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31中2008-2009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丹东31中2008-2009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9-06-11 21:3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丹东31中2008——2009学年度(上)期末质量检测
高一物理试卷
注意: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只交答题卡。
1、关于惯性有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力
B 速度越大物体的惯性也越大
C 无论在什么地方,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D 同一物体在地球上的惯性比月球上大
2、关于速度、加速度、合外力的关系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越大,则加速度越大,所受合外力也越大;
B、物体的速度为零,则加速度为零,所受合外力也为零;
C、物体的速度为零,则加速度可能很大,所受合外力也可能很大;
D、物体的速度很大,则加速度可能为零,所受合外力也可能为零.
3、假设汽车紧急刹车后所受到阻力的大小与汽车的重力大小相等,当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时突然刹车,他还能继续滑行的距离约为
A 40m B 20m C 10m D 5m
4、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大小分别为2N,3N和4N的三个共点了力的作用,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
A 0 B 2m/s2 C 4m/s2 D 5m/s2
5、手托着书使它做下述各种情况的运动,那么。手对书的作用力最大的情况是
A 向下的匀加速运动 B 向上的匀减速运动
C 向左的匀速运动 D 向右的匀减速运动
6、质量为m的木块位于粗糙水平面上,若用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拉木块,其加速度为a1,当拉力方向不变,大小变为2F时,木块加速度为a2,则
A a1=a2 B a22a1 D a2=2a1
7、用3N的水平恒力,在水平面拉一个质量为2Kg的木块,从静止开始运动,2s内位移为2m,则木块的加速度为
A 0.5m/s2 B 1m/s2 C1.5m/s2 D 2m/s2
8、如图,在一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m1>m2)随车一起匀速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不考虑其它阻力,设车足够长,则两个小球
A 一定相碰
B 一定不相碰
C 不一定相碰
D 难以确定是否相碰,因为不知小车的运动方向
9、如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1,m2的木快A和B之间用轻弹簧相连,在拉力F作用下。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突然撤去拉力F,此瞬间A和B的加速度为a1和a2,则
A a1=a2=0 C a1=m1a/(m1+m2) a2=m2a/(m1+m2)
B a1=a, a2=0 D a1=a, a2=-m1a/m2
10、如图,自由落下的小球,从开始接触竖直放置的弹簧到弹簧的压缩量最大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及所受合力的变化情况是
A 合力变小,速度变小
B 合力变小,速度变大
C 合力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D 合力先变大,后变小,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二、实验题
11.(1)用斜面、长木板;薄木垫、小车、砂桶及沙、砝码等装置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 1 )实验中砂桶及沙的总质量m和小车与砝码的总质量M间必须满足_______________

(2)按实验要求装置好器材后,应按一定步骤进行实验,下述操作步骤的安排顺序不尽合理,请将合理的顺序以字母代号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A、保持砂桶里砂子的质量不变,在小车里加砝码,测出加速度,重复几次。
B、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砂桶里砂子的质量,测出加速度,重复几次。
C、用天平测出小车和小桶的质量。
D、平衡摩擦力,使小车近似做匀速直线运动。
E、挂上小桶,放进砂子,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放开小车,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F、根据测量的数据,分别画出a-F和a-1/m的图线
实验得到如图 (1)实验中一条打点的纸带,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且间距s1、s2、s3··· s6已量出。
(3)请写出三个不同的计算加速度的表达式。
(4)图2(a),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画出的a-F图象,图象表明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何解决这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F图象如图2(b)所示,说明两个同学
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并比较其大小。
(6)利用图象处理数据是一种常用的重要的方法,在本实验中,验证a 与M的关系时,作出的是a-1/M图象,而不是a-M图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题:(90分)
12. 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μ=0.2,现在对物体施加斜向下的推力F,F与水平面的夹角α=37°。已知F =10N,m=1kg,物体在向右运动。则物体的加速度为多少?(g取10m/s2)(保留一位小数)。
13.一物体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轻轻推动一下,恰好能沿斜面匀速下滑,则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素μ是多少?若给物体初速度v0,使它沿此斜面上滑,则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为多远?
14. 质量为m1=0.3kg的物体A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2=0.2kg的物体B置于A的竖直前壁上。如右图所示,AB间摩擦因素 =0.5 .今用F=15N的水平推力推A,求A对地面的压力。(g取10m/s2)
15.小明在假期中乘火车外出旅游。在火车启动时,发现悬挂在车厢顶上的小物体向后偏离竖直方向约14o角,这时小物体与车厢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如图所示。他通过随身带的便携计算器求得tan14o≈0.25。(g=10m/s2)
(1)求火车的加速度
(2)算出火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到180km/h,所需的时间
16、质量m=2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今对其施加一个F=18N的水平向右的力作用t1=2s,然后撤去该力,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求物体从开始运动到停止,发生的总位移是多少?
17.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的倾角θ=370,从A端到B端的长度为16m,传送带以V=10m/s
的速度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在传送带上端A处无初速地放置一个质量为0.5kg的物体,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求物体从A端运动到B端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丹东31中2008——2009学年度(上)期末质量检测
高一物理试卷答题卡
班别_______ 学号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_
选择题(共40分。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答得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实验题(20分)
11.(1)________________
(2)①___②__③_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_⑥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90分)
12. (12分)
13. (14分)
14、(14分)
15. (16分)
16(16分)
17(18分)
丹东31中2008——2009学年度(上)期末质量检测
高一物理试卷答案
1 C 2 CD 3 B 4 ABC 5 D 6 C 7 B 8 B 9 D 10 C
11. (1)M 》m
( 2 )C、D、E、A、B、F(A、B的顺序可以互换)
(3)a=(s2-s1)/T2; a=(s4-s1)/(3T2); a=[(s6+s5+s4)-(s1+s2+s3)]/(9T2)
(4)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
在长木板的不带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上一块薄木块,反复移动木块的位置,直至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保持匀速运动状态
(5)质量不同,M乙〈 m丙
(6)简单、直观
12. 4.8m/s2
13.【解】:1):受力分析得:mgsinθ=μmgcosθ
μ=tanθ ?
2):物体沿斜面上滑的加速度为:
a=-(sinθ+μcosθ)g ;
由导出公式Vt2-V02=2aS得:
02-V02=-2(sinθ+μcosθ)g S
S= V02/2gsinθ
14. 【解】:对A、B组成的系统:
对于B;N=m2a=0.2×30N=6N
最大静摩擦力
B的重力m2g=2N,小于最大静摩擦力,AB相对静止,AB间静摩擦力f等于使AB发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即等于B的重力,f=m2g=2N .所以A对地面的压力为:F压=m1g+f,=5N
15.(1)2.5m/s2
( 2 )20s
16. s1=12m; s2=24m; s=s1+s2=36m
17. t1=1s; t2=1s; t=t1+t2=2s
F
A
B
S1
S2
S3
S4
S5
S6
a


F
a

(a)
F
(b)
图2
a
F
θ
B
A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