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合唱
学前导读
学点聚焦
1. 学会本课生字。
2. 读懂课文内容,积累优美词句,感受乐曲《黄河大合唱》的磅礴气势和抗日军民的昂扬斗志。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六、七、八段。
课文点睛
课文既写了演唱《黄河大合唱》的情景,又写了抗日部队奔赴前线的场面,表现了《黄河大合唱》的磅礴气势和抗日军民的昂扬斗志,热情激昂地颂扬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词句鲜活生动,气势恢弘,富有感染力。
辞海潜游
多音多义词
数 ① shuò 数见不鲜
② shǔ 数落
哑 ① yā 哑哑(象声词)的学语
② yǎ 哑然
正 ① zhēng 正月
② zhèng 正常
词语理解
咆哮páoxiào①猛兽怒吼:狮子在咆哮。②形容人的暴怒喊叫。③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黄河咆哮。/在拳击比赛中,不时会听到出拳声和拳手如雷的咆哮声。
深情 :shēn qínɡ 1.谓感情深沉。 2.指隐藏很深的真情。 3.深厚的感情。
迥迥:iǒng jiǒng形容目光明亮有神采。
凝聚 :nínɡ jù 凝结;集中:战斗力凝聚不散|大家的眼光凝聚在一点|这衬衫,凝聚着敬爱的周总理对工人群众的阶级深情。?
焦灼:jiāo zhuo着急:焦急|焦躁|焦灼。
迫不及待:pò bù jí dài 迫:紧急。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他~地推开门,走进屋去。
投入:tóurù ①投到某种环境里去。②聚精会神地做某事。③指投放资金。/同学们来到山坡上,立刻投入到了紧张的植树劳动中。
近、反义词
近义词:毕竟──究竟?陶醉──沉醉?苏醒──清醒 恬静──舒适?寄居──借居?恐惧──惧怕
反义词:荒芜——繁华 燃烧——熄灭
稀少——繁多 危险——安全 窄——宽 急——缓
难句解析
1、“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愤怒的情绪、坚定的节奏,有力地表现了游击健儿的英勇气概,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
2、“朋友,你到过黄河吗?……”
由一个深情的发问引入对演唱情景的描写,并且由这声音,联想到了黄河河畔散发着淡淡清香的枣花,旋转奔流的雄浑河水,目光炯炯的船夫和艄公……
3、“风在吼,马在叫……”歌声好像在为这支部队送行。
那轻而急促的脚步声让人感受到了紧张的气氛,对战士战斗准备和神态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了他们的刚毅与沉着,作者由此展开想象,描绘了一幅在田间、地头的热烈的战斗场面,振奋人心。其间还穿插了对林中合唱的描写,“风在吼,马在叫……”好似战斗的号角,烘托出一种波澜壮阔的宏伟场面。
探索魔方
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3段):课文以歌词引出《黄河大合唱》,引出“我”对1941年在太行山的一座核桃林中,第一次听到这首歌的情景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4段):是对合唱队进行描写。
第三部分(第5段):描写了“奇特”的乐队。
第四部分(第6、7、8、9段):通过作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不仅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烘托了气氛,深化了主题,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第五部分(第10~11段):写抗日部队奔赴前线的场面。
品读赏析
特别是描写演唱部分,先描写合唱队员“目光闪闪”、“神情严峻”,乐队“奇特”,再描写演唱情景,中间穿插作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在写抗日部队奔赴前线的场面时,那轻而急促的脚步声让人感受到了紧张的气氛,对战士战斗准备和神态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了他们的刚毅与沉着。在作者的联想与想象中,感受《黄河大合唱》的磅礴气势和抗日军民的昂扬斗志。
课文链接
《黄河大合唱》:是我国合唱音乐的一座光辉的里程碑,也是我国大型音乐作品的典范之作。它创作于1939年3月,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作品用感情饱满的笔墨,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歌颂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祖国。作品以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热情地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以他不可遏制的创作热情,仅仅用了6天时间,就完成了这部巨作的初稿。
课后题解
第一题要在朗读中发挥想象,感受《黄河大合唱》的气势。并背诵相关的段落。
第二题可联系上下文勾画出相关的语句。
第三题要与正常乐队中使用的乐器来比较,就可看出其奇特。
开心演习
智能达标
一、结合课文,解释下面词语意思:
屏风 刀山火海 严峻 死寂 澎湃 精悍 焦灼 迫不及待
二、照样子,成语接龙。 例:洗心革面 → 面目全非 —→ 非同小可—→ …… 1、喜笑颜开→(开天辟地 )→( 地大物博 )→(博大精深 )→(深不可测 ) 2、跋山涉水→(水滴石穿 )→( 穿壁引光 )→( 光明正大 )→( 大名鼎鼎 )
拓展达标
三、仔细读课文第10、11段,体会下面的句子。
1、“大道上传来了沙沙的声响,仔细听去,才觉出是脚步声。”
2、“几百个人,脚步轻得就像蚕咬桑叶。”
3、“小伙子们背着满袋手榴弹、鼓鼓的子弹袋,脖子上挂着一条干粮袋,皮带上系一双草鞋,一个个那么轻便、利落、敏捷。”
4、“一双双眼睛那么机警而深沉:闪射着投入激战前的焦灼和快乐,迫不及待的复仇意志,可以忍受巨大考验的刚毅火花。”
5、“明天,在那稠密的青纱帐里、地道里、田埂上,就会有无数的人们,在小号的号音中,‘挥动着大刀长矛’,跟在部队后面,唱着雄壮的歌曲,迎接战斗!”
创新达标
四、《黄河大合唱》是我国合唱音乐的一座光辉的里程碑,也是我国大型音乐作品的典范之作。作品用感情饱满的笔墨,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歌颂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祖国。作品以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热情地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请你发挥自己的感想,写一写自己对这首音乐的理解。
参考答案
一、屏风:用来隔断视线或挡风的用具。这里把茂盛的“核桃林”比作屏风。刀山火海:比喻非常危险和困难的地方。严峻:严厉,严肃。死寂:非常寂静,没有一点声音。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比喻声势浩大,气势雄伟。精悍:精明能干。焦灼:非常着急。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二、1、开天辟地 地大物博 博大精深 深不可测 2、水滴石穿 穿壁引光 光明正大 大名鼎鼎
三、1、2:那轻而急促的脚步声让人感受到了紧张的气氛和战士们坚定的信念。
3、4:战士们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沉着刚毅,蓄势待发,随时都可以投入战斗,经得起任何巨大的考验,斗志昂扬,英勇无畏。5、这是作者展开的想象,战斗的号角已经吹响,中华儿女英勇无畏,不可战胜。作者描绘了一幅在田间、地头战斗的热烈场面,热情地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