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2、 用橡皮筋做动力 (教案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四2、 用橡皮筋做动力 (教案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6-21 12:3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运动和力 教育科学版科学五年上用橡皮筋作动力教学设计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教学目标重难点板书设计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
1.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动力;
2.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1.用橡皮筋给小车安装动力;
2.做橡皮筋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1.认同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重要性。
2.认识弹力概念,利用弹力为我们做更多的事情。关 键做橡皮筋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数据的整理和解释教学准备:实验用小车一辆、橡皮筋、测量距离的直尺、记录单、粉笔头教学过程:五 环 教 学一、创设情境 谈话导入(3分)::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借助一些物体的重力可以使小车运动起来,即重力可以驱动小车。
出示汽车、电动车、自行车的图片。提问:你们知道这些车是用什么力量使它们运动起来的吗?
2.相信你们都玩过许多玩具小车,那你们的玩具小车是靠什么为动力运动起来的呢?
出示小车:我们能不能想办法给这部小车装上动力,让它自己运动起来呢?你们能想出一些办法吗?
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橡皮筋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学习新知(10分): 安装用橡皮筋驱动的小车
1.出示小车:这是一辆玩具小车,我们可以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车架上,另一端绕在车轴上,然后轻轻放开,看看小车能运动起来吗?(师演示)
2.我们把橡皮筋固定在车架这端作为车头——就是前,这边就是后。接下来老师想考考大家:怎样使小车往前开,又怎样使小车往后开呢?(即要使小车向前运动,橡皮筋在车轴上的缠绕方向应是怎样的?要使小车向后运动,橡皮筋的缠绕方向又应是怎样的呢?
3.指两名学生上讲台示范,你们想办法使小车往前行驶,再往后行驶。因为事先我们不知道小车行驶的方向,所以,我们应把小车放在桌面的中间,以免小车冲出桌面摔坏。
4.刚才他们俩都很棒,小车都能运动起来了。那么老师刚刚提出的难题能解决吗?
5.你们俩谁能给大家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
6.通过刚才小车行驶的方向和他橡皮筋的缠绕方向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小车行驶方向与橡皮筋的缠绕方向相反)
7.橡皮筋往后绕,小车就——朝前开。那谁能够使小车朝前开,开的更远呢?你有什么办法? 说明了什么?三、碰撞激发 小组合作(13分): 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
1、唉,小车行驶距离的远近,可能与什么有关呢?同学们可以推测一下。
(板书:距离 圈数)
2、小车行驶距离的远近,真的和橡皮筋的圈数有关吗?
(板书:距离 圈数?)
你们准备怎么设计实验来验证你们的推测呢?小组先讨论一下。
指名汇报:
3、实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⑴ 指名:(① 橡皮筋圈数不能缠绕太多,太多的话橡皮筋可能会断掉;② 不能用力推小车;③ 在起始位置用粉笔头画标线;④ 将桌面上的东西清理干净,用尺子测量数据)
⑵ 我们在数圈数的时候,怎样才算绕了一圈?师示范
(我们把橡皮筋绕在小车车轴上齿轮的位置称为开始位置,转动车轴一圈,橡皮筋转到起始位置就算一圈,再绕一圈转到起始位置为2圈)会了吗?
4、出示记录单:为了更好地进行数据分析,我们要把测量到的数据记录在这份表格里,
你知道怎么记录吗?
指名读表格。师适时指导学生如何填表格。四、交流内化,巩固知识 (12分)学生汇报实验所得:
⑴ 通过实验,你们组有什么发现?将实验数据报出来,并说说你们的发现。指两个小组汇报。
其他组的同学与他们两组的意见一样吗?
⑵ 看来,小车行驶的距离的确与橡皮筋缠绕的圈数有关。(师擦掉?)
并且板书:距离 远 多
近 少
那我想问问同学们了,圈数不同小车行驶的距离为什么就不同呢?为什么有这样的关系呢?
⑶ 橡皮筋缠绕多圈和缠绕少圈所产生的力一样吗?
所以推动小车行驶的距离就会不一样。五、拓展延伸 灵活运用:(2分)
认识弹力
1.为什么橡皮筋绕起来,小车就前进了呢?(这是因为橡皮筋绕起来长度就变长了,但它又想回到原来的长度,所以会产生一种力,而这种力能驱动小车)
可是为什么小车行驶了一段距离后又停下来了呢?(因为橡皮筋恢复到了原来的长度,力就消失了,就不能驱动小车了。)
师演示课本P74页橡皮筋挂钩码实验。(在相同的前提下,钩码挂得越少
橡皮筋发生形变就越小,它要恢复到原来形状时产生的力就越小。反之,它所要
产生的力就越大,这就是弹力。)
2.出示“弹力”概念,认识弹力。板书设计 用橡皮筋作动力

小车行驶方向与橡皮筋的缠绕方向相反
圈数多 距离远 弹力大
圈数少 距离近 弹力大PPT模板下载:www.1ppt.com/moban/ 行业PPT模板:www.1ppt.com/hangye/
节日PPT模板:www.1ppt.com/jieri/ PPT素材下载:www.1ppt.com/sucai/
PPT背景图片:www.1ppt.com/beijing/ PPT图表下载:www.1ppt.com/tubiao/
优秀PPT下载:www.1ppt.com/xiazai/ PPT教程: www.1ppt.com/powerpoint/
Word教程: www.1ppt.com/word/ Excel教程:www.1ppt.com/excel/
资料下载:www.1ppt.com/ziliao/ PPT课件下载:www.1ppt.com/kejian/
范文下载:www.1ppt.com/fanwen/ 试卷下载:www.1ppt.com/shiti/
教案下载:www.1ppt.com/jiaoan/
教学反思 我为这节课定下了两个任务:一是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弹力;二是让学生经历探究橡筋圈数与行驶距离的关系的活动。所以课一开始,我就借助弹簧拉力器,让学生体验弹力。学生感受到了弹力,但很难描述清楚什么是弹力,容易和拉力混淆。在这里必须要加强与拉力的比较,进而发现“弹力”其实正好是和我们的拉力相对的那个力。是弹簧或皮筋这样的物体在被改变形状后,要恢复原来面貌时产生的力。我们老师的这几句小结必须要精练、准确。否则就可能造成学生思维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