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Ⅰ人教新课标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课件(31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必修Ⅰ人教新课标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课件(31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6-18 21:45: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 1999年,先是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的“千年第一思想家” 这一命题进行了校内的征询、推选。投票结果是马克思位居第一,而被习惯公认第一的爱因斯坦却屈居第二、牛顿和达尔文分列第三、四名。随后,英国BBC广播公司,又以同一命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思考:马克思有何贡献,为何得到如此高的地位?千年第一思想家 【答案】因为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第18 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 空想社会主义一、空想社会主义与工人的觉醒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材料二 19世纪中期英国社会财富分配情况材料三 英国人欧文的“新和谐公社”蓝图【思考】根据材料,指出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发展、社会进步、人际关系有何影响。【答案】①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②工业革命造成社会财富的大量集中,形成社会两极分化;③英国人欧文等人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非常不满,从而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固有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经济危机 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同时也使资本主义的弊端充分暴露。说明资本主义社会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于是,出现了各种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也是其中之一。资本主义弊端的充分暴露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经济前提。 [总结]【课堂讨论】 工业革命的进行在带来物质资料丰富的同时,也加剧了贫富分化。空想社会主义探索了工业文明的进步与贫富分化加剧如何协调的方法与道路,圣西门主张未来社会应实行实业制度,被公认为“工业社会”的最早预言家;傅立叶主张和谐制度,主张阶级调和与合作,倡议组建名为“法郎吉”的协作社;英国的欧文,在美国印第安那州筹建了“新和谐公社”,实行生产工具公有、按劳分配、共同劳动、人人平等、民主管理等原则,但是后来“新和谐公社”瓦解了。 【讨论】你怎样看待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代,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对解决社会问题的设想和看法?对资本主义你有何不同的认识和看法?【参考答案】由于资本家投资的目的是获得利润,不是追求平等和公正的理想社会;资本家利润的实现加剧了贫富分化,使社会处于一个更不平等的社会现实之下。所以,在这种制度下,谈平等与公正是不现实的。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阶段,它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具有局限性。英国思想家柯尔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中写道:“无论是圣西门、傅立叶或欧文,都根本没有想到资本家和工人之间作为两个在经济上对立的阶级和阶级斗争,更没有想到实现他们的计划要牵涉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大规模斗争。”作者指出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缺陷在于
A.对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视而不见
B.没有对未来社会进行规划
C.未从革命或阶级斗争的角度思考
D.对资本主义制度缺乏深刻的批判
【解析】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揭露,对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深恶痛绝,A、D两项错误;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提出了各种设想,B项错误;材料强调了阶级斗争和革命的重要性,而空想社会主义者没有从革命或阶级斗争的角度进行思考。
【答案】C【例题展示】2.三大工人运动 英国宪章运动 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思考】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请列举19世纪前半期工人运动的具体史实,试归纳其特点,并分析这些工人运动失败的原因。 【答案】
史实: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三大工人运动,即法国里昂工人的武装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特点:独立的政治斗争。
原因: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二、《共产党宣言》的问世1.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提出问题】请学生阅读教材,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理论来源并阅读教材85页“历史纵横”资料中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的理论。对人类优秀的思想成果,我们应持什么态度?【答案】理论来源: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态度:应批判性吸收。 【总结】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①经济前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危机周期发生,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 。(根本条件)
②阶级基础: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使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③思想基础:19世纪早期人类三大优秀理论成果。
④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与革命实践。英国著名思想家卡尔?波普尔认为:“马克思试图用所谓‘阶级境况的逻辑’来解释工业体系的制度运行,尽管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也忽视了这种境况的某些重要方面,在我看来……至少他对工业体系的那个阶级所作的社会学分析,是令人钦佩的。”这表明
A.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学说持肯定态度
B.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工业社会产生的结果
C.实事求是的态度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
D.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完善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用阶级斗争学说诠释“工业体系的制度运行”,说明马克思主义是工业社会产生的结果。
【答案】 B【例题展示】 2.《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及意义材料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问题】依据材料,指出《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案】①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②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③无产阶级对革命充满必胜的信念。《共产党宣言》中说:“你们(资产阶级)责备我们(无产阶级),说我们要消灭你们的那种所有制。的确,我们是要这样做的。……无产阶级……通过革命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并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这段话
A.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B.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
C.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D.描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的美好景象
【解析】 材料中“通过革命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并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表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答案】 C【例题展示】 三、巴黎公社【创设情境】
马克思说:“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 也就具有自发性、偶然性,并不是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结果。”1.巴黎公社成立的历史背景【问题】巴黎公社是在什么样的特殊条件下爆发的?【答案】①国际背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普法战争,法国战败。 ②国内背景:临时政府对外投降,同德国签订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对内准备解散巴黎人民的武装,直接原因是临时政府企图夺取蒙马特尔高地等处国民自卫军的大炮。法国菲利普?埃尔朗热在《克雷孟梭传》中写道:“公社委员会的大部分成员如果想到有朝一日,人家会说他们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一定会大吃一惊的。”作者认为
A. 巴黎公社是各种因素的综合产物
B. 巴黎公社受马克思主义影响
C.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
D. 巴黎公社是工业革命的必然结果
【解析】巴黎公社革命运动是在当时法国内外各种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是多种因素综合的产物,公社成员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会创造历史,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例题展示】2.巴黎公社的成立及采取的革命措施【答案】①巴黎公社的措施(略)。②其性质为无产阶级政权。亚当?斯密主张:“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然而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却与之背道而驰。”为实现这一目标,率先进行的实践是
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 巴黎公社
C.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实践
D. 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工人运动
【解析】“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与共产主义思想有一致性。而巴黎公社的建立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故B正确。
【答案】 B【例题展示】3.巴黎公社的失败及其历史意义材料
1.“法国整个资产阶级、所有的地主、工厂主都联合起来反对公社,他们层层包围了半个巴黎(另一半被德军包围)。” ——列宁
2.“当凡尔赛在磨刀霍霍时,巴黎却沉浸在起义胜利的欢乐中,他们认为继续向凡尔赛进军是在挑起内战。”
3.“一些大炮在寻找他们的炮架,而在不远处,炮架却在哭着寻找他们的大炮。”
4.“银行是全部资本主义生活的神经,而公社不愿给人留下强盗、小偷的印象,在斗争的中途停了下来,没有剥夺剥夺者(法兰西银行)。”
5.“在一个农民的国度中无产阶级革命的独唱,就会变成哀歌。”
【答案】
失败原因:
⑴主观原因:①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②没有同外省革命者取得联系。③没有建立工农联盟。④没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⑵客观原因:临时政府反动势力强大,普鲁士军队协助法国临时政府。
(3)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生产力尚未发展到铲除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历史意义(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3)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
(4)体现了无产阶级大无畏的革命战斗精神。 经验:坚持暴力斗争;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实现无产阶级专政。
教训:必须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必须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争取广大人民的支持。【例题展示】一名记者在巴黎公社失败后写道:“……血腥镇压非常彻底,象这样杀死所有敢于反抗者的流血事件,将推迟下一次革命爆发的时间……旧社会至少为自己又争取到了二十年的和平时间……”确切地说从中吸取的教训是
A.兵民是胜利之本
B.宜将剩勇追穷寇
C.坚决御敌于国门之外
D.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解析】巴黎公社错误地始终采取防御政策,没有利用多种机会去消灭凡尔赛反革命力量,结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获得喘息的机会,不惜血染巴黎。
【答案】 B本课知识结构1.某西方学者评论说:“他们虽然有社会变革的方案,但并不期望和打算通过无产者的起义来实现社会变革……实际上,他们几乎没考虑过自己精心制作的蓝图如何才能付诸实践。”该学者评论的是
A.科学社会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旧三民主义 D.空想社会主义
2. 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欧美各国匆忙救市时,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即对资本主义进行过无情鞭挞的马克思,却在欧洲重新风行起来。马克思“重新风行起来”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制度已走向衰落
B.欧洲一些国家的领导人追捧马克思
C.实行社会主义可以避免经济危机
D.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课堂练习3. 马克思称赞巴黎公社的领导者说:“这些勤务员经常是在公众监督之下进行工作的”;他们“公开地、老老实实地办事,……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活动,不自命为绝对正确,没有文牍主义的敷衍拖拉作风,不耻于承认和改正错误。”对以上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A.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思想
B.说明公社领导人的权力得到监督及民主务实作风
C.表明法国整个国家政权机关已变为“社会公仆”
D.体现了巴黎公社是一次成功的无产阶级革命
4. 1871年4月17日,当巴黎公社战士还在浴血奋战时,马克思就在写给路库格曼的信中指出,不管这件事情的直接结果如何,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起点毕竟是已经取得了。马克思在信中说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起点”的依据应该是
A.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C.成功地动员了广大农民群众参加战斗
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课堂练习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这种历史情况也决定了社会主义创始人的观点。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1)材料中“社会主义创始人”指的谁?根据上述结论简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1)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
经济条件: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带来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同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使马克思能够从内部揭露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到灭亡的规律。
阶级条件: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指导。【参考答案】材料二  下图是1909年法国雕塑家沃蒂耶在贝尔?拉雪兹公墓创作的一座浮雕作品。一位袒胸身着长裙的妇女,中弹后仰,像神圣的天使般深情地张开双臂,像慈祥的母亲悲痛欲绝地拼死庇护着身后若隐若现的受难者,墙面上弹痕累累。雕塑下面刻有雨果名言:“我们所要企求于未来的是公正,而不是复仇。”雕塑取名为《献给历次革命受难者墙》。有人解释说,这位母亲护卫的人群正是巴黎公社社员,她体现了法国母亲无私的爱。于是,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把它称作“公社社员墙”。但令人奇怪的是,当这座浮雕揭幕以后,当时幸存下来的巴黎公社社员都一致否认它是“公社社员墙”,也从不去那里拜谒献花。(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幸存下来的巴黎公社社员拒绝承认它是“公社社员墙”?简述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2)拒绝承认的理由:① “公社社员墙”不能展现无产阶级英勇斗争精神;②是“《献给历次革命受难者墙》”而不是单纯纪念巴黎公社;③不主张暴力革命;④“受难者”包括敌对双方,作者站在阶级调和立场上,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观点。
历史意义: ①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②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③显示了真正的人民当家作主的趋势;④体现了无产阶级大无畏的革命战斗精神。【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