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体验型课堂”学习方案 语文(八年级上册) 班级 姓名 学号
20 落日的幻觉
【学习导言】
你是否留意过太阳每天的东升西落?那不仅是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也蕴藏着奇趣横生的科学奥秘。让我们走进课文,欣赏“落日的幻觉”,探询其中的奥妙。
课前学习(通读课文、积累基础)
【通读课文】
关于“落日”,我能想到如下一些古诗句:
通过预习,我从文中知道了落日会产生如下一些幻觉:
我能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 。
【积累基础】
读一读 查一查 写一写
日薄( )西山,气息奄奄( )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吟( )咏 绮( )丽
殷( )红 坠( )落 暗弧 绚( )丽 旭( )日 变化多端 蔚( )蓝
课内学习(预习反馈、品读课文)
【预习反馈】
1、同桌互相检查、批改课前学习。
2、同学批语: 。
【品读课文】
梳理文本内容
说一说:落日产生的幻觉。
理一理:独立填写下表,思考说明顺序。
日落时的幻觉 产生幻觉的原因
西方天空出现迷人的紫光
未说明原因(其实没有变大)
根据内容,我能说一说课文的说明顺序:
研读重点文段
阅读课文第2——5段内容,思考问题。
1、第2段主要运用 的表达方式,这样写的好处是
2、第3段在全文结构上属于 ,在内容上起着 的作用。
3、第4段中“1871年…… 10倍以上。”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4、第5段中的“这种奇妙的大气光学现象”指的是什么?
5、这四段内容在解释落日的各种幻觉现象时主要遵循什么顺序的?
品味文本语言
比较:体会每组两个语句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1.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壮观景象。
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都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壮观景象。
2.就连我们的古人不也留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吗
我们的古人也留下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
课后学习(完成作业 描写片段)
1、完成作业本。
2、请你根据日常观察,描写一段日出景象的文字。(100字左右)
日落时的幻觉 产生幻觉的原因
颜色深黄、殷红 光线散射和光波长短原理
神秘的暗弧,暗弧外面有亮弧 地球表面和大气层的弯曲,光线散射,大气层密度不同
西方天空出现迷人的紫光 眼睛的叠合效应
接近地平线时太阳变扁了 光线折射的原理
太阳好像变大了 未说明原因(其实没有变大)
明确:
1、描写 生动、形象,使文章文学性、可读性更强。
2、过渡句 承上启下
3、举例子、作比较 增强文章的可信度,鲜明有效地说明了短波光散射比长波光强。
4、“由于地球表面……暗弧上的亮弧。” (第5段开头部分)
5、由现象到本质逻辑顺序。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