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课堂检测(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课堂检测(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6-16 08:58: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节 燃烧与灭火(一)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
一.单项选择
1.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一定要点燃 B.燃烧是发光、发热、冒烟的现象
C.凡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都叫燃烧 D.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2.要使可燃物燃烧,必须具备( )
A.较高的温度 B.充足的氧气
C.较高的温度,充足的氧气 D.温度达到可让物的着火点和充足的氧气
3.某物质在空气中当温度低于150℃时不能燃烧,则它的着火点( )
A.高于150℃ B.高于或等于150℃ C.为150℃ D.不低于150℃
4.打开一个装有液态空气的容器盖,并将一根燃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处,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燃着的木条熄灭 B.燃烧更旺
C.先燃烧更旺后熄灭 D.无明显变化
5.家庭使用液化石油气烧饭时,有时锅底会有一层黑色粉末,下列叙述不符合实际的是( )
A.燃气公司未把一些固体杂质去除干净 B.通气阀开得太大
C.通风孔太小,空气不足从而使燃气不能完全燃烧
D.通过调节点火开关的大小就可以改善
6.含有硫的煤,在火炉中如果不完全燃烧,则排放出能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 ( )
A.SO2和CO2 B.CO2和CO C.CO   D.SO2和CO
7.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 )。
A.氢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氧气
8.集气瓶内充满某种气体,是二氧化碳、氮气、空气中的一种。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一定是 ( )
A.二氧化碳 B.氮气 C.空气 D.氮气或者二氧化碳
9.下列情况下,白磷(着火点是40℃)能够燃烧的是( )
A.白磷放在39℃的温水里 B.白磷放在冷水里
C.白磷放在接近沸腾的热水中 D.白磷放在接近沸腾的热水中,并向白磷附近通氧气
10.在开篝火晚会时,为使木材燃烧更旺一些,通常把木材架起来燃烧,这是因为( )
A.木材是可燃物 B.散热快
C.使木材与空气充分接触 D.降低木材的着火点
二.填空题
11.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根据右图所示燃烧的条件填写:曹军的木船是 ,木船燃烧的条件是 、 。
1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时发生燃烧。当氧气充足时,可燃物 ,此时可燃物中的碳、氢元素分别生成 和 ;当氧气不充足时,可燃物 ,此时可燃物中的部分碳、氢生成 、 等有毒气体和小的 颗粒等物质。
13.在燃着的蜡烛火焰上方平置一块白瓷板,观察到的现象是 ,
这是由于蜡烛的 而引起的。
【拓展提高】
三.选择题(每题有1-2个正确答案)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缓慢氧化不发光,不放热 B.有氧气参加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C.要使可燃物燃烧,温度必须在着火点以上 D.铁生锈是一种缓慢氧化
15.下列有关一氧化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 B.一氧化碳是碳元素不完全燃烧的产物
C.一氧化碳中毒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D.一氧化碳可以作燃料
16.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相同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都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 B.通常状况下都是无色气体
C.都不能供给呼吸 D.都有毒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完全燃烧放热 ,不完全燃烧不放热
B.燃料的不完全燃烧、汽车排放的废气、煤气的泄漏增加了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
C.碳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
D.在使用的锅炉里鼓入大量的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可燃性
18.下列因素中影响可燃物燃烧现象的是( )
①可燃物的性质;②可燃物跟氧气的接触面积;③氧气的浓度
A.②③ B.①② C. ①③ D.①②③
四.简答题
19.(1)把一块棉布手帕浸入由2体积95%的酒精和1体积水混合而成的液体中,浸透后取出,轻轻拧干,用坩埚钳夹持点燃,并轻轻地来回抖动手帕,火焰熄灭后,发现手帕并没有被烧坏。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2)用火柴能点燃蜡烛,而不能点燃煤球,为什么?
20.木炭、镁条、氢气等许多物质都能在氧气中燃烧,其变化的本质和现象有不少共同之处,如:反应都需要点燃;生成物都是氧化物。请你再归纳出它们的三个共同点。
(1) ;
(2)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