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动量守恒定律 单元测试题
考试时间90分 满分100分
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多个正确答案,每题4分,漏选得2分,共40分)
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O点的正上方竖直自由下落一个物体m,中途炸成a,b两块,它们同时落到地面,分别落在A点和B点,且OA>OB,若爆炸时间极短,空气阻力不计,则 ( )
A.落地时a的速率大于b的速率
B.落地时在数值上a的动量大于b的动量
C.爆炸时a的动量增加量数值大于b的增加量数值
D.爆炸过程中a增加的动能大于b增加的动能
2、质量为m的小球A ,沿光滑水平面以的速度与质量为2m的静止小球B发生正碰,碰撞后,A球速度大小变为原来的,那么小球B的速度可能是 ( )
A、 B、 C、 D、
3、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动能为,动量大小为的小钢球1与静止的小刚球2发生碰撞,碰撞前后钢球1的运动方向相反,将碰后球1的动能和动量的大小分别记为和, 球2的动能和动量的大小分别记为,,则必有( )
A、 < B、 < C、 > D、 >
4、如图甲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两端与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物块A、B相连接,并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使A获得水平向右的瞬时速度3m/s,以此刻为计时起点,两物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从图象信息可得( )
A.在t1、t3时刻两物块达到共同速度1m/s,且弹簧都是处于压缩状态
B.从t3到t4时刻弹簧由压缩状态恢复到原长
C.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m1:m2=1:2
D.在t2时刻A和B的动能之比为Ek1: Ek2=1:8
5、质量为m的物块甲以3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有一轻弹簧固定其上,另一质量也为m的物体乙以4m/s的速度与甲相向运动,如图所示。则( )
A.甲、乙两物块在弹簧压缩过程中,由于弹力作用,动量不守恒
B.当两物块相距最近时,甲物块的速率为零
C.当甲物块的速率为1m/s时,乙物块的速率可能为2m/s,也可能为0
D.甲物块的速率可能达到5m/s
6、如下图,在地面上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竖直木杆,一个质量为m的人以加速度a沿杆匀加速向上爬,经时间t,速度由零增加到v,在上述过程中,地面对木杆的支持力的冲量为( )
A. B.
C. D.
7、如图所示,半径为R,质量为M,内表面光滑的半球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左端紧靠着墙壁,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从半球形物体的顶端的a点无初速释放,图中b点为半球的最低点,c点为半球另一侧与a同高的顶点,关于物块M和m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m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m与M系统的动量守恒。
B、m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m的机械能守恒。
C、m释放后运动到b点右侧,m能到达最高点c。
D、m在a、c往返运动过程,经过最低点b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8、一个小球从距地面高度H 处自由落下,与水平地面发生碰撞。设碰撞时间为一个定值t ,则在碰撞过程中,小球与地面的平均作用力与弹起的高度h 的关系是( )
A.弹起的最大高度h 越大,平均作用力越大
B.弹起的最大高度h 越大,平均作用力越小
C.弹起的最大高度h =0 ,平均作用力最大
D.弹起的最大高度h =0 ,平均作用力最小
9、如图2所示,用轻弹簧相连的物块A和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块A紧靠竖直墙壁,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射入物体B并留在其中,在下列依次进行的四个过程中,由子弹、弹簧和A、B物块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但机械能守恒的是: ①子弹射入木块过程;②B物块载着子弹一起向左运动的过程;③弹簧推载着子弹的B物块向右运动,直到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④B物块因惯性继续向右运动,直到弹簧伸长最大的过程。(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质量为m的小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a角的力F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运动,物块通过A点和B点的速度分别是vA和vB,物块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力F对物块做功W和力F对物块作用的冲量I的大小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3题,共15分。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
目要求作答。
11.光滑的水平面上,用弹簧相连的质量均为2kg的A、B两物块都以6m/s的速度向右运动,弹簧处于原长,质量为4kg的物块C静止在前方,如图7所示。B与C碰撞后二者粘在一起运动,在以后的运动中,当弹簧的弹性势能达到最大为 J时,物块A的速度是 m/s。
12、(8分)a、b两个小球在一直线上发生碰撞,它们在碰撞前后的s-t图象如图所示,若a球的质量ma=1kg,则b球的质量mb等于多少?
13、在学习了“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后,得出了
动量守恒定律,反过来我们可以利用该实验中的有关方案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下面是某实验小组选用水平气垫导轨、光电门的测量装置来研究两个滑块碰撞过程中系统动量的变化情况。实验仪器如图所示。
实验过程:
(1)调节气垫导轨水平,并使光电计时器系统正常工作。
(2)在滑块1上装上挡光片并测出其长度L。
(3)在滑块2的碰撞端面粘上橡皮泥(或双面胶纸)。
(4)用天平测出滑块1和滑块2的质量m1、m2。
(5)把滑块1和滑块2放在气垫导轨上,让滑块2处于静止状态(=0),用滑块1以初速度与之碰撞(这时光电计时器系统自动计算时间),撞后两者粘在一起,分别记下滑块1的挡光片碰前通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和碰后通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
(6)先根据计算滑块1碰撞前的速度及碰后两者的共同速度;再计算两滑块碰撞前后的动量,并比较两滑块碰撞前后的动量的矢量和。
实验数据:
m1=0.324kg m2=0.181kg L=1.00×10-3m
次
数
滑块1
滑块2
碰前系统动量kgms-1
碰后系统动量kgms-1
/ms-1
/ms-1
/ms-1
/ms-1
(+)
1
0.290
0.184
0
0.184
2
0.426
0.269
0
0.269
结论:
三、计算题(请写出必要的说明和步骤,14题9分,15题10分,16题12分,17题14分,)
14、在水平铁轨上放置一门质量为M的炮车,发射的炮弹质量为m,设铁轨和炮车间摩擦不计,求: (1)水平发射炮弹时,炮弹速度为v0,问:炮车的反冲速度是多大?
(2)炮身水平方向,炮弹出炮口时,相对炮口速度为v0,问:炮身的反冲速度为多大?
(3)炮车车身与水平方向成θ角,炮弹速度大小为v0,问:炮身反冲速度是多大?
15、质量为M的木块在水平面上处于静止状态,有一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击中木块并与其一起运动,若木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木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为多少?
某同学解题时立出了动量守恒方程:……①
还立出了能量守恒方程:
并据此得出结果。这种解法正确吗?
如果是正确的,请求出结果;如果是错误的,请说明所列出的有关方程成立的条件或错
的原因,并假设此条件成立,再纠正错误,求出结果。
16、一个质量为m的木块,从半径为R、质量为M的1/4光滑圆槽顶端由静止滑下。在槽被固定和可沿着光滑平面自由滑动两种情况下,如图所示,木块从槽口滑出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多少?
17、小孩质量m1=20kg,小车质量m2=290kg。车原静止,不计车与地面间的摩擦,小孩在地面上奔跑,速度u=5m/s,并以该速度水平跳到车上,紧接着又以大小5m/s的水平速度(相对地面)向后跳离车子,然后再奔跑跳上车子、跳离车子,……,且每次速度大小不变。问小孩至多跳上车子几次?
参 考 答 案
一、多项选择题
1.AD; 2AB; 3.ABD;4。;CD 5。C
6,C; 7.BC; 8、AD 9.B. 10.A
二、填空题:
11. 12、3
12 、解:从位移—时间图像上可看出,碰前B的速度为0,A的速度v0=Δs/Δt=4m/s(1分)
碰撞后,A的速度v1=-1m/s,B的速度v2=2m/s,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Av0=mAv1+mBv2, (2分)
mB=2.5kg (2分)
13、
次
数
滑块1
滑块2
碰前系统动量kgms-1
碰后系统动量kgms-1
/ms-1
/ms-1
/ms-1
/ms-1
(+)
1
0.290
0.184
0
0.184
0.094
0
0.093
2
0.426
0.269
0
0.269
0.138
0
0.136
结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碰前系统动量矢量和等于碰后系统动量矢量和。
三、计算题
14、(1)设炮身反冲速度为v1,炮车和炮弹系统动量守恒
∵mv0=Mv1 ………………………………………… (2分)
∴v1= mv0/M………………………………………… (1分)
(2)设炮身反冲速度为v1,则炮弹对地速度为v0- v1
∵ m(v0- v1) =Mv1……………………………………(2分)
∴ v1=mv0/(M+m)…………………………………………(1分)
(3) 炮车和炮弹水平方向系统动量守恒
∵mv0=Mv1…………………………………………(2分)
∴v1= mv0/M………………………………………(1分)
15、解:这种解法是错误的。
方程①只适用于子弹与木块相互作用时间极短、地面滑动摩擦力冲量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2分)
方程②没有考虑子弹与木块碰撞时损失的机械能(2分)
第二个方程应写为(4分)
与方程①联立解得(3分)
16、解:圆槽固定时,木块下滑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木块的机械能守恒。木块在最高处的势能全部转化为滑出槽口时的动能。由:
木块滑出槽口时的速度:
圆槽可动时,当木块开始下滑到脱离槽口的过程中,对木块和槽所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设木块滑出槽口时的速度为v2,槽的速度为u,则: mv2+Mu=0 ③
又木块下滑时,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木块在最高处的势能转化为木块滑出槽口时的动能和圆槽的动能,即:
联立③④两式解得木块滑出槽口的速度:
因此,两种情况下滑出槽口的速度之比:
17.解析;设第一次跳上时,它们的共同速度 为
…………………………….2分
第一次跳下时,小车的速度为∴…………………..2分
∴………………….2分
同理第二次跳上跳下为……………………….4分
类推:…………………….2分
∵代入数学 取8次………………………..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