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课后测评
选择题
1·下列用于汽车制造的物质中,不属于人工合成材料的是( )
A.钢铁 B.塑料 C.真皮 D.玻璃
2·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纸张燃烧 B.湿衣服晾干 C.铁钉生锈 D.葡萄酿酒
3·固体物质受热变成气体,这种变化( )
A、一定是物理变化 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C、一定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4·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菜刀生锈 B.葡萄酿酒 C.食品发霉 D.瓷盘摔碎
5·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区别的是( )
A、衣服晾干 B、食物霉变
C、电灯发光 D、轮胎爆裂
6·①水的沸腾②胆矾研碎③铁丝燃烧④食物腐败等四个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下列事例与化学有关的是( )
研制新药物 ②使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③研制新型半导体材料 ④研制印染工业中的新型染料。
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下列典故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火烧赤壁 B.凿壁偷光 C.悬梁刺股 D.刻舟求剑
9·蜡烛燃烧与石蜡熔化最本质的区别是( )
A一个发光,一个不发光
B一个由固体变成气体,一个由固体变成液体
C一个是放热,一个是吸热
D一个有新物质生成,一个无新物质生成
10·下列过程是通过物理变化获得能量的是( )
A.风力发电 B.煤燃烧发电
C.烧火取暖 D.汽油燃烧驱动汽车
11·构成水的粒子是( )
氢原子 B.氧原子
C.氢氧原子 D.水分子
12·下列成就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 )
A.研究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B.合成新药物
C.超导体材料的研制
D.开发氢能源
二、理解与应用
13·下列两组变化:
A组:①冰化成水 ②铁变成磁铁 ③木棒折断 B组:①火药爆炸 ②木柴燃烧 ③铁生锈
A组的特征是 ,这类变化叫 ;B组的特征是 ,这类变化叫 。
14·构成物质的粒子有______、______和______等。例如,水的构成粒子是______(填具体微粒名称),其符号是 。氢分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______,氧分子的化学符号_________。
15·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酒精易燃烧,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边汽化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请分析归纳:
(1)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_ ;
(2)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 ;
(3)判断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7张PPT)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导入新课
五彩缤纷的焰火是多么的美丽,他们把节日的夜空装扮的更加璀璨。你一定想过,焰火为什么能飞上天空?为什么会有那么美丽的颜色,他们是用什么制造出来的……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化学改变世界
刘谦的魔术固然神奇,其实,生活中真正的魔术师是化学,它能把石油变成--------
什么是化学呢?化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利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原因和规律,继而根据这些规律来改变和创造物质的科学。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化学改变世界
衣、食、住、行离不开化学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化学改变世界
区分天然材料和合成材料
天然材料:例如木材、棉花 、石料等。
合成材料:例如塑料、玻璃、不锈钢等。
(合成材料就是通过化学变化制得的化学合成材料。)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化学改变世界
活动天地1-1
1、请仔细观察教室里的物品 (包括学习用品和衣着穿戴)?
2、假设周围所有化学制品在一瞬间全部消失,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化学改变世界
化学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化学合成功能材料、化学燃料技术的发展,成就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
利用化学技术消除机动车排放的有害气体,研发新能源汽车、减少化石燃料消耗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化学改变世界
化学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以沙子为原料生产出芯片和光导纤维,使人类社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人们虽远隔天涯却犹如近在咫尺。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化学改变世界
化学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生命过程探索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化学改变世界
化学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功能材料
纳米材料
超强钢材料的外形
四氟乙烯(ETFE)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小结
化学科学已经日益渗透那些方面?
信息科学
能源开发利用
环境保护
功能材料研制
生命过程探索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跟踪练习1
1、下列各物质材料均属于天然材料的是( )
A. 棉花、木材、大理石
B. 木材、橡胶、塑料
C. 羊毛、玻璃、不锈钢
D.塑料、陶瓷、合成纤维
2、人类使用材料的历史,就是人类利用物质的进步史.制造下列用品所需的材料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取的是( )
A.木器 B.青铜器
C.铁器 D.塑料器具
A
A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物质的变化
仔细观看视频
结冰
下雨
变形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1、定义: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2、特征:
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3、伴随现象:
常表现为形态或状态的改变
4、举例:
水结冰、冰融化和火柴折断等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实验探究
仔细观看视频
生锈
燃烧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
1、定义:
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2、特征:
有新物质的生成
3、伴随现象:
发光、发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产生沉淀
4、举例:
光合作用、木柴燃烧和铁生锈等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观察现象
活动天地1-2:
1、发光、发热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观察现象
活动天地1-2:
2、颜色变化
溶液变为红色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观察现象
活动天地1-2:
3、产生气泡
产生气泡、锌粒逐渐溶解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观察现象
活动天地1-2:
4、生成沉淀
产生蓝色沉淀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能量变化
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放出或吸。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对比归纳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本质区别
(判断依据)
伴随现象
相互联系
实例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生成其他物质
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形状、状态的改变
光、热,色变,气体、沉淀
化学变化中一定会伴随物理变化
矿石粉碎,水蒸发,汽油挥发等
木炭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等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跟踪练习1
受热熔化
燃烧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跟踪练习2
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 )
A、气体生成 B、沉淀生成
C、新物质生成 D、颜色改变
3、下列成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蜡炬成灰 D.滴水成冰
C
C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构成物质的奥秘
水的构成
每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1个水分子
符号:H2O
水
水
大量水分子聚集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构成物质的奥秘
氢气和氧气的构成
氢分子(H2)
H
H
氧分子(O2)
O
O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小结
2、每一类原子都是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成分,称为一种元素。
3、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
1、宏观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构成物质的奥秘
如今科学家已能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到原子、分子,并且实现对原子、分子的移动和排列,复制、改造和创造分子。这也是我们化学的贡献之一,化学就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
硅原子图像
铁原子排列而成
一氧化碳分子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跟踪练习3
用元素、分子、原子填空:
1、从微观上说,二氧化碳由大量的二氧化碳 聚集而成的每个二氧化碳 是由一个碳 和两个氧 构成的,它们形成了一定的空间结构。
2.从宏观上讲,二氧化碳是由氢 和氧 组成的。
分子
分子
原子
原子
元素
元素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课堂小结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板书设计
化学真奇妙
一、化学改变了世界
化学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二、神奇的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1、物质由分子原子等构成
2、化学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课堂检测
1·教室中的下列物品由天然材料制成的是( )
A.玻璃 B.铝合金门窗
C.木制桌凳 D.陶瓷地板
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菜刀生锈 B.酒精燃烧
C.汽油挥发 D.粮食酿酒
C
C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课堂检测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熔化 B.铁水铸锅
C.金属冶炼 D.海水晒盐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研发新能源
B.合成新材料
C.编写电脑程序
D.用石油生产化工原料
C
C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课堂检测
5、取一根银白色的镁条做如下实验,并做好记录:
①用剪子剪一片;
②另取一片镁条放入醋酸中产生大量气泡;
③在空气中点燃镁条产生大量白烟;
④把镁条剪成细丝状并连接电池与灯泡,灯泡发光;
上述各项中发生的变化,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有(填序号)________,理由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填序号)_________,理由是 。
①④
②③
有新物质生成
没有新物质生成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作业布置
2、查资料写一篇50字左右的《我眼中物质的构成》
1、完成课后测评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课后测评
选择题
1·下列用于汽车制造的物质中,不属于人工合成材料的是( )
A.钢铁 B.塑料 C.真皮 D.玻璃
【答案】C
2·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纸张燃烧 B.湿衣服晾干 C.铁钉生锈 D.葡萄酿酒
【答案】B
【解答】A、纸张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湿衣服晾干水水分蒸发的过程,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
C、铁钉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该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葡萄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该过程中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B。
3·固体物质受热变成气体,这种变化( )
A、一定是物理变化 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C、一定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答案】B
【解答】固体受热变成固体,如果是升华则是物理变化,如果生产另外的一种物质则是化学变化,故可能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
4·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菜刀生锈 B.葡萄酿酒 C.食品发霉 D.瓷盘摔碎
【答案】D
【解答】
A、菜刀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葡萄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食品发霉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瓷盘摔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5·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区别的是( )
A、衣服晾干 B、食物霉变
C、电灯发光 D、轮胎爆裂
【答案】B
【解答】
A、衣服晾干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食物霉变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电灯发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轮胎爆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6·①水的沸腾②胆矾研碎③铁丝燃烧④食物腐败等四个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答】①水的沸腾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②胆矾研碎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③铁丝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四氧化三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④食物腐败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7·下列事例与化学有关的是( )
研制新药物 ②使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③研制新型半导体材料 ④研制印染工业中的新型染料。
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答】①研制新药物,属于研究新物质制取的,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所以正确;
②通过化学反应处理污染,使环境变得更加美好,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所以正确;
③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属于研究新物质制取的,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所以正确;
④研制印染工业中的新型染料,属于研究新物质制取的,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所以正确;
故选D。
8·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下列典故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火烧赤壁 B.凿壁偷光 C.悬梁刺股 D.刻舟求剑
【答案】A
【解答】A、火烧赤壁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凿壁偷光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悬梁刺股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刻舟求剑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9·蜡烛燃烧与石蜡熔化最本质的区别是( )
A一个发光,一个不发光
B一个由固体变成气体,一个由固体变成液体
C一个是放热,一个是吸热
D一个有新物质生成,一个无新物质生成
【答案】D
【解答】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蜡烛受热融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所以蜡烛燃烧与石蜡熔化最本质的区别是一个有新物质生成,一个无新物质生成。
10·下列过程是通过物理变化获得能量的是( )
A.风力发电 B.煤燃烧发电
C.烧火取暖 D.汽油燃烧驱动汽车
【答案】A
【解答】A、风力发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煤燃烧发电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烧火取暖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汽油燃烧驱动汽车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1·构成水的粒子是( )
氢原子 B.氧原子
C.氢氧原子 D.水分子
【答案】D
12·下列成就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 )
A.研究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B.合成新药物
C.超导体材料的研制
D.开发氢能源
二、理解与应用
13·下列两组变化:
A组:①冰化成水 ②铁变成磁铁 ③木棒折断 B组:①火药爆炸 ②木柴燃烧 ③铁生锈
A组的特征是 ,这类变化叫 ;B组的特征是 ,这类变化叫 。
【答案】没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
14·构成物质的粒子有______、______和______等。例如,水的构成粒子是______(填具体微粒名称),其符号是 。氢分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______,氧分子的化学符号_________。
【答案】原子、分子、离子;水分子、H2O、H2、O2。
15·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酒精易燃烧,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边汽化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请分析归纳:
(1)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_ ;
(2)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 ;
(3)判断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答案】(1)酒精在灯芯上汽化;
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对生活、生产、科研等方面的重要性;
2·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4·知道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学习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木柴等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1:化学改变了世界
(一)请同学们仔细观看PPT,然后认真填写下列学案。
_____材料:自然界中本来就有的,如______、______;
_____材料(化学制品):自然界中本来没有,经过人类加工制造的材料,如_______、_______等。我们使用的绝大多数物品是____材料。
(二)请同学们组内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分享)
假设周围所有化学制品在一瞬间全部消失,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三)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P3,然后认真填写下列学案。
化学科学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如信息科学、 、 、 、 等。
(四)跟踪练习1(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以下题目)
1、下列各物质材料均属于天然材料的是( )
A. 棉花、木材、大理石
B. 木材、橡胶、塑料
C. 羊毛、玻璃、不锈钢
D.塑料、陶瓷、合成纤维
【答案】A
【解答】天然材料在自然界中直接找到的材料,如棉花、木材、大理石、羊毛等;合成材料在自然界中不能直接找到的材料,如塑料、玻璃、不锈钢、陶瓷、合成纤维等。故选A。
2、人类使用材料的历史,就是人类利用物质的进步史.制造下列用品所需的材料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取的是( )
A.木器 B.青铜器
C.铁器 D.塑料器具
【答案】A
【解答】木材在自然界中可以直接找到,属于天然材料,故选A。
☆知识2:神奇的化学变化
(一)物理变化(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完成学案)
1、定义:物理变化是指 的变化。
2、伴随现象:物理变化主要是 的改变和 的改变。
3、举例: 、冰融化、火柴折断等。
(二)化学变化(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完成学案)
1、定义:化学变化是指 的变化。
2、伴随现象:发光、发热、 、放出气体、 。
3、基本特征: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
4、举例:光合作用 、木柴燃烧等。
(三)观察现象(请同学认真观看化学变化的现象视频,总结化学变化常伴随的实验现象。)
(四)对比归纳(综合分析上述知识,小组内交流,总结物质的变化,完成下列表格)
区别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概念 的变化 的变化
本质区别(判断依据) 变化时
伴随现象 颜色改变、 、生成沉淀等。 、 的改变
相互联系 两者常常同时发生,化学变化中一定会发生 。
实例 矿石粉碎,水蒸发,汽油挥发等 木炭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等
跟踪练习2(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以下题目)
1、点燃蜡烛的过程发生了哪些变化?该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
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 )
A、气体生成 B、沉淀生成
C、新物质生成 D、颜色改变
3、下列成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蜡炬成灰 D.滴水成冰
☆知识3:构成物质的奥秘
(一)水、氢气和氧气的构成(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P6-7,然后认真完成下列学案。)
1、水由大量 构成的,化学符号为 。一个水分子由 和 构成。
2、氢分子是由 构成的,化学符号为 ,氧分子是由 构成的,化学符号 。
3、世界万物都是极其微小的粒子(如 、 、 )构成的。
4、水是由 组成的,氢气是由 组成的,氧气是由 组成的。
(二)化学(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P7,然后认真完成下列学案。)
化学就是在 、 水平上研究 及其 一门基础学科,它能指导我们更好地 、 、和 物质。
(三)跟踪练习3(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以下题目)
用元素、分子、原子填空:
1、从微观上说,二氧化碳由大量的二氧化碳 聚集而成的每个二氧化碳 是由一个碳 和两个氧 构成的,它们形成了一定的空间结构。
2、从宏观上讲,二氧化碳是由氢 和氧 组成的。
三、课堂小结
可独立展示,可小组为单位集体展示!
四、课堂检测(独立完成,你一定行!)
1·教室中的下列物品由天然材料制成的是( )
玻璃 B.铝合金门窗 C.木制桌凳 D.陶瓷地板
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菜刀生锈 B.酒精燃烧
C.汽油挥发 D.粮食酿酒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熔化 B.铁水铸锅 C.金属冶炼 D.海水晒盐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研发新能源
B.合成新材料
C.编写电脑程序
D.用石油生产化工原料
5·取一根银白色的镁条做如下实验,并做好记录:
①用剪子剪一片;
②另取一片镁条放入醋酸中产生大量气泡;
③在空气中点燃镁条产生大量白烟;
④把镁条剪成细丝状并连接电池与灯泡,灯泡发光;
上述各项中发生的变化,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有(填序号)________,理由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填序号)_________,理由是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对生活、生产、科研等方面的重要性;
2·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4·知道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学习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木柴等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1:化学改变了世界
(一)请同学们仔细观看PPT,然后认真填写下列学案。
天然材料:自然界中本来就有的,如木材、石材;
合成材料(化学制品):自然界中本来没有,经过人类加工制造的材料,如玻璃、钢铁等。我们使用的绝大多数物品是合成材料。
(二)请同学们组内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分享)
假设周围所有化学制品在一瞬间全部消失,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三)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P3,然后认真填写下列学案。
化学科学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如信息科学、功能材料研制、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环境保护、生命过程探索等。
(四)跟踪练习1(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以下题目)
1、下列各物质材料均属于天然材料的是( )
A. 棉花、木材、大理石
B. 木材、橡胶、塑料
C. 羊毛、玻璃、不锈钢
D.塑料、陶瓷、合成纤维
【答案】A
【解答】天然材料在自然界中直接找到的材料,如棉花、木材、大理石、羊毛等;合成材料在自然界中不能直接找到的材料,如塑料、玻璃、不锈钢、陶瓷、合成纤维等。故选A。
2、人类使用材料的历史,就是人类利用物质的进步史.制造下列用品所需的材料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取的是( )
A.木器 B.青铜器
C.铁器 D.塑料器具
【答案】A
【解答】木材在自然界中可以直接找到,属于天然材料,故选A。
☆知识2:神奇的化学变化
(一)物理变化(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完成学案)
1、定义: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2、伴随现象:物理变化主要是形状的改变和状态的改变。
3、举例:水结冰、冰融化、火柴折断等。
(二)化学变化(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完成学案)
1、定义:化学变化是指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伴随现象:发光、发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3、基本特征: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它物质生成。
4、举例:光合作用铁生锈、木柴燃烧等。
(三)观察现象(请同学认真观看化学变化的现象视频,总结化学变化常伴随的实验现象。)
(四)对比归纳(综合分析上述知识,小组内交流,总结物质的变化,完成下列表格)
区别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概念 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本质区别(判断依据) 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伴随现象 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形状、状态的改变
相互联系 两者常常同时发生,化学变化中一定会发生物理变化。
实例 矿石粉碎,水蒸发,汽油挥发等 木炭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等
跟踪练习2(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以下题目)
1、点燃蜡烛的过程发生了哪些变化?该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点燃蜡烛的过程中有蜡烛融化的变化和蜡烛燃烧的变化,蜡烛的融化是物理变化;蜡烛的燃烧是化学变化。
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 )
A、气体生成 B、沉淀生成
C、新物质生成 D、颜色改变
【答案】C
【解答】化学变化是指指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故选C。
3、下列成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蜡炬成灰 D.滴水成冰
【答案】C
【解答】A、木已成舟是形状的改变,B、花香四溢和D、滴水成冰是状态的改变,故都错误。
B、蜡炬成灰是蜡烛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故是化学变化,选C。
☆知识3:构成物质的奥秘
(一)水、氢气和氧气的构成(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P6-7,然后认真完成下列学案。)
1、水由大量水分子构成的,化学符号为H2O。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2、氢分子是由氢原子构成的,化学符号为H2,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化学符号O2。
3、世界万物都是极其微小的粒子(如原子、分子、离子)构成的。
4、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
(二)化学(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P7,然后认真完成下列学案。)
化学就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一门基础学科,它能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
(三)跟踪练习3(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以下题目)
用元素、分子、原子填空:
1、从微观上说,二氧化碳由大量的二氧化碳分子聚集而成的每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 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它们形成了一定的空间结构。
2、从宏观上讲,二氧化碳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三、课堂小结
可独立展示,可小组为单位集体展示!
四、课堂检测(独立完成,你一定行!)
1·教室中的下列物品由天然材料制成的是( )
玻璃 B.铝合金门窗 C.木制桌凳 D.陶瓷地板
【答案】C
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菜刀生锈 B.酒精燃烧
C.汽油挥发 D.粮食酿酒
【答案】C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熔化 B.铁水铸锅 C.金属冶炼 D.海水晒盐
【答案】C
【解答】A、蜡烛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铁水铸锅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金属冶炼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海水晒盐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研发新能源
B.合成新材料
C.编写电脑程序
D.用石油生产化工原料
【答案】C
5·取一根银白色的镁条做如下实验,并做好记录:
①用剪子剪一片;
②另取一片镁条放入醋酸中产生大量气泡;
③在空气中点燃镁条产生大量白烟;
④把镁条剪成细丝状并连接电池与灯泡,灯泡发光;
上述各项中发生的变化,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有(填序号)________,理由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填序号)_________,理由是 。
【答案】①④;没有生成其它物质;②③;生成其它物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