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物理: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9-07-06 21:3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4.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学案)
张成进 江苏徐州睢宁魏集中学
一、学习目标
1. 学会通过实验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2. 在实验中掌握打点计时器的用法
3. 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归纳分析
二、课前预习
1、牛顿第一定律定性地描述了 和 的关系,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使 的原因。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为0时,将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而物体 发生改变时,物体具有加速度,所以说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为0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即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 是物体惯性的量度, 越大,惯性越大,而惯性越大就代表物体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运动状态难改变就是说速度变化慢即加速度小。所以质量也将决定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3、控制变量法: 。
三、课堂实验过程
实验器材:
小车、打点计时器、纸带、一端带滑轮的长木板、细线、砝码、钩码、刻度尺、天平
1、小车质量的测量用 。
2、打点计时器的用途是: 。
3、如何才能给小车提供一个恒定的合外力?
4、如何来测量小车所受的合外力?
例1、如图一个木块正在倾角为θ为的三角斜面上匀速下滑,试求斜面的动摩擦因数。
问2:如果此时给物体加上一个沿斜面向下的力F,那物体现在受到的合外力是多少?
5、如何来平衡摩擦力?
6、绳子的拉力等于钩码的重量吗?为什么?
7、什么情况下钩码重力可以近似等于绳子拉力即小车所受的合外力?
1、第一种方案
实验装置图
A、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
实验基本思路: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测量物体在不同的合力作用下物体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
实验数据的记录处理:
实验数据实验次数 a F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B、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实验的基本思路:保持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相同,测量不同质量的物体在该力的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实验数据记录处理:
实验数据实验次数 a m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第二种方案
实验数据处理
1、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次数
1
2
3
4
2、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次数
1
2
3
4
实验结论: 。
四、巩固练习
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为了平衡摩擦力,需要在长木板的下面垫一木块(木块垫在没有滑轮的一端),反复移动木块的位置,直到测出小车所拖纸带上的各个相邻记数点之间的距离都________为止.这时小车在斜面上所做的是________运动,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恰好与小车的________平衡.
2.实验台上备有下列器材:A.打点计时器,纸带及复写纸片;B.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C.小车;D.砝码;E.钩码;F.小桶、细绳、砂;G.两根导线;H.秒表;Ⅰ.天平(附砝码);J.刻度尺;K.弹簧秤;L.6 V蓄电池;M.学生电源.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
3.图4-2-4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较理想的纸带,纸带上A、B、C、D、E、F、G为七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各计数点间距离如图中所示,单位是cm.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
图4-2-4
参考答案
1.相等 匀速 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
2.ABCDFGIJM
3.解析:x1=2.80 cm x2=4.4 cm
  x3=5.95 cm x4=7.6 cm
  x5=9.15 cm x6=10.75 cm
  α==1.59m/s2.
  答案:1.59
θ
F
a
0
1/m
a
0
F1/F2
x1/x2
0
M2/M1
x1/x2
0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