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下第二十四课 古诗两首(教案+课件+练习+朗读)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五下第二十四课 古诗两首(教案+课件+练习+朗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6-20 12:56:01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24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课题 《古诗两首》 单元 第七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学会认读1个生字,“遮”。2..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感受杭州西湖的美,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 受到美的熏陶,体会作者的思念之情。在读和思的基础上回顾运用学古诗的方法
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大致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意境,感受西湖的美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理解诗句的意思,学会欣赏古诗,积累古诗名句。
难点 联系诗作背景,观察课文插图,感悟诗歌的优美意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图片导入,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去过西湖吗?你觉得西湖美吗?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美丽的西湖吧。课件出示西湖图片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两首古诗都是来描写美丽的西湖的,只是展示的西湖景色不同。下面就让我们具体来分析两首古诗吧。(板书课题:古诗两首)学生齐读课题。 学生欣赏图片,感受西湖的美 让学生先对西湖有个直观印象,从而为体会作者对西湖的赞美之情做铺垫。
讲授新课 二、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视频导入:课件播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视频。你想具体地学习这首古诗吗?你想知道古诗的内容是什么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一)读诗句1.老师朗读古诗,生轻声跟读,注意划分停顿。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2.学习生字。课件出示“遮山”的读音,并出示遮字的书写顺序。 3.师指导学生朗读诗,要求:读正确、流利。 4.生自由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多读几遍,初步感知这首诗。 5.指名朗读,师生评价。(二)知作者1.介绍苏轼。 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 苏轼的诗大都抒写仕途坎坷的感慨,也有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现实黑暗之作。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出示时引导学生重点体会标红的内容)2.了解写作背景。 诗人苏轼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又来到望湖楼头观赏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3.小结:只有了解了写作背景,才能对古诗词有更深入的理解。(三)解诗题师问:诗题《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什么意思呢?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古建筑名,又叫看经楼。位于杭州西湖畔。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诗题意思:宋神宗熙宁五年六月二十七日,在望湖楼喝醉后写下的诗。那作者在望湖楼看到了什么景色呢?请继续欣赏古诗的含义。黑云翻墨未遮山,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未:没有。遮:遮盖,遮挡。结合注释,说说每句的意思。引导学生自己根据字词的含义翻译出整句的意思。指生回答师小结:第一句的意思是乌云像打翻了的黑墨水,还未来得及把山遮住。按照2、3的方法学习古诗的后三句白雨跳珠乱入船。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跳珠:跳动的水珠(珍珠),用“跳珠”形容雨点,说明雨点大,杂乱无序。生举手回答出句意:白亮亮的雨点落在湖面溅起无数水花,乱纷纷地跳进船舱。卷地风来忽吹散,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忽:突然。生举手回答出句意: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望湖楼下水如天。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生举手回答出句意: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师小结:这首诗主要写了西湖忽雨忽晴的特别景色。把整首诗连起来解释,全班读一读。(五)悟诗情1.诗中哪句是比喻句?你能找出来并分析一下吗?生再次朗读古诗指生回答师小结:第一句“黑云翻墨未遮山”就是一个比喻句,把乌云比作“翻墨”,这种比喻形象逼真,让我们对当时西湖马上要下雨的情景深有感触。第二句“白雨跳珠乱入船”也是一个比喻句,把落下的大雨比作珍珠,说明当时的雨很大。2.“白雨跳珠乱入船。”这句如何理解?全体朗读这句同桌讨论,举手回答师小结:用“跳珠”形容雨点,有声有色。一个“跳”字,一个“乱”字,写出了暴雨之大,雨点之急。3.师问:诗中哪句写的是雨后?生举手回答课件出示“望湖楼下水如天。”师小结:雨过天晴,风平浪息,诗人舍船登楼,凭栏而望,只见湖面上无入水,水映天,水色和天光一样的明净,一色的蔚蓝。风呢?云呢?统统不知哪儿去了,方才的一切好像全都不曾发生似的。4.诗人在写景时,是抓住了什么特点来写的?师提示,引导学生根据提示说出特点。课件出示5.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自由读、分组读、展示读……(六)课堂小结:1.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呢?2.师小结:这首诗描写了杭州西湖夏天雨前雨后的变化情景。诗人善于捕捉瞬间变化的情景,像高明的摄影师一样,拍下湖水、墨云、雨珠、风吹等景象,绘声绘色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三、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师:上面我们学习了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接下来,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新诗,这首诗也是在描写西湖。(一)读诗句1.听课件朗读,生轻声跟读,注意划分停顿。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2.课件出示视频,让大家感受里面的生字和停顿。课件出示“净慈、莲叶、映日”。 3.师指导学生朗读诗,要求:读正确、流利。 4.生自由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多读几遍,初步感知这首诗。 5.指名朗读,师生评价。(二)知作者1.介绍;杨万里。 杨万里,南宋诗人。字廷秀。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继而调任永州零陵(今属湖南)县丞。此时南宋名将张浚谪居永州,勉杨万里以"正心诚意"之学自名书室为"诚斋",世称诚斋先生。2.了解写作背景。 时任秘书少监、太子侍读的杨万里是林子方的上级兼好友,两人志同道合、互视对方为知己。后来,林子方被调离皇帝身边,林子方甚是高兴,自以为是仕途升迁。杨万里则不这么想,送林子方赴福州时,写下此诗,劝告林子方不要去福州。(三)解诗题晓出:太阳刚刚升起。诗题意思: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作者在净慈寺送别自己的好朋友林子方。 (四)明诗意我们先来具体分析每句诗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1.小组合作,通过查找资料,借助注释,理解诗的意思,说说每句诗句的意思。结合注释,说说前两句的意思。引导学生自己根据字词的含义翻译出整句的意思。指生回答师小结: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按照2、3的方法学习古诗的后两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接天:像与天空相接。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映日:日红。别样:宋代俗语,特别,不一样。生举手回答出句意:满湖的莲叶一直铺到水天相接的地方,碧绿一片,在阳光的照应下,莲花呈现出了非同一般地红。把整首诗连起来解释,全班读一读。(五)赏诗句1.课件出示前两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师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的具体分析,来理解这两句。小组讨论,举手回答师小结: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2.课件出示后两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的具体分析,理解这两句的含义。师小结: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相连,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 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自由读、分组读、展示读……(六)课堂小结:1.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2.师小结:此诗通过描写六月西湖的美丽景色,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林子方的眷恋之情。四、课外拓展你还知道哪些送别的诗?同桌讨论,举手回答师小结: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出自高适的《别董大》。还有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出自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其实还有很多描写美丽景色的优美古诗,还有很多表达送别之情的古诗,请同学们下课后多积累。 欣赏视频生跟读古诗,画出不认识的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认识作者了解写作背景,从而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生根据字词的含义翻译出诗句的意思感受古诗回答问题总结古诗 先从整体上感受古诗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停顿,并认识本课生字遮的书写。理解好词语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学习本课中出现的生僻词语文学常识能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世界。引导学生根据字词的含义翻译出整句诗的意思引导学生感受整首古诗的含义和意境。
课堂小结 五、课堂总结 品读着诗句,我们仿佛走进了西湖,感受到了西湖的美丽,也感受到了作者对西湖的赞美之情。读完这两首诗,你一定也陶醉其中了吧。六、巩固提升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作者是(北宋)诗人(苏轼)。这首诗描绘了(望湖楼)的美丽(雨)景。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作者是(南宋)诗人(杨万里)。这首诗描写了(六月西湖)的美丽景色,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林子方地眷恋)之情。七、作业布置1.背诵两首古诗。2.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回顾总结收获 锻炼学生总结和表达的能力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十四课 古诗两首 同步练习
看拼音,写词语。
fān mò zhē shān tiào zhū
( ) ( ) ( )
jìng cí lián yè yìng rì
( ) ( ) ( )
二、辨字组词。
遮( ) 株( ) 慈( ) 莲( )
庶( ) 柱( ) 兹( ) 连( )
三、下列对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第一句写乌云翻涌如墨汁泼洒,却遮不住山,借乌云的气势来凸显山的雄姿。
B、苏诗三、四句写风吹云散雨过,西湖水碧如镜,表现了天气转变之快,境界大开。
C、苏诗写雨意不在雨,全为了一个“醉”字。人因酒而醉,诗因醉而作,别具风味。
四、解释词义。
翻墨:( ) 遮:( ) 忽:( )
毕竟:( ) 接天:( ) 无穷碧:( )
五、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作者是( )诗人( )。这首诗描绘了( )的美丽( )景。
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作者是( )诗人( )。这首诗描写了( )的美丽景色,曲折地表达( )之情。
六、一问一答。
1.苏轼在写西湖景色时,抓住了什么特点来写的?
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
七、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1.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默写古诗。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第二十四课 古诗两首 同步练习答案
看拼音写词语。
翻墨 遮山 跳珠 净慈 莲叶 映日
解析:本题考察了学生对古诗中生字的书写。注意翻墨的墨是墨水的墨,莲叶的莲有艹。
二、辨字组词。
遮山 跳珠 慈善 莲叶
庶民 柱子 赫兹 连接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区别形似字的情况。注意苔和抬,读音相同,但字不同,一个是艹,一个扌;扉和菲也是读音相同,但字不同,一个是户字头,一个是艹;蝶和碟也是读音相同,字不同,一个是虫字旁,一个是石字旁;疏和梳也是读音同,字不同。
三、选字填空。
B
解析:A项中应该是用乌云翻涌的气势渲染暴雨即将来临的气氛;C项应该是醉于酒,
更醉于雨景之美,进而激情澎湃,才赋成即景佳作。才思敏捷的诗人用诗句捕捉到西子
湖这一番别具风味的“即兴表演”,绘成一幅“西湖骤雨图”。
解释词义。
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
遮:遮盖,遮挡。
忽:忽然。
毕竟:到底。
接天:像与天空相接。
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解析:联系全文把意思写具体。
五、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1、北宋 苏轼 望湖楼 雨
2、南宋 杨万里 六月西湖 对友人林子方的眷恋
解析:基本文学常识要牢记,第二小题最后一问,曲折地表达了对林子方的眷恋之情,
而不是对西湖的赞美之情,因为赞美之情不是曲折地表达出来的,而是直接表达出来的。
六、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稀疏 幽深 花瓣飘落 黄色 奔跑
解析:此题考察了学生对古诗搭配的掌握,注意树是花瓣飘落的树。
七、一问一答。
1.景物多、变化快和动态多的特点来写的。
2. 此诗通过描写六月西湖的美丽景色,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林子方的眷恋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古诗重点理解以及对古诗主要内容的掌握。
八、默写古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7张PPT)
古诗两首
苏教版 五年级下
导入新知
美丽的西湖
导入新知
新知讲解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中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读诗句
新知讲解
zhē
遮山
共14画
生字书写指导
新知讲解
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
苏轼的诗大都抒写仕途坎坷的感慨,也有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现实黑暗之作。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知作者
新知讲解
诗人苏轼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又来到望湖楼头观赏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
写作背景
新知讲解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解诗题
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
望湖楼:古建筑名,又叫看经楼。位于杭州西湖畔。
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时间
地点
新知讲解
诗题意思:宋神宗熙宁五年六月二十七日,在望湖楼喝醉后写下的诗。
新知讲解
明诗意
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
黑云翻墨未遮山,
遮:遮盖,遮挡。
未:没有。
译:乌云像打翻了的黑墨水,还未来得及把山遮住。
新知讲解
明诗意
白雨跳珠乱入船,
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跳珠:跳动的水珠(珍珠),用“跳珠”形容雨点,说明雨点大,杂乱无序。
译:白亮亮的雨点落在湖面溅起无数水花,乱纷纷地跳进船舱。
新知讲解
明诗意
卷地风来忽吹散,
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
忽:突然。
译: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
新知讲解
明诗意
望湖楼下水如天。
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
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新知讲解
悟诗情
诗中哪句是比喻句?
黑云翻墨未遮山
把乌云比作“翻墨”,形象逼真。
白雨跳珠乱入船。
把落下的大雨比作珍珠
新知讲解
用“跳珠”形容雨点,有声有色。一个“跳”字,一个“乱”字,写出了暴雨之大,雨点之急。
“白雨跳珠乱入船。”这句如何理解?
新知讲解
诗中哪句写的是雨后?
望湖楼下水如天。
雨过天晴,风平浪息,诗人舍船登楼,凭栏而望,只见湖面上无入水,水映天,水色和天光一样的明净,一色的蔚蓝。风呢?云呢?统统不知哪儿去了,方才的一切好像全都不曾发生似的。
新知讲解
景物多:云、雨、风、水、山、船、地、楼。
诗人在写景时,是抓住了什么特点来写的?
变化快:未遮山、乱入船、忽吹散、水如天。
动态多:翻、遮、跳、入、吹。
导入新知
这首诗描写了杭州西湖夏天雨前雨后的变化情景。
诗人善于捕捉瞬间变化的情景,像高明的摄影师一样,拍下湖水、墨云、雨珠、风吹等景象,绘声绘色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新知讲解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读诗句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净慈
lián
莲叶
yìng
映日
识生字
新知讲解
杨万里,南宋诗人。字廷秀。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继而调任永州零陵(今属湖南)县丞。此时南宋名将张浚谪居永州,勉杨万里以"正心诚意"之学自名书室为"诚斋",世称诚斋先生。
知作者
新知讲解
时任秘书少监、太子侍读的杨万里是林子方的上级兼好友,两人志同道合、互视对方为知己。后来,林子方被调离皇帝身边,林子方甚是高兴,自以为是仕途升迁。杨万里则不这么想,送林子方赴福州时,写下此诗,劝告林子方不要去福州。
写作背景
新知讲解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诗题意思: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作者在净慈寺送别自己的好朋友林子方。
解诗题
晓出:太阳刚刚升起。
新知讲解
明诗意
毕竟:到底。
六月中:六月中旬。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同:相同。
译: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
新知讲解
明诗意
映日:日红。
别样:宋代俗语,特别,不一样。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接天:像与天空相接。
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新知讲解
明诗意
译:满湖的莲叶一直铺到水天相接的地方,碧绿一片,在阳光的照应下,莲花呈现出了非同一般地红。
新知讲解
赏诗句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
新知讲解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相连,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
新知讲解
此诗通过描写六月西湖的美丽景色,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林子方的眷恋之情。
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
课外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送别的诗?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巩固提升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作者是( )诗人( )。这首诗描绘了( )的美丽( )景。
苏轼
望湖楼
北宋

巩固提升
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作者是( )诗人( )。这首诗描写了( )的美丽景色,曲折地表达( )之情。
杨万里
六月西湖
南宋
对友人林子方的眷恋
作业布置
1. 背诵两首古诗。
2.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板书设计
古诗两首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绘成一幅“西湖骤雨图”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春通过赞美西湖表达对有人林
子方的眷恋之情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