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美味的水果 教学设计 (4)

文档属性

名称 6. 美味的水果 教学设计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粤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6-23 18:2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 美味的水果 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水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水果也是他们非常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虽然一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辨认一些水果,但是对于水果的特征、生长环境等并没有太深入的了解。而本课是基于学生生活经验以及原有的感性认识,主要通过观察的活动,引导学生认识更多的水果,探究水果的特征、生长环境等。通过本单元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地球为人类生存提供各种自然资源,增进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材分析:
“美味的水果”是《科学》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水果和蔬菜”的第2课。本单元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更深入了解水果和蔬菜的特征,认识到水果和蔬菜都来自大自然中的植物,认同地球为人类的生活提供着各种资源。“美味的水果”以水果作为观察对象,共由3个活动组成。活动1各种各样的水果,引导学生描述水果的外形特征;活动2苹果和香蕉,指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比较苹果和香蕉的不同点,帮助学生了解更多水果的特征;活动3各地的水果,让学生了解各地盛产的水果,加深对水果的认识。
学生(学情)分析:
水果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事物,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展开探究,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有助于调动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来投入学习中。 学生通过上一单元的学习,已经知道可以通过眼睛、耳朵、嘴巴、鼻子、舌头、皮肤等感觉器官去观察物体,也学会从轻重、颜色、表皮粗糙程度、形状等方面去描述事物的特征。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总体来说还是非常低的,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本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描述、交流和比较水果的特征,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描述能力、表达能力等。
教学策略:
1. 从教的方面来说,通过生活化的场景,设置问题情境,驱动学生主动探究;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等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建构科学知识。
2. 从学的方面来说,利用有效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成为探究的主体;通过让学生利用各种感官去观察、去动手,形成主动学习的氛围。
教学目标:
1.从轻重、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方面描述水果的外形特征。
2.说出苹果和香蕉在颜色、形状、味道等方面的不同点。
3.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对水果进行观察,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
4.认识各地的盛产水果,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生能从轻重、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方面去描述水果的外形特征。
教学难点:
运用各种感觉器官进行观察,比较苹果和香蕉的不同点。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课件等。
2.学具准备:苹果、香蕉、其他的常见水果、眼罩等。
教学过程:
一、情节导入
生活情境:小红和小月在客厅吃水果,小红手里拿着一个水果,小月发现小红拿的水果像桃子,也像李子。
小月问:它是什么水果呢?
小红说:这种水果像桃子,也像李子,这种水果是油桃。
师: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水果,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美味的水果吧。
板书课题:美味的水果
【设计意图:大部分学生对桃子和李子都比较熟悉,但是油桃的外形像桃子,表面却像李子一样光滑,这和学生的认知产生了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驱动学生去探究这是什么水果,去了解更多水果的外形特征。】
二、活动1:各种各样的水果
1.出示一张色彩鲜艳的包含多种的水果图
师:水果来自于植物,这张图中有你喜欢的水果吗?
生:香蕉、葡萄、苹果……
师:你能用说说它的外型特征吗?
生1:我喜欢吃葡萄,葡萄小小颗的,很轻,有红色的,绿色的。
生2:我喜欢吃油桃,它红红的,很好看,外形看起来像桃子,表面摸起来的感觉像李子一样光滑。
2.水果猜猜猜
出示: 1.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生的子儿多,个个黑脸膛。
学生抢答:西瓜
2.黄皮包着红珍珠,颗颗珍珠有骨头,不能穿来不能戴,甜滋滋来酸溜溜。
学生抢答:石榴
3.小小红坛子,装满红饺子,吃掉红饺子,吐出白珠子。
学生抢答:桔子
【设计意图: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水果来自大自然,是自然资源。而这节课的学习则让学生明确知道水果是来自于自然界中的植物。教师通过让学生说自己喜欢的水果,引导学生从轻重、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来认识水果的不同。同时,设计让学生猜一猜水果的名称的游戏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投入课堂活动的开展。】
三、活动2:苹果和香蕉
1.观察苹果和香蕉,它们有哪些不同?
出示:一张分别是完整的苹果和香蕉、切开的苹果和香蕉的图。
师:同学们,观察图中的苹果和香蕉,它们有哪些不同?
生:这个是没有切开的苹果,这个是切开了的苹果。
师:我们可以用哪些感觉器官来观察?
生:可以用眼睛看看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形状的; 可以用鼻子闻闻它的香味; 可以用舌头尝尝它的味道; 可以用手摸一摸它的粗糙程度。
2.动手操作
(1) 师:四人小组拿出准备好的苹果和香蕉。观察一下苹果和香蕉的特征。
四人小组通过眼睛、鼻子和手等感觉器官来观察苹果和香蕉。
观察后汇报
师:你们观察到的苹果和香蕉有什么特征?
生:苹果摸起来硬硬的,圆圆的,表面很光滑,表皮是红色的,闻起来 有点淡淡的香味。 生:香蕉摸起来是软的,弯弯的,表面也是光滑的,表皮是黄色的,闻 起来很香。
(2)师:苹果和香蕉的内部又有哪些特征呢?请各小组把苹果和香蕉切开, 综合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对苹果和香蕉的内部进行观察,并完成活动手册的第六页。
四人小组动手切水果,并通过舌头,手等感觉器官来观察切开的苹果和香蕉。
观察后汇报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说说切开的苹果和香蕉有什么特征?
生:苹果切开后有汁流出了,甜甜的(酸酸甜甜的),咬起来有点硬,脆脆的。
生:香蕉切开后闻起来更香了,咬下去很软,甜甜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动手摸一摸、闻一闻、看一看观察苹果和香蕉的特征,只有自己亲身感受过才能更好地总结出它们的特征。】
(3)小结:苹果的外形是圆的,红色的,比较硬,闻起来有香味,切开苹果后,它的内部是白色的有果核,果肉尝起来甜甜的,水分比较多;香蕉的外形是弯的,黄色的,软软的,闻起来有香味,切开香蕉后,它的内部是白色的,没有果核,尝起来甜甜的,水分比较少。 3.蒙眼辨认水果游戏。
师:同学们,老师准备了一篮子的水果,水果用布遮住了,辨认的同学要用眼罩遮住自己的眼睛,只能通过摸一摸、闻一闻辨认出这些水果哦,你准备好了吗?
请学生戴上眼罩,通过摸一摸,闻一闻猜猜是什么水果? 学生上讲台猜:苹果、香蕉、橙子、芒果......
【设计意图:通过蒙眼猜一猜的游戏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游戏中学习,感受科学的魅力】
四、活动3:各地的水果
出示:哈密瓜和葡萄的照片
师:哈密瓜和葡萄是哪里盛产的水果?
生:哈密瓜和葡萄是我国新疆盛产的水果。
出示:菠萝、荔枝、香蕉和番木瓜的照片
师:你们知道这些水果是产自哪里的吗?
生:菠萝、荔枝、香蕉和番木瓜这些水果主要盛产在我国南方,尤其是岭南地区。我们这里就是盛产这些水果的地区了。
师:我们国家非常大,不同的地方盛产不同的水果,请同学们看看介绍。
展示各个地区盛产的水果的情况:
1. 东北地区盛产的水果有苹果、梨、杏、李子、西瓜等。
2. 华北地区盛产的水果有苹果、桃、杏、梨、李子、枣、柿子等。
3. 华东地区盛产的水果有苹果、梨、葡萄、西瓜、杨梅、柑橘、龙眼等。
4. 华中地区盛产的水果有柑橘、柚子、葡萄、桃子、西瓜、苹果等。
5. 西南地区盛产的水果有柠檬、雪梨、猕猴桃、枇杷、水蜜桃、草莓、石榴等。
6. 华南地区盛产的水果有荔枝、龙眼、杨桃、芒果、香蕉、菠萝等。
7. 西北地区的新疆是我国的瓜果之乡,以其哈密瓜、葡萄最为著名。
【设计意图: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不同地区盛产的水果,感受国家的地大物博。】
五、亲子时间
出示: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水果店,了解各种水果的产地。
师:周末和家长一起去水果店认识一下不同的水果。
六、板书设计
美味的水果
外形特征:颜色、形状、轻重……
苹果:硬、圆、红……
香蕉:软、弯、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