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2018部编)17.古诗三首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2018部编)17.古诗三首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6-21 10:35:25

文档简介

课件48张PPT。17 古诗三首部编版三年级上册 古诗是中华传统文化之林中的一朵奇葩。本课所选的三首古诗,描绘了长江波涛汹涌的壮观、西湖婀娜多姿的美妙、月光下洞庭山湖的空灵之美。让我们在品读古诗中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吧!新课导入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 李白:(701一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欢交朋友。
主要作品:《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后人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资料宝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其诗、词、赋、散文,成就极高,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全才。
主要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前赤壁赋》等。
自勉对联:总是万般寻路无,不堕野地随人居。资料宝袋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有“诗豪”之称。
主要作品:《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
资料宝袋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资料宝袋资料宝袋西湖美景 洞庭湖:湖外有湖,湖中有山,风景迤逦,景色优美。
在古代曾被称为云梦、九江和重湖,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以南,是中国第三大湖,仅次于青海湖、鄱阳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资料宝袋dú帆断chǔ楚zhì至ɡū孤yǐn饮chū初jìnɡ镜duàn会写字字词乐园pán盘未mó磨yáo遥yín银wèi会写字字词乐园楚:下面部分是“疋”。
孤:左半部分是“子”,不要写成“犭”。易错提示字词乐园亦字词乐园会认字组词:人云亦云 亦步亦趋yì宜组词:相宜 便宜 事不宜迟yí抹组词:涂抹 抹黑 门庭若市mǒ字词乐园会认字未组词:未来 未必 前所未有wèi庭组词:洞庭 庭院 门庭若市tínɡ字词乐园会认字磨组词:磨面 磨练 磨合mó盘组词:盘子 算盘 托盘pán中断:江水从中间割断两山。至此: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
所以叫楚江。开:劈开。字词乐园词语解释出:出现。日边:天边。方:正。亦:也。潋滟:水光波动的样子。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字词乐园词语解释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湖光:湖面的波光。和:和谐,优美。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两:指湖光和秋月。字词乐园词语解释潭面:指湖面。多音字字词乐园  小喇叭朗读开始了,点一点音箱,一起听。古诗朗读  边听边想:古诗主要写了什么?课文朗读 1.三首古诗主要写了什么? 《望天门山》描绘了长江流经天门山时的壮观景象及作者的内心体验。初步感知初步感知1 《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以生动传神的笔墨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 《望洞庭》作者从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2.通过读这三首古诗,你发现这三首古诗有什么相同之处? 这三首古诗描写的都是祖国的山水景色,都透露出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情感。初步感知初步感知2望天门山重难点解析解译诗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远远地看重难点解析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诵读指导重难点解析诗句赏析天门中断楚江开,断开楚江将天门山分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江水因撞击到山而折回去人山相望重难点解析诗句赏析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迎接李白奔向李白人山相融重难点解析诵读全诗,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
小讨论望天门山板书设计山河壮美重难点解析解译诗题饮湖上初晴后雨 1703年,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曾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大雨,两种不同的景致,他都很欣赏,于是写下了这首诗。饮酒重难点解析 饮湖上初晴后雨
      北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诵读指导重难点解析诗句赏析水光潋滟晴方好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波光粼粼晴天波光闪闪……浮光跃金重难点解析诗句赏析山色空蒙雨亦奇
雾气迷蒙,景物若隐若现朦朦胧胧雨天隐隐约约……若隐若现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淡妆浓抹总相宜。重难点解析诗句赏析欲把西湖比西子,美的化身和代名词都非常合适晴雨西湖重难点解析 诗人为什么把西湖比作西子?二者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小讨论饮湖上初晴后雨板书设计西湖美景重难点解析解译诗题望洞庭 这首诗是刘禹锡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秋赴和州任职刺史经洞庭湖时所作。洞庭湖重难点解析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诗文诵读潭面无风镜未磨。重难点解析诗句赏析湖光秋月两相和,月光和湖水交融
在一起非常和谐 近景——柔美水平如镜重难点解析诗句赏析 近景——柔美白银盘里一青螺。重难点解析诗句赏析遥望洞庭山水翠,远看君山远景——壮美洞庭湖重难点解析诗句赏析远景——壮美重难点解析诗人为什么把潭面比喻成未打磨的铜镜?小讨论望洞庭板书设计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古诗中的大好河山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拓展延伸和:和谐。 镜未磨:没有打磨的镜子。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课堂演练1.写出蓝色词语的意思。2.按提示从这三首诗中找出相应的句子。(1)使人联想到山势奇险的句子。
( )
(2)把山比喻成人的句子。
(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一片孤帆日边来。课堂演练 3.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写了西湖怎样的景象?
晴天、雨天各自不同的美景。课堂演练 2.古往今来,人们用美好的语言赞美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你积累了多少,写几句。 1.用自己的话写出这三首诗的意思。课下作业谢谢您的观看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