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节:光的折射(人教版)
1.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在另一种介质中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 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但光线在每种介质内是直线传播的。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方向不改变(改变、不改变)。如图所示,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折射现象示意图。
3.由上图,入射光线射入另一种介质时的交点(O),叫入射点;入射光线AO与法线NN′夹角(α)叫入射角;折射光线OC与法线NN′的夹角(γ)叫折射角。
4.光的折射定律:1)在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共面);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分居);3)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其他透明物质(玻璃、水晶等)时,折射角小于(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它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不等角,在空气中的角大)。
5.在生活中,我们常见的折射现象很多,如:看清澈的池水,池水水底变浅;在岸上看到的鱼接近于水面;透过玻璃砖看物体发生了错位;水杯中的筷子好像弯折了;“海市蜃楼”现象等等都是光的折射现象。
1.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是本章重要知识点,在光现象中占据非常重要位置。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在本章属于重点内容。本节主要知识点有:光的折射现象、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光的折射在中考光现象考题中所占比例高达40%,属于常考内容,故此类问题应作为重点加以重视。
中考中,有关本节知识点的考题主要集中在光的折射现象判断、光的折射定律、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光的折射规律作图、光的折射实验探究几个方面。从常考题型方面来看,光的折射现象常考题型是选择题,出现概率也很高;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有选择题、填空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折射现象解释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作图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光的折射规律的掌握程度,难度一般不大;光的折射实验探究也曾出现,主要考查验证光的折射定律、利用光的折射定律解释实验过程、实验方法等知识。纵观历年考试,本节考点出现的考题所占分值变化较大,一般在1—6分之间。
2.中考题型分析
中考中,出现本节知识点考题的概率很高,大部分都是选择题、填空题和作图题,以考查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3.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
考点分类 考点内容 考点分析与常见题型
常考热点 光的折射现象 选择题、填空题较多,考查对折射现象的认识
光的折射作图 作图题,主要考查对光的折射的理解
一般考点 光的折射实验探究 通过实验,考查对光的折射的认识程度
冷门考点 利用光的折射解答问题 出现概率较低,属于简答题
★考点一:光的折射
◆典例一:(2017 泰安)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山在水中形成“倒影”;B.物在观后镜中成像;
C.月食现象的形成; D.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解析】山在水中形成“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产生的;物在观后镜中成像是凸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月食现象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所形成的;勺子在水面处“折断”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故此题正确答案是D。
【答案】D。
【考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
◆典例二:(2017·扬州)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树荫下的光斑; B.手影; C.月亮的“倒影”; D.笔“折断”了
【解析】A.树荫下的光斑;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B.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故B也不符合题意。
C.月亮的“倒影”;月亮的倒影是光照射在水面上,经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笔“折断”了;是笔射出的光线经水面折射后形成的,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符合题意。
【答案】D。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考点二: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典例一:(2017·盐城)如图所示,射水鱼发现水面上的小昆虫后,从口中快速喷出一束水柱,将昆虫击落,下列图中能表示射水鱼观察到小昆虫的光路是( )。
【解析】射水鱼在水中观察到水面上的小昆虫时,光线是从空气射入水中的;光线在水面发生折射现象,根据折射规律,此时折射角应小于入射角。从题图可以看出,A、B图中光线的方向不对;C图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不符合折射规律,故正确光路是D。
【答案】D。
【考点】光的折射。
◆典例二:(2017·呼和浩特)哈素海是呼和浩特市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深秋时节一群南归的鸿雁飞翔在清澈见底而且平镜的湖面上,如图所示。当某只鸿雁距水面120m时,这只鸿雁的倒影与它的距离为 m,该倒影是 (选填“实”或“虚”)像,它是由于光的 (选填“折射”或“反射”或“直线传播”)形成的;当鸿雁缓缓地向更高、更远的南方飞去时,它在水中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解析】平面镜成像规律是:像与物大小相等、位置相反、对称与平面镜,并且是虚像。故此题答案是:120m、虚、不变。
【答案】120m、虚、不变。
【考点】光的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
1.(2017 上海)光从空气倾斜摄入玻璃中,入射角为60°,折射角可能为( )。
A. 0° B. 35° C. 60° D. 90°
2.(2017·绵阳)如图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玻璃砖A和B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斜边平行且相距一定距离。一条光线从空气中垂直于玻璃砖A的直角边射入,从玻璃砖B的直角边射出,射出后的位置和方向可能是图中的( )。
A.光线a B.光线b C.光线c D.光线d
3.(2017·天津)下列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B.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
C.人在月光下,地面上会出现影子; D.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4.(2017·苏州)下列图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水中倒影 B.雨后彩虹 C.树荫下的光斑 D.汽车后视镜
5.(2017·大连)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日食和月食; B.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
C.月亮在水中的倒影;D.泳池的池底看起来变浅了
6.(2017·常德)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潭清疑水浅;
B.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
C.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照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
D.海市蜃楼
7.(2017·遵义)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 )。
A.楼台倒影入池塘;B.风吹草低见牛羊;C.潭清凝水浅;D.云生结海楼
8.(2017·济宁)一束光在空气与某透明物质的界面处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其光路如图所示。界面上方为 (选填“空气”或“透明物质”);反射角= 。
9.(2017·南京)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底,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又能看到“硬币”。这是因为光从 斜射人 中时发生了 现象。
10.(2017·攀枝花)小明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小明看到水中的“云”是 由光的 形成的,看到水中的“鱼”是由光的 形成的。
11.(2017·安徽)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用来研究光从水中斜射到与空气的分界面时所发生的光现象。
(1)使入射角i在一定范围内由小变大,会发现折射角r (填写变化规律),且折射角总是大于相应的入射角;
(2)当入射角i增大到某一值时,折射角r会达到最大值,该最大值是 ;
(3)若继续增大入射角i,将会发现不再有 光线,而只存在 光线。
12.(2017·大连)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的表面,请画出进入玻璃的折射光线。
13.(2017·宿迁)按照要求作图。如图所示,S是点光源,作出入射光线SO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14.(2017·扬州)按题目要求完成。如图,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15.(2017·徐州)如图所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请在大致正确的位置画出折射光线。
跟踪训练解析
1.(2017 上海)光从空气倾斜摄入玻璃中,入射角为60°,折射角可能为( )。
A. 0° B. 35° C. 60° D. 90°
【解析】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会发生光的折射现象,折射角一定会小于入射角,根据此题给出的答案看,只有B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是B。
【答案】B。
【考点】光的折射。
2.(2017·绵阳)如图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玻璃砖A和B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斜边平行且相距一定距离。一条光线从空气中垂直于玻璃砖A的直角边射入,从玻璃砖B的直角边射出,射出后的位置和方向可能是图中的( )。
A.光线a B.光线b C.光线c D.光线d
【解析】A、B是完全相同的两快三角形玻璃砖,光线从图中所示方向射入后,因为是垂直射入,故折射光线不改变方向进入A,并在A的斜面上发生折射现象,此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线进入空气,再次射入B的斜面,因为两斜面平行,此时的折射角成了B的入射角,经B折射后进入B后,折射角应与原理的入射角相等,但光线会向上移动;由此可知,四条光线中,最合理的是b。
【答案】b。
【考点】光的折射规律。
3.(2017·天津)下列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B.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
C.人在月光下,地面上会出现影子; D.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解析】A.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此现象是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引起的。A不符合题意。
B.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这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故B不符合题意。
C.人在月光下,地面上会出现影子;因为光的直线传播,人挡住了光形成了影子,故此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水池好像变浅了,是因为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答案】D。
【考点】光的折射、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
4.(2017·苏州)下列图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水中倒影 B.雨后彩虹 C.树荫下的光斑 D.汽车后视镜
【解析】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但色散也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树荫下的光斑是光通过树叶的缝隙照射到地面形成的,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汽车后视镜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C。
【答案】C。
【考点】光的折射、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
5.(2017·大连)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日食和月食; B.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
C.月亮在水中的倒影;D.泳池的池底看起来变浅了
【解析】日食、月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光的复合,是三原色混合形成的;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泳池的池底变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所以,此题答案是D。
【答案】D。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6.(2017·常德)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潭清疑水浅;
B.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
C.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照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
D.海市蜃楼
【解析】A说的是好像水变浅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引起的;B是光的色散,光的色散也是由光的折射引起的;C说的是太阳光通过树叶缝隙在地面形成的光斑,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引起的。从四个选项中可以看出,只有C不属于光的折射。故此题答案是C。
【答案】C。
【考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
7.(2017·遵义)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 )。
A.楼台倒影入池塘;B.风吹草低见牛羊;C.潭清凝水浅;D.云生结海楼
【解析】A.楼台倒影入池塘;说的是楼台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风吹草低见牛羊;风把草吹低了,看见了牛羊,这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C.潭清凝水浅;清澈的池水好像变浅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引起的。
D.云生结海楼;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A可以用光的反射现象来解释,故答案是A。
【答案】A。
【考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
8.(2017·济宁)一束光在空气与某透明物质的界面处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其光路如图所示。界面上方为 (选填“空气”或“透明物质”);反射角= 。
【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规律,可以看出,光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必然在同一种介质内。再就是无论是入射角还是折射角,在空气中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必然大于在透明物质中的角度;所以,界面上是空气;此时反射角为30 。答案为:空气、30 。
【答案】空气、30 。
【考点】光的折射。
9.(2017·南京)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底,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又能看到“硬币”。这是因为光从 斜射人 中时发生了 现象。
【解析】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引起的。当碗中的水较少时,硬币发出的光线经折射后无法到达眼睛位置,如果逐渐加水,水面升高后,折射光线就有可能到达眼睛,也就能看到硬币。故,此题答案为:水、空气、折射。
【答案】水、空气、折射。
【考点】光的折射。
10.(2017·攀枝花)小明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小明看到水中的“云”是 由光的 形成的,看到水中的“鱼”是由光的 形成的。
【解析】水中的“云”是天空云在水中的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现象。故此题答案是:反射、折射。
【答案】反射、折射。
【考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11.(2017·安徽)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用来研究光从水中斜射到与空气的分界面时所发生的光现象。
(1)使入射角i在一定范围内由小变大,会发现折射角r (填写变化规律),且折射角总是大于相应的入射角;
(2)当入射角i增大到某一值时,折射角r会达到最大值,该最大值是 ;
(3)若继续增大入射角i,将会发现不再有 光线,而只存在 光线。
【解析】光的折射规律: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会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当光从水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反射角大于入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折射角也会增大,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折射角大于90 ;如果继续增大入射角,空气中不再有折射光线存在,此时只存在反射光线。
【答案】(1)增大;(2)90;(3)折射、反射。
【考点】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12.(2017·大连)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的表面,请画出进入玻璃的折射光线。
【解析】光线从空气进入玻璃后发生折射现象,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这是折射光线光路的关键。正确作图如图所示。
【答案】如图。
【考点】光的折射、光路图。
13.(2017·宿迁)按照要求作图。如图所示,S是点光源,作出入射光线SO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解析】光线从空气进入水后发生折射现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这是折射光线光路的关键。正确作图如图所示。
【答案】如图。
【考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路图。
14.(2017·扬州)按题目要求完成。如图,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解析】光线从空气进入水后发生折射现象,作图时,需要注意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这是折射光线光路的关键。正确作图如图所示。
【答案】如图。
【考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路图。
15.(2017·徐州)如图所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请在大致正确的位置画出折射光线。
【解析】光线从空气进入水后发生折射现象,作图时,需要注意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这是折射光线光路的关键。正确作图如图所示。
知识点精析
考点概览
典例精析
跟踪训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节:光的折射跟踪训练(附解析)(人教版)
一、选择题
1.在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跟其他三个原理不一样的是( )。
A、钢笔错位
2.潜水员在水中看岸上的小鸟,图中能正确表示其光线的传播大致路径的是( )。
A B C D
3.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在水池边看到水中的鱼; B.月食的形成;
C.平静的水面倒映出蓝天白云;D.茫茫白雪看上去非常刺眼
4.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
A.阳光下的影子 B.镜中的倩影 C.放大的邮票 D.水中的倒影
5.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光路是( )。
6.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海市蜃楼—光的色散; B.雨后彩虹—光的直线传播;
C.水中“倒影”—光的反射; D.形影不离—光的折射
7.一束光由水中斜射向空气,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8.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盛有水的碗,看上去碗底变浅了;
B.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
C.一端放入水中的铅笔看起来在水面被折断了;
D.透过一张透明塑料纸上的水珠看到的字放大了
9.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平面镜成像 D.近视眼矫正
二、作图题
10.如下图所示为小明家的鱼缸,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投射在鱼缸中的水面上,一条光线经水面折射进入鱼眼(已画出)。请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11.如图所示,暗室内有一盛水的水槽,水槽上方一激光束入射到平面镜(图中未画出)上的O点,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照射到水槽中的B点。请画出平面镜并作出光从O点传播到B点的光路图。
三、填空题
12.香城泉都,万国咸宁,缓缓穿城而过的温泉河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各式现代建筑依河矗立,充满时代气息,如下图所示。建筑物在河中的“倒影”是由光的_______所形成的虚像,这些“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有一部分光发生_______进入了水中。
13.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如图),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折射角的大小为__。
SHAPE \* MERGEFORMAT
四、简答、开放题
14.如图所示,渔民用鱼叉叉鱼时,插入位置都要比看到的位置近些,为什么?
15.①在湖水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像;②捕鱼时,不能大声喧哗;③船桨在水中的部分感觉到发生了弯折;④叉鱼时,瞄准看到的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⑤衣服被水打湿后,经风一吹,感到特别冷。
(1)场景 物理原理 。
(2)场景 物理原理 。
第3节:平面镜成像传播跟踪训练附解析(人教版)
一、选择题
1.在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跟其他三个原理不一样的是( )。
A、钢笔错位
【解析】A图中,钢笔错位是在玻璃砖后面的钢笔,看起来发生了错位,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引起的,它遵循光的折射定律;B图中,通过放大镜看物体的像,是透镜成像,它遵循的是光的折射定律;C图中,光亮的勺子中有人的影子,是光的反射现象,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图中,看起来水浅了,是光的折射现象引起的,遵循光的折射定律。由此可知,A、B、D产生的现象,工作原理都是相同的,故C和其他三个原理不一样。正确答案是C。
【答案】C。
【考点】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2.潜水员在水中看岸上的小鸟,图中能正确表示其光线的传播大致路径的是( )。
A B C D
【解析】从水中看岸上的小鸟,光线是由空气射入水中,在水中发生折射现象看到的,所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A、B光线方向不对,故错;D图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D错。正确答案是C。
【答案】C。
【考点】光的折射。
3.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在水池边看到水中的鱼; B.月食的形成;
C.平静的水面倒映出蓝天白云;D.茫茫白雪看上去非常刺眼
【解析】A、看到水中的鱼是鱼的虚像,它是水中鱼的光经水面折射形成的,此选项符合题意。
B、月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平静的水面倒映出蓝天白云,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茫茫白雪看上去非常刺眼,是由于雪发生了镜面反射的缘故,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考点】光的折射。
4.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
A.阳光下的影子 B.镜中的倩影 C.放大的邮票 D.水中的倒影
【解析】A、沿直线传播的阳光照到不透明的人身上,被人挡住,在人身后光照不到的黑暗区域形成影子,阳光下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镜中的倩影是人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不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放大的邮票是光的折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D、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不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故选C。
【考点】光的折射。
5.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光路是( )。
【解析】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且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解答:A、图中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同侧了,故A错。
B、图中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B正确。
C、图中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故C错。
D、图中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D错。
故选B。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判断。
6.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海市蜃楼—光的色散; B.雨后彩虹—光的直线传播;
C.水中“倒影”—光的反射; D.形影不离—光的折射
【解析】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引起的,不是色散,故A错;雨后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是光的折射引起的,不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故B错;水中倒影,是由于水岸上的物体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射入我们眼睛看到的,故水中倒影属于光的反射,故C正确;形影不离,说的是物体和物体影子总是在一起的,物体走到哪里影子跟到哪里,但影子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
【答案】C。
【考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
7.一束光由水中斜射向空气,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析】光由水射入空气,入射角应小于折射角,由此可以看出B错;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故D错;C图中,入射角与折射角近似相等,光线从水折射到空气时,折射角与入射角差距较大,故C错;正确答案是A。
【答案】A。
【考点】光的折射、折射定律。
8.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盛有水的碗,看上去碗底变浅了;
B.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
C.一端放入水中的铅笔看起来在水面被折断了;
D.透过一张透明塑料纸上的水珠看到的字放大了
【解析】“白云在水中飘动”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不是折射现象,故B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其他三种都是光的折射现象引起的。故正确答案是B。
【答案】B。
【考点】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9.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平面镜成像 D.近视眼矫正
【解析】A的错误在于入射角和反射角不等;B图中,光从水射入空气,折射角应大于入射角,故B错;C图中,平面镜成像是等大、对称、位置反向的虚像,故C错;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故D正确。
【答案】D。
【考点】光的折射、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透镜应用。
10.如下图所示为小明家的鱼缸,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投射在鱼缸中的水面上,一条光线经水面折射进入鱼眼(已画出)。请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解析】此题考查对折射定律的掌握情况。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此题给出的是折射光线,要求画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入射角大于折射角,满足这点即为正确。
【答案】如下图。
【考点】折射定律。
11.如图所示,暗室内有一盛水的水槽,水槽上方一激光束入射到平面镜(图中未画出)上的O点,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照射到水槽中的B点。请画出平面镜并作出光从O点传播到B点的光路图。
【解析】此题是考查平面镜作图和光的反射定律,但大家必须清楚光线照射到B点是光线发生折射后到达的,这点必须要求画出来。先画折射光线,然后画反射光线,注意:反射光线是入射到水中的入射光线。
【答案】见下图,M是平面镜。
【考点】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12.香城泉都,万国咸宁,缓缓穿城而过的温泉河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各式现代建筑依河矗立,充满时代气息,如下图所示。建筑物在河中的“倒影”是由光的_______所形成的虚像,这些“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有一部分光发生_______进入了水中。
【解析】①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成的像是虚像;所以建筑物在河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②光射到水面时,一部分光线发生了反射,另一部分发生了折射而进入水中,所以这些“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
故答案为:反射;折射。
【考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13.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如图),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折射角的大小为__。
SHAPE \* MERGEFORMAT
【解析】要解决此题,首先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知道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同时要掌握光的折射的规律,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解答: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的规律作图。
设入射角为α,折射角为β,则∠AOD=∠DOB=α。
由题意知,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则入射角为90°-30°=60°;
则折射角β=180°-60°-83°=37°。
故答案为:60°;37°。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
14.如图所示,渔民用鱼叉叉鱼时,插入位置都要比看到的位置近些,为什么?
【解析】水和空气是两种不同介质,鱼发出的光线射入眼睛是发生折射后的折射光线,渔民看到的是鱼的“像”,而鱼在“像”的下方近些的位置,所以,叉鱼的位置要比看到的位置近些。
【答案】渔民看到的鱼,实际上是鱼的“像”,由于光的折射,实际的鱼在像的下方并距离渔民稍近的位置,所以,叉鱼时,插入位置要比看到的位置近些。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
15.①在湖水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像;②捕鱼时,不能大声喧哗;③船桨在水中的部分感觉到发生了弯折;④叉鱼时,瞄准看到的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⑤衣服被水打湿后,经风一吹,感到特别冷。
(1)场景 物理原理 。
(2)场景 物理原理 。
【解析】此题根据上面题意给出的几种自然现象,找出其物理原理。本答案只从光现象角度解答。湖水中看到了自己的像,是因为湖水反射现象产生的;船桨在水中的部分感觉到发生了弯折,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产生的;叉鱼时,瞄准看到的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也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产生的。我们可以从这几种现象中确定答案。
B.透过放大镜形成的像
C.光亮勺子中形成的像
D.看起来水没那么深
看起来水
没那么深!
水深危险!
空气
水
A
空气
水
B
空气
水
C
空气
水
D
30°
B.透过放大镜形成的像
C.光亮勺子中形成的像
D.看起来水没那么深
看起来水
没那么深!
水深危险!
空气
水
A
空气
水
B
空气
水
C
空气
水
D
30°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