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同步测试新人教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同步测试新人教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6-21 09:2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一.选择题
1.“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这首诗歌中的“喜事”是指(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新中国成立B.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C.川藏、新藏公路通车 D.香港、澳门回归
2.凤凰网北京消息:国台办主任张志军5日在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回答记者提问,强调只有回到‘九二共识’这个政治基础,两岸关系才能拨云见日。张志军提到的“九二共识”指的是(  )
A.和平统一方针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加强两岸合作交流 D.反对“台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
3.如图为2015年11月7日海峡两岸领导人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 会面的照片。两岸领导人历史性的握手时间长达70秒左右。“习马会”翻开了两岸关系新的一页。能够实现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直接会面的最重要前提是(  )
A.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两岸相互尊重、互补互利原则
C.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干涉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4.以下为某论文关于两岸关系的摘要提纲。据此判断该论文的标题最为合理的是(  )
一、“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争议﹣﹣国共内战的残留问题。
二、外国和中国的矛盾﹣﹣美国等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
第一,牵制台湾当局,不能脱离美国势力范围;
第二,迫使台湾维持“亲美抗共”的“民主政权”;
三、少数人的阴谋﹣﹣台独分裂分子的煽动破坏。
A.论述两岸关系问题形成的原因B.浅谈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经验
C.试述两岸关系的曲折发展历程D.探讨影响两岸关系的国际因素
5.实现中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下列历史事件依据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  )
①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②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③“九二共识”的达成④“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⑤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A.⑤④③②① B.③④①②⑤ C.⑤④③①② D.①②③④⑤
6.针对台湾蔡英文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2018年4月26日我人民空军出动轰一6K等多型多架战机绕岛飞行,用战机航迹丈量祖国的大好河山。这表明我国(  )
A.维护一个中国的坚定决心 B.放弃“一国两制”政策
C.放弃了和平统一的手段 D.确立武力收复台湾政策
7.2018年3月21日到26日新北市市长朱立伦率领新北市访问团到江苏和上海等地参访。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刘结一在上海与朱立伦先生见面,双方就坚持“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和加强两岸城市交流合作等深入的交换了意见。这表明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8.2016年5月20日,蔡英文就任新一届台湾地区领导人。国台办评论称:蔡英文并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这是一份没有完成的答卷。“九二共识”的核心是(  )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全面落实八项主张
C.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D.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9.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
A.实现直接“三通” B.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加强经济密切合作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0.2017年12月4日,当代著名诗人余光中于台湾逝世,《乡愁》是他漂泊异乡后所作的一首现代诗。诗歌表达了对故乡、对祖国恋恋不舍的一份情怀,更体现了诗人期望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我们一直主张(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武力进攻,速战速决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11.一九九七年三月二十六日江泽民接受法国《国际政治》杂志采访时说:“我们一贯主张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通过两岸政治谈判解决两岸间的政治分歧,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目前指导我国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
A.“三不政策” B.民族区域自治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武力解决
12.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官方微博消息:习近平表示,希望台湾各党派团体能正视九二共识,无论哪个党派团体、无论其过去主张过什么,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我们都愿意与其交往。那么,根据这句话的意思,习总书记针对台湾各党派团体所言“我们都愿意与其交往”的条件是必须承认什么?(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一个中国的原则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政策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3.宝岛台湾与祖国母亲几经聚散离合,下列与之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
?①甲午战争的失败②?中华民国的成立?③抗日战争的胜利④蒋介石败退台湾。
A.①③④ B.①③② C.①④② D.③④②
14.毛泽东说:“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毛泽东这段话所反映的基本思想是(  )
A.用武力解放台湾 B.用“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C.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D.维持台湾现状不变
二、非选择题
15.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一个中国原则与立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分裂、反“台独”的坚定信心。习近平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推进祖国统一进程的重大战略部署,可概括为:“一个原则”与“一个共识”。
——今日中国
(1)材料中的“一个原则”“一个共识”分别指什么?此共识达成于哪年?
(2)谁首次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怎样的对台方针?在一国两制的指引下,香港、澳门分别在何时顺利回归?此前,这两个地区分别被哪个国家占领过?
(3)1993年,“汪辜会谈”在哪里举行?两位领导人分别是谁?
(4)为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你认为你能做些什么?
16.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前,大陆与台湾之间基本没有联系,1978年,两岸贸易总额仅为0.5亿美元,而到2007年,两岸贸易额达到了1245亿美元,增长超过2490倍;2008年1至12月,两岸贸易额达1292.2亿美元。
(1)结合材料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祖国大陆和台湾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7.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统一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愿意同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并希望台湾当局在他们认为适当的时机,派遣代表到北京或者其他适当的地点,同我们开始这种商谈。
——周恩来在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报告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共在解决台湾问题上的态度。
材料二 统一后,台湾仍然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邓小平《稳定世界局势的新办法》
材料三 台湾是我们的“国家”……台湾不是别人的部分,不是别人的地方政府,别人的一省,台湾不能成为第二个香港、澳门,因为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简言之,台湾跟对岸中国一边一国,要分清楚。
——陈水扁在所谓“世台会”上的讲话
(2)指出材料二、三解决台湾问题的办法有何不同?
(3)陈水扁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办法的实质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4 DBDAC,ABDDC,CBAC
二.非选择题
15.(1)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一个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1992年。
(2)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997.7.1;1999.12.20;香港被英国占据;澳门被葡萄牙占据。
(3)新加坡、汪道涵、辜振甫。
(4)做法:努力学好文化知识,将来为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做贡献(或热爱祖国,增强民族凝聚力)。
16.(1)由基本不联系到联系日益密切。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前,大陆与台湾之间基本没有联系,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的指引;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促进交往的措施;改革开放以来大陆取得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的吸引;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等。
17.(1)与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决.
(2)材料二:“一国两制”,以“统一的一个中国”为前提.材料三:“一边一国”.
(3)分裂国家和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