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复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9-08-04 10:2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11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复习自己先复习十分钟第一节、杠杆1、杠杆定义: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a:支点Ob:动力F1c:阻力F2d:动力臂l1e:阻力臂l2杠杆绕着转动的点使杠杆转动的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2、有关杠杆的名词术语3、什么叫力臂?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怎样找力臂?方法:1.应先找出支点的位置,2.再沿动力和阻力的作用方向画出力的作用线,3.然后从支点作这些力的作用线的垂线。这个垂线就是力臂。答:在做“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时,杠杆有一定的重力,为保证实验中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成立,必须使杠杆的重力(包括两端的平衡螺母的总重力)乘以其力臂为零。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就是要保证杠杆的总重力乘以其力臂为零。(使杠杆的重力作用线通过支点)
(2)为什么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4.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的平衡是指杠杆静止不转动或杠杆匀速转动。(3)为什么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钩码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答:杠杆只有在水平位置平衡,量得支点到钩码的距离就是力臂,此时杠杆如果不水平,则支点到钩码的距离就不是力臂。从支点到动(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即力臂的长度,才可从杠杆上的刻度值直接读出. 填写下列表格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从上面的实验中可以得到如下的结论:(3)动力臂<阻力臂,费力杠杆10.杠杆的分类:
(1)动力臂>阻力臂,省力杠杆 (2)动力臂=阻力臂,等臂杠杆第二节 、滑轮 1、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2、动滑轮:省力,费距离,但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3、滑轮组:省力,费距离,有的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有的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4、对于滑轮:
理想情况:F=G/n
半理想情况: F=(G+G0)/n
实际情况: F=G/nη第三节 功2. W=Fs3.单位:焦耳,简称为焦.符号:J 1J=1Nm4.1J的功有多大?
从地上捡起一个鸡蛋并举过头顶所做的功大约是1 J,5、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常用单位:千瓦 (k W)、兆瓦(mW)1、概念:3、公式:4、单位:1千瓦(k W)=1000瓦(w)
1兆瓦(mW)=1000千瓦(k W)2、意义: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第四节 功率
1.有用功(W有用):利用机械工作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 2. 用来克服摩擦做的功、把机械提升一定高度所做的功对我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这种功叫额外功,记做(W额外)。使用任何机械做额外功是不可避免的。 3.总功(W总):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叫总功:W总=W有+W额外     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机械效率用百分数表示,没有单位 4.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机械效率=有用功/总功η=W有/W总×100%第五节 机械效率5.如何提高机械效率:η = W有/W总 = W有/(W有+W额)第一是减小额外功如保持良好的润滑,减小滑轮的轮与轴之间的摩擦,
减小动滑轮重等方法都能减小额外功,提高机械效率。使用杠杆、斜面等简单机械怎样减小额外功,应采取
什么样的方法和措施?第二是增加有用功。当额外功不变时,有用功越大机械效率越高。以滑轮组提升重物为例,当动滑轮重和摩擦不变时,提起货物越重,效率越高;以提水为例,当水桶重不变时,桶中的水越重,效率越高。关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同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重力的重物时,重物的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不同的滑轮组提起相同重力的重物时,滑轮组中动滑轮的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