题的创新性和灵活性,但总体难度比2007年有所提高。
一、试题总体评价
1.试题的结构与近三年相比保持稳定
2008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Ⅱ卷)物理试卷与2007年理科综合(全国Ⅱ卷)物理试卷相比,试题结构没有变化,物理共12题,包括8个选择题和4个非选择题,共计120分。试题中力、电仍是今年考核的重点。试题中出现了多年未见的导体棒切割磁感线的单导轨问题。热学、振动和波、光学、原子物理、感应电流的图像问题仍采用选择题的形式,但万有引力的知识结合数形做为压轴题出现,还是给了我们一些启迪,其他内容知识点基本稳定。
2.试题难易比例基本合理
试题“易、中、难”所占分数比例基本合理,这是高考要求有较好区分度所必须的。其中,难度较小题、中等难度试题主要分布在选择题、实验题中,较难试题主要分布在计算题中,这样做符合题型功能特点,有利于考试的效度和评分的公平、合理。
3.试题难度有提高
知识覆盖面较大,试题在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核基础上,尤其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迁移(特别体现在第16小题上),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全面考查,对教学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与往年相比,今年物理试题难度有所增加,一是选择题中多选题比去年少了,打乱了学生对多选占一半且有三个选项的特点;二是对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要求高,如第21题,第24题;三是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要求高,如(第16题、第24题)。
4.中学物理各部分知识在考查中的占分情况
力学和电磁学依然是考查的重点,实验由去年的17分变为今年的18分,说明在逐渐增大实验比重,体现了物理课程注重实践的理念。其中实验题考查的还是“力学加电学”,力学是螺旋测微器的读数,电学是给了实物图要求画出电路图,并计算出考虑电表内阻和不考虑电表内阻两种情况,算出测量值,这样物理中的主干知识“力学与电学”占分比例高达85.1%。
二、试题分析及建议
各个部分的物理分值和所占的百分比如下图所示:
1.各个试题的得分情况
(1)客观题得分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正确率 67.33% 50.7% 94.7% 92% 66.7% 93.3% 16% 70%
半对 32% 2.7% 32%
失分率 0.67% 45.3% 5.3% 5.3% 33.3% 6.7% 52% 30%
(2)主观题得分统计
题号 22 23 24 25
满分率 24% 82% 18% 12%
优秀率 52% 85% 32% 16%
及格率 19.7% 92% 71% 31.3%
2.选择题重基础有梯度
知识内容 力学 热学 电学 光学 原子物理 实验
分值 53 6 32 6 6 17
占分比例(%) 44.2 5 26.7 5 5 14.2
选择题48分,占到总分的40%,依然是不定项选择。这种形式减少了考生猜测的成份,在考查对概念规律的理解运用上更加深入,也相应地提高了试题的区分度。知识点分布跟往年基本相同,其中选择题部分8道小题。其中热(14题)、振动和波(17题)、光(15题)、原(20题)各一题,力(16题,18题)、电(19题,21题)各两道题。振动和波单独列出了,实际也属力学,力学题里包括万有引力定律一题(20题)。
从难度上看,有三道题(14题, 17题,18题)属于难度较小题,两道(15题,19)属于中等难度题,三道(16题,20题,21题)属于难题。
各个试题我们都抽取了150分学生卷子进行分析,其中从总分432分到691分各个分数段均抽取了部分学生,从统计数据上符合学生的平均数据。
14题是考察热学的试题,学生掌握的好,选不全的48人占32%,正确率占67%。学生对热学的掌握准确,选不全的学生主要是因果关系表达上没有吃透。
15题考察光学中透射光线侧移量大小,分别考察红光或紫光在入射角不同的情况下通过同一介质侧移量谁大。学生错误率竟达45.3%,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折射率的概念、光路图、侧移量影响因素与那些因素有关理解不清楚,对光的折射还存在着思路不清楚,老师在以后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光路图教学规范。
16题考察物体的平衡问题,近几年高考中每年都设置物体的平衡或非平衡试题,考察矢量合成法则求出合力,结合物体运动对力和运动的关系进行考察,体现物理矢量的思想。本题难度较大,主要是学生受知识的负迁移影响,经常做的成题是一个物体在斜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与斜面的动摩擦系数和斜面夹角正切值相等,此题是两个物体叠放在斜面上而且分别和斜面的动摩擦系数不等,导致学生错误选择了C,而且学生对于不同摩擦系数的问题分析不够多,教师应加强这一方面的教学指导。
17题机械波每年必考题型。学生和老师都重视,失分较少。
18题考察机械能守恒问题,设置了学生熟悉的一个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两个物体,模型简单,解题思路清楚,学生很容易找到解题的切入点。但学生还是在能量应用中出现难点,没有领会出题者设置问题的目的,是物体离地面最高为多少。
19题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平衡,其受力必须考虑阻力。此题设置与16题的知识有相似之处,同一个试题中两次出现物体的平衡,只是受力和研究对象不一样,我个人认为不必要。但给我们一点启事,阻力问题的多变性教学要强调,增加物理分析的实效性。
20题考察对基本概念结合能的理解和应用,此题在150份试卷中,竟有52%出现错误,32%的选不全,只有16%的学生全对。错误的原因是对结合能的意义理解不透,2.22MeV能使质子和中子打开,但没有动能不能分开,所以学生很多都把选了B选项,导致失分。从考察的知识点上看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深挖基本概念,物理的很多命题都是源于对定义、定理和定律的理解。
21题电磁感应产生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在i-t图像中的特点。难度较小题分别是热学、力学、振动和波和原子物理,非主干知识所占比例大,主要考查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对运动规律的理解和对比。
中等难度题分别是光学、电学,考查了光在两种介质中传播影响侧移量的因素以及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平衡问题。
难题分别是力学、电学和原子物理,其中力学、第16题和电学的第21题属主干知识,力学题考查了对两个物体组成的连接体在斜面上匀速运动,但与斜面的滑动摩擦系数不一样,学生受一个物体在斜面匀速直线运动摩擦系数和斜面倾角正切值的关系的负迁移,使得这道题的难度加大。对知识的考查非常灵活,是一个很好的题目。电学题考查了电磁感应中的图像判断问题,要把物理理论与数学中的图像结合起来,分析清楚物理过程,结合物理理论,然后从数学角度,把物理过程和特点用图像展示出来。这两题均属于主干知识的应用。原子物理的20题,考察了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强调了对结合能的理解和应用,结合质量亏损、能量守恒,增加了试题的难度,尤其是对结合能概念的澄清,理解的难度,学生出现了很大的理解误区。实属非主干知识却是难点知识。
选择题对知识的考查及难易程度的安排都是恰当的,难度与2007年理科综合(全国Ⅱ卷)相比略大一些,与2007年不同的是多选题数目的突然减少了,选项最多就两个,2007年物理选择题中的多选题为5个,这样,在试题难度不变的情况下,思维定势对今年的选择题得分也带来了影响,很多考生一看多选题太少,加大了考生质疑机会,增大了考生失分几率。认为自己出问题了,从而无原则的改变答案,增加选项个数,降低了得分。这就要求考生在物理学习中要多思考,对知识的理解一定要准确、到位,其次多选题的数目及多选题在选择题中的排列都不确定,复习中不能形成思维定势。
非主干知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选择题中,但得分情况并不理想。这要求复习中要重视非主干内容,既不能投入太多时间,也不能不管,应引导学生掌握好该部分内容所介绍的现象、概念、规律及基本应用,充分备考。
3. 实验题(22题)分两问,共18分,第一问属于力学,占5分,第二问属于电学,占13分。实验题的考查,层次分明,实验能力考查减弱。第一小题螺旋测微器的读数考查学生基本仪器的使用能力,是对高中生的基本要求。出现了几年不见的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电表、秒表等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从试卷上看得分率较高,在看过的150份试卷中得只有21名学生出现错误,占14%,说明在高考的复习中重视了基本仪器的使用。 第二小题的第一问是通过时基电路画出电路与原理图,与以往试题恰恰相反,当然是在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第二问利用理想状态考查学生的串并联电路的概念;第三问则通过实际情况再次考查学生的串并联电的概念,但加大了难度,只有明白流过伏特表1和电阻箱的电流与流过伏特表2和被测电阻的电流相等,才有
从而得到
并且有一定的计算难度。由实物图连接分压式的电路图,学生出现的典型错误是原理图和实物图不能一一对应,学生明显是知道原理,但分压的方式正好和电路图相反,电路图只能得一半的分(Ⅲ)此问的计算结果表示比较复杂,学生的答案各式各样,
,,。
而标准答案是。
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书写规范,表述清楚。
该套题中的实验总体来说,结构合理,符合近年来的以电学实验为主,力、光实验为辅的格局,高考实验的选材发生了明显变化,由电学实验向力学实验转变,力、电并重。试题比较平稳,重视学生的实验能力。只要学生做过实验,认真思考过,实验题不难得分。虽然取材为学生分组或演示实验,但情景上经过了精心设计,部分试题在大纲规定的学生实验的基础上,要求设计新的实验方案,或者给出新的探究课题。体现了来源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对考生既考查了对原有实验的理解,又检验了考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同时对今后高中物理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计算题重过程重能力
计算题(23题,24题,25题)中有两道力学题(23题,25题),分值分别为15分、20分,一道电学题(24题),分值为19分,共54分。
23题考查力学中平抛运动模型、动量守恒、能量守恒。平抛运动的思想每年都在高考试题中出现,或平抛运动或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的类平抛。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结合了子弹打木块模型,属于建立基本模型、用基本方法解决问题的典型题,是一道很好的考查学生基本模型建立、基本方法掌握的试题,平时类似问题见得较多,考生在处理这道习题时应该很得心应手,关键是认真审题,规范列式,精确计算。该题为难度较小题,绝大多数考生都能得满分。
24题是以单导轨切割磁感线运动为背景的一道匀变速运动的问题,题干信息学生很熟悉,但试题通过在电路中加了一个可控的负载电阻,控制导轨做匀变速运动,以往导体棒切割是变加速运动,学生解题的思路基本上是用能量加动量,对学生对产生了有效的干扰,部分考生没有读懂题目,学生的平均速度思想不能迁移到平均感应电动势的问题上来,一般利用能量来解决该题,增加了计算难度,但因解不出方程而而丢分。本题也属典型模型,本身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但由于对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具有较好的选拔功能,但难度偏大。
25题是万有引力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的运动问题,本题考查的物理知识结合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这一题材,力求把物理知识和当前热点物理事件结合在一起。加强了学生对物理知识应用于实践,用于国家建设中,增强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同时利用月球围绕地球、嫦娥一号围绕月球运动设计太空运动模型,让学生真正把万有引力从地上带到天上,建立模型,运动实际运动结合数学平面规律,找到物理和数学的切合点,增加试题难度,提高物理试题选拔好学生的目的得以实现。此类模型是学生熟悉的,而数学知识的应用在这道题中就显得举足轻重了,找角度、找轨道半径、三角函数的应用、表达式的推导等等,不少同学没能得满分的原因不是物理原理分析不清,而是数学知识应用不好。该题属于难题。
三个计算题涉及力学中能量与天体运动的综合题、电磁学中有关导体棒切割生电、受到安培力影响运动的综合题,考查了主干知识,出现了常见计算题三个类型设置中的两类,对考生综合分析能力的考察比较全面,但因后两题对多地倾向于数学知识的应用且占分比例过高,导致高分段学生成绩略有下降,同时由于这些考生自信能够解出这样的题而费时过多。
全国理综试卷Ⅱ卷中的三个计算题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均考查的是基本模型的建立,基本方法的应用,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特点,尽管今年试题中对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计算量大,但复习中并不提倡过份强调过难过繁的数学计算,仍应注重物理情景的分析、物理模型的建立、物理方法的应用。
三、09高考物理复习思考思考
1、注重基础知识
从近几年的高考卷来看,高考中的试题覆盖面宽,以考查基本概念、规律、理论为主,运用的方法也是基本的思维方法,所以在教师在进行高三复习时,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复习,重点是做好系统的基础知识复习,在些基础上寻找一些思维变化与创新。
2、注重能力培养
物理是一门训练人思维的学科,从高考的趋势来看,死板的题型将会淘汰,灵活的题型会增多,今年的25题计算题就是一个很好的导向,对学生的基本概念的理解要到位,题20题选择题是一个信号,教师在教书的时候,应该有更多的思考,给学生以更多的启示。
3、不能放弃难题:高考必定是选拔考试
少了难题就少了选拔功能,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目标,从省一级重点中学来说,应该在复习课堂中有意识地进行难题渗透,要注意,不能就难题而难题,而是在渐进式教育中,适当的补充和强调。
4、关注课改方向
明年高考是新课改实施后的第一年,包含新课改思想的考题必定会占居较高的比例,其实,在08高考中,已经融合新课改的思想,如一题多解法、宏观模型法,计算估测法等都散发着新课改的气息,这些考题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科学性、前沿性与生活性的新课改方向密切相关。
5、注意考察学生的审题素养和数学计算能力
很多同学是读题素养不够,审题不清,造成理解不了物理模型,分不清楚物理过程,导致解不出来。也有绝大部分的学生是数学计算能力不够,数学建模能力、解题能力欠缺,如25题关于万有引力的应用,物理规律很多同学都能用出来,但在找数学关系建立模型过程中,光路图理解不了,角度找不清楚,导致失分,教师应在后续教学中加强数学建模的培养。
6、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总结
结合理科综合选择题的知识分布特点,做好非重点知识重点得分的梳理工作。可以建立“空提纲”,逐个回忆。然后,将手中理综试题中该部分的题目尤其是错题,重新做一遍,归纳一下常见的考题形式和考点分布。其他的非重点内容,如光学、原子物理、原子核物理,再如选择题出现几率很大的振动与波动、天体的运动等,均可以做此项工作,实现收缩复习,强化复习。
对于应用类的典型模型,应集中回顾,加以总结。如电子的几种发射方式,带电粒子的两种偏转———电偏与磁偏,电磁场组合与复合的几种应用模型,如:质谱仪、回旋加速器、等离子体发电机、速度选择器、霍尔效应、电磁流量计等。
实验复习。高中19个学生分组实验,应同上面所述,建立“空提纲”,可从实验原理、器材、步骤、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几方面逐个回忆。熟练之处,一笔带过,生疏之处,给予重视。对于设计性实验,可以归纳几个常见方向,例如以电学测电阻为核心,对各种方法进行归纳,寻找共性。
计算题部分,力和运动,功能关系,粒子的运动,电磁感应仍是重点。考生一方面可以对各部分的典型题型作一总结,另一方面可以手中的资料为凭借,选择十道左右“旧题”,重新训练,流畅思维,规范书写,控制速度。
指导学生以旧题为蓝本,不做难题,少做新题;以高考心态审题,切忌一目十行,做熟题时尤其要注意;不要分散注意力,不要想考试结果,不要想考试以后的相关安排;对于高考物理试题的难度,不要过多猜测。记住一点:人难我难,人易我易。要自信,但不要过分地要求自己。做题时要有适当的执著,既不能一条道走到黑,也不能蜻蜓点水;保证两天一份试卷,大部分比例应为做过的题目,也可有一定比例的新题,这样可以使几天后拿到高考试卷不感到手生,能找到感觉。
总体而言,今年的物理试卷的命题是比较成功的,有利于考查考生的物理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体现了高考择优选拔的作用,对今后的高中物理教学起到了较好的引领作用。
2008年12月12日
PAGE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