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课件 (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乡愁课件 (共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6-24 09:55: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3 乡愁 余光中九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授课人:***一、新课引入
剪不断的乡愁总是漂泊在外的游子们描写的永恒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子里就会涌现出许多有关乡愁的诗句,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乡愁》,看看台湾作家余光中先生又是如何来倾吐心中的乡愁的!二、新课讲解
作者简介余光中 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1950年去台湾。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著名诗集有《白玉苦瓜》《舟子的悲歌》《钟乳石》等。二、新课讲解
写作背景 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余光中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眺。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 ,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二、新课讲解
深情朗读注意①读出节奏。②读出感情。③读出重音。二、新课讲解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候 后来啊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这头 我/在外头
母亲/在那头 母亲/在里头
长大后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大陆/在那头节奏重音二、新课讲解
整体感知 请你把读诗过程中的感受、发现或其他任何一方面的收获说给大家听听。二、新课讲解
1. 本诗共四节,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安排的?你是从诗中哪些词语看出来的?明确:时间顺序。“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 “现在” 对应的是人生四个阶段。二、新课讲解
2. 抽象的情感“乡愁” 在诗中是用什么具体的事物来象征的?明确:诗人把乡愁投射于“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具体可感的对象上。二、新课讲解
3. 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明确: “一枚” “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 “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二、新课讲解
4. 诗中四个具体可感的意象分别包含了怎样的情感?小时候——邮票——母子之情长大后——船票——夫妻之爱后 来——坟墓——丧母之哀现 在——海峡——恋国之思二、新课讲解
试用句式“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 ,
例如 ”来表达你的寻美结果。
提示:(可从整体结构、构思立意、词句运用、思想感情等角度) 寻找美点示例: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整齐划一的结构上。
例如:全诗的四节诗的每一节都分四行,相对应的每一行,句式相同,字数相同。 三、归纳小结
《乡愁》是一首抒情诗,借邮票、 船票、坟墓、海峡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实物化,变成具体可感的东西,表达了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结束分离之苦的强烈愿望。四、强化训练
这首诗作者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寄托了浓浓的思乡之情,其实除了这些事物外,还有许多东西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引起我们的思乡情绪。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试用具体的事物为 “乡愁”打个比方。乡愁是一根电话线,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乡愁是一碗老醋,每尝一口,都让人心酸。
乡愁是母亲头上的乱发,理也理不清。
乡愁是一湾湛蓝的海洋,望不着边际,看不到底。
乡愁是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苦苦的、涩涩的。示例:乡愁是一枚青橄榄,苦苦的、涩涩的,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余光中的《乡愁》。2、搜集并整理有关乡愁的古诗词。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