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中图版历史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中图版历史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6-22 11:10: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7-2018学年中图版历史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试卷
(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其开端是( )
A.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B.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C.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D.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下列不属于第一届政协会议通过的决定是( )
A.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B.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C.采用公元纪年
D.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3.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的事件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实行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4.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种局面,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的合作化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5.下图是《1953年和1957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从图中数据的变化中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
A. 农村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 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
C. 农业生产合作化掀起高潮
D. 人民公社化运动迅速开展
6.小明用歌谣形式总结了新中国的部分建设成就,下列成就出现在“一五”期间的有( )
①鞍山轧钢开红花,解放汽车跑中华 ②喷气飞机翔蓝天,长江大桥武汉架
③川藏公路到屋脊,沈阳机床成绩大 ④神舟飞天星际间,水利工程葛洲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 )
A.公私合营实行赎买政策 B.成立生产合作社
C.建立人民公社 D.实行一国两制
8.下边是1957年刊出的新闻漫画“特快列车”。其折射的历史是( )
A.土地革命的开展 B.国民经济的恢复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工业建设的起步
9.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中共“八大”成为良好的开端。下列选项中能够说明这一良好开端的是( )
A.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确定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B.决定实施“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C.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
D.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10.“他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工人。”“他”的典型事迹是( )
A.研制原子弹 B.参加石油会战
C.治理兰考灾害 D.培育杂交水稻
11. 我国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
A.“嫦娥三号”发射成功
B.“东方红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C.“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D.“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国防、科技、外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下列成就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②中美正式建交
③人民空军的建立 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A.④①②③ B.③②④①
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
1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下列选项中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B.在所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
C.实施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领导
D.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
14.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成功实践这一构想的地区有( )
① 香港特别行政区 ② 澳门特别行政区 ③ 台湾 ④ 西藏自治区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15.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
A. 实现直接“三通” B.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 加强经济密切合作 D.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6.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知识的窗口、管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我国建立的特区主要“特”在( )
A.军事领域 B.主权方面
C.外交领域 D.经济领域
17.下列是《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件大事》一书中列出的三件大事,其共同的影响是( )
A.加强中国与世界的交往 B.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C.推动了祖国统一大业 D.打破美国对华经济封锁
18.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工作取得了巨大突破。下列是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成就的是( )
① 参加万隆会议 ② 重返联合国 ③ 中美建交 ④ 中日建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改革开放中,中国逐渐形成的开放格局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20.下列表述,不符合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总体状况的是( )
①衣着单一,质量较差 ②吃饱吃好,追求营养
③食品短缺,供应不足 ④交通发展,出行便捷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1.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以九年义务教育作为奠基工程实施的发展战略是( )
A. 素质教育 B. 科教兴国 C. 三个面向 D. 希望工程
22.下图臂章的部队的前身是我国哪支部队( )
A. 中国海军部队 B. 中国陆军部队 C. 中国空军部队 D. 中国第二炮兵
23.毛泽东的亲笔题词,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指导思想的高度概括。以下四幅题词哪一幅是毛泽东为文艺工作者的题词( )
A. B.
C. D.
24.总结、归类、提炼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时从网络上收集了以下几幅图片,符合这组图片主题的是( )
A. 和平统一兴伟业 B. 改革开放响春雷
C. 科技强军显国威 D. 和平外交求共赢
25.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表明了各种票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
A.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 人民公社化时代
C.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二、列举题(共4题,共15分)
21. 列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艰苦创业的好榜样(至少3个,共3分)
22.历史上的2次伟大转折(3分)
23.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6分)
24.列举三个代表的主要内容(3分)
三、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35分)
25.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为之不懈奋斗的理想。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一幅图片(如图)
材料二: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
——毛泽东
(1)试给材料一图片拟一个合适的名称。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重大意义?(3分)
(2)如果你有幸出席材料一仪式的现场,你将会前往哪个城市?在现场你将会听到作为代国歌的哪首歌曲?该歌曲是在哪次会议上被确定为代国歌的?(3分)
(3)材料二中的“参战”指参加哪场战争?试据材料二分析我国参战的目的。(3分)
(4)材料二中的这场战争最终结果如何?试举出这场战争中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英雄人物两位。(3分)
26.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1953年—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值变化表
变化行业 1953年农轻重比例(%) 1957年农轻重比例(%) 1953-1957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 52.8 43.5 4.5
轻工业 29.6 29.2 12.8
重工业 17.6 27.3 25.4
材料二: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的“大跃进”形势,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天等于20年”的伟大时期,要求缩短超英赶美的时间,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要掀起一个“以钢为纲”带动一切的“大跃进”。
——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三:土地改革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参加合作社农户1.18亿户,占全国农民总数96.3%。
材料四: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禽被屠宰。
(1)从材料一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大跃进”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大跃进”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 (4分)
(3)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对农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除此这外,我国还在哪一行业实行什么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3分)
(4)材料四反映的是我国现代历史上哪一历史事件? (1分)
(5)我们应该从材料四中吸取什么教训? (2分)
27.实现中国梦是14亿中国人的共同追求。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综合研判世界发展大势,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我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我要明确告诉大家,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4月10日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
材料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党某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
(1)今年是我国开放大门打开的多少周年?这扇大门是在哪次会议上决定打开的?成为我国大门打开的“窗口”城市是哪里? (3分)
(2)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我国在经历长达15年的谈判后终于在2001年加入了哪一国际组织? (1分)
(3)材料二是哪次大会的主题?这次大会对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如何论述的?(3分)
(4)什么是“中国梦”?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中国梦”? (4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A A A B A A C A B D D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D D B B A C B D A C D
二、列举题
21.“铁人”王进喜、解放军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22.遵义会议(1935、1)和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
23.思想上:彻底否定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政治上: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24.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材料分析题
25.(1)开国大典;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北京;《义勇军进行曲》;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或新政协会议、北平政协会议)
(3)抗美援朝战争;对付国内国际反动势力,营造和平安宁的环境。
(4)美国战败,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黄继光、邱少云。
26.(1)重工业发展最快;第一个五年计划。
(2)“大跃进”的特点是高速度、“以钢为钢”;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造成了1959-1961年间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严重困难.
(3)资本主义工商业;“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
(4)人民公社化运动
(5)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调整要符合生产力水平;制定经济政策要实事求是,符合基本国情;要把人民利益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稳中求进.
27.(1)40周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圳。
(2)世界贸易组织(或世贸组织、WTO)
(3)十九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4)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必须紧紧依靠人民,造福人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