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 复习教案 (沪粤版八年级)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 复习教案 (沪粤版八年级)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9-08-06 08:5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我们周围的物质
要点归纳
一、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1.属性
就是事物所具有的性质、特点。物质具有的属性很多,如磁性、导电性、导热性、硬度、弹性、延展性、透光性等。不同的材料,其属性一般是不同的。
2.物质的磁性
物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1)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南极(s极),一个是北极(N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磁体具有吸铁性和指向性等性质。
(3)关于磁场
磁场: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物质。
磁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
地磁场:地球本身是一个大磁体,它周围的磁场叫做地磁场。地磁北极(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s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与地理南极、地磁南极与地理北极并不完全重合。也就是说,在地面上水平放置的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跟地球子午线之间有_个夹角,这个夹角叫做磁偏角。
(4)磁化与去磁: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使原来具有磁性的物体失去磁性的过程叫去磁。
(5)磁性材料的应用:
指南针:利用磁体的指向性。
磁悬浮列牟:利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电冰箱门封条等:利用磁体的吸铁性。
磁记录:将声、光等信号转化为磁信号保存在磁介质上。如录音磁带、录像带、计算机用的存储磁盘、银行储蓄卡等等。
3.物质的导电性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叫做半导体。
(1)常见的导体有:金属、人体、大地、石墨以及各种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2)常见的绝缘体有:橡胶、塑料、
玻璃、陶瓷、油、干燥的木头、空气等。
(3)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界限。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注意:容易或不容易不能理解为能或不能。
(4)导体和绝缘体的应用:好的导体和好的绝缘体都是重要的电工材料。
4.物质的导热性
容易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不容易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各种金属都是热的良导体,其中最善于导热的是银,其次是铜和铝。瓷、纸、木头、玻璃、皮革都是热的不良导体。最不善于导热的是羊毛、羽毛、毛皮、棉花、石棉、软木和其他松软的物质。
液体,除水银以外基本上都不善于导热,气体比液体更不善于导热。冬天穿棉衣、皮衣觉得暖和,就是因为在棉花、毛皮的纤维中间有不流动的空气保护身体的热量不容易散失掉。
5.物质的硬度
物质的软硬程度叫硬度。通常用"刻划"的方法来比较物质的硬度。
二、测量物体的质量
1.质量概念及其单位
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符号是m。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它不随物体位置、形状、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质量的单位:国际单位:千克(kg)。常用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等。质量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lt=1000kg;1kg=1000g;lg=1000mg。
2_质量的测量
(1)测质量的工具:生活中常用秤测质量,常见的如杆秤、案秤、台秤、电子秤等:实验室用托盘天平或物理天平测质量。
(2)正确使用天平,应做到:一会选:选择适当量程的天平;二会调:底座水平.横梁平衡;三会测:左物右码、先大后小;四会读:物体质量应是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
(3)特殊测量:当被测物体的质量小于感量时,可用"测多求少"法。
三、探究物质的密度
1、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和体积成正比。
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2.密度的概念及单位
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
密度的计算公式是ρ=
密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主单位是kg/m3,读作千克每立方米。常用单位还有g/cm3、kg/dm3。换算关系是:1 g/cm3=1kg/dm3=103kg/m3
3、密度的测定
原理:ρ=
方法:由密度的计算式ρ=知:用天平测出物质的质量m,用量筒(或量杯)测出物体的体积V,即可求出物体密度。
4.密度知识的应用
鉴别物质、选用合适的材料、判断土壤肥力的高低、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等。
5利用密度的知识解题
有关密度的计算问题,主要是应用密度公式ρ=及其变形式m=ρV、V= 来求解。这类问题比较灵活,且涉及质量、体积、密度的单位换算,因此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公式中的ρ、m、V,均指同一物体而言。
(2)对于同一物质,密度ρ是恒量;在很多问题中,密度常常是隐含的已知条件。
(3)认真分析题意,弄清已知条件和所要求的是什么,选择合适的公式。
(4)统一单位。一般将质量m、体积V和密度ρ的单位都统一后再求解。
(5)对于较复杂的问题,要将问题分解成几个相互关联而又各自独立的基本问题。逢个求解。在求解过程中,涉及同一类物理量可用不同的脚标来区分。
四、点击新材料
1."纳米"、"纳米技术"、'I钠米材料"
纳米是长度单位.1nm=10-9m=10x10-10m。以0.1nm~1OOnm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学科。微粒达到纳米尺寸的材料叫纳米材料。
2.超导体材料 一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导体容易导电,但导体对电流仍有阻碍作用,这种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某些材料在很低的温度环境中,电阻会突然变为零,材料的这种特}生叫超导性。这种材料就是超导材料。
超导材料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若用它来输电可大大节约能源和材料。
3.对隐形材料中"隐形"的理解
这里的"隐形"是雷达发射出的电磁波遇到涂有隐形材料的目标物时,被目标物所吸收,反射回去的很少。这样雷达就不能发现目标物,从而达到"隐形"的目的。
本章重点是"探究物质的密度"的实验,难点是对质量、密度概念的理解。技能方面主要是托盘天平和量筒的正确使用。关于本章利用的是。天平和量筒条测定物质密度的,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用到其他方法。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