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姓名 教师评价
第三节 氧气(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制取氧气的方法,知道其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法、催化剂
2、通过观察与实验,掌握研究化学问题的科学方法
3、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难点:
1.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2. 催化剂概念的理解
预习导学
1、检验某一气体是否为氧气方法是
2、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制取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
课堂展示:
知识点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探究一:
1、实验室制取氧气 ---- 选择合适的催化剂
取A、B两支试管,分别加入3ml~5ml的过氧化氢溶液
有无气泡产生
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
结论(有无氧气产生)
[实验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A试管的管口
?
?
?
[实验2]在B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
?
?
?
通过实验总结
你认为最适合于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做法是 、反应原理 。
2、催化剂: 。
注意:
(1)改变速率包括加快或减慢,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加快。
(2)MnO2不是专用催化剂。
(3)催化剂不能增多或减小生成物的质量。
实验探究二、制取并收集氧气
1、实验装置(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固液常温型
2、收集方法:
a、 集气法(原因 );
b、 集气法(原因 )。
3、检验方法: 。
4、验满方法:
a、用排水集气法时,如果 ,证明瓶中没有水,即已集满;
b、用向上排空气法时,用 ,若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5、放置方法:盖玻璃片并正放(依据: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6、实验操作步骤(H2O2分解为例)
(1) ;(2) ;
(3) ;(4) 。
归纳总结:
1、实验室制取气体一般思路和方法
(1).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
(2).根据气体性质选择收集方法、检验方法;
2、催化剂概念(强调“一变两不变”)。
当堂达标:
1、实验室制取氧气常用的药品是( )。
A.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B.过氧化氢溶液
C.过氧化氢溶液和碎瓷片 D.二氧化锰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 先加入药品,再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B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把带火星的木条接近瓶口,木条复燃,氧气已经集满
C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看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就立即收集
D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3、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
A 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B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D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4、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②催化剂就是MnO2
③催化剂加快了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④催化剂改变了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⑤催化剂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 C.只有①⑤ D.①③④⑤
5、(1)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它能跟空气里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现要收集一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
(2)氨气在常温下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的任何成分发生反应,要收集氨气可采用的方法是 ( )
A、向上排空气法 B、排水法
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D、向下排空气法
6、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③
(2)这七个装置示意图中,有一个装置是错误的,指出错误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少量氧气时,发生装置选用 ,收集装置采用 或 。反应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加快了H2O2的分解。
如需随时控制生产气体的量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 (填编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4)如用E装置收集O2,检验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5)若用装置F收集的氧气不纯,其原因可能是(请写两种原因):
① ②
(6)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上图所示的E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7)若装置B中反应很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________________。
A.控制液体滴加速度 B.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 C.加热反应物
(8)甲烷是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应选择 (填装置编号,下同),收集装置应选 ;
(9)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硫化氢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大,且能溶于水形成氢硫酸。实验室通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和稀硫酸混合,在常温下,通过发生反应制得硫化氢气体和硫酸亚铁。则制取硫化氢气体得发生装置为 ,收集装置为 。
8、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H2O2 生成O2 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主要过程:
【假设】H2O2 生成O2 的快慢与催化剂种类有关 A B
【 实验方案】常温下,在两瓶同质量、同浓度的H2O2 溶液中,
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MnO2 和水泥块,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
体积)O2 所需的时间。
【 进行实验】右图是他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图,
气体发生装置中A仪器名称是 ,
此实验中B处宜采用的气体收集方法是 。
【 实验记录】
实验编号
1
2
反应物
5%H2O2
5%H2O2
催化剂
1g水泥块
1gMnO2
时间
165秒
46秒
【结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 。
【 反 思】 H2O2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MnO2 或水泥块后反应明显加快,
若要证明MnO2 和水泥块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的 和 是否改变。
H2O2 生成O2 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帮助他们继续探究。(只要求提出一种影响H2O2 生成O2 的快慢的因素以及相关假设和实验方案)
【假 设】 。
【实验方案】
【课后反思】: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还有哪些疑问?说出来大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