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1、 电和磁 (教案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三1、 电和磁 (教案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6-21 16:3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 能量 教育科学版 科学电和磁教学设计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教学目标重难点板书设计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
电流可以产生磁性。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的重要。关 键如何使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现象更明显实验讨论和设计通电直导线使小磁针发生偏转实验的提出、操作、观察和解释。教学准备:小组准备:电池、导线、指南针等。
老师准备:电池、小灯泡、导线、指南针、线圈、条形磁铁一块,铁钉一枚等。教学过程:五 环 教 学一、创设情境 谈话导入(3分)::1、复习
(1)、出示指南针,说说它指示什么方向。(师:在不碰到它的情况下,它总是指向南北方向,你能想个办法让它偏转方向吗?)
根据学生回答,试一试,板书:磁铁、铁能使磁针发生偏转。
(2)、说说磁铁为什么能使磁针发生偏转(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说说铁为什么能使磁针发生偏转(磁铁能和铁吸引)
教师强调:都是磁性在起作用。板书:磁性
(3)、利用小灯泡、灯座、导线、开关、电池等材料组装电路,使小灯泡亮起来 二、自主探究 学习新知(10分):















1、小灯泡亮了吗/?再试一次,你还发现了什么?
2、小磁针真的偏转了吗?同学们想不想试一试?提出实验要求:
(1)、在指南针静止不动的时候接通电路,在接通的一刹那观察磁针是否偏转,偏转了多少(用1小格做单位),电路断开后磁针又怎样了?
(2)、导线的方向与磁针的方向一致
3、说一说:你们的实验磁针偏转了吗?偏转了多少?三、碰撞激发 小组合作(13分):分析实验现象,明确原理
1、说说是谁使小磁针发生了偏转
提示:通电磁针偏转,断电磁针恢复,说明了什么?
2、再提示:刚才我们知道磁性能使磁针发生偏转,为什么电也能使它发生了偏转呢/?
(如果学生回答是导线使磁针偏转,教师提示导线内是铜丝,不能使磁针发生偏转)
3、教师介绍:通电能使磁针发生偏转这个现象,在1820年的时候就被丹麦一个著名科学家发现了,这个科学家就是奥斯特,板书:奥斯特
当年奥斯特在一个偶然的实验中发现了这个现象,他通过几个月的研究得出通电能产生磁性,板书:电流能产生磁性。
4、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电和磁(板书)四、交流内化,巩固知识 (12分)探究使磁针偏转角度更大的方法
1、说一说你们的实验中,磁针偏转了几小格,教师介绍:这个实验现象很不明显,当年奥斯特因为观察非常仔细才发现了这个现象。你能不能想个办法让磁针偏转得更明显一点,也就是偏转角度更大点。
2、小组讨论3分钟
3、汇报讨论结果:
(1)、多用几节电池(提示:有问题吗? 可能会烧坏小灯泡,实验时如果小灯泡坏了,你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2)、短路的方法(有什么地方要注意的? A、很耗电而且电池导线很快发热,所以接通电路后要马上断开,不能长时间接通;B、实验时可以不用开关,直接把一根导线接在电池的正负极,然后放在指南针上面) 演示给学生看一看
(3)、用通电线圈放在指南针附近使磁针发生偏转 可以怎么放?(可以放在上面、边上、套住指南针)分别演示给学生看看
4、出示实验记录表,说明填写要求:
使小磁针偏转角度变大的实验记录表五、拓展延伸 灵活运用:(2分)
谈话:老师这里有两节电池,一旧一新,用什么方法把它们区分开?板书设计 1 电和磁
1820 丹麦科学家 奥斯特
电流产生磁场
PPT模板下载:www.1ppt.com/moban/ 行业PPT模板:www.1ppt.com/hangye/
节日PPT模板:www.1ppt.com/jieri/ PPT素材下载:www.1ppt.com/sucai/
PPT背景图片:www.1ppt.com/beijing/ PPT图表下载:www.1ppt.com/tubiao/
优秀PPT下载:www.1ppt.com/xiazai/ PPT教程: www.1ppt.com/powerpoint/
Word教程: www.1ppt.com/word/ Excel教程:www.1ppt.com/excel/
资料下载:www.1ppt.com/ziliao/ PPT课件下载:www.1ppt.com/kejian/
范文下载:www.1ppt.com/fanwen/ 试卷下载:www.1ppt.com/shiti/
教案下载:www.1ppt.com/jiaoan/
教学反思1、教学中自我感觉较好的地方
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本课主要是通过实验的形式来让学生学习,课一开始就以故事的形式导入课题,提高了学生想了解的兴趣,我能提出探究性问题,激发起学生急于自己动手实验来证实的心理。
2、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是一个学生极为感兴趣的课题,因为有很多动手操作的环节,学生能充分参与到活动中,从中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在课上,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实验、讨论、汇报。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基础上获得真理,得到结果。
3、对教材的解读不够深刻
科学课都是要经历设想——猜测——探究——结论的过程,而我对教材的解读还不够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