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美味的水果 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美味的水果”是在上一节“蔬菜长在哪里”学生已经认识了生 活中常见蔬菜生长的地方,还进实地考察菜园的活动和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培养合作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1、本节课从教的方面来说:首要环节是要驱动学生对水果的认知。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水果入手,先观察水果外形像什么,表面像什么果子一样。这和学生的认知产生了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驱动学生去探究这是什么水果,去了解更多水果的外形特征。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等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建构科学知识。
2、本节课从学的方面来说:利用有效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让学生利用各种感官去观察、去动手,形成主动学习的氛围。
3、本节课还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微课等工具,通过具体、形象的教学,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探究科学问题的求知欲望。
教材分析:
“美味的水果”是《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节。在上 一节“蔬菜长在哪里”学生已经认识了生活中常见蔬菜生长的地方,如有的蔬菜生长在地里,有的生长在水里;有的生长在地上,有的生长在地下等。上一节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蔬菜生长,培养了同学们的合作能力,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对大自然充满求知欲和探究兴趣,乐于参与观察和探究。本节课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深入了解水果的特征,认识水果是来自大自然的植物,认同地球为人类的生活提供着各种各样的资源。“美味的水果”以水果为观察对象,共由3个活动组成。活动1是各种各样的水果,引导学生描述水果的特征;活动2是苹果和香蕉,指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比较苹果和香蕉的不同点;途中加入了蒙眼辩认水果游戏,以游戏式开展教学,活跃课堂;活动3是各地的水果,让学生了解各地盛产的水果,加深对水果的认识。在总结过程中利用微课介绍我国各地的水果。
学情分析:
水果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事物,常常吃,天天见。从身边熟悉的 事物展开探究,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有肋于调动学生用以往的生活经验来投入学习。学生通过上一个单元的学习,已经知道可以通过眼、耳、口、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去观察物体,也会从轻重、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方面去描述事物的特征。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总的来说仍是非常低的,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描述、交流和比较水果的特征,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描述能力、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 能从轻重、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方面去描述水果的外形特征。
2、 说出苹果和香蕉在颜色、形状、味道等方面的不同点。
3、 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对水果进行观察,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
4、 通过认识各地的盛产水果,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能从轻重、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方面去描述水果的外 形特征。
教学难点:
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对水果进行观察,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
教具准备:
教学TTP课件、微课。 学具准备:水果蓝(苹果和香蕉),眼罩。
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水果入手,先观察水果外形像什么,表面像什么果子一样。
1、琪琪和妍妍在客厅吃水果,妍妍发现琪琪拿的水果像桃子,也像李子。
2、老师提问:这是什么水果?
3、学生交流:猜测这是什么水果。
4、油桃。
5、导入新课:今天学习的内容是认识水果的特征。课题是:美味的水果
(设计意图:这和学生认知的水果产生了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驱动学生去探究这是什么水果,去了解更多水果的外形特征。)
二、活动探究
(一)活动探究一:各种各样的水果。
1、老师提问:你喜欢哪种水果?说一说它的外形特征。
2、组织活动:与同桌互相说一种自己喜欢哪种水果。
要求:描述水果的外形特点,可以从大小轻重、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方面去描述,并让小组同学猜猜这是什么水果。
3、请同学说一说。
4、老师小结:不同水果的外形特征是不同的,有大的、小的、红的、紫的、光滑的和不光滑的等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眼、耳、口、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去观察物体,也从轻重、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方面去描述事物的特征。从而使学生达到能从轻重、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方面去描述水果的外形特。)
(二)活动探究二:苹果和香蕉比较。
1、显示:苹果和香蕉图片。
2、苹果和香蕉在外形上有什么不同?
3、组织活动。(每人发一个苹果和一条香蕉)
活动要求:
(1)每个小组的同学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对苹果和香蕉的外形进行观察。
(2)讨论它们的不同地方,并在学生活动手册第6页上进行记录。
(3)小组汇报交流。
4、苹果和香蕉在内部有什么不同?
(1)各小组把苹果和香蕉切开,组织学生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对苹果和香蕉的内部进行观察。 (2)讨论它们的不同地方,并在学生活动手册第6页上进行记录。
(3)小组汇报交流。
5、老师小结:苹果的外形是圆的,红的,比较硬,闻着有香味,切开它后,内部是白色的,有果核,果肉尝起来甜甜的,水分比较多;香蕉外形是弯的黄的,软软,闻起来有香味,切开它的内部是白色的,没有果核,果肉尝起来甜甜的,水分比较少。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进行苹果和香蕉从外到内的观察比较,再次运用眼、耳、口、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去观察物体,也会从轻重、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方面去描述事物的特征。)
(三)蒙眼辩认水果游戏
1、以小级为单位,一个同学带上眼罩,另外的同学挑选水果篮里的水果,让 带上眼罩通过摸或者闻水果的方式,猜出水果的名称。
2、老师小结: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对水果进行观察,可以了解更多水果的特征。
(设计意图:以游戏式开展教学,活跃课堂。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对水果进行观察,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
(四)活动三:我国各地的水果。
1、显示:哈密瓜和葡萄的照片。
2、老师提问:哈密瓜和葡萄是哪里盛产的水果?
3、学生汇报。
4小结:哈密瓜和葡萄是我国新疆盛产的水果。
5、显示:菠萝、荔枝、香蕉和番木瓜的图片。
6、老师提问:你知道这些水果是产自哪里?
7、组织小组讨论:
(1)在小组内交流分享菠萝、荔枝、香蕉和番木瓜的产地。
(2)小组讨论时安排记录员记录。
(3)小组交流汇报
(4)老师小结:菠萝、荔枝、香蕉和番木瓜主要盛产在我国南方,尤其是岭南地区。
8、老师提问:你知道自己家乡盛产哪些水果吗?
(1)学生交流互动,互相介绍自己家乡的水果。
(2)展示介绍我国各地盛产的各种各样不同水果。
(3)老师小结:我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地方盛产不同的水果。
(设计意图:通过认识各地的盛产水果,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布置家庭作业 (亲子活动时间)
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水果店,了解各种水果的产地。
(设计意图:既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感情,又扩展学生的视野,认识更多的水果。)
四、板书设计
美味的水果
外形特征:轻重、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
苹果:硬、圆、红的,闻着有香味……
香蕉外形是软、弯、黄、有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