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71张PPT。蜀 道 难
李白古体诗:唐代人把《诗经》到汉魏六朝的诗叫做古诗,或者古体诗。把到唐代才定型并盛行的严格按照一定的格律写作的诗称做近体诗或今体诗。
近体诗分律诗和绝句两大类。1、唐诗的分类近体诗:唐诗知识 唐代是我国诗歌最光辉的时期。按它发展的情况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的代表人物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被称为“初唐四杰” 。初唐成就最高的是陈子昂。
盛唐出现了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以及王维和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盛唐成就最高的是两位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
中唐的代表有“元白诗派”(元稹、白居易)和“韩孟诗派”(韩愈、孟郊、贾岛、李贺)。白居易的叙事诗《琵琶行》和《长恨歌》广为传诵。
晚唐时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2、关于唐诗: 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据记载,出生于唐朝安西都护府的碎叶城,后迁到四川江油县青莲乡。 李白的出生眸子炯然,哆如饿虎,
或时束带,风流酝蕴。
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李白的样貌唐代大诗人李白,小时候就很机灵。七八岁上,他父亲为了给儿子起个好名,便和他一起对诗,试一试孩子的才华。李父起头吟道:“春风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他先来”。李母对了一句:“火烧杏林红霞落”。话音刚落,机灵的儿子便指着院中盛开的李花,朗声接道:“李花怒放一树白”。李父听了拍手叫绝,连夸儿子有诗才。他觉得儿子这句诗的头一个字正是自家的姓,而且李花洁白如雪,很有情味,于是给儿子起名叫“李白”。 李白起名
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是李白作品的艺术特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是继屈原以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驰骋想象,运用神话的离奇境界,把自己热烈的感情倾注到所描写的对象之中,以惊俗骇世的笔墨,恣意挥洒,描写了壮丽奇谲的世界,借以抒发个人怀抱的抑郁和不平。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经典评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
千古一诗人—杜荀鹤
余光中《寻李白》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释题: “蜀道难”,古乐府旧题。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初年,从诗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长安时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 走进新课噫吁 口戏(yī xū xī) 鱼凫(yú fú)
猿猱(náo) (mén)参(shēn)历井
膺(yīng) 巉(chán)岩
飞湍(tuān) 喧豗(huī)
砯(pīng)崖 万壑(hè)
峥嵘(zhēngróng) 崔嵬(cuīwéi)
吮(shǔn)血 咨嗟(zījiē)
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 ??1:全诗三节,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第一节,道蜀道来历,状蜀道高峻——感叹蜀道的高峻难行。
????????? 第二节,写景物凄清,状山水险恶——感叹蜀道的艰险可畏。
????????? 第三节,摩剑阁险要,想杀人惨景——叹蜀道的高峻、艰险、可畏。 讨论分析图片欣赏古栈道遗址 栈道为无路可通之处,人工凿壁插以木枋,上铺木板而成的古代悬空通道。远望仿佛悬空小阁,故称栈阁。充分反映了古蜀道之险绝艰难与古人坚韧顽强的毅力。 秦岭大巴山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巫山
山脉长安太白山青泥岭剑阁蜀道难北南西东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初诗人在长安之时。《唐摭言》第七卷中有如下记载:“李太白始自西蜀至京,名未甚振,因以所业贽谒贺知章。知章览《蜀道难》一篇,扬眉谓之曰:‘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书的作者王定保是唐末进士,活了八十多岁,一生只有此作,其说当有根据。 写作年代 研究者认为李白十六岁创作《蜀道难》 东方网03年9月3日消息:四川平武县学者曾维益经过十多年研究发现,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成名作《蜀道难》的时间是在其20岁之前,而且该诗作于古江油关(今平武县南坝镇)。
《蜀道难》的写作背景及目的 唐代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乐不思返,而没有认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叛乱的可能。
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初入长安之作。《蜀道难》是乐府古题,它以蜀道险阻为内容,寓有功业难成之意。正是这一点,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未成的心事。当友人入蜀时,他便用这一古题写诗送别友人。诗中极力描绘入蜀道路的艰难险阻,表达对蜀中军阀割据作乱和友人旅蜀安危的担忧,更借此抒发世道艰难,志士功业难成的悲愤。鉴赏章法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又称反复),主旨句凡三见: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这并非简单的重复,因为它每出现一次都给读者带来新的启示,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这样的章法可称灵活巧妙,也就是沈德潜说的“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贯穿始终
一唱三叹
层层深入
· 开头一句,领起全文,为全文奠定雄放的咏叹基调。
· 中间一句,强调主旋律,把诗歌推向高峰。
· 结尾一句,照应题目、开头,给人强烈的感叹。第一节1. 从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的角度极言蜀道之难。 点染神话色彩,引人入胜。
从开山时作出的重大牺牲的角度言开辟蜀道的艰难。 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有什么作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 从山势高危的角度写蜀道之难。六龙回日 冲波逆折
黄鹤飞不过 猿猱愁攀援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3. 从行人的角度写蜀道之难。青泥何盘盘
百步九折萦岩峦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细读“上有六龙回日……坐长叹”这几句,说说诗人用了哪些写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六龙回日(神话)群山挡日
万仞深渊,急浪回旋上下对举
虚实结合黄鹤不得过
猿猱愁攀援反衬、夸张青泥岭山路九曲,行旅艰难
人行其上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细节描写总结第一段一叹 高难行蜀道来历蜀道高峻
不通人烟
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3:诗人怎样表现蜀道的高峻?艰难的形成历史
表明
蜀道之难无侧面正面虚实结合
反衬手法
细节描写从行人的角度
表明
蜀道之难多种手法有译文:
唉呀呀,多么危险多么高峻的大山!蜀道真太难攀,简直比上青天还难。?
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
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
自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
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
西边太白山只有鸟能飞过的小道,
从那小路走可以横渡峨嵋山顶端。?
山崩地裂蜀国五壮士被压死了,
两地才有天梯栈道开始相通连。
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
下有激浪排空纡回曲折的大川。?
善于高飞的黄鹄尚且无法飞过,
即使猿猴想要翻过也愁于攀援。?
青泥岭多么曲折绕着山峦盘旋,
百步之内萦绕岩峦转九个弯弯。?
可以摸到参星、井星,叫人仰首屏息, 用手抚胸惊恐不已,徒然深深地长叹。第二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使人闻声失色,渲染旅愁和蜀道上悲凉荒寂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蜀道之难。 4. 从环境的角度烘托蜀道之难。“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夸饰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 5. 从风光奇险的角度写蜀道之难。“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译文:
朋友呵请问你西游何时回还?
可怕的岩道实在难以登攀!?只见那悲鸟在古树上哀鸣啼叫,
雄雌相随飞翔在原始森林之间。?月夜听到的是杜鹃悲惨的啼声,
面对这荒凉的空山令人愁思绵绵!
蜀道难走呵简直比上青天还难,
叫人听到这些怎么不脸色突变??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
枯松老枝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漩涡飞转瀑布飞泻争着哗喧, ?水石相击转动象万壑鸣雷一般。
那地方像这样恶劣险难,
唉呀呀你这个远方而来的客人,
为了什么还要来到这个地方?总结第二段二叹 险景物凄清山水险恶可畏以“何时还”起第三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剑阁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 化为狼与豺
杀人如麻6. 从现实的角度写蜀道之难。一人守隘,万夫莫向
左思《蜀都赋》
一人荷戟,万夫趑趄
张载《剑阁铭》
形胜之地,非亲勿居
张载《剑阁铭》 突出剑阁的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不乏其人。从而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化用张载的语句,劝人引以为戒,警惕战乱发生。揭露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既写猛兽,又影射政治凶煞,一语双关。唐宝初年,太平景象的背后正潜伏着危机,作者这样写是要提醒人们注意世事、时局,表明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语不惊人死不休“前有毒蛇后猛虎”《发阆中》
”空荒咆熊罴,乳兽待人肉“《课伐木》
”人虎相半居,相伤终两存“《客居》译文:
剑阁那地方崇峻巍峨高入云端,
只要一人把守,千军万马也难攻占。?驻守的官员若不是皇家的亲信,
难免要变为豺狼踞此为非造反。?清晨你要提心吊胆地躲避猛虎,
傍晚你要警觉防范长蛇的灾难。
豺狼虎豹磨牙吮血真叫人不安,
毒蛇猛兽杀人如麻会令你胆寒。?锦官城虽然说是个快乐的所在,
如此险恶还不如早早地把家还。?蜀道太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
侧身西望令人不免感慨与长叹!总结第三段三叹战祸之烈剑阁险要杀人惨景以“早还家”结申戒 开头一句,领起全文,叹蜀道之高,为全文奠定雄放的感情基调。
中间一句,叹蜀道 之险,强调主旋律,把诗歌推向高峰。
结尾一句,叹蜀中之要,照应题目、开头,给人强烈的感叹。 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有什么作用?难1.高 蜀道的来历 2.险3.要 行人的感受蜀道上环境凄清 蜀道上山水险恶自古难自古险剑阁险要杀人惨景自古要
全诗总结说说《蜀道难》所体现的浪漫主义特色 (一)浪漫主义的特点之一是神话传说,《蜀道难》充份体现了这一特点。 (二)浪漫主义的特点之二是想象瑰丽,《蜀道难》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三)浪漫主义的特点之三是夸张大胆,感情强烈,《蜀道难》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蜀道难”这么一个难以表述的事物,李白为什么描绘得如此动人?1、从内容上看,在于他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
2、从手法上看,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写景抒情。
3、从形式上看,李白对这一古乐府题有所创新和发展,运用了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等参差错落、长短不齐的句式,形成笔意纵横、豪放洒脱的语言风格;韵脚也不断变化,适合表现自由不羁的气魄。想象之丰富,
比喻之奇特,
笔法之夸张扬厉,
韵律之流转华美。太白之精下人间,李白高歌蜀道难。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落笔生云烟。
欧阳修(北宋)《太白戏圣俞》诗云
太白七古想落天外,局自变生。大江无风,波浪自涌。白云从空,随风变灭。此殆天授,非人可及。
沈德潜(清)《唐诗别裁集》评《送友人入蜀》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剑阁赋 咸阳之南,直望五千里,见云峰之崔嵬。
前有剑阁横断,倚青天而中开。
上则松风萧飒瑟飓,有巴猿兮相哀。
旁则飞湍走壑,洒石喷阁,汹涌而惊雷。
送佳人兮此去,复何时兮归来?
望夫君兮安极,我沉吟兮叹息。
视沧波之东注,悲白日之西匿。
鸿别燕兮秋声,云愁秦而暝色。
若明月出于剑阁兮,与君两乡对酒而相忆!1.噫吁戏,危乎高哉
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3.西当太白有鸟道
4.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5.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6.猿猱欲度愁攀援
7.青泥何盘盘
高 比 多么 挡 沟通相连 使动用法,使……回转;回旋 越过 1.但见悲鸟号古木
2.雄飞雌从绕林间
3.使人听此凋朱颜
4.连峰去天不盈尺
5.枯松倒挂倚绝壁
6.飞湍瀑流争喧豗
7.砯崖转石万壑雷拟声词用如动词 只跟随使动用法,使……凋谢离满靠急流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所守或匪亲
3.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4.锦城虽云乐
5.侧身西望长咨嗟人挡同“非”互文见义虽然深深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尚贤使能
赵王使使视廉颇尚能饭否指出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尚且
崇尚,尊重
还危乎高哉
危如累卵
正襟危坐
上屋骑危高
危险
正,端正
屋脊2、危1、尚连峰去天不盈尺
阳虎去齐走赵
除残去秽(huì)
有敢去柳下季垄而采樵者,死不赦距,距离
离开
除掉,去掉
前往,到---去指出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3、去寻李白
??????????????????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余光中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马交践的节奏
留给杜二去细细地苦吟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都寻不到你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课外欣赏
──而今,果然你失了踪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一贬世上已经够落魄
再放夜郎毋乃太难堪
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
陇西或山东,青莲乡或碎叶城
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
凡你醉处,你说过,皆非他乡失踪,是天才惟一的下场
身后事,究竟你遁向何处?
猿啼不住,杜二也苦劝你不住
一回头囚窗下竟已白头
七仙,五友,都救不了你了
匡山给雾锁了,无路可入
仍炉火未纯青,就半粒丹砂
怎追蹑葛洪袖里的流霞?
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故乡
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
而无论出门向西哭,向东哭
长安却早已陷落
这二十四万里的归程
也不必惊动大鹏了,也无须招鹤
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
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飞碟
诡绿的闪光愈转愈快
接你回传说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