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了解电路
第二节 让电灯发光 导学提纲
【导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电路的组成,形成电路的概念。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分析归纳能力、竞争意识、合作精神与安全操作意识。
2、了解通路、开路、短路,认识短路的危害。
3、通过实物认识电路元件及其符号,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学习的内容有1、电路的概念: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组成的 电流路径就称电路。2、电路各部分的作用:电源(提供电能、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导线(输送电能)开关(控制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3、电路的状态: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断路(某处断开的电路)、短路(不经过用电器的电路)4、电路元件符号 5、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画出表示电路的连接情况的图。电路的状态和电路图是重点。
【预习感知】
一、电路的组成
请说出电路的概念和电路的组成有哪些?
观察教室内的电路说出:供给电能的是 ,输送电能的是
利用电能的是 ,控制电能的是 。一个电路由 、
、 、 四部分组成。我们生活中见过的电源有哪些? 开关有哪几种 电线有哪几种? 用电器有哪些?
电池是我们生活中的常用的直流电源,电池有两个电极, 。 电流是怎样形成的?电荷的 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人们把 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二、通路、开路、和短路
处处连通的电路是 ,某处断开的电路是 ,短路是
。晚上教室内的灯亮了这是个 ,白天灯都不亮
这是个 电源绝对不允许发生 ,因为放电电流太大会 。
三、电路图
1、电路元件符号:阅读课本,熟悉电路元件的符号
2、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 就是电路图。请画出手灯电路图。
3、画电路图时一定要和实物图的顺序一致,画出的电路图要对称、规则。
4、连实物图时一定要先把开关断开,再顺着电流的方向逐个连接。
【双基训练】
1、连接电路时绝对不允许用导线 ,以免发生 ,
烧坏电源。
2、用电器是把 能转化为 能的装置。开关的作用是 ,
导线的作用是 ,电源的作用是 。
3、在家用电器和电子仪器中会用到许多集成电路,它是应用
技术制成的特殊电路,由于这个电路的 大大缩小,实现了电器
的 化, 化。
4、根据所给的符号写出电路元件的名称。
(1) (2) (3)
(4) (5) (6)
5、要在电路中得到持续的电流,电路中必须有 ,并且电路必须 。
6、如图13—1所示的电路中,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方向是从 到 ,其中甲是 ,乙是 ,
丙是 ,丁是 。
对于家庭照明电路,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开灯”
和“关灯”的意思是( )
A、“开灯”是指断开开关 B、“关灯”是指闭合开关
C、“开灯”是指闭合开关 D、“关灯”是指断开开关
【达标测验】
1、(基础题) 叫通路, 叫断路。
2、(基础题)手灯是一个电路,它的电源是手灯中的 ,它的用电器是 ,导线是 。
3、(基础题)如图13—2所示,是一节干电池,它供电时把
能转化为 能,它的A端是 极、用 表
示,它的B端是其 极、用 表示。
4、(操作题)用导线连接电路元件时,要把导线接在 上,且按 时针旋紧。
5、(基础题)在连接电路时,开关要( )
A、断开 B、闭合 C、都行
6、(基础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开关必须接在靠近电源正极的一端 B、 电路中有电源就一定有电流
C、电路中有电流就一定有电源 D、用电器都是把电能转化为光能
7、(基础题)如图13—3所示的电路中,开关在位置a和位置b相比较
灯的亮度( )
A、在a位置时更亮 B、在b位置时更亮
C、两位置一样亮 D、无法比较
8、(基础题)下列几组器材中都是用电器的是( )
A、电灯、电线、电池 B、电铃、电炉、电线
C、开关、电灯、电炉 D、电灯、电铃、电炉
9、(提高题)如图13—6所示,开关S
闭合时( )
A、L1亮,L2不亮 B、L1不亮
C、L1 L2都亮 D、L1 L2都不亮
【实验探究】
1、某同学的手中有一节电池,一个开关,一个小灯泡某同学把它们连接起来组成电路,闭合开关,小灯泡不亮,电池发热待一会就没有电了。你能帮他分析原因吗?请画图说明原因。
2、某同学按13—8所示的电路连接好各元件,
他又接上了一个开关,结果他把开关断开时两
灯都亮,开关闭合时就只有L1亮。请你分析原
因在右图上画上开关的位置。
【收获与困惑】
【教后感】
。
X
。
×
×
L1
L2
13—6图
×
×
L1
L2
13—8图第十三章 了解电路
第一节 电是什么 导学提纲
【学习目标】1、通过大量事例认识电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拉近了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感知物理就在我们身边。2、从实验探究中,领会物体带电的概念,知道电荷有两种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在实验探究中发展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述信息的能力3、通过交流与讨论认识验电器,通过观察能说出验电器各部分的名称,通过“试一试”归纳出验电器怎样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及带电多少。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学习1、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2、人们把与把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规定为正电荷,把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3、物体的带电方法: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5、验电器6、正负电荷的中和现象。本节重点是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预习感知】
一、电与我们的生活
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都离不开电。请说出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方面利用了电?
二、两种电荷
1、把塑料尺放在头皮上摩擦一会,就发现塑料尺 碎纸屑。
2、电视屏幕上容易粘有灰尘,是因为屏幕带 ,能吸引 物体。上述现象说明带电体能 。
3、(1)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相互 ,
(2) 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相互 ,
(3)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之间相互
;这说明自然界中只有 电荷,即 电荷和
电荷,人们把 规定为正电荷,把
规定为负电荷,同时也说明了同种电荷互相 ,异种电荷互相 。
4、请说出物质的结构组成:
你能说出摩擦起电的原因吗?摩擦起电现象的实质是什么?
5、观察课本44页图13—8后填空:
(1)验电器的原理是
(2)验电器的用途是
(3)验电器的构造有 ,为什么用金属的 。
6、让物体带电的方法除摩擦起电外你还知道有哪些 ?请列举我们生活中遇到的摩擦起电现象。
【双基训练】
1、用绝缘线吊起三个通草球,其中任何两个靠近时,都互相吸引,则它们的带电情况是( )
A、两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
B、两个带异种电荷,一个不带电
C、一个带电,两个不带电
D、两个带负电,一个带正电
2、用绸子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这是由于( )
A、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B、绸子上的正电荷转移到玻璃棒上,使得玻璃棒带正电
C、绸子上的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使得玻璃棒带正电
D、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绸子上,所以玻璃棒带正电
3、甲、乙、丙、丁四个轻质带电小球,
用细线悬挂起来,它们的相互作用情况
如图所示,则甲、乙带 电荷,丙丁
带 电荷。
4、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干毛巾擦镜子,镜子表面上往往粘有很多毛毛,这是因为镜子表面带了 ,这种现象叫 。
5、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装置是 ,它的构造包括 、 、
和 ,观察它的箔片是否张开便知道物体是否带电。
6、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验电器,用一金属棒把它们的金属球连接起来后,发生的现象是 。
7、把带正电的物体甲接触不带电的乙,乙物体带 ,原因是电子从
转移到 。
【达标测验】
1、用手拿一根铜棒与毛皮摩擦,最后铜棒( )
A、带上正电 B、带上负电 C、不带电 D、不能确定
2、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带上负电后张开,一个人拿棒状物触及验电器上的金属球,发现金属箔全部闭合,这可能是因为棒状物( )
A、带正电 B、是导体 C、不带电 D、是绝缘体
3、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通草球,观察到通草球先被吸引,然后接触橡胶棒,最后又被排斥开,这一现象可以说明通草球( )
A、一定带有正电荷 B、一定带有负电荷
C、一定不带电荷 D、有可能带正点荷,也有可能不带电荷
4、为了判断一个有绝缘柄的金属棒的带电情况,让它接触一个因带负电而使箔片张开一定角度的验电器的金属球,下面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如果两箔片闭合,金属棒一定带正电
B、如果两箔片闭合,金属棒一定带负电
C、如果两箔片张角不变,金属棒一定不带电
D、如果两箔片张开更大的角度,金属棒一定带负电
5、甲乙丙丁四个物体,甲乙相吸,乙丙相斥,丙丁相吸,如果丁带正电, 则甲的带电情况是( )
A、正电 B、负电 C、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6、以下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现象的有( )
A、将被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纸屑能吸起
B、在干燥的天气里脱毛线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劈啪声
C、运油车上拖着铁链子
D、把钢针在磁铁上摩擦几次,钢针就能吸引铁屑
7、想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有多种,你能说出其中的两种来吗?
方法一:
方法二:
8、简要解释如下三个现象:
(1)小明刚换上的化纤衣服过不了几天就显得灰尘满目?
(2)大型建筑物的顶端都安装避雷针,为什么?
(3)大型运油车的后面都拖有一根铁链子,是什么原因?
【收获与困惑】
【教后感】
。
甲
乙
丙
丁第二节让电灯发光
学习目标:
1、了解电路的组成,形成电路的概念。
2、了解通路、开路、短路,认识短路的危害。
3、认识电路元件及其符号,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4、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安全 ( javascript:void(0) )操作意识。
重点、难点
让学生会连接简单电路图和学会画电路图,在实验探究 学生经历以实验中归纳结论的过程,形成 安全操作的初步意识。
教学准备:
演示用器材:两节干电池、电路板、灯座,两个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蓄电池、电路图符号挂图。
学生用器材:一节干电池、电路板、灯座、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
学习活动:
一、电路
①提出问题:利用你手中的器材,怎样可以使小 灯泡发光?
②学生进行猜想,发表看法。
③学生动手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④学生进行讨论,要使灯泡发光需要 ( javascript:void(0) )哪些条件。教师进行归纳。
●结论: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结起来组成的电流通路就称为电路。
⑤提出问题:你见过的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还有哪些?
(电源:蓄电池、发电机等;用电器:电风扇、电视机等;开关:声控开关、光控开关等;导线:铅、合金、铝等)
⑥学生阅读“加油站”然后归纳电流与电流方向的定义。(观察蓄电池)
◆结论: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电流的方向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⑦学生阅读教材的“信息 ( javascript:void(0) )窗”,拓宽学生的视野。
二、通路、开路和短路
①通过教材插图理解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开路和短路及短路的危害性。
②学生依据教材插图连接实物图,去操作通路、开路和短路。对于短路现象,可让学生去摸导线发热来体会 ( javascript:void(0) )电流过大。特别注意:短路是非常危险的,容易把电源烧坏,是不允许的,以后连接电路定要注意。
③课下思考题:短路时电路中电流为什么会很大?
三、电路图
①讨论:在设计、安装、修理各种实际电路的时候,常常需要画出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为了简单,通常不画实物图,而用国家统一现定的符号来代表电路中的各种元件。讨论多媒体上展示的各电路元件符号,
②每组出一名学生到黑板前进行画电路元件符号比赛,看谁画的准确,规范,及时给予表扬。其他学生在下边画。
③小组推选学生根据电路板上的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④学生讨论电路图的画法,纠正错误的画法,总结 ( http: / / www.ffkj.net / GuShi / )画电路图应注意的问题: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整个电路最好 ( javascript:void(0) )呈长方形,有棱有角,导线横平竖直。
学生注意培养从认识实物到画出电路图的能力
看目标, 依据目标小结
与多媒体上投影的知识结构比较自己的总结内容
本节知识结构
组成: 电源:
用电器:
电路 各元件的作用: 开关:
导线:
电流:
让电灯发光 通路:
电路的状态 开路:
短路:
电路图:
应用与训练:
1、 举例说明是通路、开路和短路。
2、 观察手电筒的构造,并画出电路图。
3、 画出开关、灯泡、电池的电路符
当堂测试:根据实物画出相应的电路图第十三章 了解电路
第一节 电是什么
一、学习目标
1、能从实验探究中,领会物体带“电”的概念,知道电荷有两种和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2、能通过“交流与讨论”认识验电器,通过观察能说出验电器各部分的名称。
3、能通过“试一试”归纳验电器怎样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及带电多少。
教学重点:在实验过程中,学习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能从实验现象中归纳出简单的物理规律。
教学难点:1、从实验探究中,领会物体带“电”的概念。
2、归纳出验电器怎样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及带电多少。
学生用器材:玻璃棒、橡胶棒、细绳、纸屑、验电器、气球。
二、学习过程
实验探究
1、探究摩擦起电现象
做图13-6的实验,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下面:
(1)摩擦过的塑料梳子能 轻小物体。
(2)将摩擦过的塑料棒(或尺),靠近自来水细水流附近,水流将会 。为什么?
(3)将文具盒中的各种文具,如直尺、铅笔、圆珠笔、钢笔等摩擦后,分别靠近小纸屑,观察现象并记录下来。
把实验探究1的结论写在下面,小组讨论后展示。
2、探究电荷的种类和相互作用规律
参照图13-7所示的实验进行探究,并把观察到的现象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发生相互 的现象。
(2)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发生相互 的现象。
(3)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发生相互 的现象。
思考:玻璃棒与玻璃棒上的电荷是否相同?橡胶棒与橡胶棒上的电荷是否相同?玻璃棒与橡胶棒上的电荷是否相同?
说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它们各自所显示的电性不同,后来人们发现自然界存在着两种电荷,并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规定为正电荷,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规定为负电荷。
把实验探究2的结论写在下面。
看课本P44页交流讨论和P45页,完成下面问题。
1、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制作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是 。
2、验电器的构造是 。
3、 是静电感应。
画出本节课的知识网络,小组讨论展示。
释疑解难:
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物体是否带电,可以用两种方法来判断。一是根据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二是根据验电器来辨别。如果物体吸引轻小物体,则物体带电,反之则不带电。如果把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箔片张开,则说明物体带电,反之则不带电。
若两个小球互相吸引,则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如前面所说的带异种电荷;别一种情况是一个小球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当堂训练
1、市场上出售一种能滚动的毛刷,当毛刷在毛料衣服上刷动时,可以将灰尘及微小脏物吸入刷内,这是因为
2、有A、B、C、D、E、F六个轻质小球,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如图076所示,则其中一定带电的是 ,一定不带电的是 ,不能确定的是 。
达标检测:
P46页课后作业
PAGE第四节 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学习目标:
通过类比理解电流的概念,知道电流的单位。
知道电流表的用途和符号,会将电流表正确接入电路,会正确选择电流表的量程和正确读数。
理解串联电路各处电流关系和并联电路的干路和支路电流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本节重点是会正确使用电流表和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本节难点是关于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的实验探究。
学生用器材:两只带灯座的小灯泡、装有两节干电池的电池盒、一个开关、若干条导线、学生用电流表
学习活动:
一、电流
自学课文完成问题,小组内提问检查
1、 复习回顾:电流是如何形成的?电流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2、水管中的水,向一定方向流动,形成 。与此类似,导体中的电荷向一定方向移动,就会形成 。
电流同水流一样也有大小,物理学中用 来表示电流的强弱。
3、电流的符号是 ,国际单位是 ,比它小的单位还有 、 ,它们之间换算关系是 、 。
4、阅读信息窗了解常见电器的电流大小并完成换算
130μA= mA= A
100 mA= μA= A
1.1 A = μA= A
二、怎样使用电流表
1、通常用 测量电流的大小,它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 。
2、观察电流表实物后进行分组讨论,回答教材探究电流表的使用方法⑴—⑸条。
3、观察电流表实物后阅读并能自述“电流表使用说明”
4、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电流表的连接,并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三、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有什么关系?
1、 提出问题:如图所示,a、b、c三处的电流大小是什么关系?
2、自己猜想,小组交流并归纳猜想。
3、按电路图进行实验,分别测出a、b、c三点的电流,然后进行比较。
将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在下表中
电流表的位置 电流表的示数I/A
a处
b处
c处
4、根据自己测得的实验数据归纳得出结论。
四、并联电路的干路和支路电流间的关系。
1、 提出问题:请猜想一下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
2、猜想,并归纳猜想结果。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自己设计出实验探究电路图。
4、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自己按设计的电路图进行实验,并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5、分析实验数据,归纳结论,不同组间进行交流。
应用与训练:
1、0.05A= kA= mA。
2、如图所示,要用电流表A接在AB间测量灯L的电流强度,应把电流表的“+”接线柱与 相连接,把“-”接线柱与 连接。
3、如图所示电流表,指针的电流位置表示,电流的示数是 安培。
4、如图所示电路中两个灯泡是 联。
是测量 的电流强度,是测 的
电流强度。
5、如图甲乙所示,在甲图中a、b、c三点的电流强度的关系是 。在乙图中a、b、c三点的电流强度的关系是 。
当堂测试:
(1)下列用电器中,工作电流为0.1mA的可能是:( )
A、半导体收音机
B、60w的普通照明灯
C、家用电冰箱
D、液晶显示的电子计算器
(2)在图1所示的四幅电路中,电流表能够测灯L1电流的是( )
(3)图2是一次实验时电流表指针的
偏转情况,王强对此作出了四种估计,其中错误
的是( )
A.若使用“—”和“3”两个接线柱接入电
路,则指针所对的示数为2.3A
B.若使用“—”和“0.6”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则指针所对的示数为0.48A
C.若原来使用“—”和“3”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而后使用“—”和“0.6”两个接线柱接入原电路中,则指针所对的示数不会改变
D.该电流表的“—”接线柱是公共的接线柱
(4)李立在实验室连接了四个实物电路,如图3所示,其中电流表的接法正确的是( )
(5)小刚设计了四幅用电流表测量灯的电流,如图4所示。当开关闭合时,不可能造成电源或电流表损坏的电路图是( )
(6)一位同学在使用电流表测较小电流时,应该使用“—”和“0.6”两个接线柱,但错误地使用了“—”和“3”两个接线柱接入了电路,其他操作正确,这样会出现:( )
A.指针不动
B.指针反向偏转
C.指针摆动偏小
D.指针摆动太大,电流表可能被烧坏
(7)如图5所示,如果使用“—”和
“3”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则指针所对的示数
为 ,如果使用“—”和“0.6”两个接
线柱接入电路,则指针所对的示数为 。第十三章 了解电路
第五节 测量电压
一、教学目标:
⒈知道电源的作用、电压的单位及其换算。了解一些常见电压及我国家庭电路电压。
⒉知道电压表的用途、符号,会正确将电压表接入电路中,并能正确选择量程和读数。
⒊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在探究过程中,能选择实验探究需要的器材,经历从物理实验中探索出科学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是实验探究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学会电压表的使用及其读数。难点是电压表的使用。
学生用器材:1号干电池三节,小灯泡两只,5号、7号电池各一节,实验室用电压表一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纽扣电池一个。
二、学习过程
1、看课本P59页电压部分,完成下面问题。
(1)电压的符号是 ,国际单位 ,简称 符号是
(2)4.5KV= V= mV,6.3 V= KV= mV
(3)一节干电池提供的电压一般是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一节蓄电池的电压是 ,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 。
2、看课本P59--60页怎样使用电压表部分,完成下面问题。
(1)电压表是测量 的仪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 ,电压表与被测电路 连接。
(2)电压表接进电路,应当使电流从 入,从 出,被测电压不要超出电压表的 。
(3)电压表的读数方法是先 ,然后
最后 读出被测电压的大小。
(4)同桌相互提问课本P60页图13—43和13—44的电压表的示数情况。
3、参看课本P61页实验探究,小组进行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在下面并写出实验结论。
三、当堂训练
1、电压用符号 表示,电压单位是 ,单位符号是 。
2、500伏=______千伏=______毫伏。
3、测量电压的仪表是 ,符号是 。使用时必须将它 联在被测电路的 。电压表的“+”接线柱必须连在被测电路靠近电源 极的一端。所测电压值不能超过电压表的 。
4、如图所示,用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的电压的电路图,正确的是( )
四、当堂测试
1、如图所示为电压表的示意图。使用“-”和“3”两接线柱时量程为 伏,所测电压为 伏。若使用“-”和“15”两接线柱时量程为 伏,所测电压为 伏。
2、如图是用电压表测量某段电路两端的电压时,把电压表的“+”和“3”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电压表指针所指的位置,其正确的记录是( )
A、10.6V B、2.6
C、13V D、2.6V
+ -
V
- +
V
V
+ -
V
- +
A B C D
PAGE第十三章 了解电路 .
§13.1《电是什么》导学提纲
一、学习目标:
1、 知道什么叫物体带电和磨擦起电。
2、 知道自然界有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 知道验电器的构造和原理,会用验电器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4、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述信息的能力。
5、 在探究过程中,注意教育学生学会与别人合作。
二、重点难点:
在实验过程中,学习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能从实验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
三、学习活动
1、磨擦起电
(1) 提出问题:电是什么?通常我们可以采取什么办法使物体带电?
(2) 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器材探究磨擦起电现象
(3) 生总结结论。
结论:一些物体被磨擦后,能够 。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2、电荷的种类和相互作用规律
(1) 提出问题:自然界中有几咱电荷?毛皮磨擦过的橡胶棒与绸子磨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否相同?
(2) 指导学生依据教材图13-7进行实验探究
(3) 学生按照实验顺序进行实验,并归纳实验结论。
3、验电器:
提出问题:验电器的构造有哪些?依据什么原理构成的?怎样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四、应用与训练
1·电风扇叶片上经常布满灰尘,是因为风叶转动时与空气________________而产生_________,,带有_________的叶片会把空气中的灰尘吸着不放,以致叶片上特别容易脏·
2·某同学用钢笔的橡胶外套和自己的头发摩擦后来吸引碎小纸屑的实验时。发现被吸到橡胶外套上的纸屑很快又掉下来,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打开自来水龙头,放出一股细小的水流,用在于燥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靠近水流,可以观察到水流___________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叫做______________,用带电体接触它的金属球时,它的两片金屏箔就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张开,且带电体带电量越多,张开的角度就________________
五、当堂检测。
5·已知A球带负电,从图中的现象可知,B球带_____________,c球可能带___________电
6·我们经常在加油站看到一条醒目的标语"严禁用塑料桶装运汽油",这是因为桶内汽油会不断与桶璧靡擦,使塑料桶带了_________________,造成火灾隐患·
7,电视机的荧光屏表面经常有很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 ·),
A·荧光屏具有吸附灰尘的能力
B·房间内灰尘的自然堆积
C·电视机工作时,荧光屏表面温度较高
D 电视机工作时,荧光屏表面有静电
8·在编织某种地毯时,斋在编织过程中夹杂一些不锈钢丝,这是因为( )·
A·便地毯更好看 B·使地毯更耐用
C·使地毯更善于传热 D·释放静电,便地毯不易沾上灰尘
9.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穿着化纤服装的人在晚上脱衣服时,常会看到闪光并伴有轻微的"僻啪"声,这是由
于摩擦起电所造成的现象
B.摩揍起电产生的电压总是很低的,因此对人不会造成伤害
C·由于摩揍起电产生的电压可能高达几于伏以上
D脱化纤服装时,由于摩摈起电产生的静电能量很小,通常不会对人造成伤害
10.两个带电小球相互接触后分开,然后又靠近,这时两小球( )
A·一定互相吸引 B·一定互相排斥
C·一定无互相作用 D·可能相互排斥,也可能无相互作用第三节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3理解串、并联电路连接特点,学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难点:根据题意正确进行电路的判断、设计和实物的连接
三、学习活动
知识点一 串、并联电路的概念及特点
1、 实验探究1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 得出结论
串联电路的特点:⑴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无干路、支路之分。⑵电流通过每一个用电器,各用电器的工作互相影响。一个用电器因开路停止工作,则所有用电器都不能工作。⑶开关与用电器是串联的,一只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
并联电路的特点:⑴电流又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路径,有干路和支路之分。⑵干路电流在“结点”处分成两个或多个支路电流,每一支路都与电流形成一个通路,各支路用电器的工作互不影响,当某一支路开路时,其他支路仍可为通路。⑶干路上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用电器,支路上的开关只控制本支路上的用电器。
针对性练习(个人思考解答后,小组内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1、如图13-3—1所示各图中,属于串联电路的是 图,断开开关,灯 熄灭;属于并联的电路的是图 ,断开开关,灯 熄灭.
图13-3—1
知识点二 串、并联电路的分析与判断
1、 个人思考解答后,小组内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2、 总结方法
识别电路常用的几种方法:
⑴、定义法:如电路中各元件是逐个顺次首尾相连的,此电路就是串联电路。若各元件(用电器)“首首相接,尾尾相接”并列地连在电路中,此电路就是并联电路。
⑵、电流法:电流法是识别串、并联电路最常用的方法。所谓“电流法”就是在识别电路时,让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各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途中不分流,电流始终是一条途径,这些用电器的连接方式就是串联;如果电流在某处分为几条支路,若每条支路上都有用电器,电流在电路中有分有合,则这些用电器之间的 连接方式就是并联。
⑶、拆除法:拆除法是识别较难电路的一种重要方法。它的原理就是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相影响,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不影响。所谓“拆除法”,就是基于这两个特点,逐个拆除电路中的用电器,根据电路中其他用电器中有无电流通过来识别电路的方法。这种方法思路简单,易学易懂。
⑷、节点法:所谓“节点法”就是识别不规范电路过程中,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电源、用电器等,导线两端点均可以看成同一个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
针对性练习(个人思考解答后,小组内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2、如图13-3—2所示电路,如果同时闭合开关S1S3,且断开S2,则灯L1、L2为 联;要使灯L1、L2组成串联电路,只要闭合开关
图13-3—2
3、图13-3—3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三盏电灯并联的电路是 ( )
图13-3—3
知识点三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1、个人思考解答后,小组内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2、总结方法
连接电路的步骤:
⑴分析电路图和并联电路的分支情况。
⑵从电源的正极出发,沿着电流的一个回路,把先后遇到的元件串联起来。
⑶把其余支路并联在相应的节点上。
⑷最后把实物接线图与电路图进行核对
针对性练习(个人思考解答后,小组内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4、请你根据图13-3—4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3—2—4乙中未连接好的器材连接起来(连线不能交叉)。
图13-3—4
知识点四 电路故障的分析与判断
小组内研究提出的问题外,再研究以下问题(先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准备小组展示):
5、如图13-3—5所示的电路中,当S1、S2都闭合时,则 ( )
图13-3—5
A.L1、L2 串联 B. L1、L2并联 C.灯L1被短路 D.灯L2短路
知识点五 根据题目要求设计和连接电路
小组内研究提出的问题外,再研究以下问题(先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准备小组展示):
6、如图13-3-6所示,电冰箱内有一个通过冰箱门来控制的开关,当冰箱门打开时,开关闭合使冰箱内的照明灯点亮;当冰箱门关闭时,开关断开使冰箱内的照明灯熄灭. 在图13-3-7的四个电路中,能正确表示冰箱开门状态下冰箱内照明电路的是( )
图13-3-6 图13-3-7
四、巩固练习(个人思考解答后,小组内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1、串联电路和并 联电路是最基本的电路,它们的实际应用非常普遍,节日的小彩灯是 联的,安装在教室里的几盏日光灯是 联的.
2、如图13-3-8所示,要使灯L1和L2串联,则关于1、2、3、4四个接线柱的连接,正确的是( )
图13-3-8
A.只需连接1和2 B.只需连接2和3
C.只需连接3和4 D.只需连接1和3
3、如图13-3—9所示各电路中,Ll、L2两灯串联的电路是 .Ll、L2两灯并联的电路是 ·
图13-3—9
4、图13-3—10是一个简化的电冰箱电路图,学习了串联和并联电路知识,你能看懂这个电路图吗 其中M是压缩机用的电动机,L是电冰箱内的照明灯泡。电路图中的灯泡L与电动机M是串联的还是并联的 请写出你的猜想和判断方法。
你的猜想: 。
判断的方法: 。
图13-3—10
五、小结
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及串、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
2、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3、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六、当堂测试(先独立完成,再相互批阅)
1、关于生活中的一些电路连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节日的夜晚,装扮天空门城楼的彩灯是串联的
B.道路两旁的路灯,晚上同时亮,早上同时灭,它们是串联的
C.一般家庭的卫生间都要安装照明灯和换气扇,使用时互不影响,它们是并联的
D.楼道中的电灯是由声控开关和光控开关共同控制的,只有在天暗并且有声音时才能亮,所以声控开关、光控开关及灯是串联的
2、如图13-3—11所示,箭头表示接好电路时电流的方向,甲、乙、丙三处分别接有电源,电灯和电铃,根据电流的方向可以判断出电源在 (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任何一处均可 图13-3—11
3、小森家有两盏墙壁灯,由一个开关控制,其元件符号如图13-3-12所示,试将其连按成电路图。
图13-3—12
4、如图13-3-13所示的电路中,小灯泡L1和L2都标有“3V 0.25A”字样。电源由2节1.5V的干电池串联而成,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S闭合后,L1、L2并联,且都能发光
B、S闭合后,电路将发生短路
C、要想使L1、L2串联,可去掉导线b
D、若将导线M从接线柱B该接到接线柱A上,则两灯都能正常发光。
图13-3-13
5、小明在实验室探究“串联电路中开关的位置是否影响它的控制作用”的实验时,连接了如图13-3—14所示的电路,当它闭合开关后发现L1、L2都不亮,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判断是一个灯泡坏了,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就是用一根导线检查电路的故障.方法是用导线分别连接a、b接线柱和bc接线柱,观察每次连接时电灯的发光情况,从而判断故障。
图13-3—14
亲爱的同学,你认为小明的做法有道理吗
(1)用导线连接ab时, 灯亮,说明 灯开路
(2)用导线连接ab时, 灯不亮,说明 灯开路,然后再用导线连接接线柱, 灯亮,则可检验你的这一判断是正确的.
6、根据以下要求,设计电路,用笔代线在图13-3-15中画出相应的实物连接图。(导线不能交叉)
图13-3-15
7、如图13-3-16是一个电学实验的实物连线图,请在右边方框内画出它的电路图.
七、综合*创新(独立思考下列问题后,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1、如图13—3—17所示是一个有冷、热两档风的电吹风原理示意图,图中A是一只带风叶的小电动机,B是一段电热丝,S1、S2是两只开关,C是接照明电路的插头,请你用笔画线作导线按要求将这些器材连接成一个电路(连线不要交叉).要求:只闭合S1时吹冷风,只闭合S2时既无风又不发热,同时闭合Sl;S2时吹热风.
图13—3—17
八、学(教)后反思
九、课后作业
1、小明是一个摄影“发烧友”,他想在自己的家里建立一个家庭冲洗室,需设计一个相片曝光箱.曝光箱内电路要求是:箱内有两只灯泡,其中一只涂成红色.曝光箱外有两只开关,当闭合S时只有红 灯L1发光,这时可在红灯照明下调整底片和相纸的位置,调好后闭 合S2,则L1和L2均正常发光,使相纸感光.为了防止在放好相纸之前,由于操作失误而使L2发光,电路设计要求在S闭合前,接通S2时L2并不发光.根据上述要求,请画出曝光箱内部的电路图,并将图13-3—18所示实物连成相应的工作电路.
图13-3—18
电路图
图13-3-16
PAGE
1第十三章 了解电路
【复习目标】
1、知道自然界中只有正负两种电荷,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知道摩擦起电的原因和实质,会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的摩擦起电现象。
2、知道电路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作用,理解通路、断路、短路。
3、会画电路图,会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会设计电路。
4、知道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区别比较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5、知道电流的形成原因、电流的概念、符号、单位及换算、了解电流表的构造,会读、会用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记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的关系。
6、知道电压的概念、符号、单位及换算、了解电压表的构造,会读、会用电压表测电路中的电压,记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的关系。
【应用与训练】
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金属箔会张开,此时金属球带的是 电,金属箔上带的是 电。但如果用玻璃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也会张开,但这时金属球带 电,金属箔带 电。
2、如图13—10所示中,属于串联的是 ,属于并联的是 。
3、如图10 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 和断开
开关 时,L 1L 2串联,闭合开关 和断开
开关 时,L 1L 2并联。
4、如图13—4所示,闭合开关S时,
能够产生的现象是( )
A、两灯全亮 B、灯L2亮,L1不亮
C、两灯丝全烧断 D、电源烧毁
5、干电池供电过程中其作用是( )
A、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C、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6、把灯L1接入某一电路,灯正常发光,现换用另一只同样规格的灯L2接入电路,L2不能发光,经检查,电源、电键及连接导线都完好,这一现象说明( )
A、电路原来是通路,换上L2后仍是通路
B、电路原来是断路,换上L2后仍是断路
C、电路原来是通路,换上L2后仍是断路
D、电路原来是断路,换上L2后仍是通路
7、电路中有两盏电灯和一个开关,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断开开关时两灯都发光则两灯一定是串联的
B、若断开开关时两灯都发光则两灯一定是并联的
C、若断开开关时只一灯都发光则两灯一定是串联的
D、若断开开关时只一灯都发光则两灯一定是并联的
8、在春节晚会上,演播台上灯光闪烁,无数个小灯泡在亮着,你怎样判断它们是怎样连接的?假如知道它们是串联的,有一只闪了都不亮了,你能利用一根导线找出哪个灯泡闪了吗?画出电路图,说出你的方法。
【当堂测试】
1、将两个用丝织品摩擦后的气球悬挂在一起,发现它们彼此分开了,这表明它们带的是 电荷,以你的经验推测,两个气球带的电荷种类是:甲带 电,乙带 电。
2、有甲、乙、丙三个带电体,已知甲带正电,若将这三个带电体依次与一个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角第一次较小,第二次增大,第三次变小,由此判断乙带 电,丙带 电。
3、带正电的验电器( )
A、有多余的电子 B、有多余的质子
C、有多余的电子 D、缺少电子
4、用丝绸与玻璃棒摩擦,则( )
A、丝绸上的质子转移到玻璃棒上
B、丝绸上的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
C、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丝绸上
D、玻璃棒上的质子转移到丝绸上
5、下列情况中一定有电流通过的是( )
A、各种导体 B、接在电源上的物体
C、干电池 D、正在发光的电灯
6、如图13—5所示的电路中,错误的是( )
7、手电筒竖直向上照射时,关于电流的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A、在电池的内部电流的方向向下 B、在电池内部电流方向向上
C、在手电筒外壳中电流方向向下 D、在手电筒外壳中电流方向向上
8、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是( )
A、导体中有较多的自由电子 B、必须与电源相连
C、用导线将用电器与电源连成闭合电路 D、电路是闭合的
9、如图13—7所示的电路是理发用电吹风机
的典型风格,其中电热丝通电后可以发热,电动机
通电后可以送风,则如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开关S接触1时发热
B、开关S接触2时吹风
C、开关S接触3时吹热风
D、开关S接触1时吹热风
10、用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个灯,这两灯的连接方式是( )
A、串联 B、并联 C、可能串联也可能并联 D、无法确定
11、关于教室内的电灯、开关、插座之间的连接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一个开关控制的两灯之间是串联的
B、被不同的开关控制的各盏灯之间是串联的
C、开关与被控制的灯之间是并联的
D、各盏灯与插座之间是并联的
12、在如图8所示的电路图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 1 和L 2是串联的
B、L 1 和L3是串联的
C、L 1L2 和L3是串联的
D、 L 1L2 和L3是并联的
13、有一个电路由两个灯泡和开关组成,看不见电路的连接情况,只知道断开开关时两灯都不亮,闭合开关时两灯都亮,这两灯到底是怎样连接的?请写出你的判断方法 。
14、如图11所示,现有一个电池组、两个开关和两盏
电灯,请你连接好下面的实物连接图,使S1闭合时L 1发
光,S2闭合时L 2发光。并在方框中画出
相应的电路图。
15、在图12所示的电路中, 是
三个电表(一个电压表、两个电流表)。
闭合开关S,灯L1L2并联,请在图中电路中
画上电表。
。
×
×
A
×
。
×
B
×
。
·
·
×
×
C
。
×
×
D
13—10图
×
。
。
。
×
S1
L1
L2
S2
S3
图10
。
S
×
×
L1
L2
13—4图
·
·
·
·
·
。
·
×
×
L1
L2
A
。
×
×
B
。
×
×
13—5图
C
。
。
。
S
1
2
M
电热丝
电动机
13—7图
。
3
·
·
S1
S2
-
+
L1
L2
图11
3
×
2
1
×
·
图12
1
3
2第十三章了解电路
第三节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连电路,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学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连电路。
2.尝试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设计简单的串、并联电路、选择实验器材根据电路图连接好电路。
二、重点难点:
重点是认识串、并联电路,会画串、并联电路图。难点是根据要求或根据电路图,画出实物图或连接实际电路,尤其是连并联电路。
三、学习活动
1.串联和并联
仔细观察课本图13-20和13-21,比较一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请画出它们的电路图。
串联:
并联:
画电路图:
2.实验探究: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先注意阅读课本51页:连接电路的步骤
然后对照课本51页要求,设计实验,并在课本上完成电路图,练习连接实际电路。
四、应用与训练
1、手灯上的用电器只有一个灯泡,而教室中的用电器有很多灯泡,熄灭其中的一盏,其他灯泡还亮吗?想一想,这些灯泡是怎样连接的?若一盏熄灭其他灯也不亮,这两灯是怎样连接的?
2、开关应与被控制的用电器 联,户外的路灯之间是 联的。
3、用一个开关只控制电路中的一盏电灯,已知电路中有三盏电灯,那么这三盏电灯的连接方式是( )
A、串联 B、并联 C、可能串联可能并联
4、在下列所示电路图中,当S1和S2闭合后,两只灯泡都能发光的是( )。
五、当堂测试与布置作业
完成课本作业1、2、3、4、5题。
13——14图§13.4《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导学提纲
一、学习目标:
⒈通过类比理解电流的概念,知道电流的单位。
⒉知道电流表的用途的符号,会将电流表正确接入电路,会正确选择电流表的量程和正确读数。
⒊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二、重点、难点:
本节课重点是电流的概念、单位、电流表的使用;
难点是将电流表正确接入电路。
三、学习活动
1、电流
1、 电流的定义
②电流的符号:
③电流的单位及换算:
2、怎样使用电流表
1 常用测量电流的大小,电流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
2 试验探究:
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3、试验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有什么关系?
①按电路图进行实验,分别测出a、b、c三点的电流,然后进行比较。
②将电流表分别串联在a、b、c三处,合上开关后,将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在下表中
电流表的位置 电流表的示数I/A
a处
b处
c处
③学生根据自己测得的实验数据归纳得出结论。
4、试验探究:并联电路的干路和支路电流间的关系。
①学生设计出实验探究电路图。例如图092所示。
②组织学生猜想,并归纳猜想结果。
③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让学生按设计的电路图进行实验,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电流表的位置 电流表的示数I/A
a处(干路中)
b处(支路中)
c处(支路中)
3 指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归纳结论,不同组间进行交流。
四、应用与训练
1.用电流表测某段电路中的电流时,若选用0~0.6A量程,测得的电流值为0.2A;若选用0~3A量程,则测得的电流值为0.18A,那么该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应选取( )·
A·O.2A B·O.18A C·O.l9A D·无法确定
2·某同学使用电流表测电路的电流,试触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不动,则故障可能是( )
A·电流表量程选小了 B·电流表量程选大了
C·接线柱接反了 D·电路某处开路了
3·用电流表测电路的电流时,刚一"试触"就发现电流表的指针迅速转到最大刻度,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A·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B·待测电阻的绕线断了
C·线路接错了,某处发生了短路 D·线路中某处发生了开路
五、当堂检测
4·下列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电流最接近200mA的是( )·
A·学生用计算器 B·手电筒
C·家用空调器 D·电饭锅
5·小明同学在实验中使用电流表时,刚一"试触"就发现电流表的指针迅速摆到最右端,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所示,当开关闭合后,可能造成电流表损坏的是( )·
7·电流表的刻度盘上有一个弧形缺口,缺口下面有一面镜子,它的作用是( )·
A·读数时使眼晴处于正确位置
B·增加刻度盘的亮度
C·检验仪表是否水平
D·便于观察仪表的内部结构第五节 测量电压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电源的作用、电压的单位,了解生活、生产中常见电压值。
2.知道电压表的用途,会正确使用电压表测电压,能正确选择量程和读数。
3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电压、电压表的使用及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难点:电压表的读数和电压表的连接。
三、学习活动
知识点一、电压的概念及单位
1、 个人思考解答后,小组内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2、得出结论
水压:使水在水管中定向流动形成水流。
电压:使导体中的电荷在电路中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故电路中要想有电流,电路两端需要有电压。
知识点二、电压表的使用及读数
1、实验探究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2、得出结论
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⑴会选
⑵会接:①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并联
②电流从电压表“+”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③注意观察电压表的量程,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⑶会试
⑷会读:①先确认使用电压表的量程
②再确认刻度盘上每个大格和每个小格的电压值
⑸会记 数值+单位
⑹会整理。
针对性练习(个人思考解答后,小组内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1、 关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测量电压时,电压表必须与被测电路串联
B.测量电流时,电流表必须与被测电路串联
C、不管是电流表还是电压表,连接时必须使电流从“十”接线柱流出,从“一”接线柱流进
D.电压表的量程改变后,每小格表示的值仍保持不变
2、三个电学仪器正常使用时示数如图13-5—1所示,则电流表读数为 A,电压表读数
为 V。
图13-5—1
知识点三 电路故障分析
小组内研究提出的问题外,再研究以下问题(先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准备小组展示):
3、如图13-5—2所示,闭合开关S后,L1 和 L2两盏电灯都不亮,电流表指针几乎没有偏转,电压表指针明显偏转,该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 )
图13-5—2 图13-5—3
A、L1 灯丝断了
B、L2 灯丝断了
C、电流表损坏
D、L2 灯口处短路
4、灯L1与灯L2串联,先用电压表测L1两端的电压,如图13-5—3所示,再测L2两端电压时,只将电压表接A的一端改接C,这种接法 ·(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
知识点五 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进行电路故障分析
1、实验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
2、得出结论
针对性练习(个人思考解答后,小组内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5、在图13-5-4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6V,闭合
开关后两灯均不发光,用电压表测量点路中a、 b间电压为0,b、
c间电压为6V,则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 ( )
A. L1短路且L2断路 B. L1和L2断路
C. L1短路且L2短路 D. L1和L2短路
图13-5-4
6、小明按如图13-5-5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当开关闭合后,V1和V2的指针位置完全一样,如图乙所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可能L1开路
B、可能L2短路
C、可能V1和V2所选量程不相同,Ll短路
D、可能Vl和V2所选量程不相同,电路各处完好
图13-5-5
四、巩固练习(个人思考解答后,小组内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1、在实验室练习电压表的使用时,有四位同学连接的电路分别如图13-5—6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
图13-5—6
2、张峰有一个标准的电压表,它有0~3V和0~15V两个量程。用它测量由两节干电池串联组成的电池组的电压时,接线正确,但他读出的读数是10V,这显然是错误的。
(1)请你说出他出现错误的原因。
(2) 实际电压应是多少伏特?
3、如图13-5—7所示电路中有两个小灯,请在图中○内,分别填入及或的符号,要求电键闭合时两灯均能发光,且两电表的示数均不为零。
图13-5—7
4、图13-5—8所示是用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的实验,图中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 (填“甲电阻”“乙电阻”或“干路”)的电流.为了测量乙电阻两端的电压,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压表正确地接人电路中.
图13-5—8
5、图13-5-9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后,要使电阻R1、R2串联,甲、乙应该接入的是( )
A、 甲接电压表,乙接电流表
B、甲接电流表,乙接电压表
C.甲、乙都接电压表
D.甲、乙都接电流表
图13-5-9 图13-5-10
6、在图13-5-10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为电流表时,示数之 比为I甲∶I乙=2:3,当开关S闭合,甲、乙两表为电压表时,则两表的示数之比U甲:U乙 为 ( )
A.2:1 B.3:1 C.1∶3 D.3:2
五、小结
1、电源的作用、电压的单位以及生活、生产中常见电压值
2、电压表的用途、使用电压表测电压以及电压表量程选择和读数。
3、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六、当堂测试(先独立完成,再相互批阅)
1、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 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用公式表示是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用公式表示是 ·
2、关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使用前都应检查指针是否指零
B.若有两个量程,一般都先用大量程"试触"
C.两表都不能将两接线柱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
D.接入电路时,都应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3、在图13-5—11所示的电路图中,能用电压表正确测出灯Ll两端电压的是 ( )
图13-5—11
4、在如图13-5-12所示电路中,a、b、c、d为四个接线柱,闭合开关S后,灯泡L不亮,若将电压表接在a、d间,闭合开关s,电压表有明显示数;若将电流表接在a、c间,无论闭合还是断开开关s,电流表都有明显示数,且灯泡L发光.则故障一定是
A.灯泡断路
B.灯泡短路
C.电阻R短路
D.电阻R断路
图13-5-12
5、在图13-5—1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开关闭合后,电灯L1、L2均不发光.用电压表逐段测量,结果是:Uab=0V,Uad=6V,Uba=0V,Ucd=6V.由此可判断此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
A.电路的aL1b部分发生断路 B.电路的bL2c部分发生断路
C.电源部分发生短路 D.电路的c经滑动变阻器至d部分发生断路
图13-5—13
6、一位同学用灯泡L1和L2组成了串联电路,他连接的电路如图13-5-14所示.
(1)闭合开关,观察到的现象是
(2)请你在实物图上只改动一根导线,使电压表能够测出L1两端的电压.(要求:在需要改动的导线上画“X”,用笔将改动后的导线画出,导线不许交叉)
图13-5-14
七、综合*创新(独立思考下列问题后,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1、小刘有一个电路盒面板 (如图13-5—15所示),有红、绿灯各一只,两个开关,一个电压表.在不打开盒子的情况下,他与其他同学一起探究盒内的电路结构.为此,他们做了如下实验:
图13-5—15
请你依据他们的实验情况,在虚线框内画出盒内电路的电路图,
八、学(教)后反思
九、课后作业
1、如图13-5-16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闭合后,灯L1,和 L2都正常发光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盏灯突然熄灭,而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L1短路 B.L2短路
C.L1断路 D. L2断路
图13-5-16
2、课后作业3、4
PAGE
1第十三章 了解电路复习
一、学习目标
1、能从实验探究中,领会物体带“电”的概念,知道电荷有两种和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2、能了解通路、开路、短路,认识短路的危害。
3、通过实物认识电路元件及其符号,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4、会设计简单的串、并联电路,能选择器材根据电路图连接好电路。
5、能知道电流表的用途和符号,会将电流表正确接入电路,会正确选择电流表的量程和正确读数,能理解串联电流各处电流关系和并联电路干路和支路电流间的关系。
6、知道电压表的用途、符号,会正确将电压表接入电路中,并能正确选择量程和读数,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二、学习过程
利用10分钟看课本P42—62页,之后画出本章的知识网络图。小组讨论进一步完善后展示。
三、当堂训练
1.如图所示,下列各电路图中,正确的是 ( )
2.如图所示,电压表测量的是 ( )
A. L1和电源两端电压 B.L2两端的电压
C.电源电压 D. L1两端的电压
3.下面的几种叙述中,哪一种是并联电路的特征? ( )
A.电路中每一处的电流都相等 B.电路中任何一处断开都会引起断路
C.各条支路上的电压都相等 D.电路上各部分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
4.如图4所示,将两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发现其中一只发光,另一只不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发光的灯泡灯丝断了
B.两灯比较,不发光的灯泡与发光的灯泡电流一样大
C.两灯比较,不发光的灯泡的两端的电压较大
D.两灯比较,通过不发光的灯泡的电流较小
5.如图(1)是连入某电路的电流表的读数,正确的是 ( )
A.0.32A B.1.6A C.0.26A D.1.52A
6.闪电时云层之间的电压可达109V= kV= mV
7.串联电路中,如果其中有一只灯泡坏了,其他灯泡 正常工作;并联电路中,如果其中有一只灯泡坏了,其他灯泡 正常工作;家庭用电中的电灯的连接方式是 。
8.要想得到持续的电流,电路中必须有 ,而且电路中还必须是
9. 如图所示,在电路中,若甲乙两处分别装入电表,当开关闭合后,两灯均能正常发光,则 处电表示电压表.
四、当堂检测
1.在图4A.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为图4B.所示,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
A.4.8V,1.2V; B.6V,1.2V; C.1.2V,6V; D.1.2V,4.8V.
2.在图所示的各电路中,两个灯泡属于并联的是( )
3.示为我们常见的家用电器,关于它们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
A.电风扇约2A B.电冰箱约1A C.电视机约2A D.台灯约1A
4.同学在做电学实验时,不慎将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对换,如图。若开关闭合其后果是( )
A.两表会被烧坏
B.两表不会被烧坏
C.电压表不会被烧坏,但无示数
D.电压表不会被烧坏,电流表可能被烧坏
5.民楼的楼道里,夜间只是偶尔有人经过,电灯总是亮着造成很大浪费。科研人员利用“光敏”材料制成“光控开关”——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利用“声敏”材料制成“声控开关”——当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自动闭合,无人走动时自动断开。若将这两种开关配合使用,就可以使楼道灯变得“聪明”.则这种“聪明”的电路是( )
6.一个开关同时控制电灯发光和电铃发声,则这两个用电器( )
A.一定是串联接入电路中 B.一定是并联接入电路中
C.可能串联也可能并联接入电路中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7、如图所示电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接通S2灯亮,电铃响
B.只接通S1灯亮,电铃响
C.只断开S3灯亮,电铃响
D.只断开S1灯亮,电铃响
8.如图所示,V1的示数为9V,V2的示数6V,则电源总电压为 。
9.如图所示,a是电压表的负接线柱引出的导线头,开关S闭合后,a接b时,电压表的示数是6V,a接d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5V,则a接c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V,则灯L1两端电压为 V,灯L2两端电压为 V。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10.在图所示的电路中,①、②、③是三个电表(两个电压表、一个电流表)。闭合开关S。灯L1与L2串联,电路中 是电流表。
声控
光控
声控
光控
光控
声控
声控
光控
D
C
B
A
220V
220V
220V
220V
A
V
PAGE第十五章 :从测算家庭电费说起
第三节:测量电功率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进一步掌握电功率的概念,加深对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理解.
2.会用伏安法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小灯泡不在额定功率电压下的实际功率.
3.掌握综合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技能.
温馨提示
:本节可采用与伏安法测小灯炮电阻进行对比学习.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会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功率.
2.难点:自己设计电路测量小灯泡的功率和各种故障的排除.
学习过程
1. 请同学们复习几个问题
1. 什么叫电功率?
2. 电功率的公式.
3. 什么叫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二.实验: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目的:测定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和不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5V),并加以比较.
原理:根据电功率的公式:P=UI.
器材:电源、电灯泡、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若干.
步骤:
(1)根据实验目的,设计电路,画出电路图.
(2)并设计适当的表格.
额 定 实 际
电压(V) 2.5
电流(A)
功率(W)
亮度比 较
(3)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注意事项:1.电源的正负极.
2.电压表、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
3.初步估计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
(4)检查电路无误后,进行实验
1.使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发光,测出灯泡的功率:
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计下电流表的读数,计入表格中,(检查读数无误后,即断开开关)
2.使小灯泡在电压大于额定电压下,观察小灯泡发光情况,并测出小灯泡的功率:
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V,计下电流表的读数,计入表格中.(检查读数无误后即断开开关)
3.使小灯泡在电压小于额定电压下,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并测出小灯泡的功率:
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2V,计下电流表的读数,计入表格中(检查读数无误后即断开开关)
(5)实验数据处理
在表格里,根据记录的数据,分别计算出:额定电压下的额定功率和实际电压的实际功率.对额定电压的功率和实际电压下的功率进行比较.
(6)拆开电路,整理仪器.
(7)学生分析实验数据,评估,交流与合作.
通过本次实验,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请写下来.
三.书写实验报告
四.作业 课本96页第二题第五节 测量电压
学习目标:
⒈知道电源的作用、电压的单位及其换算。了解一些常见电压及我国家庭电路电压。
⒉知道电压表的用途、符号,会正确将电压表接入电路中,并能正确选择量程和读数。
⒊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在探究过程中,能选择实验探究需要的器材,经历从物理实验中探索出科学规律的过程。
重点、难点:
重点是实验探究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学会电压表的使用及其读数。难点是电压表的使用。
学生用器材:
1号干电池三节,小灯泡两只,5号、7号电池各一节,实验室用电压表一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纽扣电池一个,学生用电流表。
学习过程:
一、电压
演示:教师把一节干电池、小灯泡、开关在示教板上串成最简单的电路。闭合开关,小灯泡发光,然后取下电路中的干电池,闭合开关,灯泡不发光。
1、提出问题:为什么电路此时不能形成电流?电源的作用是什么?
2、上节课引入电流时用水流进行类比,这节课我们还用类比的方法来研究电流的形成。
演示:向U形管左管内加水,使左管水面高出右管。打开止水钳,水从左管向右管流动。
3、提问:为什么在连通器里的水面相平时,水不发生流动,而在左管水面高时,水从左管流向右管呢?U形管中的水能不能持续流动?
4、学生讨论,发表各自的见解。
5、学生看图所示的电路(示教板上接好的简单电路)的情况。
理解:电源正极聚集大量的正电荷,在电源正负极之间
就产生了电压。这个电压使电路中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了
电流,而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电源 提供 → 电压 形成 → 电流。
6、写一写
电压的作用是 ,符号是 ,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是 、 。
7、阅读“信息窗”,了解几种常见的电压值。
二、电压表
1、观察电压表,它是用来测量 的仪表,在电路中的图形符号是 。与电流表盘对比不同点。
2、阅读课本“电压表使用说明”和观察电压表,总结电压表的连接方法和读数方法。小组讨论、检查
3、看课本图13—46、13—47。
明确所使用电压表的量程;认清所使用量程的分度值;由指针所指的位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三、用电压表测电压
1、测一节1号干电池电压、1节5号电池电压、1节7号电池和一个电子表上用的纽扣电池的电压,填在下表中:
电池 1号 5号 7号 钮扣电池
电压/V
2、再分别测两节干电池串联,3节干电池串联后的总电压,填入下表:
电池 1节干电池 两节串联 三节串联
电压/V
3、进行讨论,归纳结论。
结论: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 。
四、测串联电路的电压:
1、提出问题: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和它的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学生猜想,并归纳猜想。
3、根据教材图13—50实物连接图进行实验,用电压表分别没出UAB、UCD、UAD,填入下表中:
UAB/V UCD/V UAD/V
4、学生讨论,归纳写出实验结论。
五、测并联电路的电压:
1、提出问题: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之间是什么关系?
2、学生猜想,并归纳猜想。
3、根据教材图13—51进行实验,并把实验数据填入下表中:
UAB/V UCD/V UAD/V
4、分析测量数据,得出结论,写下来。
应用与训练:
1、导体两端有电压,导体中才会产生 ,而 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的国际单位的主单位是 。
2、15毫伏= 伏= 千伏;
2.5×104伏= 千伏= 毫伏。
3、电压表的符号是 。要测电路中两点间的电压,应当把电压表 联在此电路两点间,并且使电流从 接线柱流入电压表,从 接线柱流出电压表。
4、如图,电压表如果使用“-”“3”接线柱,电压表的示数是 伏;如果使用“-”“15”接线柱,电压表的示数是 伏。
5、如图所示,L1和L2是 联,的a端是 接
线柱,b端是 接线柱。如果电源的总电压是6V,的示数是4V,则L1的电压是 V,
L2 的电压是 V。
当堂测试:
1、0.2KV =__________V; 300 V =__________mv =_________V
2、灯泡L1和L2串联,测得L1的电压U1为2伏,两灯串联后的总电压为6伏,则L2两端的电压U2=__________V。
3、将4节干电池串联起来组成一个电池组,此电池组的总电压是________V,给3只相同的灯泡串联而成的电路供电,每只灯泡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______V。
4、图1所示,是二个电表在电路中测量的结果,则甲图的读数是_____________,乙图的读数是______________.
甲 乙
5、如图2所示,V1和V2表的示数分别是1.5V和
0.8V,则灯L2的电压为_______V,灯L1的电压
为________V.
6、当U=2.5V时,在如图3所示图中用笔代线
标出量程和画出指针的位置.
7、如图16示电路,将L1、L2组成串联电路,用电压表V1测量L1两端的电压,V2测量L2两端的电压,请把图中的实物连接好,并按连接好的实物图在右边画出电路图.第十三章 了解电路
第四节 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一、学习目标:
⒈能理解电流的概念,知道电流的单位。
⒉能知道电流表的用途和符号,会将电流表正确接入电路,会正确选择电流表的量程和正确读数。
⒊能理解串联电流各处电流关系和并联电路干路和支路电流间的关系。
⒋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在实验探究中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认识交流与使用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本节重点是会正确使用电流表和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本节难点是关于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的实验探究。
学生用器材:学生电流表一只、小灯泡二个、电源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二、学习过程
1、看课本P53页电流部分,做完下面问题。
是电流,电流的符号 电流的单位 简称 符号是
是电荷量,电荷量的符号是 单位是
电流与电荷量的关系是
2、看课本P54页怎样使用电流表部分,2分钟后同桌相互检查。
3、看课本P55页实验探究1,把内部的问题完成。之后小组讨论展示。
4、参看课本P56页实验探究2,在课本上写出你的猜想,小组进行实验把得到的数据和结论写在下面。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5. 参看课本P57页实验探究3,在课本上写出你的猜想,小组进行实验把得到的数据和结论写在下面。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三、当堂训练:
⒈图093所示为用电流表测量同一串联电路的电流的三种接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测法的电流最大 B、乙测法的电流最大
C、丙测法的电流最大 D、三种测法的电流一样大
图093
⒉某同学在按图094所示a的电路测灯泡L的电流的实验中闭合开关S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到如图b所示的位置,于是立即断了开关,问:
①测量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②为了完成实验,应采取的措施是: 。
图094
⒊如图095所示电路中,电流表A和A1的示数分别为I=3A,I1=0.25A,则通过小灯泡L2的电流大小为 。
四、当堂测试:
1、某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强度为15安培,则在1分钟内通过电动机的电量是 库仑。
2、一根导线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5安培,如果有2400库的电量通过此导线的横截面,则通电的时间至少是 分钟。
3、0.05A= kA= mA。
4、如图所示,要用电流表A接在AB间测量灯L的电流强度,应把电流表的“+”接线柱与 相连接,把“-”接线柱与 连接。
5、如图所示电流表,指针的电流位置表示,电流的示数是 安培。
PAGE第二节 让电灯发光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一个完整的电路所需要的元件及其作用。
2.了解电流的方向及电池的正负极。
3.理解电路的三种状态及其区别,会使用常用的电路元件符号。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简单电路的组成并能设计相关的电路。
难点:短路的判断
三、学习活动
知识点一电路的组成及相关概念
①实验探究1电路的组成
②得出结论
1、电路的组成:⑴电源: 。⑵用电器:把电能转化为人们需要的 。⑶开关: 。⑷导线: 。
2、电流及方向: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物理学中规定, 。
知识点二 电路元件符号
①实验探究2电路元件符号
②得出结论
针对性练习(个人思考解答后,小组内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1、如图13-2-1所示,画出了几种常用元件及其在电路中的符号,请你在图中元件对应的空白处画出该元件的符号.
图13-2-1
知识点三 电路分析
①实验探究3通路、开路和短路
②得出结论
电路的三种状态
1、通路: 。 2、开路: 。3、短路: 。短路时,电流很大,会烧坏电源和导线,在生产和生活中发生短路,轻则用电器不工作,重则会引发火灾。
针对性练习(个人思考解答后,小组内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2、如电路图13—2—2中,正确的是 ( )
图13—2—2
知识点四 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1、 个人思考解答后,小组内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2、 总结方法
用规定的电路元件符号把电路的连接情况表示出来的图就是电路图。
1、画电路图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电路元件要用统一规定的符号,不能自造符号。
⑵电路图要画成长方形,导线要横平竖直
针对性练习(个人思考解答后,小组内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3.图13-2-3甲是小明连接的实验电路,与这个实验电路对应的电路图是图乙中的( )
图13—2—3
四、巩固练习(个人思考解答后,小组内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1、如图13—2—4所示,找出下列电路连接图中的错误与不足
图13—2—4
2、如图13—2—5所示,开关S闭合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
图13—2—5
A、L1发光、L2不发光 B、L1被烧坏
C、L2被烧坏 D、电池被烧坏
五、小结
1、组成电路的基本元件及其作用
2、电流的方向及电池的正负极。
3、电路的三种状态及其区别,会使用常用的电路元件符号。
六、当堂测试(先独立完成,再相互批阅)
1、电路有三种状态:处处连通的电路叫 ;某处断开的电路
叫 ; 时电流很大,会烧坏电源.
2、根据图13—2—6所示的实物电路图画出与之对应的电路图.
图13—2—6
3、家用电冰箱的用电部分主要是电动压缩机和照明灯泡.其中,电动压缩机M受温控开关S1的控制,照明灯泡L受门控开关S2的控制,要求它们既能单独工作又能同时工作.图13—2—7中是几个同学设计的家用电冰箱的电路图,其中符合要求的是 ( )
图13—2—7
4、如图13—2—8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适当,要使电铃和电灯同时有电流通过,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是( )
图13—2—8
A.断开Sl,闭合S2、S3; B.断开S3,闭合S1、S2
C.闭合Sl,断开S2、S3; D.闭合S2,断开S1、S3
5、图13-2-9所示四个电路中,若闭合开关S,将会造成电源短路的是
图13—2—9
6、野营时,小红携带的手电筒不发光了,请你帮助找出原因。
(1)请根据图13—2—10手电筒的结构示意图,将电路图补画完整。
(2)写出手电筒不发光的三种可能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3—2—10
七、综合*创新(独立思考下列问题后,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1、如图13—2—11,在一根横跨河流两岸的硬塑料管内穿有三根完全相同的电线。为了辨别哪两个线头为同一根导线的两端,可以用图示的测通器来测试,其操作过程如下:
⑴连接A和B,将测通器的m连接在D上。当n连接F时小灯泡发光,连接E时小灯泡不发光。由此可以确定 为同一导线的两端(填字母,下同)。
⑵为了弄清另两根导线的两端,可连接A和C,测通器的一端必须与 相连时,另一端只需接触一根导线就能将两根导线辨别开。
图13—2—11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电灯为什么会发光
导体中的电流看不见、听不着,怎样才能知道导体中有没有电流呢 原来,导体有电流时,会发生一些特殊的现象,我们把导体中有电流的时候产生的电流特有的现象,叫做电流的效应.任何导体中有电流时,导体都要发热,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家庭电路里的白炽电灯有电流时发光、发热,过一会儿,用手去摸时会很烫手,就是由于电流的热效应的原因.
如图13—2—12所示就是灯泡的结构.灯泡的灯丝一般是用熔点很高的钨丝做成的.我们知道,金属导电靠的是金属导体中的大量能自由移动的电子,金屑导体中有电流
时,带负电的电子定向移动而做功,消耗电能,转化为内能、光能等.当灯丝的温度很高时,像白炽灯,就会发出白光.电炉子、电烙铁、电烤箱都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的.另外电流还有化学效应和磁效应.
(1)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发热是 能转化为 能,这种现象叫 ·
图13—2—12 图13—2—13
(2)如图13—2—13所示,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由 流过 ,到达 ;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与电路中电流的方向 (填“相同”或“相反”)。
八、学(教)后反思
九、课后作业
1、课后作业2、3
D
C
B
S
S
S
A
S
PAGE
1第三节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理解串、并联电路连接特点 ( javascript:void(0) );学会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2 会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的串、并联电路;会选择实验器材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同学交流 ( javascript:void(0) )与合作。
重点、难点:
重点是认识串、并联电路,会画串、并联电路;难点是根据要求或根据电路图,画出实物图或连接实际电路。
教学准备:
演示用器材:三只带灯座的小灯泡、电路板、装有两节干电池的电池盒、几个开关、若干段导线
学生用器材:三只带灯座的小灯泡、装有两节干电池的电池盒、几个开关、若干段导线
学习活动:
观察实验桌上串、并联电路实物连接图。(与教材插图对比)
1提出问题:在实际电路中,用电器常常不止一个,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也不尽相同,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种连接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2组织学生讨论、归纳总结 ( http: / / www.ffkj.net / GuShi / )。
3各组讨论展示结果,进行归纳。然后引出串、并联电路的初步概念。
串联:
并联:
小组成员互相测串并联电路的定义
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4学生根据展示的实物连接图画出其相应电路图。
5评选出三个有代表性的电路图,进行讲评,并示范正确画法,总结注意事项。
6根据所画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7选出优秀的小组示范连接电路图,并注意:连接过程中开关要断开;连接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注意避免电源短路。特别 ( javascript:void(0) )是对并联电路要重点讲解、示范
8 提出问题:哪种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哪种电路电流有多条路径? 观察作图
认真观察、讨论、辨别
思考 归纳 各个小组展示。
应用与训练:
小组讨论画出下列3个电路图
1、1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电灯的通断,看看有几种电路图。
2、电路中有两只开关,每只开关控制一盏灯的通断而不影响另一盏灯的通断。
3、有3个开关和两只灯泡,要求每只开关都有不同的作用,画出电路图。
当堂测试:
1、 什么是串联电路?画出两个灯泡串联的电路图。
2、 什么是并联电路?画出两个灯泡并联的电路图。
3、 教室内的灯泡是怎样连接的?为什么?
4、 马路两边的路灯是怎样连接的?为什么?第十三章 了解电路复习课学案
1、 复习目标
1、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电路的实例。
4、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二、复习重、难点
重点:构建知识网络,掌握基础知识和方法,分析好典型例题
难点:通过分析典型例题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活动设计
(一)知识梳理 形成网络
1、回顾本章所学知识,梳理后构建出本章的知识网络图
摩擦起电
电流和电路
串联和并联
电流强弱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电压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压
2、小组内交流知识网络图,互相补充完善,使本章知识系统化。
3、在本章中我们学习的一种新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二)重点、难点、疑点辩析
1.在小组内提出你所遇到的疑难问题,小组讨论后,生成组内疑难问题,写在下面。
2.除组内提出的问题外,再研究以下问题(先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准备小组展示):
⑴、图13-1甲中的两个灯泡是 (选填“串联”或“并联”),用乙图中的水流可以类比该电路中的 (选填“电压”“电流”或“电阻”).
图13-1
⑵、如图13-2所示,闭合开关S,L1和L2两灯都不亮,电流表指针几乎没有偏转,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该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
A.电流表损坏 B.L灯丝断了
C.L灯丝断了 D.L灯口处短路
图13-2
⑶、在如图13-3所示的电路图中,能用电压表测出灯L1两端电压的是( )
图13-3
(三)典型引领 深化理解(独立思考下列问题后,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例题1:将图13-4中的器材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下列要求连接起来:两灯泡并联,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并在下边边框中画出电路图。
图13-4
例题2:如图13-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是6V,电压表示数是2V,电压表测的是灯 两端的电压,灯L1两端的电压为为 V。
图13-5
四、应用与训练(独立完成以下题组,然后组内交流,将疑问作好标记。)
1、如图13-6所示的电路中,要使电阻R1和R2组成并联电路,则应将( )
图13-6
A、S2闭合,S1、S3断开 B、S3闭合,Sl、S2断开
C、Sl、S2闭合,S3断开 D、S2、S3闭合,Sl断开
2、如图13-7所示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1、L2串联 B、开关S只控制L2
C.电流表测干路中电流 D、电流表测L1的电流
图13-7
3、一位同学用灯泡L1和L2组成了串联电路,他连接的电路如图13-8所示.
(1)闭合开关,观察到的现象是
(2)请你在实物图上只改动一根导线,使电压表能够测出L1两端的电压.(要求:在需要改动的导线上画“X”,用笔将改动后的导线画出,导线不许交叉)
图13-8
4、按照图13-9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13-9乙中各元件连接起来。(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导线不许交叉)
图13-9
五、当堂检测(独立完成下列各题,再相互批阅)
1、图13-10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后,要使电阻R1、R2串联,甲、乙应该接入的是( )
A、 甲接电压表,乙接电流表 B、甲接电流表,乙接电压表
C.甲、乙都接电压表 D.甲、乙都接电流表
图13-10
2、图13-11甲是小明连接的实验电路,与这个实验电路对应的电路图是图乙中的( )
图13-11
3、如图13-12所示的四个电路中,若合上开关S,将会造成电源短路的是( )
图13-12
4、带负电的物体接触不带电的与地绝缘的金属球,这个金属球会( )
A、带正电 B、不带电
C、带负电 D、无法确定
5、在图13-13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故障使其中一只电压表示数变小而另一只示数不变.则( )
A.灯L可能变暗 B.灯L亮度可能不变
C.电阻R可能开路 D.电阻R可能短路
图13-13
6、小明用如图13-14所示的电路来研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V,当开关S闭合后,发现两灯均不亮,他用电压表分别测a、c和a、b两点间的电压,发现两次电压表示数均为6V,由此判定灯 (选填“L1或L2”)开路,用电压表测b、c两点间的电压,示数为 V。
图13-14
7、如图13-15是一个简化的电冰箱电路图。学习了串联和并联电路知识,你能看懂这个电路图吗?其中M是压缩机的电动机,L是电冰箱内的照明灯泡,电路图中灯泡L与电动机M是串联还是并联?请你写出你的猜想和判断方法
你的猜想:
判断方法:
图13-15
8、根据以下要求,设计电路,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13-16中画出相应的实物连接图.(导线不能交叉) 要求:(1)只闭合S1时,红灯发光,绿灯不发光;
(2)S1、S2都闭合时,两灯都发光;
(3)只闭合S2时,两灯均不发光.
图13-16
六、学(教)后反思
七、课外作业
1、请根据图13-17所示的电路,用笔画线作导线,将图中的实物连接起来使之完整。
图13-17
了解电路
甲
乙
⊙
PAGE
1第十三章了解电路
第二节让电灯发光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说出电路各部分的作用、符号
2.能说出电流的方向
3.说出通路、开路及短路的特点
4.初步练习画电路图
二、重点难点:
重点是认识简单电路,并能动手连接简单电路和学会电路图。在科学探究能力方面,重点是经历从实验中归纳结论的过程,形成安全操作的初步意识。
三、学习活动:
1.电路的组成
什么是电路?电路时有哪些部分组成的呢?看书找出答案。
答:
利用桌上的器材,自己进行实验:让小灯泡发光。
电源的作用及能量转换:
开关的作用:
用电器的作用:
2.通路、开路和短路
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器材进行电路连接,并且阅读课本图13-17、图13-18、图13-19认识通路、开路、短路及短路的危害。
通路:
开路:
短路:
短路时,电流很大,会 ,在生产和生活中发生电线短路,轻则 ,重则 。
3.电路图
看书,认识几种常用的电路元件极其符号,对照实物,练画电路符号。找出:什么叫电路图?答:
观察课本图13-18,体会画电路图时应注意的问题:(1)
(2)
四、应用与训练:
1.将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等元器件连接在一起就组成了_________。
2.在电路中提供电能的装置叫_________;消耗电能的元器件是_________;导线的作用是_________;开关的作用是_________。
五、当堂测试与布置作业:
完成课本49页作业题1、2、3题第十三章 了解电路
第五节 测量电压 导学提纲
【导学目标】
1、了解电压的作用,知道电压的单位及其换算。了解一些常见电压及我国家庭电路电压。
2、知道电压表的用途、符号,会正确将电压表接入电路中,并能正确选择量程和读数。
3、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在探究过程中,能选择实验探究需要的器材。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学习了电压的初步概念、电压的符号、单位名称及换算关系、几个常见的电压值、电压表的构造、电压表的使用方法、用电压表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的关系。重点和难点是电压表的使用和用电压表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的关系。
【预习感知】
一、电压
1、电荷在电路中要定向移动时,电路两端必须有 。当闭合开关时,导体中的电荷就在 的作用下作 形成 。
2、电压是加在导体两端的,电源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就是提供 。
3、请说出电压的字母符号、单位名称、单位符号、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4、阅读课本59页的信息窗填空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 ,一节蓄电池的电压为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 ,安全电压为 。
二、怎样使用电压表
1、记住电压表的电路符号
2、说出电压表的构造:标有 、 、 的三个接线柱。
3、电压表的两个量程:0~3V量程中一大格为 A,一小格为
A,0~15V量程中一大格为 A,一小格为 A。
4、请画出电压表的表头,练习读数训练。
5、对照电流表的使用说出电压表的使用有哪些异同?
三、用电压表测电压
(一)、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之间的关系
(1)说出你的猜想是什么?
(2)需要的器材有哪些?
(3)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4)写出实验的步骤:
(5)实验的结论是 ,公式是
。
(二)、探究并联电路的电压之间的关系
(1)说出你的猜想是什么?
(2)需要的器材有哪些?
(3)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4)写出实验的步骤:
(5)实验的结论是 ,公式是
。
【双基训练】
1、用学校实验室常用的电压表测量1.5~2.0V的电压时,选用其中
量程,可以使测量结果更准确些,要用它测量三个蓄电池串联成的电源电压
,应选用 量程。
2、使用电压表时,必须把电压表 联在待测电路两端,并且使电流从
接线柱流入电压表,从 接线柱流出电压表;和电流表一样
,使用时要注意选择 。
3、两盏相同的电灯,每盏电灯在2.5V电压下才能正常发光,把它们串联起来,接在2.5V的电源上,两灯的发光情况将 ,这是因为
。
4、家庭照明电路的用电器都要 联,因为各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都是 V。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可以直接和电源连通
B、电路两端加了电压,电路中就有电流
C、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它们一定是并联
D、通过用电器的电流相等,它们一定是串联
【达标测验】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36V
B、无论在任何情况下,蓄电池的电压每个都是2V
C、电压只能使自由电子 发生定向移动
D、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2、用电压表测得L2两端的电压,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连接正确的是( )
3、如图2所示,电源电压是由两节干电池组成,当
开关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1灯不亮,V示数为零
B、L1L2两灯都不亮,V示数为3V
C、L1不亮L2亮,V示数为3V
D、L1亮L2不亮,V示数为3V
4、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断开时,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开关两端的电压为零 B、电灯两端的电压为零
C、电源两端的电压为零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关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电压时,电压表必须与被测电路串联
B、测量电流时,电流表必须与被测电路串联
C、不管是电流表还是电压表,连接时电流必须从正接线柱流入
D、电压表的量程改变后,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仍保持不变
6、某同学用电压表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压,它测出的值为10V,原因是
,正确电压值为 V。
7、如图4所示,电源电压为3V,闭合开关后,L1L2都不亮,
电压表的示数为3V,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是 。
【收获与困惑】
【教后感】
。
L1
V
×
×
·
L2
B
×
V
×
·
L1
L2
A
V
×
×
·
L2
C
L1
×
×
V
·
L1
L2
图2
·
×
图3
×
×
V
·
L1
L2
图4§13.2《让电灯发光》导学提纲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电路的组成,形成电路的概念。
2、了解通路、开路、短路,认识短路的危害。
3、认识电路元件及其符号,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4、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二、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认识简单电路,并能动手连接简单电路和学会画电路图。在科学探究能力方面,重点是经历从实验中归纳结论的过程,形成安全操作的初步意识。让学生较规范的画出电路图是难点。
三、学习活动
1、电路
①提出问题:利用你手中的器材,怎样可以使小 灯泡发光?
②学生动手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③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要使灯泡发光需要哪些条件。
结论:
④提出问题:你见过的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还有哪些?
(电源: 等;
用电器: 等;
开关: 等;
导线: 等)
⑥指导学生阅读“加油站”然后归纳电流与电流方向的定义。
结论:
2、 通路、开路和短路
①学生自学了解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开路和短路及短路的危害性。
②让学生依据教材插图连接实物图,去操作通路、开路和短路。
3、电路图
①学生练习画电路元件符号
②学生根据电路板上的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四、应用与训练
1·图为一种手电筒的结构图·它有两种接通方式·短时间使用时按下按钮·长时间使用时向前推动滑键,
请对照实物剖面图画出这种手电筒的电路图
2·小丽在实验室中连接了图所示的电路,请你画出这个电路的电路图·图中的灯泡在通电时,灯泡能被点亮·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当开关S1、S2处于以下状态时,灯泡A、B的亮熄情况:
(1) S1断开S2闭合时A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
(2) S1闭合S2断开A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
(3) S1和S2都闭合时A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
五、当堂检测
3·我国每年电池消费量达140亿只,有一些城市已设立了废电池收购站,其主要目的是( )·
A·重新加工成新电池以节约成本
B·防止电池中的某些物质造成环境污染
C·提炼出有用物质
D·进行电池性能调查以改进新产品
4·请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
爱迪生和白炽电灯
白炽电灯是爱迪生发明的,他最先制成了实用、经济的白炽电灯·
研制白炽电灯必须解决灯丝材料的问题·以前,人们并不知道可以用钨做灯丝且钨进行加工比较困难·在爱迪生之前,由许多人用各种材料作了大量的实验,但都是通电后亮不了几分钟灯丝就烧断了·
爱迪生最初选用碳做灯丝材料,后来他又试用了铂、铱、铝、饿……他先后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直到1879年制成了由碳化棉做灯丝的高真空白炽灯泡,寿命达13.5h·后来,他又改用碳化的竹子纤维做灯丝,寿命延长到上千小时·
在研制白炽电灯的过程中,爱迪生和它的助手们常常连续几天日夜不停地试验;吃住都在实验室里·这位只上过三个月小学,全靠自学成才的大发明家,除了亲自动手试验,还日以继夜地阅读科学书刊和学术论文·有一次他的朋友当面称赞他是天才,他笑了笑说:"天才,不过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1)通过阅读,你从爱迪生身上学到了怎样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2)举例说明你打算在今后怎样运用这些方法 第四节 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一、学习目标:
1.通过类比理解电流的概念,知道电流的单位。
2.知道如何用电流表测电流,会正确选择电流表的量程和正确读数。
3通过探究,理解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和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的关系。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电流、电流表的使用及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难点:电流表的读数和电流表的连接
三、学习活动
知识点一电流的概念及单位
1、 个人思考后,小组内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2、 得出电流的概念及单位
1s内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荷量叫做电流,电流的符号是I。单位:国际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常用的还有毫安(mA)和微安(μA)。电流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 A=1000 mA, 1 mA=1000μA
知识点二 电流表的使用及读数方法
1、 实验探究使用电流表
2、 得出结论
电流表的使用步骤:
1、会选
2、会接:⑴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⑵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⑶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⑷不允许把电流表把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
3、会试
电路接好后,在正式接通电源前,必须试触同时观察电流表的偏转情况。
4、会读:正确读数应看清两点。
⑴认清使用电流表的量程。
⑵认清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所表示的电流值。
针对性练习(个人思考解答后,小组内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1、下面的做法中有可能打弯电流表指针的是 ( )
A。所测电流超过量程 B.将“+”“一”接线柱接反
C、试触时动作不迅捷 D、电流表没接在电路中
2、王海同学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把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指针偏转如图13-4-1所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另一同学测量时,则发现指针偏转如图13-4-2所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图13-4-1 图13-4-2
知识点三 用电流表测量串、并联电路的电流
1、实验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2、得出结论:串联电路中 ;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总电流等于 。
针对性练习(个人思考解答后,小组内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3、如图13-4-3是用电流表测量通过灯L1的电流,下列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 )
图13-4—3
图13-4—4
4、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图13-4—4甲中的电路连线完成。要求:灯泡L1与L2并联;用电流表测L1中的电流。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指针如图乙所示,则通过L1的电流为 A。
知识点四 应用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进行分析或计算
1、 个人思考解答后,小组内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2、得出结论
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关系式:I= I1=I2
②、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关系式:I= I1+I2
针对性练习(个人思考解答后,小组内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5、如图13-4—5甲所示,当闭合开关时,电流表的示数将 (填“不变…‘增大”或“减 小”),这是因为 ; 如图13-4-5乙所示,当闭合开关时,电流表的示数将 (填“不变”、“增大”或“减小”),这是因为 。
图13-4—5
四、巩固练习 (个人思考解答后,小组内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1、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某同学接成如图13-4—6(a)所示的电路。当开关闭合后,两灯都发光,两个电流表的指针所指位置均为图13-4—7(b)所示,则通过灯L2的电流为 A,10s内通过灯L1的电量为 C。
图13-4—6
2、如图13-4—7(a)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两只电流表的示数分别由(b)、(c)两图读得,则电灯L1中的电流是 ( )
A、0.8A B、0.16A C、0.52A D、1.28A
图13-4—7
3、在图13-4—8所示的电路,在右边的方框内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图13-4—8
4、有一种节日彩灯由20只小灯泡串联而成,如果电源插头处的电流为200mA,那么通过每一只小灯泡的电流为________mA。
5、两个电阻R1∶R2=1∶2,把它串联起来,则电流之比I1∶I2= ;把它并联起来,则电流之比I1'∶I2'= 。
五、小结
1、电流的概念以及电流的单位。
2、会用电流表测电流以及会正确选择电流表的量程和正确读数。
3、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关系和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的关系。
六、当堂测试(先独立完成,再相互批阅)
1、图13-4—9中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甲图 A,乙图 A。
图13-4—9
2、如图13-4-10所示,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时,小明同学用电流表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分别为IA=0.4A、IB=0.2A、IC=0.2A,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后,下一步应该做的是( )
A.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B.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C.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流值
D.换用电流表的另一量程,再测出一组电流值
3、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小红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13-4—11所示.
(1)闭合开关,观察灯泡L1、L2的发光情况是 ;两电表Al、A2的指针偏转情况是 。
(2)请你在原图上适当改动导线的连接,使电流表Al、A2分别测量 L1、L2支路的电流。(要求:在需改动的导线上打“x”,用笔将改动后 的导线画出来,导线不能交叉,改动尽可能少).
图13-4—11
4、如图13-4-12是小文同学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特点的实物连接图,当开关闭合时,灯L1亮,灯L2不亮,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读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A.L1断路 B.L1短路
C.L2断路 D.L2短路
5、图13-4—13所示为我们常见的家用 电器,关于它们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 )
A、电风扇约为2A B、电冰箱约为1A C、电视机约为2A D、台灯约为1A
图13-4—13
七、综合*创新(独立思考下列问题后,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小组内研究讨论总结方法技巧,再研究以下问题(先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准备小组展示):
1、某初中的同学们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时,小岩所在小组的同学选了两个“2.5V 0.3A”的小灯泡,按图13-4-14所示的电路做了两次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一所示。
(表一)
A点的电流 IA/A B点的电流 IB/A C点的电流 IC/A
第一次测量 0.28 O.28 0.56
第二次测量 O.26 O.26 0.52
图13-4-14
在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论证时.小岩认为该实验应有如下结论: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都相等;②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的关系为I干路=nI支路。(n为支路条数)
由于本组其他同学对小岩得出的结论有异议,于是他们又选用了一个“3.8V 0.3A”和一个“2.5V 0.3A”的小灯泡,重新做了两次实验,得到的数据如表二所示。
(1)分析表二数据,如果你是组内成员。你将如何评价小岩的观点
(表二)
A点的电流 IA/A B点的电流 IB/A C点的电流 IC/A
第一次测量 0.22 0.26 0.48
第二次测量 0.18 0.22 0.40
(2)回忆你在初中阶段的实验经历,并结合本次实验对你的启发,谈谈在物理实验中应该注意什么
八、学(教)后反思
九、课后作业
1、在图13-4—15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时,电流
表A1的示数是0.12 A,A2 的示数是180mA,求电流
表A的示数是多少安
2、课后作业3
图13-4—15
(b)
(a)
L2
L1
A1
A2
C
B
A
图13-4-10
L2
L1
图13-4-12
5
1第十三章 了解电路
第四节 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一、学习目标:
⒈能理解电流的概念,知道电流的单位。
⒉能知道电流表的用途和符号,会将电流表正确接入电路,会正确选择电流表的量程和正确读数。
⒊能理解串联电流各处电流关系和并联电路干路和支路电流间的关系。
⒋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在实验探究中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认识交流与使用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本节重点是会正确使用电流表和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本节难点是关于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的实验探究。
学生用器材:学生电流表一只、小灯泡二个、电源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二、学习过程
1、看课本P53页电流部分,做完下面问题。
是电流,电流的符号 电流的单位 简称 符号是
是电荷量,电荷量的符号是 单位是
电流与电荷量的关系是
2、看课本P54页怎样使用电流表部分,2分钟后同桌相互检查。
3、看课本P55页实验探究1,把内部的问题完成。之后小组讨论展示。
4、参看课本P56页实验探究2,在课本上写出你的猜想,小组进行实验把得到的数据和结论写在下面。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5. 参看课本P57页实验探究3,在课本上写出你的猜想,小组进行实验把得到的数据和结论写在下面。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三、当堂训练:
⒈图093所示为用电流表测量同一串联电路的电流的三种接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测法的电流最大 B、乙测法的电流最大
C、丙测法的电流最大 D、三种测法的电流一样大
图093
⒉某同学在按图094所示a的电路测灯泡L的电流的实验中闭合开关S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到如图b所示的位置,于是立即断了开关,问:
①测量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②为了完成实验,应采取的措施是: 。
图094
⒊如图095所示电路中,电流表A和A1的示数分别为I=3A,I1=0.25A,则通过小灯泡L2的电流大小为 。
四、当堂测试:
1、某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强度为15安培,则在1分钟内通过电动机的电量是 库仑。
2、一根导线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5安培,如果有2400库的电量通过此导线的横截面,则通电的时间至少是 分钟。
3、0.05A= kA= mA。
4、如图所示,要用电流表A接在AB间测量灯L的电流强度,应把电流表的“+”接线柱与 相连接,把“-”接线柱与 连接。
5、如图所示电流表,指针的电流位置表示,电流的示数是 安培。
PAGE§13.3《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导学提纲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理解串、并联电路连接特点;学会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2 会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的串、并联电路;会选择实验器材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同学交流与合作。
点、难点:
二、重点、难点:
重点是认识串、并联电路,会画串、并联电路;难点是根据要求或根据电路图,画出实物图或连接实际电路。
三、学习活动
1、串联和并联
(1)对照课本实物图理解串、并联电路的初步概念。
串联:
并联:
(2)试验探究: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按照课本要求画出电路图:
(3)总结连接电路的步骤:
四、应用与训练
1、小红利用所学的知识自制了一个转换开关,然后利用转换开关,组成了如图所示的电路·1若要使两小灯泡串联,应连接___________两点;2若要使两小灯泡并联,应连接____________两点;3若只要使下面的小灯泡发光,应连接_______________
2,用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则这两盏灯的连接方式( )·
A·只能串联
B·只能并联
C·串联或并联都可以
D·串联或并联都不可以
3·日常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家中的电灯、电风扇、彩电、电冰箱等电气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
A·一定是串联 B·一定是并联
C·可以串联,也可以是并联 D·无法确定
五、当堂检测
4·请你根据图 (a)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 (b)中未连接好的器材连接起来(连线不能交叉)·
5·用一节干电池、一个开关和一个小灯泡自制小台灯·接上电源时,开关虽末闭合,灯泡却己发光;若闭合开关,灯泡反而灭了;几秒后再次断开开关,小灯泡又亮了,但亮度降低了许多·请画出这个错误的电路图·
6·学生分别拿出电源、灯泡、开关、导线等,要使两个电灯同时发光,有几种接法 请你做一做,然后画出相关电路图·
7·在一个值得欢庆的节日晚上,小张同学面对着高大建筑的外墙装饰彩灯沉思,这些明亮好看彩灯的连接方式应该是串联的还是并联的 你能说清楚吗 第十四章 探究电路
14.4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和推导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
2、会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特点的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经历从猜想与假设到实验验证的过程。
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在实验中认识总电阻与原串联或并联的电阻之间的“等效替代”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 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推导,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
【学习重点】
串联和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公式及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习难点】
用“等效替代”的观点分析串联和并联电路。
【学习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每组学生电源1个、相同阻值的电阻6只、电流表1只、开关一只、导线若干)。
【学习方法】实验法、探究法、理论推导法、启导式教学法。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电阻的串联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1、 串联电路中电流有什么特点? I_____I1_____I2
2、 串联电路中电压有什么特点? U__ __U1_____U2
那么,在串联电路中,电阻又有什么特点呢?
二、达标导学
(一) 电阻的串联
1、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
电阻串联后,其总电阻会增大还是减小?
[猜想与假设]:
教师充分收集学生的种种猜想与假设。
问: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1)将一个定值电阻R接在右图的A、B之间,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2)将两个同样的定值电阻R串联起来,接在右图的A、B之间,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3)在A、B之间换上三个串联着的同样阻值的电阻R,合上开关前先预计一下电流表的示数会发生什么变化,再合上开关。看看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
(学生阅读“加油站”中的内容,
教师再结合力学中的合力与分力
的知识引导学生了解“等效替代”
法 )
[分析论证]
(学生结合实验现象,充分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通过以上实验探究,让学生经历从猜想与假设到实验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同学之间的协作意识)
[思考] 这个结论还能不能用前面所学过的知识来解释呢?(引导学生复习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然后分析,将电阻串联,相当于是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2、理论推导
(引导学生复习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公式,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理论推导)
由欧姆定律可知:U1=IR1 U2=IR2 U=IR
串联电路中有: U=U1+U2
所以 IR=IR1+IR2
所以 R=R1+R2
结论: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推导,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
[提问] 上述结论是由两个电阻串联的电路推导出的,它适用于3个、4个、多个电阻串联的情况吗?
(同学们自己进行推导,然后得出结论:)
当有n个电阻R1、R2、R3、…、Rn串联时,
总电阻 R=R1+R2+R3+…+R n
[例1]:阻值为10Ω的R1与阻值为15Ω的R2串联后的总电阻是多少?若电源电压为5V,则流过R2的电流为多少?
解:因为R1与R2串联
所以: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R1+R2=10Ω+15Ω=25Ω
通过R2的电流为:I2= I1= I=U/R=5V/25Ω=0.2A
[练1]:R1与R2串联后的总电阻是350欧,已知电阻R1 =170Ω,则电阻R2多少欧?若通过两电阻的电流是100mA?则两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别是多少?电源电压多大?
(通过例1和练1训练学生运用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提问] 当n个阻值均为R0的电阻串联时,其总电阻为多大呢?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己进行推导,然后得出结论)
R总 = nR0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讨论,然后自己进行小结)
【板书设计】
第十四章 探究电路
第四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1课时)
1、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的阻值之和
公式:R总=R1+R2
2、推论:(1)串联电阻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电阻, 即R>R1、R>R2;
(2)当有n个电阻R1、R2、R3、…、Rn串联时,
总电阻为 R=R1+R2+R3+…+R n
(3)n个阻值均为R0的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nR0
(4)串联电路中,各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
即: =
[作业设计]
(A)
1、电阻的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 ,所以总电阻要比任何一个电阻的阻值都 。
2、R1=20Ω , R2=50Ω 将这两个电阻串联起来,其总电阻为 。
如果把它们接在14伏的电源上,则电路中的电流为 。
3、将5个阻值均为30Ω的电阻串联起来,其总电阻为 ,若将它们串联在15V的电源上,则电路中的电流为 。
(B)
1、如图所示,R1 = 5Ω,R2= 10Ω,U总=15V
求:I= ,U1 = ,U2 =
2、电阻R1与R2串联后,连到10V的电源上,R1 = 30Ω,测得R1两端的电压是6V,求电路中的电流和的阻值。
3、一把电烙铁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72欧,通过的电流是0.1A,问必须给它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才能把它接到220V的电源上。
4、电阻R1与R2串联在电路中,已知R1:R2=3:2,则通过的电流之比I1:I2=_____________,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电阻的并联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1、并联电路中电流有什么特点? I_____I1_____I2
2、并联电路中电压有什么特点? U__ __U1_____U2
3、串联电路中电阻有什么特点?(R=R1+R2+R3+…+R n ; 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电阻;电阻的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
[思考] 电阻的并联,相当于增加了什么?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
(这样很自然地引出了这节课要探究的课题)
二、达标导学
我们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理论推导一下,看看大家的猜想是否正确。
1、理论推导
由欧姆定律可知:I=U/R I1=U/R1 I2=U/R2
并联电路中有: I=I1+I2
所以 U/R=U/R1+U/R2
所以 1/R=1/R1+1/R2
结论:
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分析:因为1/R>1/R1 所以R由此证明大家的猜想是正确的
我们能不能和串联电路一样,也用实验来探究一下呢?
2、实验探究
(参照探究串联电阻的思路和步骤进行实验探究)
[探究的问题]:
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
[猜想与假设]:
有电阻的串联作为基础,同学们很容易猜
想到电阻并联后其总电阻会减小
[设计实验]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并画出实验电路
图,然后进行分组实验
[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表明:
电阻并联后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
一个分电阻的阻值 都小 。
(通过实验,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猜想
是正确的)
[思考] 当有n个电阻R1、R2、R3、…、Rn并联 时,其总电阻为多少?
(学生自己进行推导,然后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1/R=1/R1+1/R2+1/R3+…+1/R n
[思考] 如果是由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R0并联起来,其总电阻又为多少?
(学生动手进行推导然后得到)
R=R0/n
[例2] 用电器甲的电阻为20欧,用电器乙的电阻为80欧,将它们接在电压为16伏的电源上,求此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总电流,以及通过甲、乙两个用电器的电流。
解:先根据题意画出电路
图,并将已知量和待求量标
在电路图上。
设:总电阻为R,总电流为
I。由 1/R=1/R1+1/R2可得
1/R=1/20+1/80,
R=16Ω
根据欧姆定律总电流
I=U/R=16V/16Ω=1A
因为总电压与两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
I1=R/R1=16V/20Ω=0.8A,
I2=U/R2=16V/80Ω=0.2A
[练2] R1与R2并联后的总电阻是2.4欧,已知电阻R1 =4Ω,则电阻R2的阻值为多少欧?若通过电阻R1的电流是100mA?则两电阻两端的电压是多少?电源电压多大?,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讨论,然后自己进行小结)
【板书设计】
第十四章 探究电路
第四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2课时)
1、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公式:
推论:(1)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电阻,即R(2)并联电阻的个数越多则总电阻越小;
(3)并联电阻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
(4)n个均为R0的导体并联后的总电阻为:R=R0/n
(5)并联电路中,各导体两端的电流强度与其电阻成反比,
即: = 或 I1R1 = I2R2
[作业设计]
(A)
1、电阻的并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 ,所以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 。
2、R1=20Ω, R2=30Ω将这两个电阻并联起来,其总电阻为 ,如果将它们接在24V的电源上,则电路中的总电流为 。
3、将5个阻值均为30Ω的电阻并联起来,其总电阻为 ,若将它们并联在15V的电源上,则电路中的电流为 。
(B)
1、电灯L的电阻为24Ω,允许通过的电流为0.2A,要把它接入电流为1A的电路中,需______联一个多大的电阻R0?
2、电阻R1与R2并联后,连到10V的电源上,R1 = 30Ω,测得通过R2的电流是0.25A,求电路中的总电流和R2的阻值。
3、电阻R1与R2并联在电路中,已知R1:R2=3:2,则通过的电流之比
I1:I2=_____________,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_____________。
4、将电阻R1与R2并联在电路中,R1 = 5Ω,R2= 7Ω,通过两电阻的电流之比I1 :I2 =_________,两电阻的电压之比U1 :U2 =_______
5、请同学们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探究串联、并联电路电阻的规律吗?请设计实验。
【教学反思】 教师课后完成。
A
A
B第十三章 了解电路
第三节 连接串联和并联电路 导学提纲
【导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理解串、并联电路连接特点,学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尝试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设计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并选择实验器材,根据电路图连接好电路。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与同学交流和合作,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会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学习的内容有1、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有两种:串联和并联2、电路元件顺次连接起来的方式叫串联,在串联电路中,有一处断路整个电路就是断路 3、电路元件并列连接在两点间的连接方式叫并联,在并联电路中有一条支路断路不影响其他支路。4、马路上的电灯是并联的,照明电路中的所有用电器是并联的,开关和用电器是并联的。5、会判断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 6、会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7、会根据实物连接图画电路图。判断连接方式是重点,连实物图是难点。
【预习感知】
1、手灯上的用电器只有一个灯泡,而教室中的用电器有很多灯泡,熄灭其中的一盏,其他灯泡还亮吗?想一想,这些灯泡是怎样连接的?若一盏熄灭其他灯也不亮,这两灯是怎样连接的?
结论: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有 和 ,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叫做 ,把元件并列连接起来叫做 。并联电路分 路和 路。
2、家庭中的用电器是 联在电路中的,控制用电器的开关跟用电器的连接方式是 的。
3、有两盏灯连入电路,若其中的一盏灯丝断了,另一盏也熄灭了,则这两灯的连接方式是 。
4、阅读课本51页连接电路的步骤有哪些?
【双基训练】
1、在如图13—12所示的各电路图中两灯属于并联的是( )
2、要判断电路中用电器是串联还是并联,可根据 来判断,若 则用电器是串联的,若 则用电器是并联的。
3、过节时许多建筑物的边缘处都挂上串灯,为了使一个灯坏了不影响其他灯正常发光,则这些灯应当 联。
4、张明同学用两个灯泡和一个开关组成串联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只有一个灯泡发光,你估计电路出现的故障是 。
5、开关应与被控制的用电器 联,户外的路灯之间是 联的。
6、用一个开关只控制电路中的一盏电灯,已知电路中有三盏电灯,那么这三盏电灯的连接方式是( )
A、串联 B、并联 C、可能串联可能并联
7、如图13—11所示,开关闭合时,灯L1L2都可以亮的是( )
【达标测验】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般情况下,开关应最靠近电源正极
B、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断开
C、几盏灯总是同时亮,同时灭,它们必定是串联
D、用一只开关控制两盏灯,这两盏灯必定是并联
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说法正确的是( )
A、S1、S2均闭合时,L1与L3两灯串联;
B、S1、S2均断开时,L1与L3两灯并联;
C、S1、S2均闭合时,L1与L2两灯并联;
D、S1、S2均断开时,L1与L2两灯串联;
3、在下列所示电路图中,当S1和S2闭合后,两只灯泡都能发光的是( )。
4、教室里有四盏灯,开或关其中一盏,都不影响其他三灯,这四盏灯的连接方式是( )
A、串联 B、并联 C、串联或并联都可以 D、无法确定
5、下列关于并联电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各家庭用电器是并联的 B、并联电路由干路和支路组成
C、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 D、一个用电器断路其他都不工作
6、小名同学发现学校楼梯上的过道灯,在夜晚天黑时,用力拍掌,灯就亮了;而白天怎样用力拍掌,灯都不亮。后来老师告诉小名:过道灯是由光控和声控开关同时控制的,其中光控开关受到光照射时断开,声控开关接受声音时闭合。那么你认为如图9所示的楼道开关,连接正确的是( )
7、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了解电冰箱内压缩机和灯泡连接情况的过程中,打开冰箱门后,根据看到 的现象,可以判定压缩机和灯泡是
联的。
8、实验室里有一个电池组,两个灯泡L 1L 2 ,
两个开关 S1S2,导线若干,请你设计一个电路,要
求S1S2都闭合时,两灯都亮,只闭合S1时只L 1发光
,断开S1,闭合S2时两灯都不发光。在右边的虚线框
中画出电路图。
【收获与困惑】
【教后感】
。
×
×
。
×
A
。
×
×
B
×
×
。
C
。
×
D
13—12图
。
·
·
×
×
A
。
×
×
·
·
B
。
×
×
C
L1
L2
L1
L1
L2
L2
。
×
×
·
·
L1
L2
D
13—11图
13——13图
13——14图
。
。
×
光控
声控
×
。
。
声控
光控
A
。
。
×
光控
声控
。
。
×
光控
声控
B
C
D
图9第十三章 了解电路
第二节 让电灯发光 导学提纲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电路的组成,形成电路的概念。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分析归纳能力、竞争意识、合作精神与安全操作意识。
2、了解通路、开路、短路,认识短路的危害。
3、通过实物认识电路元件及其符号,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学习重、难点】
本节重点是认识简单电路,并能动手连接简单电路和学会画电路图,在科学探究方面形成安全操作的初步意识
【学习活动】
一、电路的组成
请说出电路的概念和电路的组成有哪些?
观察教室内的电路说出:供给电能的是 ,输送电能的是
利用电能的是 ,控制电能的是 。一个电路由 、
、 、 四部分组成。我们生活中见过的电源有哪些? 开关有哪几种 电线有哪几种? 用电器有哪些?
电池是我们生活中的常用的直流电源,电池有两个电极, 。 电流是怎样形成的?电荷的 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人们把 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二、通路、开路、和短路
处处连通的电路是 ,某处断开的电路是 ,短路是
。晚上教室内的灯亮了这是个 ,白天灯都不亮
这是个 电源绝对不允许发生 ,因为放电电流太大会 。
三、电路图
1、电路元件符号:阅读课本,熟悉电路元件的符号
2、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 就是电路图。请画出手灯电路图。
3、画电路图时一定要和实物图的顺序一致,画出的电路图要对称、规则。
4、连实物图时一定要先把开关断开,再顺着电流的方向逐个连接。
【应用与训练】
1、连接电路时绝对不允许用导线 ,以免发生 ,
烧坏电源。
2、用电器是把 能转化为 能的装置。开关的作用是 ,
导线的作用是 ,电源的作用是 。
3、在家用电器和电子仪器中会用到许多集成电路,它是应用
技术制成的特殊电路,由于这个电路的 大大缩小,实现了电器
的 化, 化。
4、根据所给的符号写出电路元件的名称。
(1) (2) (3)
(4) (5) (6)
5、要在电路中得到持续的电流,电路中必须有 ,并且电路必须 。
6、如图13—1所示的电路中,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方向是从 到 ,其中甲是 ,乙是 ,
丙是 ,丁是 。
对于家庭照明电路,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开灯”
和“关灯”的意思是( )
A、“开灯”是指断开开关 B、“关灯”是指闭合开关
C、“开灯”是指闭合开关 D、“关灯”是指断开开关
【当堂测试】
1、(基础题) 叫通路, 叫断路。
2、(基础题)手灯是一个电路,它的电源是手灯中的 ,它的用电器是 ,导线是 。
3、(基础题)如图13—2所示,是一节干电池,它供电时把
能转化为 能,它的A端是 极、用 表
示,它的B端是其 极、用 表示。
4、(操作题)用导线连接电路元件时,要把导线接在 上,且按 时针旋紧。
5、(基础题)在连接电路时,开关要( )
A、断开 B、闭合 C、都行
6、(基础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开关必须接在靠近电源正极的一端 B、 电路中有电源就一定有电流
C、电路中有电流就一定有电源 D、用电器都是把电能转化为光能
7、(基础题)如图13—3所示的电路中,开关在位置a和位置b相比较
灯的亮度( )
A、在a位置时更亮 B、在b位置时更亮
C、两位置一样亮 D、无法比较
8、(基础题)下列几组器材中都是用电器的是( )
A、电灯、电线、电池 B、电铃、电炉、电线
C、开关、电灯、电炉 D、电灯、电铃、电炉
9、(提高题)如图13—6所示,开关S
闭合时( )
A、L1亮,L2不亮 B、L1不亮
C、L1 L2都亮 D、L1 L2都不亮
【实验探究】
1、某同学的手中有一节电池,一个开关,一个小灯泡某同学把它们连接起来组成电路,闭合开关,小灯泡不亮,电池发热待一会就没有电了。你能帮他分析原因吗?请画图说明原因。
2、某同学按13—8所示的电路连接好各元件,
他又接上了一个开关,结果他把开关断开时两
灯都亮,开关闭合时就只有L1亮。请你分析原
因在右图上画上开关的位置。
X
。
×
×
L1
L2
13—6图
×
×
L1
L2
13—8图第十三章 了解电路
第一节 电是什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摩擦起电。
2.知道两种电荷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3.知道验电器的作用及静电感应。
4.知道摩擦起电的原因。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
难点:运用静电感应和摩擦起电解释常见现象
三、学习活动
知识点一 摩擦起电现象
1 实验探究1探究摩擦起电现象
2 得出结论
摩擦起电的原因: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内的正电荷跟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的总量相等,整个原子不显电性。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的时候,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有多余的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总量是保持不变的,即电荷是守恒的,在转移过程中只能转移带负电荷的电子。可见,摩擦起电 。
针对性练习:(个人思考解答后,小组内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1、在干燥的秋冬季节,晚上脱毛衣时会发现一些小火花,并伴有“啪啪”的响声,这是由于脱毛衣时因 起电,发生 的缘故.
2、纺织厂里有一道工序叫做“梳棉”,只有将杂乱无章的棉絮梳理成顺直的棉絮条后,才可用于纺线。梳棉车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潮湿程度,以防止因_______而造成的不便和危害。
知识点二 自然界的两种电荷
1 实验探究2探究电荷的种类
2 得出结论:
两种电荷:正电荷: 。 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
针对性练习(个人思考解答后,小组内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3、如果一个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因带电张开,则这两个金属箔片一定( )
A、带正电荷 B、带负电荷
C、带同种电荷 D、带异种电荷
4、关于摩擦起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丝绸和玻璃棒摩擦后,玻璃棒带正电
B.用丝绸和玻璃棒摩擦后,丝绸带正电
C.用毛皮和橡胶棒摩擦后,毛皮带负电
D.用两根铁棒互相摩擦后,两铁棒均带正电
知识点三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1 实验探究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 得出结论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 。
针对性练习(个人思考解答后,小组内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5.自然界中存在着两种电荷: 电荷和 电荷.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 。
6.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甲被排斥、乙被吸引。由此我们可以判定( )
A.甲带正电,乙带负电 B.甲带负电,乙带正电
C.甲带负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 D.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
知识点四 验电器的原理和作用
1、 实验探究验电器的使用
2、 得出结论
验电器是根据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用验电器不能知道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针对性练习(个人思考解答后,小组内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7、跟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
金属箔张开一定的角度,如图13-1-1所示,则金属箔带
的是 电荷(选填“正”或“负”),
金属箔 了电子(选填“失去”或“得到”)。
四、巩固练习(个人思考解答后,小组内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现象的是( )
A、被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碎纸屑,纸屑被吸起
B、在干燥的冬季脱毛线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劈啪声
C、擦黑板时粉笔灰纷纷扬扬,四处飘落
D、穿着化纤类织物的裤子走路时,裤腿上常容易吸附灰尘
2、甲、乙、丙、丁4个带电小球,甲与乙互相吸引,乙与丁互相排斥,丙与甲互相吸引,已知丙带正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带正电 B、 乙带负电 C. 丁带正电 D. 甲、乙都带正电
3、验电器的金属箔因带正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一定角度,此时用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验电器金属箔张开的角度( )
A.一定增大 B.一定减小 C.一定闭合 D.无法判断
4、如图13-1-2所示,打开自来水龙头,放出一股细细的水流,用在干燥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靠近水流时,水流被梳子吸引而弯曲,这是由于梳子带了 的缘故。
图13-1-2
5、验电器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 如何用它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荷 带什么电荷
6、如图13-1-3所示,甲、乙两个验电器,甲不带电,乙带正电,用金属杆将甲、乙连接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接起来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方向是从乙到甲,自由电子运动方向是从乙到甲
B.电流方向是从甲到乙,自由电子运动方向是从乙到甲
C.电流方向是从甲到乙,自由电子运动方向是从甲到乙
D.电流方向是从乙到甲,自由电子运动方向是从甲到乙 图13-1-3
五、小结
1、摩擦起电的原因及实质。
2、两种电荷及它们间的相互作用。
3、验电器的作用以及静电感应。
六、当堂测试 (先独立完成,再相互批阅)
1.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与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
B.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C.电流总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D.接有电源的电路中一定有电流流过
2、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带了负电,这是由于 ( )
A、毛皮束缚电子的能力比较弱
B.橡胶棒的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
C.摩擦过程中创造了负电荷
D.橡胶棒上有了多余的电子
3、如果一个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因带电张开,则这两个金属箔片一定( )
A、带正电荷 B、带负电荷
C、带同种电荷 D、带异种电荷
4.下列现象中,不能用静电知识解释的是( )
A.高大建筑物上要安装避雷针 B.油罐车尾部常拖一条铁链
C.钢丝钳手柄上装有绝缘套 D.电视机屏幕上会吸附灰尘
5、在加油站,人们可以看到这样一条醒目的标语:“严禁用塑料桶装运汽油气请你说出这条标语的道理.
6、下面所述的情况和装置中,属于利用静电现象有利方面的是( )
A、印染厂的车间内空气保持适当的湿度
B、以煤为燃料的热力站使用的静电除尘设备
C、静电喷漆设备
D、静电复印装置
7、 带负电的物体接触不带电的与地绝缘的金属球,这个金属球会( )
A、带正电 B、不带电 C、带负电 D、无法确定
8、摩擦产生的静电,在生产、生活中给人们造成很多麻烦,甚至造成危害.印刷厂里,纸页间的摩擦起电,会使纸页粘在一起难于分开,给印刷造成麻烦.印染厂里,棉纱、丝线、纤维上的静电,会吸引空气中的尘埃,使印染质量下降.静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会产生火花放电,造成危害,甚至发生危险事故.人在地毯上行走,会与地毯摩擦使人体带电,当人伸手去拉金属门把手时,手与金属间会产生火花放电,严重时会使人痉挛.空中飞行的飞机因与空气摩擦而带电,着陆时如果不能导走,当值勤人员接近机身时,人与飞机间会产生火花放电,严重时击倒工作人员。运输汽油的卡车,在灌装、运输过程中,油与油罐摩擦而带电,如果没有及时导走,积累到一定程度,会产生火花放电,引起爆炸。
问题:(1)防止静电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2)防止油罐车上静电积累的具体措施应怎样
七、综合与创新 (独立思考下列问题后,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1、如图13-1-4所示,将一束扯成线状的塑料捆扎绳,用清洁干燥的手自上而下地捋,塑料绳就会向四周散开,而且捋的次数越多下端散开越大,这是为什么
图13-1-4
2、在“物理教学中STS教育与课外科技活动”学术报告会上,陕西师大的刘教授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站在从宾馆房间带来的一次性塑料拖鞋上,手上捏着一 个带绝缘柄的圆形铜拍,同放在椅子上的毛皮摩擦后就立即拍一下自己的胸部,反复几次后,他的花白头发根根竖起,像“怒发冲冠”似的,顿时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请你分析一下刘教授的实验说明了哪些物理现象或原理.
3、如图13-1-7所示,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日子里,某村民到大树下躲雨,不幸被雷电击中造成重伤,此后村内谣言四起,说什么“魔鬼缠身”,什么“前世没有修好行”…等,家里人在 众人面前抬不起头,不但不送病人到医院医治,反而求神拜佛,导致病人耽误治疗。
图13-1-7 图13-1-8
(1)文中所述的观点对吗 正确观点是: ;
(2)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故发生,人们在高大建筑上安装了: ;
(3)如果你遇到雷雨天气这种情况,你的做法是: 。
八、学(教)后反思
九、课后作业
1、在桌子上放上两摞书,把一块洁净的玻璃垫起来,使玻璃离开桌面2~4 cm在宽0.5 cm的纸条上画出各种舞姿的人形,用剪刀剪下这种人形,放在玻璃板下面.然后用一块硬泡沫在玻璃板上迅速来回摩擦,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小纸人翩翩起舞了吗 如图13-1-8所示.请解释这种现象的原因.如果你把小纸人放在玻璃板上面,让其他同学帮一下忙,用泡沫在玻璃板底下摩擦,小纸人也翩翩起舞吗 请解释所发生的现象.
图13-1-1
4
1第十三章 了解电路
【导学目标】
1、知道自然界中只有正负两种电荷,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知道摩擦起电的原因和实质,会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的摩擦起电现象。
2、知道电路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作用,理解通路、断路、短路。
3、会画电路图,会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会设计电路。
4、知道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区别比较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5、知道电流的形成原因、电流的概念、符号、单位及换算、了解电流表的构造,会读、会用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记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的关系。
6、知道电压的概念、符号、单位及换算、了解电压表的构造,会读、会用电压表测电路中的电压,记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的关系。
【能力训练】
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金属箔会张开,此时金属球带的是 电,金属箔上带的是 电。但如果用玻璃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也会张开,但这时金属球带 电,金属箔带 电。
2、如图13—10所示中,属于串联的是 ,属于并联的是 。
3、如图10 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 和断开
开关 时,L 1L 2串联,闭合开关 和断开
开关 时,L 1L 2并联。
4、如图13—4所示,闭合开关S时,
能够产生的现象是( )
A、两灯全亮 B、灯L2亮,L1不亮
C、两灯丝全烧断 D、电源烧毁
5、干电池供电过程中其作用是( )
A、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C、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6、把灯L1接入某一电路,灯正常发光,现换用另一只同样规格的灯L2接入电路,L2不能发光,经检查,电源、电键及连接导线都完好,这一现象说明( )
A、电路原来是通路,换上L2后仍是通路
B、电路原来是断路,换上L2后仍是断路
C、电路原来是通路,换上L2后仍是断路
D、电路原来是断路,换上L2后仍是通路
7、电路中有两盏电灯和一个开关,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断开开关时两灯都发光则两灯一定是串联的
B、若断开开关时两灯都发光则两灯一定是并联的
C、若断开开关时只一灯都发光则两灯一定是串联的
D、若断开开关时只一灯都发光则两灯一定是并联的
8、在春节晚会上,演播台上灯光闪烁,无数个小灯泡在亮着,你怎样判断它们是怎样连接的?假如知道它们是串联的,有一只闪了都不亮了,你能利用一根导线找出哪个灯泡闪了吗?画出电路图,说出你的方法。
【达标训练】
1、将两个用丝织品摩擦后的气球悬挂在一起,发现它们彼此分开了,这表明它们带的是 电荷,以你的经验推测,两个气球带的电荷种类是:甲带 电,乙带 电。
2、有甲、乙、丙三个带电体,已知甲带正电,若将这三个带电体依次与一个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角第一次较小,第二次增大,第三次变小,由此判断乙带 电,丙带 电。
3、带正电的验电器( )
A、有多余的电子 B、有多余的质子
C、有多余的电子 D、缺少电子
4、用丝绸与玻璃棒摩擦,则( )
A、丝绸上的质子转移到玻璃棒上
B、丝绸上的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
C、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丝绸上
D、玻璃棒上的质子转移到丝绸上
5、下列情况中一定有电流通过的是( )
A、各种导体 B、接在电源上的物体
C、干电池 D、正在发光的电灯
6、如图13—5所示的电路中,错误的是( )
7、手电筒竖直向上照射时,关于电流的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A、在电池的内部电流的方向向下 B、在电池内部电流方向向上
C、在手电筒外壳中电流方向向下 D、在手电筒外壳中电流方向向上
8、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是( )
A、导体中有较多的自由电子 B、必须与电源相连
C、用导线将用电器与电源连成闭合电路 D、电路是闭合的
9、如图13—7所示的电路是理发用电吹风机
的典型风格,其中电热丝通电后可以发热,电动机
通电后可以送风,则如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开关S接触1时发热
B、开关S接触2时吹风
C、开关S接触3时吹热风
D、开关S接触1时吹热风
10、用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个灯,这两灯的连接方式是( )
A、串联 B、并联 C、可能串联也可能并联 D、无法确定
11、关于教室内的电灯、开关、插座之间的连接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一个开关控制的两灯之间是串联的
B、被不同的开关控制的各盏灯之间是串联的
C、开关与被控制的灯之间是并联的
D、各盏灯与插座之间是并联的
12、在如图8所示的电路图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 1 和L 2是串联的
B、L 1 和L3是串联的
C、L 1L2 和L3是串联的
D、 L 1L2 和L3是并联的
13、有一个电路由两个灯泡和开关组成,看不见电路的连接情况,只知道断开开关时两灯都不亮,闭合开关时两灯都亮,这两灯到底是怎样连接的?请写出你的判断方法 。
14、如图11所示,现有一个电池组、两个开关和两盏
电灯,请你连接好下面的实物连接图,使S1闭合时L 1发
光,S2闭合时L 2发光。并在方框中画出
相应的电路图。
15、在图12所示的电路中, 是
三个电表(一个电压表、两个电流表)。
闭合开关S,灯L1L2并联,请在图中电路中
画上电表。
【收获与困惑】
。
【教后感】
。
。
×
×
A
×
。
×
B
×
。
·
·
×
×
C
。
×
×
D
13—10图
×
。
。
。
×
S1
L1
L2
S2
S3
图10
。
S
×
×
L1
L2
13—4图
·
·
·
·
·
。
·
×
×
L1
L2
A
。
×
×
B
。
×
×
13—5图
C
。
。
。
S
1
2
M
电热丝
电动机
13—7图
。
3
·
·
S1
S2
-
+
L1
L2
图11
3
×
2
1
×
·
图12
1
3
2第十三章了解电路
第一节电是什么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能够说出物体带“电”的概念
2.能够说出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3.通过观察,能说出验电器各部分的名称,并归纳出验电器怎样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及带电多少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是两种电荷及作用规律
2.难点是摩擦起电和静电感应
三、学习活动:
1.电与我们的生活
看教材第一自然段,讨论电与我们生活的关系,思考:电是什么?
2.两种电荷
首先请同学们看书:探究摩擦起电现象,然后利用毛皮橡胶棒等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物体带了电,能够 轻小物体 。
再进行实验,归纳推理得出两种电荷和电荷间的作用规律: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人们把 规定为正电荷,把
规定为负电荷。
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
3.先看书“交流与讨论”部分,再与同学们交流讨论,认识验电器。
4. 构建知识网络,自己进行总结
方法:
物体带电
性质:
电是什么 电荷 种类:
相互作用规律: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构造:
验电器
使用:
四、应用与训练:
1、 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物体是否带电,可以用两种方法来判断。一是根据 的性质。二是根据 来辨别。如果物体吸引轻小物体,则物体带电,反之则不带电。如果把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箔片张开,则说明物体带电,反之则不带电。
2. 有A、B、C、D、E、F六个轻质小球,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如图076所示,则其中一定带电的是 ,一定不带电的是 ,不能确定的是 。
五、当堂测试与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完成教材46页作业1、2、3题,同桌交流讨论答案。课后请你查阅资料,
1.了解了解人们对电的最初认识
2.了解科学家富兰克林第十三章 了解电路
第四节 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导学提纲
【导学目标】
1、知道电量的概念,,电流、电量、时间之间的关系。
2、通过类比理解电流的概念,知道电流的单位
3、知道电流表的用途和符号,会将电流表正确接入电路,会正确选择电流表的量程和正确读数。
4、理解串联电路各处电流关系和并联电路的干路和支路电流间的关系。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学习了电流的概念、电流的符号、单位以及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了解一些常用电器的电流值,电流的测量:电流表的构造组成及正确使用的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之间的关系。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之间的关系。
【预习感知】
一、电流
1、电荷的多少叫 ,它的符号是 ,单位是 。
2、电流不仅有方向,还有大小,物理学中用
来表示电流的强弱,叫做 。电流用字母
表示,单位名称是 ,简称 ,符号是 。比安小的单位还有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
3、读课本53页信息窗填空:液精显示电子计算器的电流约 ,晶体管收音机中的电流约10——100 ;30W普通照明日光灯的电流约为130
;47cm彩色电视机的电流约为 A;家用电冰箱的电流约为1.1—1.7
。
二、怎样使用电流表
1、了解电流表的构造:表盘上有刻度,指针,接线柱 个:一个标有
,一个标有 ,一个标有 。
2、电流表的指针要指零,若不指零时,需 。
3、表盘上的刻度表明它有两个量程即 和 量程,若使用大量程时,一大格表示 A,一小格表示 A;若使用小量程时,一大格表示 A,一小格表示 A。
4、请同学们自己画出电流表的表头,练习读数。
5、阅读课本54页电流表的使用说明填空;
(1)电流表要与被测用电器 ;(2)应当使电流从电流表的 进入,从电流表的 流出。(3)注意观察电流表的 ,被测电流不能
。(4)不允许把电流表 。
三、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之间的关系
(1)说出你的猜想是什么?
(2)需要的器材有哪些?
(3)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4)写出实验的步骤:
(5)实验的结论是 ,公式是
。
四、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之间的关系
(1)说出你的猜想是什么?
(2)需要的器材有哪些?
(3)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4)写出实验的步骤:
(5)实验的结论是 ,公式是
。
【双基训练】
1、关于电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通电时间越长电流越大 B、通电时间越短电流越大
C、通过导体的电量越多电流越大 D、相同时间电量越大电流就越大
2、一根粗细不同的圆导线,按照如图1所示连接,
则AB和BC上的电流的关系为( )
A、AB中的大 B、BC中的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3、手电筒工作时通过小灯泡上的电流为0.3A,1分钟内通过它的电量为( )
A、0.3C B、18C C、3C D、0.18C
4、小名在做实验时,将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的位置接反了,这样做会出现( )
A、电流表被烧坏 B、指针不动
C、指针反向偏转 D、指针偏转过大
5、一只灯泡,已知每分钟有12C的电量通过,则通过小灯泡灯丝的电流是
A,如果用电流表测量这电流,应选用的电流表的量程是 。
6、不能把电流表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的原因是
。
7、甲乙两灯并联,通过甲的电流为100mA,干路电流为1.3A,则通过乙的电流为 mA。
【达标测验】
1、手电筒正常发光时的电流约为200mA,合 A,家用空调器的电流越5A,合 mA。
2、当电流表正确接入电路时,指针都是向 偏转,而当电流表接入电路时,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说明 。
3、蓄电池用久了需要充电,现在给某用完电的蓄电池充电,已知充电电流为5A,充电时间为24h。那么使用这个蓄电池时,电路中的电流是50mA,则可连续使用 h。
4、某同学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它所选用的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但刻度盘上这个量程的刻度值已经磨损看不清了,他从0~3A量程的刻度盘上发现指针指在2.3A处,则电路中的实际电流为 A。
5、在一个电源两端接有两个不同的灯泡,用电流表测得通过这两个灯泡的电流不相等,则这两个灯泡的连接方式( )
A、一定是串联 B、一定是并联 C、串联并联都可以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串联电路中要测某灯泡的电流,电流表必须与该灯泡紧靠一起串联
B、串联电路中无论几个灯泡的亮度是否一样,通过它们的电流一样大
C、并联电路的干路电流大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D、并联电路各支路电流相等
7、如图2所示的四电路图中,用电流表测量L1的电流错误的是( )
8、小明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的实验中,实际实验发现电流表接在一串联电路中三个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不相等,他感觉不可理解。你认为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是否错误?出现小明以上经历的原因可能有哪些,请说出两条。
【收获与困惑】
【教后感】
。
A
B
C
图1
。
A
×
×
L1
L2
D
。
A
×
×
L1
L2
C
。
A
×
×
L1
L2
A
。
A
×
×
L1
L2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