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华宁二中2017-2018学年高一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生物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玉溪市华宁二中2017-2018学年高一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生物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06-21 20:59: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云南省玉溪市华宁二中2018年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
高一生物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分卷I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膜上的糖被具有识别作用
B. 细胞膜对膜两侧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
C. 细胞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
D. 载体蛋白是镶在细胞膜内外表面的蛋白质
2.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B. 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处于细胞周期中
C. 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D. 细胞间期的长短不同是各类细胞遗传性决定的
3.下列关于叶绿体与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
B. 叶绿体分布在所有植物细胞中
C. 线粒体呈短棒状、圆球状、哑铃形
D. 叶绿体呈扁平椭球形或球形
4.据研究发现,胆固醇、小分子脂肪酸、维生素D等物质较容易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
A.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 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C. 细胞膜的结构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D. 细胞膜上镶嵌有各种蛋白质分子
5.某蛋白分子具有3条肽链,由1 050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该分子中肽键的数目为(  )
A. 1 053个B. 3 150个C. 1 047个D. 3 153个
6.将含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均分为4份,分别置于甲、乙、丙、丁四种条件下培养,测得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除CO2外,还有乳酸
B. 乙条件下,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C. 丙条件下,细胞呼吸产生的ATP最少
D. 丁条件下,产物中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7.下图甲、乙、丙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三个阶段,a是染色体数,b是染色单体数,c是DNA分子数,a、b、c的数量关系正确的是(  )
A. 甲、乙B. 甲、丙C. 乙、丙D. 甲、乙、丙
8.下列对细胞凋亡的叙述和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蝌蚪在变态期,尾部细胞将发生凋亡,从而使其能转变成正常的成体蛙
B. 细胞的凋亡有助于消除体内衰老的细胞
C. 细胞凋亡是由致病因子引发的急性损伤,引起细胞破裂,导致炎症反应
D. 细胞凋亡的特征是散在的、逐个地从正常组织中死亡和消失,机体无炎症反应
9.下列有关实验课题与相应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观察叶绿体利用健那绿染液将叶绿体染成蓝绿色,再用显微镜观察
B. 分离细胞器利用了差速离心法
C. 细胞膜的制备利用蒸馏水使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吸水涨破
D. 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10.下列实验中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有(  )
①玉米花粉培育出植株 ②转入贮存蛋白基因的向日葵细胞培育出植株 ③烧伤病人的健康细胞培养出皮肤 ④核移植获得的重组细胞培育出鲤鲫移核鱼 ⑤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 ⑥用悬浮培养的胡萝卜单个细胞培养成可育的植株
A. ②③④⑤⑥B. ①②④⑥C. 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⑥
11.正常生活的细胞内时刻进行着复杂有序的新陈代谢活动,而新陈代谢同两种物质密切相关,即酶和ATP,下列关于二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只能在活细胞中起作用的有机物
B. ATP水解掉两个磷酸余下部分可成为RNA的组成单位
C. ATP中的A为腺嘌呤
D. 酶能催化化学反应是因为酶能够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
12.酶和胰岛素都是蛋白质,但功能各不相同,这是因为它们所含氨基酸(  )
A. 种类和数目不同B. 排列的顺序不同
C. 组成的多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D. 以上都是
13.美国科学家萨姆纳为“探索酶的本质”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下列哪项不是他的成就(  )
A. 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B. 证明了酶的本质是蛋白质
C. 证明了酶具有催化作用D. 少数RNA也具催化功能
14.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及其组成元素如下表:
请根据上表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玉米细胞核中不含甲类化合物B. 甘蔗细胞壁中不含乙类化合物
C. 红螺菌细胞质中不含丙类化合物D. 酵母菌线粒体中不含丁类化合物
15.在某哺乳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24)的睾丸中,细胞甲和细胞乙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分子数依次是24、48、48和12、24、24。下列关于细胞甲和细胞乙的分裂方式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细胞甲和细胞乙一定都在进行有丝分裂
B. 细胞甲可能在进行减数分裂,细胞乙一定在进行减数分裂
C. 细胞甲不可能在进行减数分裂,细胞乙一定在进行减数分裂
D. 细胞甲和细胞乙一定都在进行减数分裂
16.桃的果实成熟时,果肉与果皮黏连的称为黏皮,不黏连的称为离皮;果肉与果核黏连的称为黏核,不黏连的称为离核。已知离皮(A)对黏皮(a)为显性,离核(B)对黏核(b)为显性,现将黏皮、离核的桃(甲)与离皮、黏核的桃(乙)杂交,所产生的子代出现4种表现型。由此推断,甲、乙两种桃的基因型分别是( )
A. AABB,aabbB. aaBB,AAbb
C. aaBB,AabbD. aaBb,Aabb
17.现代达尔文进化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自然选择、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其中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
A. 基因突变B. 选择C. 生殖隔离D. 物种分化
18.下列有关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涉及的S型细菌和R型细菌可以通过观察培养基上的菌落来区分
B. 该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
C. 转化形成的S型细菌的转录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
D. R型细菌被转化的这种现象属于基因重组
19.将用15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让其复制三次,则含有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和含有15N的DNA单链占全部DNA单链的比例依次为( )
A. 1/9,1/4B. 1/4,1/8C. 1/4,1/6D. 1/8,1/8
20.下列关于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其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B. DNA连接酶可以恢复DNA分子中的氢键
C. 它们不能被反复使用
D. 在基因工程操作中可以用DNA聚合酶代替DNA连接酶
21.在一个成员血型各不相同的家庭中,妻子是A型血,她的红细胞能被丈夫和儿子的血清凝集,则丈夫的血型和遗传组成分别是( )
A. B型,IBIB   B. B型,IBi    C. AB型,IAIB   D. O型,ii
22.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8条)染色体,其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  )
A. 3+X或3+YB. 6+X或6+Y
C. 6+XX或6+YYD. 6+XX或6+XY
23.关于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少数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B. 真核细胞内mRNA和tRNA都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
C. mRNA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称为密码子
D. 细胞中有多种tRNA,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24.通过饲养灰鼠和白鼠(遗传因子未知)的实验,得到结果如下表,如果亲本一栏中杂交组合Ⅳ中的灰色雌鼠和杂交组合Ⅱ中的灰色雄鼠交配,子代表现为(  )
A. 都是灰色B. 都是白色C. 3/4是灰色D. 1/4是灰色
25.下列能表示二倍体生物基因型的是 (  )。
A. AAaaBBbbB. MmNnXDYC. ABCDED. AB
26.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形态不完全相同,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Ⅰ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B. 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不一定等于女性
C. 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男性
D. X、Y染色体为非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能联会
27.关于下图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的联会时期,有四分体4个
B. 此细胞中含有8个染色体
C. 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组合为1、2,3、4或1、3,2、4
D. 此细胞核中含有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8个,染色体4个
28.某班同学对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绘制并分析了其中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 Ⅱ5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C. Ⅱ5与Ⅱ6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
D. Ⅲ9与正常女性结婚,建议生女孩
29.甲(A-T-C-G)是一种单链DNA片段,乙是该片段的转录产物,丙(A-P~P~P)是转录过程中的一种底物。下列有关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的组成成分中均有糖B. 乙的水解产物中含有丙
C. 丙只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D. 甲和乙共由6种核苷酸组成
30.鲸和鲨鱼是不同纲的两种动物,但它们却有着相同的生活环境和相似的体形,这是因为 (  )
A. 相同变异的结果B. 进化的方向相同
C. 起源于共同的原始祖先D. 相同的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
分卷II
三、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5分)
31.近年,利用肉毒素去皱美容的做法受到很多专家的质疑。肉毒梭菌是一种致死性很高的病原体,其致病性在于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类毒素。它是由两条肽链盘曲折叠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1 mg可毒死20亿只小鼠。煮沸1 min或75 ℃下加热5~10 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可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的食品有腊肠、火腿、鱼及鱼制品、罐头食品、臭豆腐、豆瓣酱、面酱、豆豉等。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其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上图可知,该片段由________种单体组成,有________个肽键,在形成该片段时要脱去________分子水。
(4)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__________个氨基和________个羧基。
32.高等植物生命过程中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有多种,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在测定呼吸作用相对速率时,通常需要避光条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温度主要影响________,进而影响呼吸作用的速率。
(2)能够在较长时间维持较快呼吸速率的温度称为适宜温度,如图是豌豆幼苗的呼吸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由图可知,豌豆幼苗呼吸作用的适宜温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为40 ℃时,豌豆幼苗呼吸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呼吸作用反应物也会影响呼吸作用,其影响大小通常用单位时间内释放CO2与吸收O2的比率来表示。若反应物为丙酮酸时释放CO2与吸收O2的比值为X,反应物为葡萄糖时的比值为Y,根据有氧呼吸有关过程,比较X与Y的大小关系是:X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Y。
33.下图中甲是某高等生物在生殖发育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乙是该生物一个细胞的局部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该生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通过甲图中的[ ]________形成的,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进行[ ]________过程。
(2)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 ]________期和[ ]________期。
(3)乙图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属于甲图中[ ](填数字)阶段;该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有________条。
(4)乙图细胞的分裂方式与其它体细胞的分裂方式相比,其本质区别是________,具有这种细胞分裂方式进行生殖的生物,其后代有利于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其优越性。
34.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一种重要的实验材料,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果蝇与人相似,均属于________型性别决定。上表列出了人、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与性别的关系。由表可知,Y染色体只在________(选填“人”或“果蝇”)的性别决定中起主导作用。
(2)果蝇的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表现型均为红眼灰身的雌、雄果蝇交配,后代出现了红眼灰身、红眼黑身、白眼灰身、白眼黑身四种表现型,问:
①两亲本的基因型为:雌________,雄________。
②雄性亲本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其比例为________。
(3)自然界中的果蝇雌雄个体中都有一些个体为黄翅、一些个体为灰翅,不知道黄翅和灰翅的显隐性关系,但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请你设计一个通过两对杂交实验(提示:一对为正交,一对为反交)来判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的方案。
正反交实验:正交__________________;反交__________________。
推断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细胞膜的糖被在细胞间具有识别作用。细胞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对物质进出细胞具有选择性。由于细胞膜内外结合的蛋白质功能有差异,可推知相关的蛋白质种类也有差异。载体蛋白协助物质进行跨膜运输,所以该类蛋白质不是镶在细胞膜内外表面的蛋白质。
2.【答案】D
【解析】生殖细胞成熟后,必须经过受精作用成为受精卵方可进行有丝分裂,A错误;机体内有的细胞分化后,就不分裂了,也就没有细胞周期了,如体细胞,B错误;DNA的复制是在细胞分裂间期的S期进行的,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C错误;细胞间期的长短不同是各类细胞遗传性决定的,D正确。
3.【答案】B
【解析】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A正确;叶绿体分布在植物的绿色部位的细胞中,如绿叶等,而根、花等器官则没有叶绿体,B错误;线粒体一般呈短棒状、圆球状、哑铃形,C正确; 叶绿体一般呈扁平椭球形或球形,D正确。
4.【答案】C
【解析】磷脂占细胞膜总量的50%,并形成双分子层支架,磷脂与胆固醇、脂肪酸、维生素D一样,都属于脂质,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脂质分子容易通过细胞膜。
5.【答案】C
【解析】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键数,据此关系式可计算出该分子中肽键数为1 050-3=1 047个。
6.【答案】D
【解析】甲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物是CO2和酒精。乙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丙条件下产生的ATP不是最少的,产生ATP最少的是甲条件下。丁条件下,吸收的O2与释放的CO2一样多,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所以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7.【答案】B
【解析】当细胞内有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当无染色单体时,DNA数=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
8.【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凋亡的相关知识,具体分析如下:
9.【答案】A
【解析】观察线粒体时用健那绿染色。
10.【答案】B
【解析】细胞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①②④⑥叙述的都是已经分化的离体细胞分化成了个体,而③“烧伤病人的健康细胞培养出皮肤”仅是离体的细胞分化成器官,没有形成个体,不是全能性的体现。⑤“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是有性生殖过程,种子本身已经是一个个体。
11.【答案】B
【解析】在适宜的条件下,酶在细胞外也能发挥作用。ATP中的A是指腺苷,由一分子腺嘌呤和一分子核糖组成,再加上一分子磷酸就构成了腺嘌呤核糖核苷酸,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酶可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反应速率。
12.【答案】D
【解析】在细胞内,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成百上千、排列顺序千变万化,空间结构千差万别,产生了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从而决定了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
13.【答案】D
【解析】由以上分析知,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是美国科学家萨姆纳为“探索酶的本质”做出的成就之一,A错误;由以上分析知,证明了酶(脲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是美国科学家萨姆纳为“探索酶的本质”做出的成就之一,B错误;由以上分析知,证明了酶(脲酶)具有催化作用是美国科学家萨姆纳为“探索酶的本质”做出的成就之一,C错误;由以上分析知,发现少数RNA具有催化功能是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的成就,不是美国科学家萨姆纳为“探索酶的本质”做出的成就,D正确。
14.【答案】B
【解析】根据表格中有机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分析可知,甲可能是糖类或脂肪,乙是核酸,丙是蛋白质,丁是脂质;玉米细胞核中含有脱氧核糖和核糖;甘蔗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不含有核酸;红螺菌细胞质中含有蛋白质;线粒体是双层膜的细胞器,生物膜是由磷脂和蛋白质等成分组成的。
15.【答案】B
【解析】细胞甲与乙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分子数之比为1∶2∶2,说明细胞中有染色单体存在,细胞甲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相等,因此细胞甲可能在进行减数分裂处于MⅠ期,也可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乙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因此细胞乙一定在进行减数分裂,故B项正确。
16.【答案】D
【解析】根据题目给出的表现型可以写出甲、乙的基因型是甲:aaB__,乙:A__bb,再根据两者所产生的子代有4种表现型这一条件,可以判断出两个亲本各产生两种配子,由于两个亲本各有一对纯合基因,所以另一对基因一定是杂合的,即甲的基因型为aaBb,乙的基因型为Aabb。
17.【答案】C
【解析】生殖隔离是导致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一旦生殖隔离形成,即意味着新的物种形成。
18.【答案】B
【解析】S型细菌的菌体有多糖类的荚膜,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光滑,而R型细菌的菌体没有多糖类的荚膜,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粗糙,A项正确;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只得出了S型细菌中存在一种“转化因子”,但并没证明这种“转化因子”就是DNA,B项错误;肺炎双球菌为原核生物,转录发生在拟核中,C项正确;转化的实质是基因重组,D项正确。
19.【答案】B
【解析】用15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让其复制三次,则产生的DNA分子共有23=8个,共有16条脱氧核苷酸链,其中含有15N的DNA分子有2个,含有15N的脱氧核苷酸链有2条;故选B。
20.【答案】A
【解析】限制酶和DNA连接酶都属于蛋白质,在保持活性时可以被反复使用,DNA连接酶与DNA聚合酶恢复的都是磷酸二酯键,但两者作用的底物不同。
21.【答案】B
【解析】人类ABO血型是由三个遗传因子控制的;妻子是A型血,她的红细胞能被丈夫和儿子的血清凝集,根据分离定律分析可知:妻子的血型和遗传组成分别是A型,IAi;丈夫的血型和遗传组成分别是B型,IBi;儿子的血型和遗传组成分别是O型,ii;应选B。
22.【答案】D
【解析】果蝇体细胞中4对染色体,3对常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雌性果蝇具有两条同型性染色体,雄性果蝇具有两条异型性染色体,因此可表示为6+XX(雌性)或6+XY(雄性)。
23.【答案】B
【解析】真核细胞内的mRNA和tRNA主要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少数RNA是酶,具催化作用;mRNA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称为1个密码子;tRNA具有特异性,一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24.【答案】A
【解析】据杂交组合Ⅱ判断,灰色为显性,假设灰色遗传因子为A,则杂交组合Ⅱ亲本为Aa×Aa;杂交组合Ⅳ亲本为AA×aa;亲本一栏中杂交组合Ⅳ中的灰色雌鼠和杂交组合Ⅱ中的灰色雄鼠交配,即AA×Aa,子代为1AA∶1Aa,都是灰色,故A正确。
25.【答案】B
【解析】B选项中M与m、N与n是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位于X染色体上,Y上没有等位基因。所以,MmNnXDY表示二倍体生物的基因型。
26.【答案】D
【解析】若遗传病是Ⅰ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则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若遗传病由Ⅱ片段上的基因控制,由于仍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男、女发病率有差别;若遗传病由Ⅲ片段上的基因控制,则该病为伴Y染色体遗传,患者全为男性;X与Y染色体虽然大小、形态、结构不同,但为一对特殊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发生联会。
27.【答案】D
【解析】1和2、3和4分别为一对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形成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形成1个四分体,图中有2个四分体,有4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2条染色单体和2个DNA分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组合分别为1、3,2、4或1、4,2、3。
28.【答案】B
【解析】图中Ⅲ11患病,由此可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但系谱图中没有女性患者,无法确定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A错误。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遗传,Ⅲ11的患病基因一个来自Ⅱ5,一个来自Ⅱ6,Ⅱ5为携带者,若该病为伴X隐性遗传,则Ⅲ11的致病基因来自Ⅱ5,Ⅱ5为携带者,故B正确。若该病为伴X遗传,则Ⅲ11的基因型可表示为XaY,Ⅱ5和Ⅱ6分别为XAXa(携带者)、XAY,他们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4;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遗传,则Ⅲ11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Ⅱ5和Ⅱ6分别为Aa、Aa,他们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8,故C错误。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遗传,则患病概率与性别无关,故D错误。
29.【答案】A
【解析】甲为单链DNA,含有脱氧核糖,乙为转录产物RNA,含有核糖,丙为ATP,含有核糖,故A正确;乙的水解产物为核糖核苷酸,丙为ATP,是由腺苷和三个磷酸基团结合成的,故B错误;ATP可以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也可以存在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故C错误;甲中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乙中含有四种核糖核苷酸,共含有8种核苷酸,故D错误。
30.【答案】D
【解析】适者生存,相同的环境选择相似的体形。
31.【答案】(1)蛋白质  (2)高温导致蛋白质空间结构被破坏 (3)5 4 4 (4)2 2
【解析】
32.【答案】(1)避免光合作用的影响 (呼吸作用相关的)酶的活性 (2)30 ℃ 短时间增大,较长时间减小 (3)大于
【解析】(1)在光下,植物会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影响呼吸速率的测定。(2)题干中“较长时间维持较快呼吸速率”,结合曲线不难看出30 ℃符合要求,40 ℃仅在短时间内呼吸速率较快,不符合要求。(3)葡萄糖经过有氧呼吸第一阶段,1 mol葡萄糖产生了2 mol丙酮酸和4 mol [H],如果丙酮酸氧化分解,2 mol丙酮酸和1 mol葡萄糖相比,产生的二氧化碳是相同的,但是由于2 mol丙酮酸比1 mol葡萄糖少了4 mol [H],需要的氧气就少2 mol;用方程式可以表示如下:呼吸底物为葡萄糖时,有氧呼吸方程式为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推算出Y=1;呼吸底物为丙酮酸时,有氧呼吸方程式为2C3H4O3+6H2O+5O26CO2+10H2O+能量,推算出X=1.2,所以X大于Y。
33.【答案】(1)B 受精作用 C 有丝分裂 (2)③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 ⑥ 有丝分裂后
(3)② 16 (4)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解析】图甲中A为减数分裂、B为受精作用、C为受精卵的有丝分裂。图乙中无同源 染色体,处于减Ⅱ中期,只要准确做出以上判断,即可根据各生理过程的变化及特点进行解答。
34.【答案】(1)XY 人 (2)①BbXRXr BbXRY ②BXR、BY、bXR、bY 1∶1∶1∶1
(3)雄性黄翅×雌性灰翅 雄性灰翅×雌性黄翅 如果正交和反交两组中子一代的任一性状的表现都与性别无关(同一性状在雌雄个体中所占的比例相同),则说明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正交和反交两组中的一组子一代的任一性状的表现与性别无关,而另一组与性别有关(一组中同一性状在雌雄个体中所占的比例相同,而另一组中同一性状在雌雄个体中所占的比例不同),则说明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解析】(1)从题表中可以看出,在人类中只要有Y染色体,不管有几条X染色体,都为雄性,而在果蝇中XXY为雌性,而XO却为雄性,由此可知Y染色体只在人的性别决定中起主导作用。(2)B、b和R、r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3)在判断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时,可采用正交和反交分析后代表现型与性别的关系,若相关则为伴X染色体遗传,反之则为常染色体遗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