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选择题
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转折”的含义是( )
A.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B.开展真理标准的讨论
C.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2.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是( )
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
C.提高了中国的威望 D.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3.中共党史上曾多次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从城市转向农村、从农村转回到城市等,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是在哪次会议上( )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4.“……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首歌词说的是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出现在(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四大
5.中华民族在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程中,通过“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是指( )
A.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帝制;新中国诞生 B.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诞生 D.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
6.1978年注定是中国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是我党和国家历史上一座划时代的里程碑。这是因为在1978年( )
A.粉碎了“四人帮” 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党的十四大胜利召开
7.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人民日报》等许多报纸全文转载,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在全国展开。时任中央某部部长的一位老同志在会上说:“我就听到了两种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说文章很好,另一种意见说很不好。我也还没有完全搞透。不要认为《人民日报》登了,新华社发了,就成了定论。”这表明当时( )
A.“文革”阶级斗争依旧存在 B.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深人人心
C.“左”倾思想亟待消除 D.媒体舆论对待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意见不一
8.著名企业家联想集团董事长柳传志曾经回忆说:“过去报纸一登全是革命。全是斗争。(1979年)我第一次看到《人民日报》竟然登载如何养猪的报道,(感觉)气候真是要变了!”柳传志所感受到的“变”是指( )
A.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重大变化 B.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全国范围开展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方针确立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9.1978年在我国思想界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是( )
A.提高了中国的威望 B.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C.制定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 D.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10.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在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请判断,下列情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
A.1952年,小刚参加了土改,并获得了土地 B.1954年,小刚参加了第一届全国人大
C.1958年,小刚参与全民大炼钢铁运动 D.1978年,小刚回国,遭到红卫兵批斗
11.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的党的十九大受到世人关注、媒体竞相报道。如果时光倒转到30多年前,媒体要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下列各项会在报道中提及的是( )
①重新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③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④实行改革开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2018年1月1日习近平发表新年贺词: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将改革进行到底。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开端。以下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叙述正确的是( )
①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③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
④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3.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在这场讨论中否定的错误思想是( )
A.党和国家面临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 B.“以阶级斗争为纲”
C.“两个阶级和两条路线的斗争是主要矛盾” D.“两个凡是”
14.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使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D.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5.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的历史性决策是( )
A.农业合作化 B.人民公社化 C.土地改革 D.改革开放
二.材料题
16.材料一 我们说的做的究竟能不能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得是不是正确,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是否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客观现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只有这样做了,才有可能正确地或者比较正确地解决问题,而这样地解决问题,究竟是否正确或者完全正确,还需要今后的实践来检验。
——摘自邓小平1978年6月2日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 在“文革”结束之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1978年12月18日在北京召开了一次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极为重要的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实现了建国以来重大的历史转折,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摘编自彭树智《世界史。当代卷》
(1)阅读材料一,总结邓小平这段讲话的主题。
(2)材料二所说的“极为重要的会议”是指哪次会议?会议做出来什么重大决策?
17.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首先来自对“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的反思,十年文革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我国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还来自思想的解放,当时从思想理论上实现了从“两个凡是”向实事求是的重大转变。30年来的改革开放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国防、外交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就,而这一切都是我党的政策从阶级斗争到经济改革的大转变的结果。
——摘编自许翠玲《改革开放30年历史经验总结及反思》
(1)材料中所说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做出的?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中国史内容,围绕材料,体现主题,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8.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从那时起,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阔史诗。请你根据史料,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思想解冻】
材料一: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然而,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即“两个凡是”的方针。这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
(1)材料一中“两个凡是”方针的实质是什么?针对于此,当时中国掀起了一场怎样的思想解放运动?该运动有何意义?
【命运抉择】
材料二:“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材料三:国外一位学者曾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饱经沧桑的中国在1978年再一次开始了决定命运的抉择,对于无数人来说,12月18日开始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
(2)材料二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而起?请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中心分别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的理解。
【反思总结】
(4)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中国人民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D;2.A;3.C;4.B;5.B;6.B;7.C;8.C;9.D;10.D;11.D;12.C;13.D;14.B;15.D;
二.材料题(共3小题)
16.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策:会议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17. (1)十一届三中全会。(2)观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反思了文革错误,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号召,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国防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就。
18. (1)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开创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作了思想准备。(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战略转变前,工作重心是阶级斗争;战略转变后,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3)自1958年开始,“左”倾错误不断泛滥,先后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严重的失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全面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因此,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4)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利益;能够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适合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