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5.古诗两首 名优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5.古诗两首 名优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6-18 16:30: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古诗两首惠春江崇晓景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其诗取材广泛,想象丰富。作者简介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宋】苏轼注释:蒌蒿:一种野生的植物。
芦芽:芦笋。
欲:将要。
上:逆江而上。诗意理解竹林外有盛开的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子最先得知。
蒌蒿已经遍地芦苇才刚刚吐芽,
正是河豚将要沿江而上的时候。
“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
诗说明了什么道理?凡事都要亲身体验,
才会有真实的感受。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首著名的题画诗,作者因为懂画、会画,所以他能紧紧抓住惠崇这幅《春江晚景》的画题画意,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早春江景的优美画境,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1、试着画出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象。
2、抄写生字,背诵诗歌。课堂作业清 明杜牧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唐代晚期的著名诗人。人们把他和杜甫并提,称他为“小杜”,称杜甫为“老杜”。杜牧有不少描写山水风光的小诗,明朗秀丽,清新自然,深受读者喜爱。作者简介 据历史记载,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寒食节这一天,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禁止生火,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 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唐】杜牧1、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约在阳历四月五日左右。
2、欲断魂:指心里忧郁愁苦,就像失魂落魄一样。
3、遥指:指向远处。
4、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
5、借问:请问。注释:诗句理解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
路上行人失魂落魄。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
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小村。 从诗歌中我们能看出诗
人怎样的心情? 诗人心情忧郁愁苦,对亲
人无比思念。拓展作业1、搜集其他描写清明的诗歌。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