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三、做功了吗》教案(沪科版八年级)

文档属性

名称 物理:《三、做功了吗》教案(沪科版八年级)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9-08-05 10:1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做功了吗》教案
东川二中 耿晓莉
(一)教材: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九章第三节
(二)教学要求:
(l)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认识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3)理解计算功的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三)教学重点、难点:怎样才算做功
(四)教具: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三种杠杆及优缺点;
2、定滑轮、动滑轮的实质与特点。
发现:省力的机械费距离,费力的机械省距离。
二、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在该力的作用下移动的距离是否存在一定的联系。
三、进行新课
1.力学中的“功”
分析学生已做过的实验(如上图),发现:
说明:力与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是一个有意义的物理量,于是机械师们把这个物理量称为机械功,简称功。
媒体展示:物理学中把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叫做机械功(mechanical work),简称功(work) 。
把力学中的功与生活中的功作对比,说明力学中的功吸取了“成效”这一含义,力作用在物体上,要取得“成效”才算做了功。所谓“成效”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移动一段距离。
讨论下列情形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①小孩提一桶水,由于太重,没提起来。
②某人推车,没有推动。
③某人推巨石,没有推动。
④某人拉箱子,没有拉动。
⑤工人扛货物,扛着不动。
⑥运动员举杠铃,举着不动。
小结1:有力而无距离,劳而无功。
⑦搬运工在水平地上行走,他对货物的支持力对货物做功吗?
⑧某同学背着书包在水平地上行走,肩的支持力对书包做功了吗?
小结2:物体移动的方向与力的方向垂直,没有做功。
⑨冰块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匀速滑动,做了功吗?
小结3:物体依靠惯性移动一段距离,没有做功。
⑩汽车的牵引力使汽车移动一段距离,牵引力对汽车做功了吗?
用锤子把钉子钉入木板,锤子的锤力对钉子做功了吗?
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分析,
得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力;
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
小结没有做功的三种情况:
(1)有力而无距离(即: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物体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如:推(拉)而未动,提而未起,举着不动,杠着不动等情况。
(2)依靠惯性移动一段距离(即力未作用在物体上,但物体移动了一段距离)。如:依靠惯性在光滑表面上滑行的物体。
(3)有力也有距离,但力与运动方向互相垂直(即物体移动的距离不是沿着力的方向移动的)。如: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重力和支持力都没有做功;提着重物在水平方向行走时,拉力没有做功;起重机吊着货物在空中水平移动时,钢绳的拉力没有做功。
2.功的计算
引:功的大小如何计算?
“(1).功的计算公式:功=力×距离”
即: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用W表示功,用F表示力,s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则功的公式可写成:W=FS。
(2).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距离的单位是米(m),功的单位是牛顿·米,它有一个专用名称叫焦耳,简称焦(J)。
1焦=1牛·米
(3)知道1焦的大小:将两个鸡蛋举高1m,做功约1J
将一袋10kg的大米从地面扛到肩上,做功约150J
体重为600N的某学生从一楼走到二楼,做功约1800J
将一瓶500mL的矿泉水从地上拿起,做功约10J
(4)例题:用20N的水平拉力使重100N的物体在水平桌面上移动了0.5米,试求拉力和重力对物体做的功。
已知:拉力F=20N , 重力G=100N,
物体在拉力作用下移动的距离S=0.5m
求:①拉力做的功W1=? 
  ②重力做的功W2=?
解: ①拉力做的功
W1=FS=20N×0.5m=10Nm=10J 
②重力G在竖直方向上,而物体在重力方向(竖直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为0,所以重力做的功W2=0(即重力没对物体做功。)
(5)课堂练习:
1、起重机吊车把1000N的货物吊在空中,货物在空中静止不动,吊车拉力做的功是__J;把货物水平移动5m,拉力做的功是_ J;把货物匀速提高5m,拉力做的功是____J。
2、下列那种情况做了功(  )
A、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静止不动
B、某同学从一楼上到三楼
C、依靠惯性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小车
D、某人挑着担子在水平路面上行走
E、某人提起一桶水
F、小球在水平面上滚动
四、小结本节知识要点,复习巩固
1、什么叫做功?
⑴、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⑵、没有做功的三种情况。
2、功的计算
五、布置作业:本节后的练习1、2、3。
h
s=2h
理想状态下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