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第23﹡课 孔子让路●导入 ●识字 ●课文 ●练习孔子导入 河南修武县五里堡(pù)村的路边上,竖立着一块石碑(bēi)。石碑上刻着五个楷(kǎi)书大字:孔子问礼碑。
两千多年前,孔子向七岁孩子项橐(tuó)问礼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孔子为了传播他的学说,在学生陪伴下,驾车周游列国。有一天,他们来到了郑国。
一个孩子在路上用碎石烂瓦(wǎ)堆砌(qì)着什么,挡(dǎnɡ)住了孔子的车。驾车的子路吆喝[hè]道:“喂(wèi),小孩,快让开,我们的车要过去!”孔子让路识字 那孩子没有理睬子路,仍一心一意地堆砌着瓦石。
孔子从车上下来,走到孩子面前说:“孩子,给我们的车让让路好吗?”
那孩子抬起头,望了望孔子,说:“老人家,您看看我建的是什么?”
孔子低头一看,哈,地上是用碎石烂瓦堆砌成的一座城池。
孔子急着赶路,不太高兴地说:“孩子,你怎么不懂礼节?你挡住了车,误(wù)了我们赶路啊!”
孩子眨眨眼睛,反问孔子:“我不懂礼节?那么,请问老人家,世上是车给城让路呢,还是城给车让路呢?” 知识渊博(bó)的孔子,一时不知怎样回答。他想:是啊,我把孩子摆城池当成玩耍,可孩子却不是这样想,他认为这是一座真正的城池,不能说孩子不对啊。再说,城是死的,车是活的,当然城不能给车让路,应该是车绕道过去。我倡(chànɡ)导礼义,可我还不如这孩子懂得礼节。
想到这儿,孔子心平气和地说:“你说得对。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了?”
“我叫项橐,七岁。”那孩子答。 孔子感慨地对身旁的学生们说:“三人行,必有我师!项橐这孩子很懂礼节,虽然年龄小,但在这一点上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说罢,孔子告别项橐,和学生们驱(qū)车绕“城”而过。
著名的启蒙读物《三字经》上“昔仲尼,师项橐”的话,讲的就是这个故事。 河南修武县五里堡村的路边上,竖立着一块石碑。石碑上刻着五个楷书大字:孔子问礼碑。
两千多年前,孔子向七岁孩子项橐问礼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孔子为了传播他的学说,在学生陪伴下,驾车周游列国。有一天,他们来到了郑国。
一个孩子在路上用碎石烂瓦堆砌着什么,挡住了孔子的车。驾车的子路吆喝道:“喂,小孩,快让开,我们的车要过去!”孔子让路 项橐是一个七岁的小孩,孔子为什么要称项橐为老师呢?他向项橐学习什么?课文孩子摆城池挡路 那孩子没有理睬子路,仍一心一意地堆砌着瓦石。
孔子从车上下来,走到孩子面前说:“孩子,给我们的车让让路好吗?”
那孩子抬起头,望了望孔子,说:“老人家,您看看我建的是什么?”
孔子低头一看,哈,地上是用碎石烂瓦堆砌成的一座城池。
孔子急着赶路,不太高兴地说:“孩子,你怎么不懂礼节?你挡住了车,误了我们赶路啊!”
孩子眨眨眼睛,反问孔子:“我不懂礼节?那么,请问老人家,世上是车给城让路呢,还是城给车让路呢?”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什么? 这句中“车”和“城”各指什么?孩子摆城池挡路反问——不懂礼节 知识渊博的孔子,一时不知怎样回答。他想:是啊,我把孩子摆城池当成玩耍,可孩子却不是这样想,他认为这是一座真正的城池,不能说孩子不对啊。再说,城是死的,车是活的,当然城不能给车让路,应该是车绕道过去。我倡导礼义,可我还不如这孩子懂得礼节。
想到这儿,孔子心平气和地说:“你说得对。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了?”
“我叫项橐,七岁。”那孩子答。 孔子感慨地对身旁的学生们说:“三人行,必有我师!项橐这孩子很懂礼节,虽然年龄小,但在这一点上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说罢,孔子告别项橐,和学生们驱车绕“城”而过。
著名的启蒙读物《三字经》上“昔仲尼,师项橐”的话,讲的就是这个故事。孩子摆城池挡路反问——不懂礼节孔子绕“城池”让路问礼——三人行,必有我师 从这个故事中,你认为孔子是个怎样的人?根据下面的提示写出几个成语。1、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 )2、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 )练习请按课文内容填一填。1、那孩子( ), ( ),说,“老人家,您看看我建的是什么?”2、孩子( ), ( ):“我不懂礼节?”bēi碑kǎi楷wǎ瓦qì砌dǎnɡ挡wèi喂wù误bó博chànɡ倡qū驱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聚众讲学,从事政治活动。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参考资料《三字经》《三字经》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知名度最高的蒙学教材,流传广泛,家喻户晓。相传《三字经》的作者是宋代名儒王应鳞,但它从雏形到定型经历了较长时间,历代都有增补和加工,使它成为一本内容丰富的蒙学读物。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