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3张PPT。 工具与机械 教育科学版 科学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设计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教学目标重难点板书设计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
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关 键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通过实验来认识其工作原理。教学准备:铁架台、滑轮、钩码、线、测力计、实验计划表教学过程:五 环 教 学一、创设情境 谈话导入(3分)::1、播放学校早晨升国旗的过程,并提问:“升旗的时候,我们的队员是往下拉绳子,为什么国旗就往上升上去了呢?”(学生回答:因为旗杆顶部有一个轮子)
2、概念引入: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二、自主探究 学习新知(10分):
研究旗杆顶部的滑轮
1、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做一个定滑轮,模拟升旗的情形,并思考:当我们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2、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引导“定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一般情况下,学生已习以为常地认为我们所学的工具都具有省力作用)
3、请同学们自行设计研究定滑轮是否能省力的实验方案。(提供实验设计方案表)
4、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下研究的数据。
5、全班内进行交流汇报。
小结: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三、碰撞激发 小组合作(13分):会移动的轮子
1、 出示塔吊的滑轮图,并问:“这个滑轮是定滑轮吗?”
2、 认识动滑轮的定义。
3、 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安装一个动滑轮。并思考:“动滑轮有什么作用?”
4、 在提升重物时,我们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能否改变用力方向?四、交流内化,巩固知识 (12分) 用测力计研究动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
1)学习使用测力计,认识力的单位:牛顿。并进行巩固练习,拉出3N、5N的力。
2)教师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不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
3)请学生小组合作用测力计按顺序分别测量不同个数(1~5个)的钩码直接提升的重力读数和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重力读数,并把实验结果填写在P13的表格内。并比较表内数据,发现了什么?
4)全班内进行交流动滑轮能否省力?能省多少力 ?五、拓展延伸 灵活运用:(2分)
一、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的不同
二、想一想: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有这么大的不同,那么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板书设计 5 定滑轮和动滑轮
定滑轮 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不省力 动滑轮 不改变力的方向 省力
PPT模板下载:www.1ppt.com/moban/ 行业PPT模板:www.1ppt.com/hangye/
节日PPT模板:www.1ppt.com/jieri/ PPT素材下载:www.1ppt.com/sucai/
PPT背景图片:www.1ppt.com/beijing/ PPT图表下载:www.1ppt.com/tubiao/
优秀PPT下载:www.1ppt.com/xiazai/ PPT教程: www.1ppt.com/powerpoint/
Word教程: www.1ppt.com/word/ Excel教程:www.1ppt.com/excel/
资料下载:www.1ppt.com/ziliao/ PPT课件下载:www.1ppt.com/kejian/
范文下载:www.1ppt.com/fanwen/ 试卷下载:www.1ppt.com/shiti/
教案下载:www.1ppt.com/jiaoan/
教学反思 1、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要求,为了让学生更确切的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教师提出实验要求和实验步骤,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分析修正,让学生自己得出滑轮特点,在探究中拓展了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勇于探索精神。
2、通过对比,加深理解。 在研究动滑轮和定滑轮后,我让学生对比两个滑轮之间的异同,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了两个滑轮用力方向和作用刚好相反,进一步总结出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本质区别,有力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暗示学生认识事物要抓本质,既要研究共性,又要重视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