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课件 (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课件 (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6-26 10:56: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美国苏联
二战后美苏成为世界两极
两大阵营的对立逐渐形成 “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它是一堆瓦砾,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
——丘吉尔满目疮痍的欧洲195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对比 1948年4月16日,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成立(OECD),其任务是分配美国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援助,欧洲人从此走上了合作之路。
——德尼兹等《欧洲史》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阿登纳回忆录》欧洲联合的关键:法德和解 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
——《舒曼计划》(1950年)1951年,西欧六国决定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
煤钢共同体欧洲
原子能共同体欧洲
经济共同体欧洲共同体一、欧洲的联合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额的比重 随着欧共体经济实力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1950年法国前总理富尔访问中国,回国后他写了一本名为《蛇山与龟山》的书,表达了中法建交的美好愿望。但当时戴高乐却认为中法建交的前提是,“要是法国有一个国家就好了!” 在西方国家中,法国总统戴高乐首先向美国的领导地位发起挑战。他主张欧洲应是“欧洲人的欧洲”。主张欧洲联合起来,摆脱美国人的控制。196O年,法国试爆原子弹成功。增强了法国的实力。1964年,法国又冲破美国设置的反华阵线,与中国建交。1966年,法国正式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戴高乐领导下的法国与美国相抗衡,表明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美国苏联欧共体一、欧洲的联合美、日、法、联邦德国占资本主义世界
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美、日、法、联邦德国占世界
出口贸易的比重(%)二、日本的崛起①美国推动日本进行民主改革②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③加强政府投资,重视科技教育外因①美国的大力扶植②朝鲜战争的刺激内因战后各国经济增长率(%)比较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
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美国日法德意欧共体日本
三足鼎立二战后初期,美国霸主地位开始动摇。相




交相




交60年代起……欧共体和日本的发展,促使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不结盟运动并非不与任何国家结盟合作,而只是不和与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结盟的国家结成联盟;不结盟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团结起来,相互支持。不结盟运动的标志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相继独立摆脱美苏控制;维护自身独立 1961年贝尔格莱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一定程度上冲击这两极格局。非集团、不结盟 阅读教材,完成下表 现在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来看,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的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和平共处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唯一的办法。因此,这些原则——包括人民拥有自决、独立和自由决定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方式和方法的权利,必须成为一切国际关系的唯一的基础。
——1961年《不结盟会议宣言》四、中国的振兴 在国际政治领域,多极或多极化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它是相对于自二战结束以来形成的两极体系提出的。从现象上来说,指的是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两极格局中出现力量中心分散化的倾向。
——胡瑾、刘建华《国际政治概论》思考:两极格局与多极化趋势之间的关系?多极化趋势是两极格局背景下的多极化趋势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又冲击着两极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