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二 光的反射(平面镜)》教案(沪科版八年级)

文档属性

名称 物理:《二 光的反射(平面镜)》教案(沪科版八年级)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9-08-05 10:2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沪科版《4.2光的反射(平面镜)》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实验探究中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在实验中能主动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对实验现象进行总结。
3、能在实际中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教学重点:
1、用科学探究方法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收集数据等能力。
教学难点:
1、用科学探究方法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在的虚像。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复习光的反射定律。
向学生展示:一幅有倒影的桂林侗族的风雨桥;一幅是跳舞女孩在练功镜前矫正姿态……
让学生举出类似的实例。
师:以上都是平面镜成像,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来探究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
二、新课教学
1、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先让学生观察平面镜(可从外形、构造、成像特点等方面进行观察)。根据平面镜的外形特点(一面光滑,能成像),画出平面镜的表示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或平常生活经验,猜想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2)像与物体“相反”(举左手时,像举右手);
(3)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大小相等。
学生讨论: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出实验方法与步骤:
用两个棋子,一个A放在薄玻璃板前的格子纸上,用另一个棋子B移动使它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和物体一样大,然后数据A与B到镜子前的格子数一样多,说明距离相等。
改变棋子A到平面镜的距离,重做试验,发现B与A总是完全重合,说明像始终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画出平面镜,用一条线段连接棋子A、B,该线段被平面镜垂直平分。
教师补充:平面镜所用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呢?(实像会成在光屏上,而虚像不会。)
引导学生完成:用光屏放在棋子B处,看能否在光屏上形成像?
(1) 总结: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2)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3) 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等大
(4)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等距
(5) 像与物体相对平面镜对称。
2、平面镜像特点的应用
学生举例: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成像;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平面镜的一些应用。
潜望镜的原理(利用平面镜改变光路):
出示习题:平面镜中的时钟。
阅读“信息窗”,了解凸面镜,凹面镜和“哈哈镜”。
三、归纳小结:
四、习题巩固:
1、从平面镜中看到一只挂钟(没有数字显示)指示在7时25分的位置,该钟的实际时间应是 。
2、一人身高1.7m,站在平面镜前2m的位置,则像距平面镜 m,当他向平面镜走进0.5m,则像与人相距 m,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已知平面镜前一点光源S,它发出的一条光线经过P,画出这条光线。
P
S
1、 画出下列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
5、自制一个潜望镜。(回家完成)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 光的反射(二)
1、平面镜成像特点:虚像,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2、平面镜的应用。
(1)改变光路。
(2)成像。
六、教学后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