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7张PPT)
第五单元
跟着名家学写游记
活 动 目 标
一、积累目标:
1、积累生字词语和文学常识;
2、积累相当的背景知识;
2、积累精彩的语言材料。
二、能力目标
1、能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理清作者的思路;
2、通过诵读、品读把握文章情感;
3、通过师生共同探究,明确文章章法、写法和美点;
4、能学习名家写作方法进行写作。
三、情感目标:
1、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
2、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3、鼓励学生动手创作美。
活 动 一
1、积累本单元生字词语和文学常识;
2、交流分享写作背景。
精于小事 志成大业
精于小事 志成大业
1、给下列红体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铸造( ) 告jiè( ) 推搡( ) shà时( ) 驰骋( ) 寒噤( ) 迂回( ) è制( ) 黧黑( ) 出轧( )
2、解释词语
黧黑:
驰骋:
寒噤:
汩汩:
打旋:
【学生自主完成并展示】
提示:学友回答→师傅补充强调→ 其他师友完善
zhù
诫
形容人的脸色黑。
形容瀑布飞流而下的样子。
寒战。
形容水流动的声音。
这里指水回旋流动。
sǎng
霎
chěng
jìn
yū
遏
lí
zhá
精于小事 志成大业
2、解释词语
震耳欲聋:
接踵而至:
前呼后拥:
怒不可遏:
提示:学友回答→师傅补充强调→ 其他师友完善
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围着保护。旧时形容官员出行,随从的人很多。
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这里形容水势不可阻挡的样子。
精于小事 志成大业
精于小事 志成大业
(1)给下列红体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裸露 ( ) lí( )黑 砾( )石 ( )jìng旅 ( )jīng纶 yìyì( )( )烁烁 演yì( ) 扛住 棱角( ) 恭顺 huò然( )蠕动 ( ) 懈怠( ) dūn实( ) wān yán ( )( ) 皱褶( ) 蜷卧( ) qián诚( )
提示:学友回答→师傅补充强调→ 其他师友完善
luǒ
黧
lì
劲
腈
熠
绎
熠
léng
豁
rú
dài
敦
蜿
蜒
zhě
quán
虔
精于小事 志成大业
(2解释词语。
黧黑——
皱褶——
眩晕——
懈怠——
演绎——
蜿蜒——
提示:学友回答→师傅补充强调→ 其他师友完善
黧黑是指形容人的脸色黑,面目黧黑。
衣服布料等因受褶压而形成的皱纹。
感觉到本身或周围的东西旋转,多由内耳、小脑等功能障碍引起。
一种推理方法,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
松懈懒散
1.蛇类曲折爬行的样子 2.曲折延伸
精于小事 志成大业
(2)解释词语。
敦实——
安营扎寨——
接踵而至——
川流不息——
漫不经心——
提示:学友回答→师傅补充强调→ 其他师友完善
1.结实;粗壮 2.敦厚诚实
指部队驻扎下来。也比喻建立临时的劳动或工作基地。
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形容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漫:随便。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精于小事 志成大业
精于小事 志成大业
1、给下列红体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雇佣( ) 翌日( ) 陡峭 suì道( )
俯kàn ( )áiái( )白雪 dòu留( )
妩媚( ) màn延( ) 浮躁( ) 颠bǒ( ) 沟hè( ) kuàng野( ) 打gé( )
línlín前进( ) chán峻( ) 拾级( )
醉醺醺( )
提示:学友回答→师傅补充强调→ 其他师友完善
gù
yì
隧
瞰
皑皑
逗
wǔ
蔓
zào
簸
壑
旷
嗝
辚辚
巉
shè
xūn
精于小事 志成大业
2、解释词语。
翌日:
巉峻:
拾级:
轻歌曼舞:
瞬息万变:
纷至沓来:
和颜悦色:
霓裳羽衣:
提示:学友回答→师傅补充强调→ 其他师友完善
次日。
险峻陡峭。
逐步登阶。
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
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
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指仙人的衣服。
精于小事 志成大业
精于小事 志成大业
1、给下列红体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砚台( ) 蘸墨水( ) 轻盈 驿道( )
矗立 映照 闸口 苍劲 犹豫 fěicuì( )( )
眺望( ) 擦拭( ) shuò大( )
提示:学友回答→师傅补充强调→ 其他师友完善
yàn
zhàn
yì
chù
翡
翠
tiào
cā
硕
精于小事 志成大业
2、解释词语。
轻盈—
驿道—
草甸—
硕大—
目眩神迷—
五色斑斓—:
提示:学友回答→师傅补充强调→ 其他师友完善
姿态、动作轻巧优美。
我国古代为传车、驿马通行的大道,沿途设置驿站。
由多年生中生草本植物为主组成的植被类型。
高大。
眼花缭乱,心神摇荡。
表示颜色非常好看,色彩相当丰富、多种颜色错杂繁多耀眼。
活 动 二
跟着梁衡学习:
1、文章间架
2、定点换景
一、理清思路,归纳章法
全文章法:
总概开启———具体描写—————— 总结升华
所至 所见 所感
(简洁) (游踪 (主体)(神魂) (主旨)
精于小事 志成大业
二、感知内容
两次写到壶口瀑布的情景,分别是什么季节,有哪些特点。(从课文中找出依据并简析)
学友回答→师傅补充→ 其他师友完善
第一次是雨季,特点:惊心动魄、气势磅礴。
从下面句子可以看出来: ①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②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 ③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但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我们吞没。
精于小事 志成大业
文章两次写到壶口瀑布的情景,分别是什么季节,有哪些特点。(从课文中找出依据并简析)
学友回答→师傅补充→ 其他师友完善
第二次是枯水季节,特点:气势磅礴、雄伟壮大、坚韧不拔、刚中带柔。
从下面句子可以看出来: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精于小事 志成大业
探究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特点的。(学习写景方法)
学友回答→师傅补充→ 其他师友完善
作者调动多种感官,运用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并运用一系列具有表现力的动词,结合自身的感受,描写了壶口瀑布惊心动魄的场面、雄浑磅礴的气势。
三、学习语言的运用
精于小事 志成大业
三、学习语言的运用
品味语言
学生多角度品析,特别注意动词的运用。
【学友探究、展示 教师点拨】
学友回答→师傅补充→ 其他师友完善
例:“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运用比喻,将涛声比作雷声,把汹涌澎湃的河水比作沸水,突出壶口瀑布惊心动魄、气势磅礴的特点。
例:“(瀑布)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其时,正是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 句中用了“跌”“吸”“灌”“冲”一系列动词来描写河水,突出河水险急、汹涌澎湃的气势,使河水的形象更加立体可感。
“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 运用“吸”“拢”“冲”“跌”“碎”“升”“跨”“穿”一连串的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黄河奔腾至此由于地理环境的改变,一下从河床跌入深谷,碎成点,碎成雾,充满灵性与生命力量。
四、归纳定点换景的写法
1.立足点——
2、视角——
3、写法——
河 心
河面之水(仰视)
瀑布之水(随视)
龙漕附近之水(细视)
精准的动词
恰当的修辞
变化的句式
多种感官参与
生动的修饰
五、随课微写
注意:
1.立足点的选择;
2、注意视角变化;
3、至少用到两种写法。
活 动 三
跟着马丽华学习:
1、移步换景的写法
2、简洁形象的语言
3、丰富深刻的想象
一、理清思路,归纳章法(写了什么)
初见之境。(1—2)
第一天的见闻感受(3—11)
第二天进塔林的经过(12—15)
设伏
详写
略写
二、拟行踪
用思维导图拟出作者两天的行踪,
标注出恰到好处的描写。
三、品语言(学习写的)
1、一切景语皆情语。体会作者怎样描写各拉丹东景观的,融入了那些感情。
(1)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2)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
(3) 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黎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
精于小事 志成大业
赏析:
(1)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提示:自主品读→师友研读(学友说给师傅听→师傅补充讲解)
“白色金字塔”,暗示雪山犹如帝王一般,“统领”一词又赋予雪人以帝王的动作,表现了各拉丹东雪山的高大威严,令人敬畏。
精于小事 志成大业
(2)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
提示:自主品读→师友研读(学友说给师傅听→师傅补充讲解)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徐徐垂挂的冰的流苏”比作“长发披肩”,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冰流苏的美丽,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精于小事 志成大业
(3) 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黎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
提示:自主品读→师友研读(学友说给师傅听→师傅补充讲解)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白雪覆盖下的各拉丹东雪山比作“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赋予雪山以生命,“变化多端”一词,又写出了这里自然环境严酷,天气恶劣。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精于小事 志成大业
作者在写景时,自然而然的产生了想象联想,品读课文,标画想象联想的句子。品析作者的想象和联想,作者的情感。
(1)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提示:自主品读→师友研读(学友说给师傅听→师傅补充讲解)
“眩晕”的意思是“感到本身或周围的东西旋转”,这里是被眼前的奇伟的景象所折服。赞美造物主的伟大神奇的创造力,长江源头的各拉丹科雪山就是大自然的杰作。
精于小事 志成大业
(2)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环绕冰山的波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提示:自主品读→师友研读(学友说给师傅听→师傅补充讲解)
作者不详细刻画“裂纹”和“皱褶”,而是把他们想象成“年轮”。这样能让读者联想到眼前之景“背后的故事”,让人悟出大自然的漫长与反复变化,由此认识到冰川的历史也是大自然历史的一部分,人们应该心怀敬意。
精于小事 志成大业
(3)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
提示:自主品读→师友研读(学友说给师傅听→师傅补充讲解)
“演绎”是“铺陈、发挥“的意思,这里是说坚冰之下的流水,是圣洁的,是长江的源头,从这里开启了长江的生命之旅,长江从此开启了孕育生命,造福人类之旅,这流水,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源,人们应该心存敬意。
精于小事 志成大业
(4)风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它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
提示:自主品读→师友研读(学友说给师傅听→师傅补充讲解)
这里有实实在在的写景,更深邃的想象思考:
大自然漫长的历史和永恒的运动,体现了想
象之美和景物的神韵。
四、说体会
多角度,鼓励独到见解
精于小事 志成大业
课文多次写各拉丹冬的地形、气候特点和作者遇到的困难的作用。
提示:自主品读→师友研读(学友说给师傅听→师傅补充讲解)
作者遇到的困难:高山反应,缺氧,地震,寒冰,最大的困难是摔了一跤,以至尾椎骨折断不能很好出行了。
地形:各拉丹东西北阴坡尽是冰雪;东南阳坡是形态多样高峻的大山。
气候特点:多严寒,总是云遮雾障的。
1、所至、所见的独特;
2、乐观与坚强(苦难美);
3、反衬各拉丹冬的壮丽伟大(悲壮的美)。
五、随课微写
写一次出游经历,注意运用移步换景的写法。
跟着马克·吐温学习:
1、散文与小说笔法相结合的写法;
2、品味“马克吐温似的幽默”语言。
活 动 四
一、拟游踪,把握思路
马蒂尼—黑首—勃朗峰—勃朗峰周围—巅峰—安冉提
奇陡
奇美
奇伟
奇险
奇幻
奇人与奇遇
散文笔法
(记叙、描写、抒情)
小说笔法
精于小事 志成大业
二、明晰课文结构。
学友回答→师傅补充→ 其他师友完善
登勃朗峰
赏山中奇景
遇奇人奇事
大自然是奇妙的
旅途处处有惊喜
精于小事 志成大业
三、探讨作者描写内容及特点。
学友回答→师傅补充→ 其他师友完善
第2自然段,写脚下峡谷:清流瀑布。
特点:美不胜收
第3自然段,写勃朗峰:白雪覆盖,日照其上,光艳耀目。
特点:威严,独踞苍穹
第4自然段,写勃朗峰周围的山峰:浅棕色的光秃尖岩。
特点、陡峭,奇特
第5—6自然段,写勃朗峰附近的一座峰巅: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变幻无穷。
特点:无穷变换
1、景物描写
精于小事 志成大业
2、三、探讨作者描写内容及特点特点。
学友回答→师傅补充→ 其他师友完善
通过语言描写,写出了“车夫之王”驾车本领高超,自信自得,为人热情,乐于与人交谈。
通过神态描写,写出了“车夫之王”相信自己高超的驾车本领,飞速行车时的全神贯注、镇定,关心他人心理。
通过写行车的惊险,“车夫之王”却气定神闲,突出“车夫之王”驾车技术的高超。
2、人物描写:车夫
精于小事 志成大业
四、品语言。
学友回答→师傅补充→ 其他师友完善
“有些顶端尖峭,并微微倾向一旁,宛如美女的纤指;有一怪峰,形如塔糖。”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山峰或比作“美女的纤指”,或比作“塔糖”,形象地写出了山峰的形状,突出了勃朗峰周围山峰奇形怪状、千姿百态的特点。
生动形象
精于小事 志成大业
学友回答→师傅补充→ 其他师友完善
“我们曾仰面遥望附近的一座峰巅,但见色彩斑斓,
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
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
描写峰巅的奇幻色彩和白云姿态,从侧面反映了勃朗峰景色的美丽壮观,如梦似幻。
善用衬托
精于小事 志成大业
学友回答→师傅补充→ 其他师友完善
“他说的是法语,还不时地打嗝,像是在加标点符号。”
生动细致描写出车夫之王说话的特点。语言幽默风趣,气氛轻松愉快。
突出细节
近来的几场暴雨冲毁了几处路面,但 我们不停
不歇,一如既往地保持着速度,疾驰向 前,什么乱
石废物,沟壑旷野,一概不顾——有时 一两个轮子
着地,但大多数时候腾空而起。
生动形象描绘出漫画似的飞车。
运用夸张
语言风格:(1)生动形象
(2)风趣幽默(制造反差、突出细节、
运用夸张、善于衬托、反常归因)
五、谈收获
鼓励畅所欲言
跟阿来学:
1、新颖的构思,
2、丰富的想象
活 动 五
一、理思路
玉龙雪山—黑龙潭
黑龙潭—大水车—四方街—金沙江
空间
往时
现在
时间
二、赏构思
一 滴 水
1、既贯穿古今,又由高而下,把时空两条线结合在一起,使文章挥然一体。
2、获得了自由的视角。
3、“一滴水”既观察,也讲述,增强了文
章的真情实感,让文章有浓郁的抒情性。
景物过渡轻盈、灵活
利于点到为止的写景
三、品语言
诗意
抒情性和节奏感
高度的浓缩
富有哲理
四、析表达
从文中找出多种表达方式,
并试着品析,批注在书上。
五、谈学习收获
鼓励多角度探讨
活动六
单元学习汇报
比较四篇游记的异同,
获得游记散文的知识
活 动 七
游 记 写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