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活动课: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
一、选择题
1.20世纪六十年代,为了尽可能地节约,服装一般选择结实的布料和耐脏的颜色蓝、灰、黑。文革时期,西装被认为是资产阶级而被批判,军装是最时髦、最体现革命化的时装。到了八十、九十年代,人们的生活不断改善,喇叭裤、健美裤、牛仔裤、蝙蝠衫、连衣裙兴起,人们着装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对建国后人们服装的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
①体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反映了思想观念的变化
③受到了政治局势的影响 ④受到了设计能力的制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生活方式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与政治、经济并行发展的过程中,反映了社会时代的共同特点。下列我国人民从进入20世纪以来生活方式演变不正确的是( )
A.官员着翎顶补服→人们着中山装、西装等新式礼服→老百姓着丰富多彩的个性服装
B.老百姓饮食:食物匮乏、单调→讲究营养均衡、健康饮食
C.人们只有在城市看到电影和报纸→通过互联网阅读新闻、发布信息
D.上海的居民出行工具从以汽车为交通工具,到乘火车远行,再到可以经常乘坐飞机
3.美国经济学家弗理德曼访问中国后写道:“1988年,街道上的色彩与服装明显多元化,与此伴随的,则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明显迹象。农业改革效果十分明显……私营企业有所发展……得到允许的、有限的经济自由已经在改变中国的面貌。”出现上述场景的原因之一是( )
A.私有经济主体地位上升 B.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C.入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D.改革开放改变了社会面貌
4.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城镇居民近40年里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阳光新时期的来临。这个来临的新时期是( )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5.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传统的“四大件”是城乡的最高追求;80年代以后,彩电、洗衣机、录音机等新的“四大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如今,家用电脑、汽车、住房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这些现象说明( )
A.我国的高新科技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B.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人们的消费水平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D.消费观念的转变促进了经济发展
6.某班历史课堂就“改革开放对人民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进行资料收集,以下能够论证结论的史实有( )
①1985年,佛山市小汽车公司从香港引进了31辆全新皇冠牌小汽车,逐步淘汰三轮车运输,成为佛山第一代严格意义上的出租车,起表价10元,生意红火
②1978到1990年,每百人拥有电视机增加53.8倍
③在农村,1978年以后的10年间,每100户农民就有75户盖了新房
④传统节日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人们重视过节的意义。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八年级三班钟国平对中国现代的科技文化教育等史实进行了认真整理,他整理的笔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B.深化教育改革的重点是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
C.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他被国内外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D.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显著变化表现为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上升
8.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主要原因是( )
A.人们不再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B.人们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
C.人们努力生活的更好 D.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
9.漫画 (三代赶集》最能体现的是( )
A.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 B.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
C.人民生活习惯的变化 D.科技水平的变化
10.近几年来,人们开始追逐“绿色食品”,各大超市的“绿色食品”更是琳琅满目,品种繁多。对这种现象理解错误的是( )
A.反映了人们在饮食方而从“吃饱”到“吃好”的变化
B.人们喜欢绿颜色的食品
C.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饮食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D.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11.下列能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的是 ( )
①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②上网浏览、发E-mail成为人们热衷的话题
③人们排着长队买食油、棉布等生活必需品 ④70年代住草房,80年代住砖房,90年代盖楼房。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有人说:中国人看时间,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的手机).这反映了( )
A.中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C.中国人民的文化素质发生了变化D.中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13.从数据看变化:据此回答下题,能直接从下表得出的结论是,改革开放使( )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居民存款余额
1978年
343元
136元
210.6元
2007年
13786元
4140元
172534亿元
A.生产效率提高 B.综合国力增强 C.人民生活改善 D.思想观念转变
14.“吃饭要交粮票,穿衣需要布票,买辆自行车得有工业券”, 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中国老百姓真真切切地经历了长达近40年的“票证”时代。“票证”时代结束的主要原因是( )
A.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B.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C.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D.社会保障制度的日益完善
15.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要凭粮票才能购买到粮食。1993年全国终止粮票的流通。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改革开放前我国粮食供应紧张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缓解了粮食紧张状况
C.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D.中国粮食大丰收,人均粮食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图片: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一组照片
请回答:根据上图,采访父辈。看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
三、解答题
1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仔细阅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1)图片一、二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全国通用粮票和江苏省布票。造成当时人们凭借票证购买物品的原因是什么?这些票证反映了过去人们的生活水平怎么样?
(2)结合图片三、四,谈谈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的衣着在质地、颜色、样式等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8.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性会议。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结合史实,以东莞为例,谈谈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发生的变化。(题目自拟,200字以内)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5 CDDDB,CDDAB,DBCCD
二.材料题
16.衣:改革开放前,内地服装业落后;开放后服装产业日渐增多开始蓬勃发展,现多数还出口海外。
食:改革开放前,饮食业发展缓慢,大街上看不到几家餐厅;改革开放后,饮食业发展尤为显著,现在遍地随处可见;改革开放后,人们不但能“吃饱”,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食物充足。
住:改革开放前,房地产业稀少,人们所住房屋多由单位分配;改革开放后,房地产业发展迅速。
行:改革开放前,出行十分不便;改革开放后,随着城市建设日渐成熟,交通也发展很快,出行也变得十分方便。比如过去从A到B地需要乘3天的火车,现在乘飞机仅需2小时,乘火车时间也极大的缩短了。
三.解答题
17.(1)主要原因就是当时物资匮乏,国家对生产和供应不得不按计划加以控制和分配.反映了过去人们的生活水平低下.
(2)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人民的穿着由清一色的“灰蓝黑”转向讲究服装的颜色、花色、款式,追求多样化、个性化,求新、求美、求舒适已成为时尚.
18.改革开放后的东莞人民
改革开放后,东莞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东莞人民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资的丰富和思想观念的解放,东莞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改革开放后,吃饭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东莞人民越来越注重营养均衡,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改革开放后,人均居住面积扩大,市内装修和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改革开放以来,东莞的交通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的增长都很快,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改革开放以来,东莞社会保障制度也逐渐向成熟迈进,东莞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东莞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取得初步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