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课件 (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人教版《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课件 (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6-26 06:31: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0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在过去28年的长时期中,“我们仅仅做了一件事,这就是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基本胜利。这是值得庆祝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胜利,因为这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胜利。但是我们的事情还很多,比如走路,过去的工作只不过是像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毛泽东 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让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愿望提供了前提和基础,但也将如何实现这些愿望的重大课题摆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面前。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1. 背景材料一 教材P94“历史纵横” 材料二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我们应该团结尽可能多的能够同我们合作的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材料三 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毛泽东说:我们的任务是“完成各项必要的准备工作,迅速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思考:从新政协的参加人员看有何特点?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代


广

性时间:
地点:
代表:
内容:1949年
北平社会各阶层①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临时宪法)②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③决定了首都、国歌、国旗、纪年法为什么“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规定了国家的性质;
规定了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国家主席
毛泽东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初步建立职能变化新阶段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代行全国人大职能1954年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
不再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1956年中共党提出与民主党派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形成爱国统一战线3. 政协制度的发展与职能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有关规定。
(2)随着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时机日益成熟。
(3)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的经验积累。1. 条件:各级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出代表产生)省、市人民代表大会(选出代表产生)县、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直接选举选出代表产生)选民间接选举人 民 当 家 作 主省、市人民代表大会1953年,全国第一次普选 据1953年6月30日普查,全国人口总数为601912371人,其中登记选民为323809684人, 占选举地区18周岁以上人口总数的97.18%。参加普选投票的选民达2.78亿人, 占登记选民总数的85.88%, 选出基层人大代表566.9万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表决票票样(1954年)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从左起依次是董必武、周恩来、李济深、刘少奇、毛泽东、朱德、宋庆龄、张澜、林伯渠。2. 确立:(1)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建立了新一届国家机构思考:为什么我国不采用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制有何本质区别?(1)从历史上看:西方民主共和制在中国行不通(辛亥革命的教训)
(2)从国家性质看:人民民主专政决定了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从代表阶级利益看: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从经济基础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公有制经济基础相适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历史抉择。3. 意义:(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①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
②为加强人民民主制度,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初步奠定了基础。
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民族制度)西部多,东部少大杂居,小聚居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3. 正式确立1954年宪法,使之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4. 表现:五个省级自治区 1. 概念 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宁夏回族
自治区195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内蒙古自治区1947西藏自治区1965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我国的五个
省级自治区5. 意义: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根本的政治制度
民主集中制原则基本的政党制度基本的民族制度
少数民族当家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