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10.1压强(练习)
1.8N/m2=________帕斯卡,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中我们把刀口磨得锋利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工人师傅在螺母下垫一个比较宽的垫圈是为了________。
3.水平桌面上的面积为1m2,上面放着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 物体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0.1m2, 则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_________N, 对桌面的压强是_________Pa。
4.如图所示,正方体金属块重20 N,F恒为5 N,则支承面所受到的压力分别是: Fa=_____,Fb=_____,Fc=_____,
Fd=_______.并作出受力面的受到压力的示意图.
5.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将它沿虚线截去一半,则将发生的变化是( )
A.压力变小,压强不变;B.压力变小,压强变小;
C.压力变小,压强增大;D.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6.下列几种现象中, 不是为了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是的例子是: ( )
A、坦克装有履带; B、自行车轮胎上刻有粗花纹;
C、用细线切松花蛋; D、用宽带背书包
7.甲、乙、丙三个同种材料做成的圆柱体,高度相同,其质量的比是1:2:4,把它们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压强的大小: (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8.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的是 ( )
A.铁路的钢轨不直接铺在路基上,而是铺在枕木上 B.自行车的座垫下安装弹簧
C.把菜刀口磨得很薄,刀就容易切进菜里去 D.在烂泥地上垫上一块大木板,便于人行走
9.将一均匀长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5-1-13所示.若沿虚线切开拿走左上方的一半, 则长方体的密度、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力及压强的变化是 ( )
A.密度不变,压强不变,压力减小 B.密度减小,压强减小,压力减小
C.密度不变,压强不变,压力不变 D.密度不变,压强减小,压力减小
10.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SA<SB<SC),质量相同的A、B、C 三个金属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产生的压强 ( )
A.都相同 B. A的最大
C.B的最大 D. C的最大
11.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绵、砝码、木板)设计了如图(a)(b)两个实验,通过观察(a)(b)后得到“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此后小华把小桌挪动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如(c)所示。通过对(a)(c)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的知识分析:
(1)、小明和小华是根据 _________的现象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图(b)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强是Pb,图(c)中小桌对木板的压强是Pc,
则Pb_________ Pc(选“<”“>”“=”)
(4)、比较图(b) 和(c)可知,根据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强的大小需要满足的
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压强计算题
1.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站在水平沙面上,它的质量为400Kg,每只脚掌的面积为0.02m2,问:
(1)骆驼对沙面的压力为多大?
(2)骆驼站立时对沙面的压强为多大?
(3)骆驼的脚掌约为马脚掌面积的三倍,这么大的脚掌对它有什么好处?(g=10 N/kg)
2.如图所示,图钉尖端的面积是0.3mm2,图钉帽与手指的接触面积为42mm2,当手指用1.26 N的压力往木板上按压图钉时,
试求(1)手指受到的压强是多大?(2)木板受到的压强是多大
3.在封冻的冰面上,若人的每只鞋底面积是125cm2 求体重为500N的人恰好可以通过,
(1)冰面承受的最大压强是多少?
(2)此人站立在冰面上,此时冰面受到的压强为多少?
(3)如果每只鞋底面积是175cm2,体重为500N的人最多可以负重多少通过冰面?
4.质量为1 kg底面积为20cm2的物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将质量为0.5 kg底面积为 10cm2的物体B叠放在A上面,如图所示,求:
(1)B对A的压强为多大
(2)地面受到的压强为多大 (g=10 N/kg)
5.用一种厚度为8cm,密度为2.5×103Kg/m3的长方形砖砌墙,水泥砂浆的密度也为2.5×103Kg/m3。若施工要求墙体对墙基的压强不得超过4.9×105Pa,求此墙高度不得超过多高?
6.在海滩上发现了留在案发现场的罪犯清楚的站立的脚印,公安人员立即用蜡浇注了一个鞋模,测量到鞋模的平均厚度为3cm,质量为675g,又经测试达到脚印相同的深度的压强为15000Pa,则罪犯的体重为多少?(蜡的密度为0.9×103Kg/m3)
2题
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